成人護理論文大全11篇

時間:2023-03-16 15:54:12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成人護理論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成人護理論文

篇(1)

1.2教學內容的整合根據社會和國家對護士的執業準入要求優化課程體系,整合教學內容,將疾病以器官、系統分類,把《外科護理學》和《內科護理學》整合成《成人護理學》,主要特點為:一是以系統和功能為主線,包含成人常見疾病及健康問題;二是以護理程序為框架,體現整體護理思想,突出護理專業特點;三是能力與知識并重,注重臨床思維和臨床能力的培養;四是既強調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又注意體現知識的更新,反映學科和專業的發展。避免各學科講授相同知識點時出現重復,實現多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和綜合運用。

1.3教學資源的整合建設完善網絡教學資源共享平臺,以精品課程、虛擬實驗室等方式促進網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不斷更新和補充網絡教學資源,積極推進網絡學習訓練體系,逐步實現教師護生交互式的在線提問和答疑,并力爭通過2年~3年的建設將《成人護理學》建設成為省級乃至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以高質量的教學資源服務于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4教學形式的整合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為切入點,改革教學形式,加強案例教學,增加實踐教學的比例,在《成人護理學》教學中開展以體驗為主導的案例教學、循證護理教學、以問題為基礎(PBL)教學、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教學法,使護生在體驗中強化專業學習情感和技術水平,提高溝通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逐步改變當前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的問題,結合護生實際情況,實施“早接觸護理、早接觸社會、早接觸臨床”的“三早”教學組織模式,從而實現學校教學與臨床護理工作的接軌,把護生培養成符合臨床、社區需要的高素質實用型人才。

1.5教學評價體系的整合根據護理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把握護理教學特點,樹立全面動態的教師評學、護生評教、教學管理督導組評教評學的三維教學管理評價方式。同時加強學習性聽課、指導性聽課、同行聽課、檢查性聽課及校外教學質量監督機制等多層次、全方位的質量監控體系,逐步形成信息收集、評價、干預和調控的教學管理循環系統,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環節中的問題與不足,達到教學質量管理外部調控和自主調節的統一,確保教學質量的動態監控與持續質量改進,從而使培養出的護生既能達到學歷教育的要求,又能在畢業后具有充足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儲備,順利通過考試,為就業創造競爭條件,提高就業率。

二課程整合的優勢

2.1避免了學科之間的重復,縮短教學時間擺脫傳統的“學科為基礎”的課程體系,通過將《內科護理學》與《外科護理學》進行整合,刪除其中的重復內容,按機體功能系統進行內容的重組,將有相同健康問題和護理措施的病種組合在一起,克服了將一種疾病分割為內、外科護理的缺點,有利于護生連續動態地觀察病情變化,力求教材內容結構化,體現了知識的綜合性,節約了教學實踐,留給護生更多的時間進行知識的消化與吸收。

2.2激發了護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打破傳統的授課方式,推行“體驗式為主體”的多形式教學,加強案例教學,增加實踐教學比例,開展循證教學、角色扮演、課間見習等多種形式教學法。以護生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游戲和情景,讓護生在參與過程中自己去積極地觀察、探求、思考和體會,從而把新的理論、知識納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中,使護生從讀死書、死讀書中轉到我要學習,在體驗中完成專業勝任能力的培養,對培養應用、創新、實用型護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2.3順應護士資格考試需求,有利于考試通過率的提高根據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對護生的新要求,制訂相應的學科規劃,及時修訂實施性教學計劃,要求教師在注重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從培養合格護士的角度出發,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加強實踐性教學,改革考試模式,使畢業生能在畢業后具有充足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儲備。通過師生的不斷努力,2012年和2013年我校護生職業考試通過率分別為98.38%和98.00%。

篇(2)

以昆明醫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2013級成人護理專業127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女生118人(92.91%),男生9人(7.09%)。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問卷法研究,問卷為醫學教育環境評估量表:醫學教育環境測量工具(DundeeReadyEducationEnvironmentMeasure,DREEM量表)由英國Dundee大學研究開發,中國醫科大學翻譯修訂而成。該量表由5個下位量表組成,分別為學生對學習的知覺、學生對教師的知覺、學生對學術自我知覺、學生對環境的知覺、學生對社交自我知覺5個維度,共50個項目;所有項目均采用Likert5分制,從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以0~4分表示,滿分200分;DREEM量表是尤其適用于改革變化中的醫學院校教育環境測量的世界性測量工具,于課程結束后采取無記名方式作答,集中發放并當場收回。共發放127份DREEM量表,最后得到有效問卷126份,有效率為99.21%。調查資料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

2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DREEM量表的5個下位量表中學生對學習的知覺得分率最高,該項得分為(39.69±4.14)分,得分率82.69%。教育環境子領域內得分最低,3項分別是我感到太疲倦而無法用心學習課程,得分僅為(2.14±1.24)分,得分率53.50%;教學過于以教師為中心,得分為(2.62±1.14)分,得分率65.50%;教學過分強調死記硬背,得分為(2.77±1.02)分,得分率69.25%。教育環境子領域中得分最高項依次是學校嚴格按照課程表安排教學,得分為(3.67±0.49)分,得分率91.75%;教學重點明確,得分為(3.65±0.56)分,得分率91.25%。

3討論

縱觀本研究調查結果可以發現,本校成人護理專業教學呈現以下特點:學生求知欲高;學習時間明顯不足;學生對教師要求高。成人教育的本質特征是由其教育對象決定的。成人學生以往接受過系統的專業教育,同時又具備工作經驗,他們具有強烈的“充電”意識和提升愿望,因此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強。學習時間不足一直是困擾成人教育師生的棘手問題。這種時間短缺并非“為賦新詞強說愁”,而是絕對性時間不足,身兼數職的成人學生往往是有心無力地學習。與此同時,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成人學生對教師和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專業教師不僅要關注“教”,更應關注“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有效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和應用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于傳統課堂所要完成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以及多個教學目標而言,微課的教學目標相對單一,教學內容更加精簡,教學主題更加突出,有利于實現有效學習。

(2)資源多樣,情境真實。微課營造了一個與具體教學活動緊密結合、真實情境化的微教學資源環境。教師和學生在這種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境中更容易實現教學觀念、技能、風格的模仿、遷移和提升,最終達到教學相長。

(3)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微課的形式可以使學習者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從而實現隨時隨地學習,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這對成人學生來說更加重要。

篇(3)

債權人利益保護問題從根本上說是一個社會經濟秩序問題。這個問題存在于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在財產繼承領域表現尤為突出。各國繼承法均用大量條文規范這一問題,以防繼承人利用有利地位侵害債權人利益。我國繼承法僅原則規定繼承遺產應當為被繼承人繳納稅款、清償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但對如何確定遺產的范圍等一系列問題沒有規定,司法解釋也未涉及這一問題,致實踐中侵害債權人利益的問題時有發生,而司法機關卻無所遵循。筆者在《繼承制度研究——市場經濟與繼承法》(1994年12月出版)一書中曾經預言:“多則十幾二十年,少則幾年以后,這個問題必將擺上司法機關的議事日程?!辈恍揖贡谎灾小R虼?,筆者認為有對這個問題進行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以便對司法實踐提供理論指導,為繼承法的修改和完善提供參考。

一、問題和原因

(一)現行繼承法在保護債權人利益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現行繼承法采有限責任繼承原則(即通常人們所說的限定繼承原則)。有限責任繼承是保護繼承人利益的制度,其核心是限制繼承人對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責任,即繼承人只須在繼承遺產的限度以內為被繼承人清償債務,而不以自己的固有財產對被繼承人的債務負責。這一原則符合現代社會家庭成員人格獨立、責任自負的觀念,無疑是正確的。但是,繼承不僅關系到繼承人的利益,而且關系到被繼承人的債權人的利益,作為一種制度,必須對繼承人和被繼承人的債權人雙方提供平等的保護。恰恰在這個問題上,我國繼承法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具體表現為:

1.沒有確定遺產范圍的規定

有限責任繼承原則一方面將繼承人的責任限制在繼承遺產范圍以內,另一方面又要求被繼承人的財產必須首先用于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因此,有限責任繼承不僅是保護繼承人的利益的制度,而且是保護被繼承人的債權人利益的制度。遺產范圍的確定在這里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有限責任繼承原則能否正確貫徹,主要取決于能否準確劃定遺產范圍并保證其不被繼承人侵害。而我國繼承法在確立有限責任繼承原則的同時,卻沒有關于確定遺產狀況的任何規定,使有限責任的界限無法確定。其結果是,繼承人在享受有限責任繼承的利益的同時,卻往往不承擔其相應的義務。這就使得法律在繼承人利益和債權人利益的保護上失去平衡。

2.沒有對接受和放棄繼承規定明確的期限

我國采取直接繼承制度,即從繼承一開始繼承人的財產權利和義務就概括地轉歸繼承人。這意味著被繼承人的債權由繼承人收取,債務由繼承人承擔,被繼承人的債權人只能向繼承人行使權利,債務人只能向繼承人清償債務。因此,必須在一個合理的時間內使繼承關系確定下來,以便盡快了結被繼承人所遺留的債權債務關系。而我國繼承法卻規定,自繼承開始以后至遺產分割之前,繼承人實際上都不確定,繼承關系始終處于不穩定狀態。這種規定的弊端是明顯的:一是不利于遺產的管理和利用;二是影響債權人行使權利,不利于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而且繼承關系長期不確定也是滋生繼承糾紛的重要原因。

3.債權人缺乏保護自己權利的法律手段

如果繼承人的行為已經或者可能損害債權人的利益,按現行繼承法,債權人無有效的救濟手段。例如繼承人將遺產轉移、隱藏,或者揮霍浪費,或者不善經營,導致虧損,或者繼承人將遺產用于清償自己的債務,都會危及債權人的債權。現實生活中已經屢屢發生這類問題,使債權人遭受嚴重損失,而且嚴重破壞社會經濟秩序,敗壞社會道德風尚。這個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法律必須對此作出反應。

(二)原因

存在以上問題的原因,筆者以為有以下兩個:

1.由現行繼承法制定時的社會條件所決定

民法是社會經濟條件的法律表現,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么樣的繼承制度。現行繼承法是1985年通過并頒布實施的,當時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剛剛開始,計劃經濟無論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還是在人們的觀念中都居于統治地位。當時,公民的財產限于生活資料,基本上沒有生產資料,私營經濟還是一個諱莫如深的問題。在這樣的經濟條件之下,遺產限于生活資料,債權債務關系簡單,繼承人欺詐債權人的情況為人們聞所未聞,立法者自然不會考慮到這個問題。

