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海外項目財務管理探討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緊抓“一帶一路”機遇,在海外投資興業。財務管理在海外項目建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為海外項目科學穩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海外工程項目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決定了提高海外項目財務管理水平的艱巨性與緊迫性。
1海外項目財務管理的復雜性和特殊性
1.1項目所在國復雜的安保形勢
例如,近幾年海外鐵路、水電站等項目時常受到項目所在國政局變動的影響,新政府上臺后嚴格審查甚至取消業已談好的項目。海外不少國家政局動蕩、經營環境惡化、執法不嚴、有法不依,當地民工罷工、阻撓施工現象也時常發生。當地復雜的地緣政治風險對海外項目的施工運作和財務管理產生了很大的干擾,也對海外財務人員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考驗。
1.2不同的會計準則和稅收政策
由于歷史、政體、經濟、社會與文化背景的差異,各國會計準則存在制度性和技術性差異,收入、成本、利潤等會計要素確認、計量和報告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差別很大,報表口徑不一致。例如,各國對固定資產的認定標準和折舊方法千差萬別,會計科目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不少國家外匯管制,資金無法自由流動,匯率變動較大,通貨膨脹超出合理范圍。各國的稅制設計各不相同,如納稅申報、征管規定、稅前扣除標準、納稅調整事項和優惠政策等都有很大差別。會計準則、外匯政策和稅制結構的差異性和特殊性,客觀上給海外項目財務管理造成了較大困難,也對國際項目財務人員業務水平和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項目與當地的糾紛、摩擦不斷
隨著“走出去”企業的不斷增多,規模越來越大,施工領域越來越廣,不可控因素多、干擾因素雜。海外項目不可避免地與當地執法部門、民工、第三方公司發生糾紛或者摩擦。海外項目會面臨行政罰款、資金凍結、海關檢查、民工起訴、稅務稽查、壞賬損失等問題,當地政府、社區和雇員具有本土優勢,執法難免會偏向本國居民,解決起來很困難。例如,某企業在乍得因環境問題受到當地政府上億美元的巨額罰款,某大型通訊公司受到美國十多億美元的罰款。
1.4傳統手段很難對海外項目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管
海外項目比較分散,各個地方都有,有些地方基礎設施薄弱、信息溝通不暢,傳統的手段難以及時、有效地對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管控。由于受網絡、時差等條件的限制,總部對海外項目的遠程控制滯后,信息源的真實、準確存疑,不能及時為總部決策提供依據。海外項目很大程度依靠項目現場決策,這對項目管理人員的水平和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全力打造國際化、復合型、作風硬、講奉獻的財務團隊
一支優秀的團隊可以把項目做成精品工程,一支失敗的團隊可以把項目搞垮。要提升海外項目財務管理水平,必須建設一支語言溝通無障礙、業務技能高超、能吃苦甘于奉獻的國際財務隊伍。培養造就精通專業和語言的財務人才,逐步與國際財務制度接軌,建設國際一流的跨國公司,已經成為中資企業國際化戰略推進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要圍繞中資企業國際化經營戰略目標,以全面提升海外財務隊伍能力建設為中心,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精心打造一支國際化、復合型、作風硬、講奉獻的財務團隊。國際化,即具有國際視野,思路開闊,熟知國際商務慣例,語言過硬、熱愛海外項目,融合中西方文化,打造一支能打硬仗、世界一流的國際財務團隊。財務人員不僅要在國際化的環境中工作,更要在思想和理念上全面國際化,用國際化的思維,按國際化的慣例去思考、解決問題,真正跟上國際化的步伐。復合型,即當今世界是一個全球化、多元化、技術不斷更新的地球村。財務人員不能僅僅局限于財務領域做個“賬房先生”,財務要運用靈活的核算體系和不斷超前的管理工具,算清產品的貢獻,算準用戶的價值,為管理層提供精益生產的決策依據;要站在戰略框架上前瞻性地識別企業的核心優勢和如何建立起這種優勢,財務主管要協助企業CEO和管理團隊把好“方向盤”,從“核算財務向戰略財務”轉變,以嶄新的觀念、嶄新的思維、嶄新的視野科學理財;善于解決復雜問題、駕馭復雜局面;增強決策支持、戰略服務和運作保障能力;增強各種本領和能力,提升駕馭全局能力,為海外項目順利實施保駕護航。作風硬,即財務作為公司經營活動最后一道防線,確保把監督執紀的權力關進制度籠子,必須要有過硬的作風。財務主管要成為集團營運規則流程的維護者,成為企業的護法,絕不能貪贓枉法,監守自盜。財務人員應時刻保持頭腦清醒,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我約束;筑牢思想防線,在各種誘惑面前能夠把握住自己,保持定力、守住底線,養成按規矩辦事;把修身、律己,謀事、創業、做人,貫穿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防微杜漸、潔身自好。講奉獻,大部分海外項目都需要財務人員常駐,這對財務人員的生理、心理和家庭都是嚴峻考慮,沒有奉獻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海外項目生活單調,基本沒什么娛樂活動,工作壓力大,擔子重,經常要加班,這就要求財務人員要有敬業精神,頂住壓力、耐住寂寞,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3提高國際財務人員能力的途徑
3.1加大人員培訓力度,完善用人機制
提高國際財務人員能力,需要加大人員培訓力度,實現財務人員知識結構的不斷完善、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和綜合素質的整體提升。搭建內部業務學習交流平臺,為員工的崗前培訓、崗位培訓、輪崗培訓創造條件。堅持以需定培,把崗位需求與個人特長相結合,培養海外急需的會計核算、資金管控、稅收籌劃等業務人才。抓好高層次人才復合性培訓,注重預見、反應、協同等核心能力培養,提高科學決策、駕馭全局和綜合協調的能力。通過培訓提高人員素質,用培訓來激發財務人員的工作熱情。建立崗位輪換制度,采取定期輪崗、境內外輪崗、不同項目輪崗,以達到管控風險、培訓復合型人員的目的。優化選人用人機制,對年輕人敢壓擔子,敢于放到關鍵崗位上鍛煉。
3.2持續不斷的學習準備
海外項目因成本和風險防控的需要,人員相對精干,需要一崗多能。一個優秀的海外項目財務人員不僅要在財務知識方面有相當的深度,而且要掌握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如行業形勢、生產基本知識、安全環境常識、法律、管理技能、進出口規定、工藝流程等。每一名海外財務人員一定要客觀評價和認識自己,要反思自己的短處和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勢,找準工作定位,加倍努力學習,利用各種培訓機會再學習,在工作中不斷思考、不斷創新,切實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為財務管理工作提升做好基礎保障。
3.3因地制宜構建有當地特色的海外項目財務管理
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特點,照搬國內或者其他項目的模式是行不通的。海外項目財務管理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依據所在國的特點,結合項目的自身特點,制定符合所在國要求的財務管理制度。在境外項目遠離國內總部的特殊情況下,企業本部要對境外項目進行及時精準的監督管理,把境外項目的內控管理落到實處,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