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防治大全11篇

時間:2023-06-04 09:57:52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高血壓的防治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高血壓的防治

篇(1)

高血壓前期病人的預防主要是通過非藥物治療,通過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體健康的行為和習慣,達到減少高血壓以及其他心血管病發病的危險,具體改善措施內容包括:

(1)減輕體重:體重指數(kg/m2)應控制在24以下。減輕體重對健康十分有利,如在人群中平均體重下降5kg,高血壓患者體重減少10%,則可使胰島素抵抗、糖尿病、高血脂和左心室肥厚改善。減重的方法一方面是減少總熱量攝入,強調少脂肪,并限制過多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另一方面則需增加體育鍛煉,如跑步、太極拳、健美操等。在減重過程中還需積極控制其他危險因素,飲酒的超重者需戒酒,老年高血壓則需嚴格限鹽等。減重的速度可因人而異,但首次減重最好達到減輕5kg以增強減重信心,以后再根據自覺的癥狀和有關指標決定減重的速度和目標。

(2)采用合理膳食:根據我國情況對改善膳食結構,預防高血壓提出以下建議:①減少鈉鹽的攝入:WHO建議每人每日食量不超過6g,我國膳食中約80%的鈉來自烹調或含鹽高的腌制品,因此限鹽首先要減少烹調用鹽及含鹽高的調料,少食各種咸菜及鹽腌制食品。同時適當增加醋等含鹽較低的調料,以減少用鹽及含鹽的調料,同時增加食物的色香味。還應盡量多食用新鮮蔬菜,少食用鹽腌制的咸菜、咸魚、咸肉、醬等。②在食用主食米面外,定期食用粗糧:純粗糧或純細糧中的營養成分都不全面,要粗、細糧搭配,進行互補。一星期吃2~3次粗糧,定期吃點小米、棒子面、紅薯。粗糧中纖維含量豐富,有助于調整脂肪和糖的吸收和代謝,還能防止便秘。增加纖維素的攝入;注意補充鉀和鈣,有資料表明,鉀與血壓呈明顯負相關。我國膳食中鉀的來源除谷類外,主要來自綠葉蔬菜、馬鈴薯、香蕉、橘子等,含鉀多的蔬菜有油菜、菠菜、香菜菇以及菌類,如木耳、香茹等。含鈣豐富的食品除綠葉蔬菜外,還有豆制品和奶類。每日100g牛奶可提供100mg以上的鈣,所以飲用牛奶是值得提倡的。③多吃水果和蔬菜:研究表明,增加蔬菜或水果的攝入,減少脂肪攝入可使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有所下降。素食者的血壓比肉食者低,其降壓的作用可能基于水果、蔬菜、食用纖維和低脂肪的綜合作用。④減少膳食脂肪,補充適量優質蛋白質: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即使不減少膳食中的鈉攝入和不減重,如能將膳食脂肪控制在總熱量的25%以下,連續40天可使男性舒張壓和收縮壓下降12%,女性下降5%。因此,建議改善動物性飲食結構,減少食用含脂肪高的豬肉,增加含蛋白質高的而脂肪少的禽類及魚類。

(3)限制煙酒:盡管有證據表明非常少量飲酒可能減少冠心病的危險,但是飲酒和血壓水平以及高血壓患病率之間卻呈線性關系,因此提倡人們應少量飲酒。如不能控制,則可少量飲用紅葡萄酒(它可以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濃度,促進脂肪代謝,減少動脈硬化)。飲用量不能太多,按中國人的標準每天50~100ml為宜,每次少量,每天可以喝1~2次。黃酒、白葡萄酒也有同樣有效。白酒要少些,1天只能喝25ml,啤酒約300ml。建議男性每日飲酒量的酒精含量應少于20~30g,女性則應少于10~15g。煙草:實驗證明,每吸1支煙都會升高血壓,即使是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病人,吸煙也影響降壓治療效果,使防止器官損害的作用減弱,戒煙1年可看到對心血管的好處。