2.繼承法理論研究的幼稚也是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

制定繼承法時,我國繼承法學的研究剛剛開始,尚處于幼稚階段。例如,對于繼承法的基本問題——調整對象,缺乏全面了解,人們只注意了死者親屬之間繼承關系的研究(當然,這方面的研究也并未精深)而忽視了對繼承人與被繼承人的債權人之間關系的研究。

由于以上兩個問題的存在,使得我們在制定繼承法的時候,在債權人利益保護問題上,既無司法實踐經驗可供參考,又缺乏正確理論的指導,繼承法存在以上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公民的財產限于生活資料的社會條件下,繼承法的以上缺陷在實踐中不會導致多大問題。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公民的財產不僅數量大大增加,而且性質發生了重要變化。即從主要是生活資料變為既有生活資料又有生產資料,對于那些個體戶和私營企業主來說,則主要是生產資料。作為生產資料,其最大特點是處于生產經營過程之中,是動態的財產,在競爭規律的支配之下,既有盈利增值的可能,又有虧損甚至破產的風險。而且,處于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財產數量多,債權債務關系復雜。在這樣的經濟條件之下,現行繼承法的上述缺陷日益突出。實踐中的主要問題是,債權人無有效手段制止繼承人轉移、隱匿財產,一旦發生糾紛,人民法院難以查清遺產的實際狀況,因而無法確保糾紛處理的公正性。如果按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要求債權人舉證,由于繼承人和被繼承人的特殊關系,債權人將很難舉證證明繼承人究竟繼承了多少財產,因而其合法權利將難以得到保護。另一方面,繼承人則可以比較容易地通過隱匿遺產而獲得不當利益。這樣以來,繼承法就不能有效地發揮其保護合法、制裁違法、抑惡揚善,扶正祛邪的作用。

二、外國保護債權人利益的主要制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外國保護債權人利益的主要制度,可以幫助我們開拓思路,取其所長,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保護債權人利益的制度。

目前世界各國的繼承制度可大致分為兩類:直接繼承制度和間接繼承制度。盡管兩種繼承制度區別很大,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把債權人利益保護問題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直接繼承制度下債權人利益的保護

大陸法系國家多采直接繼承制度。按照這種制度,被繼承人死后,其遺產直接轉歸繼承人,債權歸繼承人享有,債務也由繼承人承擔。直接繼承必須解決兩大問題:第一,要保證繼承人不因繼承而受到損害;第二,要保證遺產首先用于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為此,大陸法系國家采取了以下主要的制度:

1.接受和放棄繼承制度

按照法國、德國、日本等國以及我國臺灣民法典的規定,繼承開始以后,繼承人(包括法定繼承人和遺囑繼承人)處于這樣一種法律地位:他取得繼承選擇權,可以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選擇無條件直接繼承(無限責任繼承)、以有限責任為條件接受繼承或者放棄繼承。如果繼承人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明示選擇,則推定為無限責任繼承。由于有限責任繼承和放棄繼承都是保護繼承人利益的制度,因此繼承人在選擇有限責任繼承和放棄繼承時必須遵守一定的條件和程序。簡言之,這些條件主要是:要在法定期間內進行選擇;要保證遺產的獨立性和完整性;不得有侵害、隱匿遺產的行為。繼承人違反上述要求,即喪失選擇有限責任繼承和放棄繼承的權利,而依法強制其按無限責任繼承繼承遺產。其程序主要是,必須以明示的方式向國家主管機關表示有限責任繼承或放棄繼承的意思,如果選擇有限責任繼承,還須遞交忠實準確的遺產清冊。主管機關一般為遺產法院或家事法院,也有的國家規定為公證處。由此可見,接受繼承和放棄繼承制度既是保護繼承人利益的制度,又是保護債權人利益的制度,其主要作用是清楚地確定遺產范圍,進而保證遺產先用于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而強制無限責任繼承則是對繼承人欺詐債權人行為的制裁,從另一方面看,也是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

2.遺產管理制度

在接受繼承、放棄繼承制度之外,大陸法系國家還規定有遺產管理制度(瑞士叫官方清算制度,日本叫遺產分立制度)。其主要內容是債權人如發現繼承人的行為可能損害自己的債權時,可以向主管機關申請遺產管理。主管機關認為有必要時應宣布對遺產進行管理,并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該項工作。主管機關進行遺產管理后,繼承人喪失管理遺產的能力。這樣就可以保證遺產首先用來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

(二)間接繼承制度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

間接繼承是英美法系國家采取的繼承制度。按照這一制度,繼承開始后,遺產不是直接轉歸繼承人,而是作為獨立的遺產法人,由遺囑執行人或者遺產管理人負責管理。在這種制度之下,被繼承人的債務由遺產法人承擔,其債權歸遺產法人所有,遺產所產生之收益歸遺產法人,遺產所產生之負擔由遺產法人承擔。遺產管理人在繳納稅款、清償債務以后,依照法律規定或遺囑的指定,將剩余遺產分配給繼承人??傊陂g接繼承制度之下,繼承人絕不對被繼承人的債務負責。間接繼承制度能夠公平地保護繼承人和被繼承人雙方的合法權益,有效地防止欺詐債權人行為的發生。但是,這種制度的實行需要其他條件,特別是司法條件的配合。因為在這種制度之下,幾乎每個人死后都需要由有關國家機關出面處理繼承問題,如果沒有健全的專司遺產繼承的專門法院或其他專門機關,這種制度是難以實行的。此外,老百姓是否愿意讓國家機關來插手繼承事務,也是這項制度能否實行的一個重要因素。筆者認為,比較而言,直接繼承制度較為符合我國的國情。因為一方面,我國長期實行直接繼承制度,群眾對此已經習慣、認同。另一方面,在這種制度之下,大多數繼承不需要經過法院,只有繼承人選擇有限責任繼承或放棄繼承時,才需要法院出面,司法機關能夠承受。

三、關于修改我國繼承法的建議

如上所述,我國屬于采直接繼承制度的國家,而且這種制度比較符合我國國情。因此,我們應當在直接繼承制度的框架之內來討論如何建立債權人利益保護制度。

(一)建立債權人利益保護制度應堅持的原則

1.自愿繼承原則

自愿繼承原則是現代繼承法的基本原則,它是對強制繼承的否定。古代繼承法奉行強制繼承原則,即正統繼承人(即被繼承人的男性直系卑親屬)無繼承選擇權,他必須繼承被繼承人的法律地位,為被繼承人清償全部債務。即使被繼承人未留下任何財產,而只有累累債務,繼承人也不能拒絕繼承。至近代以來,家庭觀念日漸淡薄,家庭成員逐漸取得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社會以個人為本位,強制繼承原則因不符合個人本位的觀念而被拋棄,自愿繼承原則遂取而代之。自愿繼承的核心是承認繼承人有繼承選擇權,并要求其按照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自愿繼承原則符合現代社會的思想觀念,符合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則,應當成為我國繼承法的原則。

2.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民法的基本原則,適用于民事活動的各個領域。誠實信用原則要求人們在民事活動中恪守信用,誠實不欺,善意地行使權利,善意地履行義務。如果繼承人違反這一原則,欺詐債權人,即應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繼承制度,特別是關于債權人利益保護制度的設計應體現誠實信用的原則。這不但是保護債權人利益的需要,也是淳化社會道德,維護經濟秩序的需要。

(二)制度構想

債權人利益保護問題是繼承法的一個基本問題,在直接繼承制度之下,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途徑是,改變現行繼承法無條件的有限責任繼承制度,確立有條件的有限繼承制度,同時賦予債權人遺產管理請求權。

從嚴格的意義上講,有限責任繼承本來就是有條件的,條件是有限責任繼承的題中應有之義。本文之所以采用有條件的有限責任繼承這一概念,主要是為了與現行繼承法的有限責任繼承相區別,因為現行繼承法的有限責任繼承實質上是無條件的。待正本清源之后,即應恢復使用有限責任繼承這一科學概念。

1.關于有條件的有限責任繼承制度

所謂有條件有限責任繼承,即繼承人必須遵守法定的條件和程序,才能享受有限責任繼承的利益。繼承人如果違反法律規定的條件,即喪失選擇有限責任繼承和放棄繼承的權利。而依法產生無限責任繼承的法律后果。所以,采取有條件有限責任繼承制度,實質上意味著承認兩種繼承制度——有限責任繼承和無限責任繼承,承認繼承人有選擇無限責任繼承、有限責任繼承和放棄繼承的權利。

(1)選擇有限責任繼承的條件

有限責任繼承是保護繼承人利益的制度,同時直接涉及債權人的利益。因此,這一制度必須同時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保證繼承人的固有財產不被強制用于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另一方面保證被繼承人的債權人能夠就遺產優先受償。由此可知,這一制度的核心是確定遺產狀況并使之保持獨立。如前所述,大陸法系國家實現這一目的是建立遺產清冊制度,即繼承人如選擇有限責任繼承,必須在規定的時間以內制作出遺產清冊,并提交給主管機關。筆者認為,我國也應采取這一制度。繼承人在制作遺產清冊時,應延請公證人員參加,并應作到忠實、全面、準確,不得有隱匿不報、虛報債務等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如發現繼承人有上述行為,即應取消其有限責任繼承的資格,而強制其按無限責任繼承。

(2)選擇有限責任繼承的期限

遺產清冊完成以后,繼承人對遺產狀況有了全面了解,就可以作出理智的選擇。關于選擇的期限,德國、日本及我國臺灣規定,制作遺產清冊的期限也就是應作出選擇的期限;而法國則規定,遺產清冊制作完畢之后,再給繼承人40天的考慮期限,我們認為法國的規定更為合理。我國修改繼承法時可考慮規定兩個期限:一個是制作遺產清冊的期限;一個是選擇有限責任繼承的期限。關于制作遺產清冊的期限,我們認為宜短不宜長。因為我們已經處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時代,處于生產經營過程的財產復雜多變。為了防止因主體空缺對經營活動造成的不利影響,防止繼承人轉移財產,這個期限應盡可能短一些。我們認為以一個月為宜,從繼承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是繼承人時起算。如果由于遺產情況復雜等原因不能按期完成遺產清冊,可向主管機關申請延長。至于選擇有限責任繼承的期限,可考慮為20—30天,從向主管機關提交遺產清冊之日起計算。

(3)主管機關

主管機關即接受繼承人所提交之遺產清冊和繼承人所作選擇的機關。國外一般規定為遺產法院或家事法院,也有的國家規定為公證處。我們認為,我國可以由公證處來承擔這一工作,理由主要是:我國不太可能在普通法院之外再設置專門的繼承法院,而現有普通法院任務已很繁重,無力承擔這一任務,而公證處則任務不足。而且制作遺產清冊、證明遺產狀況這一工作就其性質而言,屬于公證處的業務范圍。

2.關于債權人的遺產管理請求權

有限責任繼承是由繼承人主動行使繼承選擇權,以保護自己利益的制度。如果繼承人正確行使這一權利,該制度還可以同時起到保護債權人利益的作用。但是,如果繼承人不選擇有限責任繼承,例如,被繼承人財產狀況良好而繼承人負債累累,這時繼承人便會選擇無限責任繼承,使遺產和自己的財產混同,用遺產來清償自己的債務,這對被繼承人的債權人來說是不公平的。再如,繼承人隱匿財產、揮霍浪費,或不善經營,或惡意處分遺產等等,都會害及債權人的債權。在這種情況之下,無限責任繼承也不能保障債權人的債權。因此,在有限責任繼承制度之外,還必須有一種債權人可以主動采取措施保護自己債權的制度。于是,這樣的制度就被人們創造出來了。這種制度在日本、法國稱之為財產分立制度。這三種制度雖然名稱不一,內容也不完全一致,但都是供債權人選擇的保護其債權的制度。其主要內容是,債權人如果認為繼承人的行為可能危及自己債權的實現,可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向主管機關申請,要求由主管機關對遺產進行管理。主管機關應債權人的申請,對遺產進行管理,包括對遺產進行調查、清算等。建立遺產管理后,繼承人即喪失管理遺產的權利。這種制度可確保債權人的權利不受繼承人的分割,確保遺產首先用于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我國繼承法應當建立這種制度。

篇(4)

債權人利益保護問題從根本上說是一個社會經濟秩序問題。這個問題存在于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在財產繼承領域表現尤為突出。各國繼承法均用大量條文規范這一問題,以防繼承人利用有利地位侵害債權人利益。我國繼承法僅原則規定繼承遺產應當為被繼承人繳納稅款、清償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但對如何確定遺產的范圍等一系列問題沒有規定,司法解釋也未涉及這一問題,致實踐中侵害債權人利益的問題時有發生,而司法機關卻無所遵循。筆者在《繼承制度研究——市場經濟與繼承法》(1994年12月出版)一書中曾經預言:“多則十幾二十年,少則幾年以后,這個問題必將擺上司法機關的議事日程?!辈恍揖贡谎灾小R虼?,筆者認為有對這個問題進行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以便對司法實踐提供理論指導,為繼承法的修改和完善提供參考。

一、問題和原因

(一)現行繼承法在保護債權人利益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現行繼承法采有限責任繼承原則(即通常人們所說的限定繼承原則)。有限責任繼承是保護繼承人利益的制度,其核心是限制繼承人對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責任,即繼承人只須在繼承遺產的限度以內為被繼承人清償債務,而不以自己的固有財產對被繼承人的債務負責。這一原則符合現代社會家庭成員人格獨立、責任自負的觀念,無疑是正確的。但是,繼承不僅關系到繼承人的利益,而且關系到被繼承人的債權人的利益,作為一種制度,必須對繼承人和被繼承人的債權人雙方提供平等的保護。恰恰在這個問題上,我國繼承法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具體表現為:

1.沒有確定遺產范圍的規定

有限責任繼承原則一方面將繼承人的責任限制在繼承遺產范圍以內,另一方面又要求被繼承人的財產必須首先用于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因此,有限責任繼承不僅是保護繼承人的利益的制度,而且是保護被繼承人的債權人利益的制度。遺產范圍的確定在這里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有限責任繼承原則能否正確貫徹,主要取決于能否準確劃定遺產范圍并保證其不被繼承人侵害。而我國繼承法在確立有限責任繼承原則的同時,卻沒有關于確定遺產狀況的任何規定,使有限責任的界限無法確定。其結果是,繼承人在享受有限責任繼承的利益的同時,卻往往不承擔其相應的義務。這就使得法律在繼承人利益和債權人利益的保護上失去平衡。

2.沒有對接受和放棄繼承規定明確的期限

我國采取直接繼承制度,即從繼承一開始繼承人的財產權利和義務就概括地轉歸繼承人。這意味著被繼承人的債權由繼承人收取,債務由繼承人承擔,被繼承人的債權人只能向繼承人行使權利,債務人只能向繼承人清償債務。因此,必須在一個合理的時間內使繼承關系確定下來,以便盡快了結被繼承人所遺留的債權債務關系。而我國繼承法卻規定,自繼承開始以后至遺產分割之前,繼承人實際上都不確定,繼承關系始終處于不穩定狀態。這種規定的弊端是明顯的:一是不利于遺產的管理和利用;二是影響債權人行使權利,不利于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而且繼承關系長期不確定也是滋生繼承糾紛的重要原因。

3.債權人缺乏保護自己權利的法律手段

如果繼承人的行為已經或者可能損害債權人的利益,按現行繼承法,債權人無有效的救濟手段。例如繼承人將遺產轉移、隱藏,或者揮霍浪費,或者不善經營,導致虧損,或者繼承人將遺產用于清償自己的債務,都會危及債權人的債權?,F實生活中已經屢屢發生這類問題,使債權人遭受嚴重損失,而且嚴重破壞社會經濟秩序,敗壞社會道德風尚。這個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法律必須對此作出反應。

(二)原因

存在以上問題的原因,筆者以為有以下兩個:

1.由現行繼承法制定時的社會條件所決定

民法是社會經濟條件的法律表現,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么樣的繼承制度?,F行繼承法是1985年通過并頒布實施的,當時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剛剛開始,計劃經濟無論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還是在人們的觀念中都居于統治地位。當時,公民的財產限于生活資料,基本上沒有生產資料,私營經濟還是一個諱莫如深的問題。在這樣的經濟條件之下,遺產限于生活資料,債權債務關系簡單,繼承人欺詐債權人的情況為人們聞所未聞,立法者自然不會考慮到這個問題。

2.繼承法理論研究的幼稚也是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

制定繼承法時,我國繼承法學的研究剛剛開始,尚處于幼稚階段。例如,對于繼承法的基本問題——調整對象,缺乏全面了解,人們只注意了死者親屬之間繼承關系的研究(當然,這方面的研究也并未精深)而忽視了對繼承人與被繼承人的債權人之間關系的研究。

由于以上兩個問題的存在,使得我們在制定繼承法的時候,在債權人利益保護問題上,既無司法實踐經驗可供參考,又缺乏正確理論的指導,繼承法存在以上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公民的財產限于生活資料的社會條件下,繼承法的以上缺陷在實踐中不會導致多大問題。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公民的財產不僅數量大大增加,而且性質發生了重要變化。即從主要是生活資料變為既有生活資料又有生產資料,對于那些個體戶和私營企業主來說,則主要是生產資料。作為生產資料,其最大特點是處于生產經營過程之中,是動態的財產,在競爭規律的支配之下,既有盈利增值的可能,又有虧損甚至破產的風險。而且,處于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財產數量多,債權債務關系復雜。在這樣的經濟條件之下,現行繼承法的上述缺陷日益突出。實踐中的主要問題是,債權人無有效手段制止繼承人轉移、隱匿財產,一旦發生糾紛,人民法院難以查清遺產的實際狀況,因而無法確保糾紛處理的公正性。如果按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要求債權人舉證,由于繼承人和被繼承人的特殊關系,債權人將很難舉證證明繼承人究竟繼承了多少財產,因而其合法權利將難以得到保護。另一方面,繼承人則可以比較容易地通過隱匿遺產而獲得不當利益。這樣以來,繼承法就不能有效地發揮其保護合法、制裁違法、抑惡揚善,扶正祛邪的作用。

二、外國保護債權人利益的主要制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外國保護債權人利益的主要制度,可以幫助我們開拓思路,取其所長,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保護債權人利益的制度。

目前世界各國的繼承制度可大致分為兩類:直接繼承制度和間接繼承制度。盡管兩種繼承制度區別很大,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把債權人利益保護問題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直接繼承制度下債權人利益的保護

大陸法系國家多采直接繼承制度。按照這種制度,被繼承人死后,其遺產直接轉歸繼承人,債權歸繼承人享有,債務也由繼承人承擔。直接繼承必須解決兩大問題:第一,要保證繼承人不因繼承而受到損害;第二,要保證遺產首先用于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為此,大陸法系國家采取了以下主要的制度:

1.接受和放棄繼承制度

按照法國、德國、日本等國以及我國臺灣民法典的規定,繼承開始以后,繼承人(包括法定繼承人和遺囑繼承人)處于這樣一種法律地位:他取得繼承選擇權,可以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選擇無條件直接繼承(無限責任繼承)、以有限責任為條件接受繼承或者放棄繼承。如果繼承人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明示選擇,則推定為無限責任繼承。由于有限責任繼承和放棄繼承都是保護繼承人利益的制度,因此繼承人在選擇有限責任繼承和放棄繼承時必須遵守一定的條件和程序。簡言之,這些條件主要是:要在法定期間內進行選擇;要保證遺產的獨立性和完整性;不得有侵害、隱匿遺產的行為。繼承人違反上述要求,即喪失選擇有限責任繼承和放棄繼承的權利,而依法強制其按無限責任繼承繼承遺產。其程序主要是,必須以明示的方式向國家主管機關表示有限責任繼承或放棄繼承的意思,如果選擇有限責任繼承,還須遞交忠實準確的遺產清冊。主管機關一般為遺產法院或家事法院,也有的國家規定為公證處。由此可見,接受繼承和放棄繼承制度既是保護繼承人利益的制度,又是保護債權人利益的制度,其主要作用是清楚地確定遺產范圍,進而保證遺產先用于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而強制無限責任繼承則是對繼承人欺詐債權人行為的制裁,從另一方面看,也是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

2.遺產管理制度

在接受繼承、放棄繼承制度之外,大陸法系國家還規定有遺產管理制度(瑞士叫官方清算制度,日本叫遺產分立制度)。其主要內容是債權人如發現繼承人的行為可能損害自己的債權時,可以向主管機關申請遺產管理。主管機關認為有必要時應宣布對遺產進行管理,并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該項工作。主管機關進行遺產管理后,繼承人喪失管理遺產的能力。這樣就可以保證遺產首先用來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