(4)增加體力活動:以需氧運動為佳,如快步走、慢跑、太極拳等,運動強度因人而宜,按科學鍛煉的要求,常用運動強度指標可用運動時最大心率加年齡為180(或170),如要求精確則采取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的60%~85%作為運動適宜心率。運動頻度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續20~60分鐘即可。另外,進行太極拳鍛煉的人,其神經系統、平衡功能、調節功能及肌肉骨骼的改善很明顯。長期堅持可改善血管的彈性,增強心臟的應激能力,增強骨密度,減少骨質疏松癥。

(5)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平衡心理:長期的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壓和其他一些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現代生活節奏快,人的精神壓力很大,這種精神狀態常使人采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釀酒、吸煙等,降低或對抗了高血壓的順應性;生活無規律,不按時就寢,經常改變生物時鐘,機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自然就會造成血壓升高。因此要生活規律,做一個心胸開闊、性格隨和、心地善良的人,保持快樂的心境。心理平衡的人,其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功能、各器官代償功能才能處于最佳的協調狀態,從而對保證人體的健康有積極的意義。對有精神壓力和心理不平衡的人,改變他們的精神面貌需做長期、細致的工作。一方面靠政府與政策的力量改善大環境,另一方面則靠家屬與社區醫師做耐心勸導,幫助這些人參與社交活動,如參加體育鍛煉、繪畫等,在社團活動中傾訴心中的困惑,得到同齡人的勸導和理解;同時還需加強自我凈化心靈,升華人格,調適心理,陶冶情操,達到心境寧靜,陰陽平衡,人格高尚。每個人都有很強的抵御疾病的能力,如果能充分調動起來,自身的抗病能力就是最好的醫生,而醫生只需要幫助他恢復這種本能。讓我們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本能,來健康快樂的生活,讓疾病遠離我們。

參考文獻

1 美國預防、檢測、評估和治療高血壓全國聯合委員會第七次報告內容簡介.高血壓雜志,2003,8:234.

篇(2)

人在緊張、憂愁、憤怒、悲憤、驚慌、恐懼、激動、痛苦、嫉妒等情況下,可出現心慌氣急和血壓升高,甚至腦血管痙攣或破裂以至猝死。這主要是反復的或嚴重的精神緊張和精神創傷會造成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失調,引起小動脈痙攣,周圍血管阻力增高,因而導致血壓升高。所以心境平和、保持良好樂觀的情緒對血壓穩定十分必要。因此對社會和環境的變化,心理上需要有良好的調適,才能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

戒煙限嗜

戒煙限嗜主要是戒煙和限制酒與咖啡等嗜好品。吸香煙2支(含尼古丁3.4mg)30分鐘內收縮壓上升20mmHg;飲酒可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減弱和紊亂,并可使血液中膽固醇增高,促使血管硬化;據實驗:飲咖啡400ml(含咖啡因200mg),15分鐘后血壓上升,60分鐘內收縮壓平均升高17mmHg,舒張壓升高10mmHg。有些低度酒如紅葡萄酒、山楂酒、米酒、啤酒等,雖說對人體有益,但也要限量。

飲食調適

飲食要清淡。四低的飲食習慣對防治高血壓十分重要。所謂“四低”指低鹽、低油、低膽固醇和低糖。

血液中鈉離子(鹽,即氯化鈉)增多,會增加小動脈的緊張性和對加壓物質(如腎上腺等)反應的敏感性,使小動脈收縮,引起血壓升高;同時,血鈉過高,水分會潴留,血容量增加,也導致血壓升高。世界衛生組織的新規定,每天鹽的攝入量應限制在5g以內(過去是6g)。此外味精、食用堿、蘇打也要限制。低油,必須限制有升高膽固醇作用的動物油脂的攝入。對于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肥肉、腦、魚子等,更應不食或少食。低糖,飲食含糖量高會增加中性脂肪,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促使血管硬化,進而升高血壓。