(二)間接繼承制度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

間接繼承是英美法系國家采取的繼承制度。按照這一制度,繼承開始后,遺產不是直接轉歸繼承人,而是作為獨立的遺產法人,由遺囑執行人或者遺產管理人負責管理。在這種制度之下,被繼承人的債務由遺產法人承擔,其債權歸遺產法人所有,遺產所產生之收益歸遺產法人,遺產所產生之負擔由遺產法人承擔。遺產管理人在繳納稅款、清償債務以后,依照法律規定或遺囑的指定,將剩余遺產分配給繼承人。總之,在間接繼承制度之下,繼承人絕不對被繼承人的債務負責。間接繼承制度能夠公平地保護繼承人和被繼承人雙方的合法權益,有效地防止欺詐債權人行為的發生。但是,這種制度的實行需要其他條件,特別是司法條件的配合。因為在這種制度之下,幾乎每個人死后都需要由有關國家機關出面處理繼承問題,如果沒有健全的專司遺產繼承的專門法院或其他專門機關,這種制度是難以實行的。此外,老百姓是否愿意讓國家機關來插手繼承事務,也是這項制度能否實行的一個重要因素。筆者認為,比較而言,直接繼承制度較為符合我國的國情。因為一方面,我國長期實行直接繼承制度,群眾對此已經習慣、認同。另一方面,在這種制度之下,大多數繼承不需要經過法院,只有繼承人選擇有限責任繼承或放棄繼承時,才需要法院出面,司法機關能夠承受。

三、關于修改我國繼承法的建議

如上所述,我國屬于采直接繼承制度的國家,而且這種制度比較符合我國國情。因此,我們應當在直接繼承制度的框架之內來討論如何建立債權人利益保護制度。

(一)建立債權人利益保護制度應堅持的原則

1.自愿繼承原則

自愿繼承原則是現代繼承法的基本原則,它是對強制繼承的否定。古代繼承法奉行強制繼承原則,即正統繼承人(即被繼承人的男性直系卑親屬)無繼承選擇權,他必須繼承被繼承人的法律地位,為被繼承人清償全部債務。即使被繼承人未留下任何財產,而只有累累債務,繼承人也不能拒絕繼承。至近代以來,家庭觀念日漸淡薄,家庭成員逐漸取得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社會以個人為本位,強制繼承原則因不符合個人本位的觀念而被拋棄,自愿繼承原則遂取而代之。自愿繼承的核心是承認繼承人有繼承選擇權,并要求其按照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自愿繼承原則符合現代社會的思想觀念,符合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則,應當成為我國繼承法的原則。

2.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民法的基本原則,適用于民事活動的各個領域。誠實信用原則要求人們在民事活動中恪守信用,誠實不欺,善意地行使權利,善意地履行義務。如果繼承人違反這一原則,欺詐債權人,即應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繼承制度,特別是關于債權人利益保護制度的設計應體現誠實信用的原則。這不但是保護債權人利益的需要,也是淳化社會道德,維護經濟秩序的需要。

(二)制度構想

債權人利益保護問題是繼承法的一個基本問題,在直接繼承制度之下,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途徑是,改變現行繼承法無條件的有限責任繼承制度,確立有條件的有限繼承制度,同時賦予債權人遺產管理請求權。

從嚴格的意義上講,有限責任繼承本來就是有條件的,條件是有限責任繼承的題中應有之義。本文之所以采用有條件的有限責任繼承這一概念,主要是為了與現行繼承法的有限責任繼承相區別,因為現行繼承法的有限責任繼承實質上是無條件的。待正本清源之后,即應恢復使用有限責任繼承這一科學概念。

1.關于有條件的有限責任繼承制度

所謂有條件有限責任繼承,即繼承人必須遵守法定的條件和程序,才能享受有限責任繼承的利益。繼承人如果違反法律規定的條件,即喪失選擇有限責任繼承和放棄繼承的權利。而依法產生無限責任繼承的法律后果。所以,采取有條件有限責任繼承制度,實質上意味著承認兩種繼承制度——有限責任繼承和無限責任繼承,承認繼承人有選擇無限責任繼承、有限責任繼承和放棄繼承的權利。

(1)選擇有限責任繼承的條件

有限責任繼承是保護繼承人利益的制度,同時直接涉及債權人的利益。因此,這一制度必須同時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保證繼承人的固有財產不被強制用于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另一方面保證被繼承人的債權人能夠就遺產優先受償。由此可知,這一制度的核心是確定遺產狀況并使之保持獨立。如前所述,大陸法系國家實現這一目的是建立遺產清冊制度,即繼承人如選擇有限責任繼承,必須在規定的時間以內制作出遺產清冊,并提交給主管機關。筆者認為,我國也應采取這一制度。繼承人在制作遺產清冊時,應延請公證人員參加,并應作到忠實、全面、準確,不得有隱匿不報、虛報債務等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如發現繼承人有上述行為,即應取消其有限責任繼承的資格,而強制其按無限責任繼承。

(2)選擇有限責任繼承的期限

遺產清冊完成以后,繼承人對遺產狀況有了全面了解,就可以作出理智的選擇。關于選擇的期限,德國、日本及我國臺灣規定,制作遺產清冊的期限也就是應作出選擇的期限;而法國則規定,遺產清冊制作完畢之后,再給繼承人40天的考慮期限,我們認為法國的規定更為合理。我國修改繼承法時可考慮規定兩個期限:一個是制作遺產清冊的期限;一個是選擇有限責任繼承的期限。關于制作遺產清冊的期限,我們認為宜短不宜長。因為我們已經處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時代,處于生產經營過程的財產復雜多變。為了防止因主體空缺對經營活動造成的不利影響,防止繼承人轉移財產,這個期限應盡可能短一些。我們認為以一個月為宜,從繼承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是繼承人時起算。如果由于遺產情況復雜等原因不能按期完成遺產清冊,可向主管機關申請延長。至于選擇有限責任繼承的期限,可考慮為20—30天,從向主管機關提交遺產清冊之日起計算。

(3)主管機關

主管機關即接受繼承人所提交之遺產清冊和繼承人所作選擇的機關。國外一般規定為遺產法院或家事法院,也有的國家規定為公證處。我們認為,我國可以由公證處來承擔這一工作,理由主要是:我國不太可能在普通法院之外再設置專門的繼承法院,而現有普通法院任務已很繁重,無力承擔這一任務,而公證處則任務不足。而且制作遺產清冊、證明遺產狀況這一工作就其性質而言,屬于公證處的業務范圍。

2.關于債權人的遺產管理請求權

有限責任繼承是由繼承人主動行使繼承選擇權,以保護自己利益的制度。如果繼承人正確行使這一權利,該制度還可以同時起到保護債權人利益的作用。但是,如果繼承人不選擇有限責任繼承,例如,被繼承人財產狀況良好而繼承人負債累累,這時繼承人便會選擇無限責任繼承,使遺產和自己的財產混同,用遺產來清償自己的債務,這對被繼承人的債權人來說是不公平的。再如,繼承人隱匿財產、揮霍浪費,或不善經營,或惡意處分遺產等等,都會害及債權人的債權。在這種情況之下,無限責任繼承也不能保障債權人的債權。因此,在有限責任繼承制度之外,還必須有一種債權人可以主動采取措施保護自己債權的制度。于是,這樣的制度就被人們創造出來了。這種制度在日本、法國稱之為財產分立制度。這三種制度雖然名稱不一,內容也不完全一致,但都是供債權人選擇的保護其債權的制度。其主要內容是,債權人如果認為繼承人的行為可能危及自己債權的實現,可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向主管機關申請,要求由主管機關對遺產進行管理。主管機關應債權人的申請,對遺產進行管理,包括對遺產進行調查、清算等。建立遺產管理后,繼承人即喪失管理遺產的權利。這種制度可確保債權人的權利不受繼承人的分割,確保遺產首先用于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我國繼承法應當建立這種制度。

篇(5)

關鍵詞: 武岡古城;歷史人文景觀;保護

Key words: the ancient city of Wugang;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G1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9-0316-01

1概念界定

本文研究的“武岡古城歷史人文景觀”,是指在武岡地區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疊加了2000余年筑城史,融合了武岡地區特有的都梁文化而形成的具有歷史價值、人文價值、觀賞價值的人文景觀。

武岡古城歷史人文景觀根據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分為四大類:

第一,地方特色型人文景觀:武岡古城及周邊地區的人們,在長期的日常生活過程中,為了滿足一些物質及精神方面的需求,在改造和利用當地自然景觀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觀。

第二,歷史名人型人文景觀:某些歷史名人在該城或周邊地區進行的一些重要行為而留下來的具有紀念價值和歷史價值的一些遺址、文物等。

第三,歷史事件型人文景觀:在該城或周邊地區發生的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尤其是軍事戰爭等,保留至今的一些遺址、證據、痕跡等。

第四,防御設施型人文景觀:作為王城、郡城、和市、縣中心而保存下來的一些防御設施和行政建筑如:王城、城墻、護城河等。

2武岡古城歷史人文景觀保護現狀

2.1 優勢和條件武岡古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歷為州、府、路、縣治所。2200多年筑城史形成的名勝古跡如珠璣遍地,是邵陽市歷史文物古跡最多的城市,極具開發和利用價值。

對武岡古城實施保護性建設和開發,一方面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并制定了相關規劃,另一方面,隨著與武岡毗鄰的崀山風景名勝區申請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成功,而形成的“張家界—崀山—桂林”旅游經濟圈,也為武岡古城的保護和開發帶來了新的契機[2]。

2.2 保護的緊迫性武岡古城是湘西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城,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登記不可移動文化遺產共有173處,類型豐富多彩,有古遺址、古窯址、古街道、古民居、古橋梁、古祠堂、革命史跡、近代革命紀念建筑、古井、古樹、古水利設施等。但由于人們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文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和影響,其中更有一部分處在岌岌可危的處境中。時期,很多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建筑、寺廟、佛塔等被打上封建迷信的烙印,遭到了無情的摧毀。一些民居、古井也在人們重建、開發的過程中,逐步消失。曾經風光無限,被譽為“武岡城墻甲天下”,令無數梟雄折戟沉沙,扼腕嘆息的古城墻,淪為古城人們的“菜地”,并在人們不斷的拓寬“菜地”的過程中,遭受幾近毀滅性的破壞。

2.3 保護的必要性武岡古城是中國古代人們建筑技術、軍事理論、政治生活、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表現和結晶,既是武岡人們的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不能眼看著它遭到破壞而無動于衷,讓更多的人們去了解、愛護、保護武岡古城,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職責。

3武岡古城歷史人文景觀保護的建議

3.1 保護歷史環境的整體性武岡古城大小尺度適中,城墻、護城河、炮臺、王城、街道、文廟等設施一應俱全,且基本保存完整,整個城市是一個完整的相互協調的有機整體。在保護過程中,一定要嚴格保護古城周邊自然環境,充分尊重古城原有布局結構、街巷格局、傳統肌理、歷史文化遺產等人工環境:深入挖掘古城的傳統文化、民間工藝、民俗風情等,整體性的把握古城人工、人文、自然環境,絕對不能人為的割裂各種文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3.2 保護文物的真實性武岡古城歷經幾千年風雨滄桑,已經給該地區留下了足夠多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尊重這些文物,還原歷史的真實性,不要隨意夸大或曲解其本身涵義。在制定武岡古城保護的規劃和計劃的過程中,一定要尊重武岡地區人們的生活習慣,不要把發達城市的“先進理念”、和“主流思想”強加給武岡人們。切實保護好武岡古城的山水格局、空間構架、街巷、江河系統。不要隨意的去拓寬某些道路,在重建過程中故意放大某些建筑,更不能隨意編造歷史典故,這樣做只能是飲鴆止渴,貽害后人。

3.3 合理開發利用強調歷史人文景觀的保護,并不是要把歷史文物、古跡等都打包收藏,武岡古城畢竟是一座城市,我們在保護它的同時,也要考慮到這座城市的“主人”(武岡市民)的生活習慣和狀況。不能因為保護古城、古街、古建,而否認古城市民修建房屋、擴建宅院的基本需求和權利,而應該在合理的規劃下,有條不紊的開發古城資源,合理的規劃各區用地性質,盡量保持原住民的安定,以保持古城獨有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習俗。另外,合理的開發古城旅游資源,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喜愛武岡古城,加入到保護古城的行列中來,這才是古城保護的最佳途徑。

參考文獻:

篇(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簡稱《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主體有兩類,即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在隨后不斷變化的民事生活領域,除了自然人和法人之外,還有一類被稱為“其他組織”的主體不僅可以從事民事活動,行使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還可以參與民事訴訟,成為民事訴訟當事人,《民法通則》之后頒布的許多民事實體法和民事程序法都對此作了規定。《民法總則》賦予此類組織以民事主體地位,同時考慮到“其他組織”一詞的內涵和外延并非完全一致,不宜繼續沿用以作為第三類民事主體的法定名稱,第三類民事主體和法人一樣屬于自然人之外的組織體,且不具有法人資格,用“非法人組織”能夠準確體現其特征。至于法人,《民法通則》作企業法人、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之四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一分類已難以適應新的情況?!睹穹倓t》按法人設立目的和功能的不同,將一般法人分為營利法人和非營利法人。此外,考慮到有些法人組織在設立、變更和終止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很難簡單地納人營利法人和非營利法人的范圍,《民法總則》專門規定“特別法人”這一法人類型,具體包括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

船東互保協會主要采用賦課式保費,即采取事后分攤的方式收取保費(會費)。中船保也是如此,其收取的會費主要分預付會費、追加會費、巨災會費和免責會費等四種。預付會費由投保人在人會或續保時根據人會船舶的情況確定;在每一保險年度中或保險年度過后的一定期間內,董事會可以決定就該保險年度向會員征收一次或數次追加會費;當發生巨大災害,其損失超過相關數額時,協會將收取巨災會費;免責會費則是在特定情況下終止保險、停止保險或撤銷保險時會員須繳納的會費。船東互保協會采用賦課式保費制,是否影響其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有的學者主張,權利主體對外承擔民事責任以其財產為基礎,只要權利主體有足夠的財產對外承擔責任,其以自己的名義和自己的財產對外承擔責任,即獨立承擔責任,獨立承擔責任與其成員承擔有限責任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系。這一觀點顯然未被立法機構采納?!睹穹倓t》相關規定所蘊藏的含義是:“獨立承擔民事義務”的邏輯結果是“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主體“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與“成員、設立人有限責任”是基于不同角度得出的結論,其本質含義相同,可以說是對同一問題的兩種不同表述。因此,所謂“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是指組織體以自己的全部財產對自己的債務承擔責任,組織體的成員及設立人僅以其出資等為限對組織體債務承擔責任。    

船東互保協會在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債務除了可能來自于辦公支出外,主要是對會員的保險賠款,當某一保險年度的保險賠款超過一定數額時,協會就要向會員收取追加會費或巨災會費。或者說,對于經營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債務,船東互保協會不能僅以責任儲備金等全部財產獨立承擔賠付責任,必要時還可以向會員收取追加會費,會員也不以已繳納的預付會費為限對協會承擔責任,存在著向協會繳納追加會費的可能,而且從理論上講,追加會費的數額是無限的,因而船東互保協會并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篇(7)

伴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外先進護理理念的傳播,國內護理人才市場對高層次、高素質護理人員的需求對我國的護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其他發達國家的護理教育是發展本國護理專業的途徑之一。英國高等護理教育在教育思想、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資源等方面都有其先進性,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筆者就英國護理教育體系和課程設置作簡要介紹,以期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一、英國護理教育體系

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包括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北愛爾蘭。英國的護理教育具有悠久的歷史,其中,尤以1860年南丁格爾在英國圣托馬斯醫院建立 的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對世界各國的護理教育影響最為顯著。她撰寫的《醫院筆記》、《護理筆記》等主要著作成為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由于她的努力,護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她的辦學思想也由英國傳到歐美及亞洲各國。目前,英國有180多所院校,500多所延續教育學院可提供護理本科、研究生等學位課程及學術類職業教育課程。

英國的護理學生入學,年齡要求必須是年滿十七周歲(在蘇格蘭則年滿十七周歲半),都必須完成英國11~12年的普通教育,GCSE課程,相當于我國的高二學歷。如果要報讀本科,必須參加2年制的A-Level考試課程,類似我國高考,某些特殊的科目必須要達到一定的級別,才能申請護理學習。學制分三年制???、三到四年制本科兩種。本科學習內容更全面、課程評估要求更高,大多數學生都選擇???本科學生只占入學學生的十分之一。兩種畢業生畢業后均可成為國家正規注冊護士,而且待遇相同。英格蘭有文憑制和學位制兩種學制,而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則只有學位制。英國決大多數的院校(university, college)都提供護理專業的課程。其專業主要分為:成人護理專業adult nursing,精神健康護理專業mental health nursing, 兒童護理專業children nursing,部分學校還設有殘疾護理專業learning disabilities nursing。決大多數的院校在學習過程中,都提供醫院實習。

三年制護士畢業后,如果想繼續深造,有兩種途徑可供選擇:一是向學校申請獎學金,如獲準則留校繼續學習一年,拿到規定的學分后即 可被授予學士學位;另一種是先到醫院應聘作護士,工作一段時間后可申請由醫院資助的與你工作密切相關的專業培訓,時間一般是7~12個月。拿到規定學分后亦可拿到學士學位。在英國,大部分護士都擁有學士學位,還有很多護士攻讀碩士與博士研究生學位。

英國的護理教師都必須有雙學歷。護校畢業,有一定臨床工作經驗,然后申請與所從事工作密切相關的科目,本人申請獎學金后攻讀第二學歷,畢業后方可成為護校教師。

二、英國護理教育課程設置

英國護理教育的課程涉及廣泛,涵蓋了影響健康的生物、心理、社會、精神、文化、行為因素等各方面知識,包括專業知識,社會科學(如社會學和心理學),生物科學(如生理學和微生物學),健康促進學,通信與信息技術及科研方法,強調護理知識和臨床技能的有機結合。學生的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的時間各占一半,并且平均安排在三年內。學生一入校,就按自己的興趣選擇成人護理,兒科護理或是精神護理。護理學生在入學第一個月起,就開始到醫院實習,老師鼓勵護理學生用臨床所見去驗證所學的理論知識。學生可以學以致用,不會理論和實踐脫節。

第1年是公共基礎課程(Common Foundation Programme),介紹護理學的基本原理,內容涉及護理研究入門、護理理論、醫療衛生系統、護理技能訓練、 交流和溝通技巧、衛生和護理中的文化、法律以及倫理,論文寫作,還要學習人體解剖和生理學,公共健康等醫學課程。第2,3年學生則進入各自選擇的專業進行??茖W習和培訓。大多數學生都選擇成人護理。成人護理以疾病為中心,學習病理、診斷、治療和護理知識,使學生能勝任從醫院到社區、從急診到重癥等護理工作,承擔照顧16歲以上的患者。課程包括成人護理的職業交流,成人持久健康的護理與管理,成人護理的安全與舒適,成人護理職業訓練,成人護理角色的多樣性等。兒童和精神護理也各有其側重點。兒童護理主要承擔有特殊需求的健康或體弱多病的患兒,其目的是促進兒童健康,減少疾病的發生并保護易感兒童。學生將在未來2年內學習兒童的發育和健康,急癥兒童護理,兒童護理學的藝術與科學,兒童護理的挑戰與選擇,新生兒的復雜性,兒童護理角色的多樣性等課程。精神科護士需要為來自社區和醫院的形形的精神病患者服務, 他們作為一個多類專業人士組成的團隊中一分子,在這個團隊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將學習精神健康護理的藝術與科學導論,精神健康和痛苦的起源和表現,精神健康護理的職業培訓與知識,精神健康的當代熱點問題,精神健康的擴展知識和技能等。

英國護理課程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師生互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常見有課堂講課、實驗室模擬護理、分組討論、案例討論,不同角色扮演、遠程網上教學,以及臨床導師指導下的臨床實踐。每門課程,都要經過不同種類的評估。評估方法有多種,主要有短文、報告、考試以及論文等。這些教學方法及評估方法的應用,在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終生學習技能。

綜上所述,英國的護理教育體系和課程設置科學、合理,適應了當代社會發展的需求,體現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我們應該借鑒其護理教育的先進經驗,并結合我國的教育現狀及具體情況改變我國護理教育,使護理教育適應本專業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Nursing education: a statement of principles.2003.

[2]Robinson S and Griffiths P. Nursing education and regulation: international profiles and perspectives.2007.

[3]How to become a nurse or midwife.2009.

[4]Careers, Nursing and midwifery 4life.2010.

[5]英國護理職業教育概況.中國護理教育網.2010.