每天三餐應該定時定量,每餐只吃七八分飽。飽餐影響腦部供血,不利于消化,會引起腹部脹氣、膈肌升高,限制心臟的正常收縮和舒張,引起血壓波動。

進鉀補鈣。流行病學研究證實高血壓的發生與鉀和鈣的攝入量少有關。攝入不足者易發生高血壓。因鉀和鈉是互相消長的,鉀具有促進人體排鈉的作用,攝入鉀越多,鈉的排出就越多;同時鉀還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對降壓十分有利。含鉀量較多的食物有馬鈴薯、韭菜、莧菜、香蕉、紅棗等。鈣對血壓的影響也十分明顯,許多國家發現不飲牛奶的居民比每天飲一瓶牛奶者高血壓發生率高兩倍以上。因為補充鈣可改善血脂濃度。

防止肥胖

大量資料證實高血壓發生率與肥胖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按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體重標準為:19~24為正常,超過24為超重,超過28為肥胖。當體重超過10%時,高血壓發生率為10.3%;超重10%~20%時,高血壓發生率為19.5%:超重30%~50%時,高血壓發生率為57%。在體重低于標準體重的人中,高血壓發生率僅為標準體重的50%。肥胖者由于體內脂肪太多,加大了氧的消耗量,血容量、心搏量代償性增加,引起高血壓。

適量運動

運動有助降低血壓。由于運動可以訓練心臟承受額外負擔,并使全身小動脈擴張,因而使血壓下降。運動還有利于減肥、降血脂、控制血糖,對抗骨質疏松,全面改善健康狀況。中老年人最適宜的運動是有氧運動,即規律性、反復性的慢速輕度運動,如步行、慢跑、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門球等項目,劇烈的運動如籃球、排球、網球、單雙杠、舉重、拳擊等可使血壓波動加大,都不合適。運動有適當的強度和持續時間就可以,即要達到有效的心率范圍(最大心率為200減年齡),運動心率低于最大心率的60%,健身功效不明顯,運動心率高于最大心率的90%則容易出現意外,應該控制心率在最大心率70%~80%之間。

行動放慢

中老年人不似年輕人,由于身體各器官功能逐漸衰退,快節奏容易引發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動脈血管趨于硬化、彈性下降,管壁粗糙、狹窄,血液流通不暢,突然用力或用力過猛時,那些已經衰退的器官就會發生強烈的應激反應,心肌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血壓上升,嚴重的可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從而導致心肌梗死或腦卒中。高血壓患者很多都是A型性格的人,性子很急,容易發生意外。我們提倡一切動作都要放慢:起居宜慢,動作過快,突然改變會使大腦缺血缺氧,引起頭暈;進食宜慢,有些人神經系統功能減退,咽部的吞咽不協調,進食過快可能使食物誤入氣管;步速宜慢,過快會出現身體重心失衡,容易摔倒;排便宜慢,過分用力會使血壓驟升,引起腦溢血;說話宜慢,速度過快,血壓也會上升。總之,一切動作放慢對高血壓患者有百利而無一害。

保暖防寒

冬季,高血壓患者要把防寒保暖放在首要位置,要特別注意頭部、肩背部和足部的保暖。因為在寒冷的刺激下,會造成血管緊張收縮,血壓升高。這就是為什么高血壓危象常常發生在冬季的原因。夏季,老年人不要長時間在空調環境內逗留,空調溫度不要過低;高血壓患者不要飲冰凍飲料,以免刺激血管收縮,使血壓升高 。

避免勞累

篇(3)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7210(2010)10(a)-157-02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增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的損害[1]。了解高血壓的患病率、知曉率、治療率及并發癥的情況,對高血壓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總結2007~2009年我院收治的216例高血壓病患者,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病例源自2007~2009年我院收治的高血壓病患者216例,男168例,女48例;年齡28~79歲;首發高血壓病患者34例,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者24例,腦梗死16例,腦出血15例,腎功能不全3例。組內病例均符合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診斷標準[2]。

1.2方法

1.2.1非藥物治療低鹽低脂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煙戒酒,減輕體重,適當運動,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減輕精神壓力和避免抑郁。