篇(8)

畢業論文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本科教學過程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前的必要準備,是對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檢驗。通過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學生可以有效地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自身素質的綜合發展。而且,畢業論文設計整體水平也直接反映了高校的教學質量,是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因此,加強學生畢業論文的規范化管理,提高論文質量,對提高學校整體辦學水平亦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各高校院系結合本專業特色,在畢業設計選題、指導教師培養、畢業設計過程管理等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與實踐。已經有大量的文獻,報道了它們在指導學生畢業設計過程中的寶貴經驗。但相關報道多以理工科及文科院系為主,而關于醫學院系特別是護理學院系在指導學生畢業論文方面所做的報道卻較為鮮見。近年來,我們結合護理學專業特點,對2001級、2002級、2003級畢業論文工作加強管理,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綜合能力為目的,通過施行舉措,在督促畢業生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論文寫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總結出了一些經驗。本文將對這些舉措進行介紹,以期為今后此項工作的開展提供適當的參考。

一、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和本科教學改革的深化,專業課程學時相對壓縮,使學生在橫向知識體系加寬的同時減少了專業知識的深度,加上畢業生就業壓力的逐年增大,使畢業論文工作面臨著很多困難。其突出的問題有3個:

1.思想重視不夠

近年來,由于高校擴招的不斷發展,學生數量逐年增加,使得指導教師在指導畢業設計方面的工作量隨之增加,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學資源趨于緊張。大多數教師在指導畢業設計的同時還承擔大量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因此,思想上不重視畢業設計指導工作,在指導時間和精力上投入也非常有限。

而對于學生方面,有的學生平時課程學得不扎實,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刻,容易造成對論文寫作的無從下手。有的學生對指導老師的依賴性太強,不能正確、靈活地利用論文檢索工具。有的學生思想上不重視,在要上交時隨便從網上東拼西湊地抄襲,敷衍了事。這些學生都是從思想上沒有能認清畢業論文的重要性,浪費了畢業前的一次綜合訓練機會。

2.時間安排不當

畢業論文設計的安排,往往是在最后一個學期開始,若時間安排的太晚,會給論文的開展帶來困難。一方面,學生進入論文的設計時間較晚,不能深刻地理解題意,更不能進行充分的資料收集、準備,從而影響畢業論文的質量。另一方面,指導老師與學生的接觸較晚,容易給師生交流和論文寫作過程管理帶來不便。

3.格式欠規范

學生的論文格式不規范,排版樣式多樣,錯別字眾多。而且許多學生習慣性地從網上下載一些文字,然后進行簡單的拷貝,一方面容易造成知識產權的問題,另一方面會造成文章的寫作風格不一,使文章缺少連貫性。

二、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舉措

針對以上幾點問題,護理學系結合本院系的特點,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規范要求,嚴格把關,以保證畢業論文質量和水平。

1.充分認識畢業論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好組織動員總結工作

系部廣泛動員全系教師、應屆畢業生和臨床教學醫院,充分認識畢業論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保證學生論文的質量。護理學系成立了學術分委員會,召開專業教研室會議,布置年度畢業生論文工作安排,制訂論文的寫作規范和格式、確定嚴格的時間節點,最后形成詳細的論文指導計劃。在學生下點實習前進行專題畢業論文動員,組織有關教師講解、宣傳畢業論文重要性及寫作規范。使學生認識到畢業論文在掌握所學知識、培養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獲取學位和順利畢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學生實習結束返校后,召開畢業論文工作總結大會暨優秀論文頒獎典禮,評選出優秀畢業論文及臨床優秀指導教師,邀請優秀論文作者上臺介紹論文寫作經驗,由專家現場提問點評,并安排低年級學生共同參加,以使其對畢業論文工作有所了解。

2.嚴格制定畢業論文寫作規范和程序,確保管理工作有序進行

根據護理學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有關要求,我系特制定了《福建中醫學院護理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的管理規定》,以規范護理學專業本科學生畢業論文工作。同時,又詳細安排了畢業論文工作的具體程序,將畢業論文工作劃分為準備階段、選題與審題、開題報告、論文撰寫、檢查與指導、論文評定、工作總結和歸檔與保管階段,明確列出各個階段的工作程序與要求、要求完成的時間以及完成人,并結合本科學生實際情況,將學生一年的實習期劃分為上、下兩個階段:上半階段要求學生完成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工作的前期準備工作;下半階段主要集中精力撰寫論文,并集中選擇一個科室繼續完成實習。然后再將兩個階段的時間進一步細化,列出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工作的各具體的時間段,保證了臨床醫院與實習生對實習與論文工作能夠心中有數,確保了畢業論文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我系制作了畢業論文任務書、論文題目登記表、開題報告、評審表、成績登記表等一系列表格材料,發給臨床醫院使用,并制作了論文“書寫體例”,以統一學生論文的格式。還由鄭國華博士制定了《護理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評分細則》,使論文的評審有據可依,從而也保證了論文成績的公正性。

3.加強系部與臨床教學醫院聯系,監控畢業論文工作全過程

為進一步完善論文管理工作,在2005年福建中醫學院護理學專業臨床教學工作會議上,我系與福州、廈門、漳州、泉州地區各臨床教學醫院的護理部主任、臨床教學負責人一起,討論了此次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工作改革的情況,聽取各方意見。2006年5月,我系在2001級學生畢業論文工作完成以后,也專門召開了畢業論文工作總結會議,與福州地區部分醫院的護理部主任一起評選優秀論文、探討改進工作的方法。2007年1月,舉辦2006年臨床護理學師資培訓班,對全省十五所醫院護理人員代表進行為期三天的培訓,介紹“護理臨床教學與畢業論文工作”、“護理科研基本程序”等知識。此外,考慮到我系的畢業論文工作尚處于試驗探索階段,又專門安排了系部老師參加指導,負責與各臨床醫院護理部聯絡協調及為學生答疑釋惑。并自2006年起,系部安排教師作為聯絡員,下到福州各臨床教學醫院,參加論文開題、論文答辯,并加強中期檢查。

4.臨床教學醫院密切配合,保證畢業論文工作順利完成

臨床醫院重視畢業論文工作,組織成立畢業論文評審委員會,嚴格選聘指導教師,開展指導人員培訓,交流論文指導經驗,明確工作任務、職責,清晰論文指導流程。護理部針對學生論文的選題、設計、資料收集、統計、分析、文獻查閱等進行了專題講座,講座后,由學生根據自身興趣確定論文的研究方向,論文評審委員會認真審定學生上報的課題,安排指導老師與學生見面,并由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協助學生論文擬題,為學生寫作答疑,避免學生在論文創作過程中走彎路。護理部組織“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會”,針對學生論文題目、論文設計、方法等提出意見和建議。在學生撰寫論文過程中,護理部負責宏觀調控,指導老師則耐心細致引導學生搜集論文相關資料撰寫論文,并針對論文相關內容定期進行督促和檢查,及時與學生交流并對論文進行修改,使學生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寫出一定質量的論文。最后學生論文完成后由護理部組織論文評審委員會對學生論文進行評審,選出優秀論文上報系部。畢業論文工作結束后,護理部及時進行工作小結,綜合分析學生畢業論文水平,指出存在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三、取得的成效

1.學生表現了較高的悟性和科研能力,個人潛能得到發揮。能夠將課堂所學知識與臨床實際運用相結合,培養了嚴謹勤奮的工作態度和求實創新的科學作風。

2.大多數同學能夠運用所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對所選課題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統計和分析,掌握了文獻檢索、課題設計、調查研究、收集數據、閱讀專業資料等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與方法,具備了撰寫論文的能力。

3.臨床教學醫院反饋,畢業論文工作的開展不僅培養了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鍛煉了學生從事科研的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同時,為更好地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論文,帶教老師也加強自我充電,使自身的教學科研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夏魯惠.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教學情況調研報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53(1):46-49.

[2]楊立軍,何志鵑.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山西建筑,2007,33(4):214-215.

[3]谷倩,彭少民,鐘立漢等.高校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畢業設計實施[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75-77.

[4]歐麗,胡浩.工程力學專業畢業論文指導與答辯中的一些問題與對策[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7(2):189-190.

篇(9)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6.056

護理學專業已提升為一級學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培養護理創新人才。我國頒布實施的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護理學專業中要求護理本科畢業生“應具有基本的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在倡導創新精神的今天,增強創新的意識,培養創新型護理人才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緊迫,而創新型護理人才培養的基礎,就是學生在校期間創新意識的形成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提高護理本科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是護理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之一。我校地處經濟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60%的學生來自基層及少數民族地區,畢業后絕大多數回到基層工作。近幾年來隨著國家新醫改政策及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實施,基層醫療事業迅速發展,但高端護理人才缺乏,急需具有創新能力的護理人才充實到臨床及護理管理的崗位。本著“加強基礎、突出素質、注重能力、引導創新”的原則[1],為了更好地實踐我校培養“精醫術、懂人文、有理想、能創新”的辦學定位,近年來實施護理本科生科研導師制教學改革實踐,取得較滿意效果。

對象與方法

1.對象 以我校2004級、2005級、2006級五年制護理學本科(英語方向)共15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女生143名,男生7名,年齡19~23歲。

2.方法 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教學計劃,并在此基礎上實施科研導師制針對性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具體做法為:①選聘導師。由護理學院在學校專、兼職教師中選拔責任心強,副高以上職稱或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擔任導師。并將導師的基本信息及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向學生公布。②選擇導師。一般于大四第二學期開始,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和對導師的了解自行選擇導師,由每位導師確定帶2~3名學生。③開展系列專題講座。在完成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的《預防醫學》《文獻檢索》《護理研究》等相關課程的基礎上,以專題講座、參加相關學術活動、小講課等形式加強科研能力的培養,內容包括科研基本知識、護理科研概況、統計學基本知識、護理論文撰寫方法等。④舉辦科技創新活動。學生自由參加學校及院系組織的科技活動。⑤到基層教學基地掛職鍛煉進行社會實踐活動。⑥科研實踐。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前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科研選題,撰寫科研立項標書,進行開題報告,由護理學院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學生獲立項后帶著課題進入臨床實習,在實習過程中由導師和臨床帶教老師共同監督實施課題。實習結束回到學校后安排2~4周時間撰寫論文,由護理學院組織進行論文答辯、評分。

3.評價 ①科研立項:由護理學院組織科研開題報告,專家組從選題意義、科學性、實用性、可行性、創新性、譯文、課題完成量等七方面評價,答辯通過給予立項,不能通過者由導師根據專家意見指導學生修改,合格后給予立項。②論文評價:畢業論文成績由導師評分、專家評分、答辯小組評分三部分組成,比例為3∶2∶5;評價標準從學術價值、實用性、創新性、論點論據、語言文字、參考文獻、答辯情況等七方面進行評分,總分90分以上為優秀、85~89分為優良、80~84分為良好、60~79為分合格、59分以下為不合格。