1.2.2藥物治療①利尿劑:氫氯噻嗪片,口服,25~100 mg/d,分1~2次服用,并按降壓效果調整劑量。適用于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及心力衰竭伴高血壓的治療,可單獨用,并更適合與其他類降壓藥合用。②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口服,10 mg/次,3~4次/d,可單獨使用或與利尿劑合用。劑量應逐漸增加,日最大劑量200 mg。適用于心率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有心絞痛、心肌梗死后的高血壓患者。③鈣通道阻滯劑:維拉帕米:口服40~80 mg/次,3~4次/d。如無效則停用,考慮用其他藥物或措施;有效后改靜滴,靜注,5~10 mg溶于葡萄糖液20 ml,緩慢靜注。此類藥降壓迅速,作用穩定,尤其適用于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④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卡托普利,口服,12.5 mg/次,2~3次/d,按需要1~2周內增至50 mg/次,2~3次/d。適用于各種程度高血壓,尤為適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左室肥大、心肌梗死后,糖耐量減低或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等并發癥的患者。⑤α受體阻滯劑:特拉唑嗪,初始劑量為睡前服用1 mg ,以盡量減少首劑低血壓事件的發生。1周后,每日單劑量可加倍以達預期效應。常用維持劑量為每日1次,2~10 mg/次。α受體阻滯劑降壓效果明確,要注意低血壓的發生。以上藥物均在院期間服用至血壓穩定。

1.3高血壓病的預防

生活要有規律,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度緊張。樹立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避免抑郁、憂傷、恐懼、煩躁等不良情緒的影響。飲食要合理科學,選擇低膽固醇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牛奶、豆制品、魚類等,要限制鈉鹽攝入量,每日用鹽應控制在5 g以內。戒煙、戒酒,因為吸煙能引起血管收縮,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長期飲酒會導致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引發高脂血癥,這些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正常血壓的波動。要控制體重,加強體育鍛煉。每天從事一些戶外活動,并持之以恒。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但運動量不宜過于激烈,尤其是老年人[3]。

2結果

除2例患者住院過程中發生腦血栓形成致殘,1例患者出血量大拒絕手術而死亡,經治療,患者血壓基本達到目標水平,情況穩定,病情好轉。

3討論

高血壓的定義是指體循環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的持續升高[4]。正常血壓和高血壓的劃分并無明確界線,高血壓的水平也是依據流行病學資料人為界定的。目前,我國采用國際上統一標準,非藥物狀態下收縮壓≥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 Hg即診斷為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尚未闡明,目前認為是在一定的遺傳背景下由于多種后天環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壓調節機制失代償所致。

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有[5],①年齡:發病率有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②攝入食鹽較多者是一個突出人群,這類人患高血壓病的幾率較高,這是因為高鈉可使血壓升高,而低鈉有助于降低血壓;③胰島素抵抗: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空腹胰島素水平升高,而糖耐量有不同程度的減低;④其他:肥胖、吸煙和過量的飲酒,精神緊張,遺傳因素等。

臨床表現和并發癥[6]如下:通常起病緩慢,可有頭痛、眩暈、氣緊、心悸、耳鳴等癥狀,但并不一定與血壓水平相關。血壓持久升高,會導致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例如,高血壓促進腦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后,可引起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及腦動脈血栓形成,使頭痛頭昏加重,一過性失明,半側肢體活動失靈等,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可以恢復,也可以發生腦出血。對心臟的損害先是心臟擴大,后發生左心衰竭,可出現胸悶、氣促、咳嗽等癥狀。當腎臟受損害后,可見夜間尿量增多或小便次數增加,嚴重時發生腎功能衰竭,可有少尿、無尿等癥狀。

綜上所述,在原有診斷標準的基礎上,對高血壓危險因素的分析,臨床表現的闡述和防治理念的提出,給有高血壓傾向的人群提前敲響了警鐘,提出了預防的措施,同時也對那些已患有高血壓病的人群,規范了合理的治療原則。目的是使得人民大眾對高血壓及其后果有著深度的認識,做到及早發現和有效治療,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于海霞,趙興勝.高血壓治療進展[J].醫學綜述,2009,15(12):156-157.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12):16-18.

[3]李曉燕,王吉榮.健康教育對老年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3):18-20.

[4]羅秀玲,唐真明.氯沙坦鉀片治療重度原發性高血壓病68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7(3):56-57.

篇(4)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顯示,血壓在理想范圍內越低越好,只要平穩地將血壓降至目標水平以下,既可減輕癥狀,也可減輕各種腦血管事件的危險性。

2.對有并發癥時應將血壓降得更低認識不足。

按現代高血壓控制標準,凡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并發糖尿病、腎病時,目標血壓水平應降得過低,應在130/80mmHg以下,這樣有助于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

但目前許多人對此認識不足,未能采取積極措施達到目標水平,因而心腦血管事件仍居高不下。

3.對非藥物療法重視不夠。

高血壓的防治應是以非藥物療法,如調整生活方式、低鹽、低脂、戒煙限酒及運動鍛煉等,作為防治基礎,并在此基礎上服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在理想或目標水平。但現實中許多患者過多依賴于藥物而對非藥物療法不夠重視,如邊吸煙邊降壓者大有人在,既影響降壓藥療效又使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存在,所以,高血壓患者必須重視非藥物治療。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克服不良習慣和增強運動鍛煉。

4.血壓降下來后不一定再用藥。

許多患者服藥總是斷斷續續,使得血壓反復波動,結果心腦血管事件有增無減。造成用藥中斷的因素很多,其中關鍵的一個因素是對高血壓病必須長期治療認識不足,因而形成一種誤識,即血壓一旦降了下來便以為可以停藥了,擔心用藥時間長會引起不良反應。這種誤識極為有害,應當消除,要明確血壓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后仍要堅持用藥,任何時候都不能隨意中斷用藥,有些患者需要終身用藥以保持血壓的理想水平。

我國高血壓病人特點是“三高三低”

“三高”是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

患病率高,1997年,我們國家的高血壓病例已經達到了1.1億。也就是說,每11個人中間就有一個高血壓患者,每3個中國家庭中間就有一位高血壓患者,而且每年是以350萬人的速度向上遞增。可見高血壓的患病率是多么高。

5.治病心切,喜歡作用快的降壓藥。

高血壓病為慢性經過疾病,治療強調規律性和個體化、且不主張一下子將血壓降得過快、過低,應當是逐漸降至理想或目標水平。

但許多患者由于治療心切,總想在一兩天內就把血壓降下來,如果用藥幾天后血壓未能降至正常水平就更換藥物。結果是藥物頻繁更換,一種藥尚未起效前就已換用了另一種藥物,總是“勞而無功”。血壓形成波動和不穩定。

另外,有些患者喜歡作用較快的短效降壓藥,而對長效降壓藥持懷疑態度,即便使用長效降壓藥,也要在先搭配短效降壓藥,以求所謂的保險及“先將血壓降下來再說。”這些都是誤區。

其實,多年的高血壓無需立即降至正常,應該緩慢,平穩降壓,并能在全日24小時平穩降壓,對此,長效的緩釋劑或控釋劑降壓藥可達此目的,因而老年高血壓病人應盡量用每日一次的長效降壓藥。

6.不用藥亦可降壓。

這是近年來不少保健品及降壓器具如降壓表、降壓帽、鞋墊等的廣告中常用的一句話,事實上,保健品對高血壓的治療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就絕大多數高血壓病人來說,降壓藥治療是最有效、有益的選擇,不用藥才是誤區和不明智的。

7.新藥、貴藥就是好藥。

這也是一個極為普遍的誤識。目前新型降壓藥發展很快,品種很多,如何選用是有講究的。其關鍵在于遵醫囑辦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要道聽途說,盲目追求新藥、貴藥,以為新藥、貴藥就一定意味著是“好藥”。在醫生指導患者用藥時,應注意從人道主義精神出發,盡可能為患者推薦服用方便、效果好、價廉的藥物,使患者經濟上承受得起,反對那種唯利是圖的錯誤做法。