4.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1.5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

結 果

1科研課題研究內容 150項學生科研課題研究內容,前三位順位依次為:調查分析、臨床護理觀察及健康教育。而新技術運用、護理管理和教學改革所占比重較低。見表1。

2.課題完成情況 150名學生中有144名學生能按計劃實施并如期完成,占96.0%。6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無法實施或完成課題而要求更改研究內容,并在導師指導下調整,最終能完成課題。

3.論文評價 論文評分優良率為42.0%,良好以上的達79.33%,無不合格論文。見表2。

討 論

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新世紀以知識創新為突出的特征,創新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創新離不開科研,科研是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的基本活動,是加強護理研究、推動護理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最重要的環節。張金萍等[2]認為21世紀的護理工作很大一部分內容將是以健康人而非病人為對象開展預防、保健、社會服務等工作,根據社會市場需求和衛生保健事業發展需要,護理學專業的學生應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科學、醫學基礎知識和先進的護理理論及技能,能在不同類型的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科研工作的高級應用型護理人才。本科生導師制是近年來許多高校在借鑒國外高校辦學經驗的基礎上,為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需要,探索學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種新的工作機制[3]。我們通過實施導師制針對性地培養本科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初步顯現人才培養效果。

1.建立初步的科研意識 護理本科生應具備初步的科研意識已是護理學界的共識,隨著護理學科的提升,加快學科建設步伐成為重中之重,而科研意識淡薄、科研能力欠缺是護理隊伍普遍存在的問題,除歷史原因外與隊伍學科氛圍有密切關系,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護理教育抓起。在國外,護理科研工作主要由博士、碩士畢業生承擔,對本科及大專生未作要求[4],但美國的一些研究型大學為提高本科教育水平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加強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提高其創新能力,培養學術后備人才則成為這些改革的中心環節[5]。當前我國護理博士生幾乎是鳳毛麟角,碩士生的教育也在起步發展階段,護理科研的重任落到護理本科畢業生的肩上。我們通過本科生科研導師制的實施,三屆護理學本科學生科研立項達150項,從結果看到,雖然學生科研立項的內容比較局限,新穎性不夠,45.33%為調查分析,新技術應用僅占5.33%;論文撰寫的優秀率僅為7.33%,質量有待提高,但重要的是學生有了實踐機會,科研意識有明顯的提高。

2.培養初步的科研能力 護理本科生學制五年,在校學習時間相當充裕,參加校園文化、學術活動的機會多。我們在入學后第一、第二年就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利用節假日定期輪流到實踐教學基地掛職,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力所能及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早接觸臨床、早接觸實踐、早接觸病人、早接觸社會,在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臨床思維和評判性思維,發現問題,萌發探索及解決問題的好奇心和強烈欲望,導師因勢利導地培養創新思維,為科研選題和開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礎。本科生通過課堂-實踐-文獻檢索-選題-立項-撰寫科研標書-開題報告-實施課題-撰寫論文-論文答辯,經歷科研工作的全過程,體會其中的艱辛與獲得成功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在實施過程中認識到自身知識的不足,激發學習興趣及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論文評分結果顯示優良率為42.0%,良好以上的達79.33%,說明學生在導師指導下掌握科研的基本步驟、方法和科研論文書寫的程序與要求,具備初步科學研究的能力。

3.符合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及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人民群眾對護理技術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護理常規不能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臨床需要的護士是醫學基礎知識牢固,專業知識扎實,技能操作熟練,溝通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獨立思考及臨床思維能力,在工作中不墨守陳規,能不斷創新的新型高級護理人才。而在欠發達地區對上述新型高級護理人才更是求賢若渴,如我校所處地域是全市總人口382.63萬人,有12個縣區的少數民族地區,2010年底注冊護士有4000多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注冊護士只有1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本科畢業生充實到臨床一線,對本地區護理學科的發展更是非常緊迫而具有戰略性意義的。當前護理本科教育階段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時明顯不夠,如我校的培養方案中《護理研究》理論課為僅18學時,為了彌補不足我們采取專題講座,課外活動及假期的社會實踐來補充,經過幾年的實踐取得一定成效,既能節省學時,又能使學生在實踐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

4.科研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思考 科研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學校教育階段是培養的基礎,護理本科生文化基礎較好,具備有科學研究的潛質,學校如能正確引導,樹立科研意識,讓學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對今后工作有重要的意義。實踐中我們體會到,讓學生直接參與到科學研究工作,經過親身體驗,從中感悟科學的嚴謹、倫理道德的重要,樹立科學研究的意識,培養創新能力。作為護理教育策劃者及護理教學管理者,應從有利于學科可持續發展和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的角度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整合課程,優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不拘泥于課本和課堂,利用一切教學資源全面培養學生科研能力。我們體會到導師制的優勢是:導師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興趣有比較深入的了解,能正確引導學生樹立科研意識,逐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學生能在直接參與導師課題實施,協助導師進行資料收集,數據錄入等具體科研工作,有比較多的機會與導師溝通交流。實踐證明,學生課題的水平,撰寫論文的質量與導師的水平和能力及指導程度有密切的關系,沒有導師的正確指導,僅靠課堂中講授學生是無法進行科研立項并實施的。因此,導師制能提高護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培養創新型護理人才的有效模式。不足之處是少部分導師因教學、臨床或管理工作任務繁重,對學生投入精力不夠,今后將進一步完善。

總之,注重護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將有力地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人才質量的提高,將為社會輸送更多思維敏銳、素質全面的創新護理人才,從而促進護理專業人員學術和社會地位的提高[6]。培養護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除了學校、學生重視外,與臨床帶教老師的科研能力和意識、實習醫院的科研環境有緊密切的聯系,需要參與護理教學的各機構、部門、人員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東玲,楊培常,李 偉, 等.護理本科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0,24(10B):2705-2706.

[2]張金萍,劉文慶,劉麗華,等.護理學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新體系的構建[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0,30(7):89-90.

[3]曾凡東.科學評價是本科生導師制健康發展的動力[J].當代教育論壇2005(3):30-31.

[4]仇瑤琴,陳曉英,沈園園,等.護理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與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0, 25(3):214-215.

篇(10)

 

一、關于CGFNS和CGFNS資格考試

CGFNS全稱為Commission onGraduates of Foreign Nursing Schools,即國外護士學校畢業生委員會,是設立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一個私立的非營利性機構。該委員會是在美國勞工部和衛生教育與福利部的要求下,由美國護士協會和全國護理聯合會于1977年成立的.其工作任務是對國際上具有護士教育背景的畢業生進行資格審核,以確保合格的人選在美國通過注冊護士執照考試(NCLEX– RN)后從事護士職業。目前,CGFNS在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400多個考試中心,在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也設有考點。大陸地區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均設立了考試中心。最新網上考試將于2011年3月首次進行,400多個考點的應試者在3月,7月,9月及12月五天之內的任何一天進行網考論文格式,在一年之內有兩次機會可以參加考試。

CGFNS資格考試應試者應具備下列條件:具有高中畢業證書;具有國家承認的2年以上的護校學歷;具有成人護理(內科和外科護理),母嬰護理,兒童護理,和精神健康護理等臨床理論及實習經歷。CGFNS資格考試內容一般整合為4大類10小類, 其所占比重分別是:

(1) 安全有效的護理環境(Safety effective care environment) (12-24%),包括護理管理和安全及感染控制。

(2) 人體的生長發育與健康保健(Health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12-24%),包括生長發育和疾病的早期預防及診斷。

(3) 社會心理完整(Psychosocialintegrity) (10-22%),包括應對及調節和心理調節。

(4) 生理完整(Physiologicalintegrity ) (31-55%),包括基礎護理和舒適、潛在危險的降低、藥理學及腸外治療和生理調節。

二、CGFNS資格考試特點

通過對比分析CGFNS資格考試試題(以下簡稱CG考試)和中國護士資格考試試題(以下簡稱中國考試),CGFNS考試特點可歸納如下:

(一)CG考試側重對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的考查;而中國考試則側重以疾病為中心的傳統護理模式的考查。

所謂整體護理模式是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其核心就是以病人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框架,為病人提供全面的整體的身心的高質量的護理[1]。CG考試主語大多為患者或者護士,體現了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而中國考試主語大多為疾病,考查的是疾病的客觀知識。比較下列兩例:

① CG考試:A patient who has cirrhosis of theliver has been treated for hepatic encephalopathy. Which of these menu choices,if selected by the patient, would indicate an understanding of foods thatare low in protein?

A. Fruit and cheese platter

B. Tuna fish and tomato sandwich

C. Vegetable soup and tossed green salad

D. Meat loaf with rice.

② 中國考試:肝硬化最嚴重的并發癥是:

A. 上消化道出血

B. 肝性腦病

C.自發性腹膜炎

D.肝腎綜合征

E.肝肺綜合征

(二) CG考試注重結合臨床實際,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測試考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的能力;而中國考試更加注重理論考核,尤其考查學生對單個知識的記憶能力。

下列兩例試題均是測試應試者是否知曉心衰病人的診斷依據或者臨床表現,CG的選項是病人的主觀陳述,而中國考試則是疾病的客觀表達。應試者只需要單純記憶單個知識點便可以在中國考試中選出正確答案,但要在CG考試中選出答案,則需要開動腦筋,將所學知識用于放在一定語境中理解才有可能。

① CG考試:Which of thefollowing statements, if made by a patient who is suspected of havingcongestive heart disease, would support the diagnosis?

A. “I sleep using two pillows.”

B. “My weight has gone down.”

C. “My ears have a ringing sensation.”

D. “I am not able to tolerate heat.”

② 中國考試:心力衰竭的基本臨床表現之一是:

A.體重減輕

B.耳鳴

C.發熱

D.端坐呼吸

(三) CG考試注重考查美國海外護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而中國考試并未涉及文化方面的內容。

根據Chastain對文化的界定論文格式,廣義內容包括風俗習慣、生活方式、風土人情、飲食文化、大眾體育、流行音樂、習語、幽默、笑話、教育、大眾電影、體態語、節假日、信仰等社會文化或語言現象;狹義內容包括文學、歷史、政治、地理、經濟、建筑、藝術、科技、宗教、哲學等文化現象[2]。美國是一個典型“大熔爐”,各個不同的民族種族在美國這個大熔爐中進行重新熔化和鍛造,形成了一個具有多民族多種族多文化的新興國家。美國多文化的典型特征決定了美國護士必須了解知曉各個不同民族種族的不同文化,才能護理不同民族種族的病人。而中國雖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國家,但90%以上的中國人都是漢族,因此在中國考試并未特別列出文化考題對學生進行考查。例如:

CG考試:Which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ould be essential in a culturalassessment of a patient?

A.How many times haveyou been married?

B.At what times do youtake your medicines?

C.Do you have anysiblings?

D.Are there foods thatyou cannot eat together?

三、CGFNS資格考試應試策略

根據CGFNS的以上特點,其應試策略可歸納如下:

(一) 鑒于CG考試側重對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的考察,中國應試者準備CG考試時務必要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一切從患者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而揚棄以疾病為中心,一切從疾病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的傳統觀念。如上述CG的第一個特點中的題例。問題:肝硬化病人選擇的下列哪種食物是低蛋白食物?應試者不僅要知道患者應該吃那種類型的食物,更要具體了解應該吃哪些食物。護士應時刻以患者為中心,應該方便患者,將詳細信息告知病人。

(二)CG考試臨床應用性強,注重將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中國應試者擅長知識的記憶,但并不常進行理論結合實際的分析鍛煉,這給做題時帶來較大的困難。在應試準備時,中國護士應切實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注重分析和理解能力的培養。如上述CG的第二個特點中的題例論文格式,問題:下列哪項病人陳述可以支持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診斷,其答案全部為病人主觀陳述,應試者不僅應知道心衰的診斷依據,更應該明白患者會如何陳述自己的疾病癥狀以支撐其診斷依據。

(三) CG考試注重對文化的考查,中美護理文化的差異,讓中國護士產生困惑。因此,應多閱讀美國原版教材或復習資料,在學習英語語言、護理專業知識的同時,注意對美國文化知識的了解。上述CG的第三個特點中的題例就涉及到護理中的文化評估,問題:下列哪項是文化評估的基本內容?如果應試者不知道飲食是文化的一種,很有可能就選不出正確答案,導致失分。

參考文獻

[1].外國護理學校畢業生委員會,美國CGFNS護士貸格考試指南:第5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l-5。

篇(11)

A Survey on the Diathesis of Nursing Research of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and the Medical College

LI Chun-yan,JIANG Yan.Department of Cardiac Medicine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engyang,Hunan Province,421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get the message of the recent situation on the diathesis of nursing research of students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and the medical college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possibly existing in.Methods Investigated the diathesis of nursing research of 80 nursing students were from different school and practiced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engyang in 2008 with 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Then made a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Most students were interested in nursing research and expected more chance to have a further study on nursing research.But a great part of students were lack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relevant to nursing research and unsatisfied with those they pared with the Students from secondary school,the diathesis of nursing research of the Students from medical college was better (P

【Key words】College Nursing student;Scientific Research Diathesis; Scientific Attitud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中國護理事業發展綱要(2005-2010年)指出,到2010年,各層次護理教育的招生數量比例為中專占50%、大專占30%,也就是說,今后護理大專、中專生仍將成為臨床護理力量的主力軍。然而護理科研是推動護理學科發展、提高臨床護理質量的重要手段。護理專業要發展,必須重視臨床護理人員科研能力的培養。而臨床護理人員只有樹立科學思維的頭腦,才會在臨床實踐中洞察事物、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通過護理科研提高護理質量。因此,對護理大、中專生的科研素質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科研能力現狀,將為今后護理院校的教學和課程設置改革提供服務。鑒于此,本文對2008年在本院實習的不同院校的大中專護生的護理科研態度、知識及能力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并對現狀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與分析。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1.1 設計調查問卷 根據相關文獻[1,2]自行設計調查表,采用閉合式提問,問卷包括兩部分:一般資料及科研素質方面。科研素質問題共10項,前2項調查大中專護生的科研態度,3~9項調查其科研知識及能力的現狀,第10項調查其對目前具備的護理科研素質滿意度。

1.2 調查對象 為在本院實習的不同院校的大中專護理專業學生80名,其中大專護生40名,中專護生40名。

1.3 調查方法 主要采取無記名問卷調查。要求被調查者實事求是,認真填寫。共發放問卷調查表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4 統計學方法 獲取資料后,進行統計描述并通過SPSS13.0統計軟件對大專與中專護生護理科研態度、知識及能力方面比較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護理科研態度 從表1中可以看出中專護生對護理科研感興趣的有45%,而認為自己有必要進行護理相關學習的亦有62.5%。而大專護生中有90%對護理科研感興趣和認為自己有必要進行護理科研相關學習。由此可見,不管大專還是中專護生大多數在護理科研態度方面都是積極的。

2.2 護理科研知識與能力 從表1中可以看出被調查的中專護生當中均認為自己當前的知識水平沒能進行一定科研活動、對常用統計學方法及護理論文的撰寫均不了解。而大專護生當中27.5%的曾經旁聽過科研講座,17.5%的認為自己現有知識水平能夠進行一定的科研活動及對常用文獻檢索數據庫有所了解。12.5%的認為自己對課題設計、實施及論文的撰寫有一定認識。

2.3 科研素質滿意度 從表1的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絕大部分中專護生及大多數大專護生對自己目前的科研素質都不滿意。

2.4 大、中專護生所具備的護理科研素質是不同的 從表2中可以看出除了在對護理科研的設計與實施、常用統計學方法的了解及獨立或協助發表護理論文方面,中專護生與大專護生間差別沒有統計學意義外(P>0.05)科研素質的其它幾個方面都是差別有統計學意義的(P

3 討論

3.1 大中專護生護理科研素質培養的必要性 2002年2003求預測研究課題組經過專家論證提出,我國要建設小康社會,在衛生人力的配置上應基本接近國際平均水平,到2015年我國的醫護比例應達到1∶1。照這個比例進行預測和規劃,到2015年,醫護人數均將達到232.3萬人,千人口的醫護比例均為1.5,這就意味著護士數量在2001年128.7萬人的基礎上,凈增加103.6萬,平均每年凈增加7.4萬。盡管近幾年高等本科層次的護理教育擴大了招生量,??萍耙陨蠈W歷的護理人員呈上升趨勢,但中專學歷仍為主體,我國目前中專學歷的護士估計占85%左右[3]。因此臨床護理人員當中,中專、大專層次的護理人員仍是臨床護理活動中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盡管本科層次護理教育普及后,本科護生會在護理科研活動中扮演主要角色,然而臨床護理科研活動當中,又或多或少的會有這兩層次的護理人員的參與,尤其是大專層次,比如說協助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數據的統計分析,參考文獻的搜集等。有文獻報道盡管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全國大專學歷以上畢業的護士人數雖逐年增加,但這些遠遠滿足不了開展護理科研的需要[4]。因此對大中專護生基本的科研素質的培養尤其是大專護生亦是不容忽視,從我們的調查結果中也可以看出絕大多數護生對自己目前所具備的科研素質不滿意,期望自己能夠得到更多的護理科研的相關學習。

3.2 大中專護生對進行護理科研所需的知識儲備薄弱 我國的護理教育當中中等護理教育是我國層次最低的護理教育項目,其生源以初中畢業為主,學制為3或4年,缺乏高中階段的教育。因此,基礎文化水平低,綜合、分析、理解、邏輯思維、文書撰寫及統計推理能力欠缺。而且,在3年的專業學習過程中,由于文化基礎差、時間短、內容多的原因,故多數學校對糾正教學內容“偏多、偏難、偏深”現象采取了優化教學內容辦法。教學內容的原則是理論知識以“必須、夠用”為度。因而有研究報道全國506 所中專護士教育中,基本上沒有開設護理科研課程; 而部分院、系護理專業,雖有科研、計算機、統計等課程,但內容淺顯,教學質量不高,效果不明顯,學生動手能力差[5]。大專作為比中等護理教育要高一層次的護理教育,盡管在課程設置方面好于中等護理教育,但同樣由于大專為3年制的時間限制,許多專業課程課時仍然不足。因而由于基礎文化水平及課程課時等原因導致了大中專護生的知識結構薄弱。

3.3 對策

3.3.1 適當增加專業課程的授課學時 使護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理論聯系實際,為進入臨床實習階段提高護理科研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3.3.2 重視課堂內外自己模仿練習 就大專層次護理教育而言,以往的教材和教學沒有貫徹直觀性教學原則,教材中幾乎很少有科研設計的實例,很少有論文的例文,教師授課時給護生提供例文也不多,盡管很詳細地講述了如何進行科研設計,如何撰寫科研論文,但護生很少見到實例,仍沒有感性印象。雖然理論授課完成了,但要求護生在臨床實習時做科研、寫論文,仍是紙上談兵,無從下手。而中等護理教育則純粹就不開護理科研這類的課程。因此,無論是課堂內外自己重視模仿練習是十分重要的。

3.3.3 繼續教育學習 根據世界醫學教育體系及國外護理教育結構來對照,我國的護理教育也可分為基礎護理教育、基礎后護理教育和繼續教育三個階段。而中專、大專層次的護理教育均基礎護理教育。這類護生在接受完基礎教育后,還可以采用多層次、多渠道、多樣化的方式繼續接受進一步的學習。所謂多層次,即:指對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對癥下藥”。從基礎理論、人文學科到與科研有關的邊緣學科知識進行有計劃、有步驟地學習與培養。所謂多渠道,即:指自學、通過成人高等教育(自學或函授)、專升本、業余大學或短期專修班。所謂多樣化,即:不斷參加各種形式的講座、專題討論會及時了解國內外護理發展動態。

參考文獻

[1] 黃一虹,王志榮等.五年制醫學生科研素質與創新能力的調研及培養對策.西北醫學教育,2007,15(6):1066-1068.

[2] 張暉,何瑩燕.臨床護理人員對護理研究重要性認識的調查研究.現代護理,2004,10(3):211-2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 亚洲精品韩国美女在线| 色综合久久天天影视网| 性欧美wideos|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在线观看| 天堂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精品|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又爽视频|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99精品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 国产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182tv午夜线路一线路二| 日本丰满www色| 依恋影视在线观看韩国| 欧美另类xxx|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a |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日本VA欧美VA精品发布|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玩乡下小处雏女免费视频| 娇BBB搡BBBB揉BBBB| 久久精品国产日本波多野结衣|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四个美女大学被十七个txt| 91制片厂制作传媒免费版樱花|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清白在天天线| 欧美性v视频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在线观看| 91精品视频播放|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爱情岛论坛在线视频| 免费v片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麻豆传煤入口麻豆公司传媒| 在线视频日韩欧美| chinese乱子伦xxxx国语对白| 日本在线|中文| 久久国产一久久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