8.忽視血壓監測和記錄。

在降壓治療過程中,許多患者因各種原因長期不監測自身血壓變化,這也是一種誤區。

篇(5)

(1)注意勞逸結合。要想防治高血壓帶來的危害,最主要的環節還在于早期預防,預防是處理高血壓最有效的方法。建議在生活上高血壓病人要結合病情適當安排休息和活動,每天要保持8小時睡眠與適當的午休,并輕松愉快地與家人在林蔭道、小河邊、公園散步,這對絕大多數高血壓病人都是適宜的。當然適當地做廣播體操,打太極拳,對保持體力,促進血壓恢復也十分有好處。

(2)注意合理飲食。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上應遵守低鹽、低脂、低熱量的原則,并注意飲食結構的合理搭配;飲食不宜過飽、過快;最好忌不良嗜好,如煙、酒等。從預防高血壓的角度還應注意適當控制食鹽的攝入量。

(3)藥物治療。對于那些一般預防措施無效者,就需要積極藥物治療了。當然服藥也不是隨便了事,必須遵照有關原則來進行。建議高血壓病人平時服藥切勿間斷或斷斷續續,堅持服藥能有效減少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建議患者還是在醫院明確診斷,遵醫囑用藥比較安全。

經過治療,對于各期高血壓病人,應將收縮壓降至

2 高血壓患者需做如下檢查

(1)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檢查,以判斷有無左心室肥厚和心律紊亂。

(2)X線及其他檢查(必要時行血管造影、CT檢查定位診斷),以判斷有無主動脈擴張、延長或縮窄。

(3)尿常規及腎功能檢查,檢查尿蛋白、尿糖、血肌酐、尿素氮、血鉀、血尿酸水平。

(4)檢查眼底動脈硬化程度。

(5)血糖、血脂及血鈣水平檢查。

(6)有條件者在治療前做24小時動態血壓檢測。

篇(6)

1 我國高血壓治療及血壓控制現狀

1.1 高血壓流行現狀:經過幾十年的不斷努力和探索,人們對高血壓的認識和干預越來越 全面和完善,抗高血壓藥物越來越多。但高血壓的患病率仍居高不下,高血壓的治療率和控 制率依然很低。2002年衛生部10月12日公布的全國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報道:目前我國有近 1.6億高血壓患者,較1991年增加了7千萬,而高血壓的治療率為24.7%,服藥控制率為24.7%,人群血壓控制率僅為6.2%。治療率和控制率雖較1991年全國高血壓調查時12.1%、2.8%有所改善,但血壓控制率的改善速度卻不盡人意。

1.2 高血壓社區防治現狀:我國以社區為基礎,以高血壓防治為突破口的心腦血管病綜合 防治已進行了27年。1969年阜外醫院在首都鋼鐵公司建立了第一個人群防治基地,70年代各 地陸續建立了一批開展社區人群高血壓防治的基地,80年代至90年代初,以國家“七五”、 “八五”攻關課題形式,國內20個單位協作,對南北不同地區的10余個人群進行心血管病發 病、死亡和危險因素監測。90年代初北京、上海、長沙進一步開展了以社區為基礎的人群防 治,1995年世界銀行衛VII貸款健康促進子項目在我國7市1省啟動。1996年衛生部制定了《 全國心腦血管病社區人群防治1996~2010年規劃》后,從1997年起在全國北京、天津、上海 、浙江等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了慢性病綜合防治示范點工作。

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低的“三低”現象長期存在,是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當前高 血壓的防治策略,探索提高高血壓治療率、控制率的關鍵。

2 提高高血壓治療率的關鍵是社區全人群管理

2.1 高血壓治療率低的主要原因:2002年全國營養、健康狀況調查顯示在未治療的高血壓 患者中91.5%不知道自己的血壓狀況,8.5%是由于不重視而不就醫。1999年我國大中型醫 院門診高血壓抽樣調查:治療率為70.0%,治療控制率為33.0%;2004~2005年全國9省市1 0家二、三級醫院門診和住院高血壓患者調查:高血壓的藥物治療率為83.4%,控制率達62 .4%,提示我國高血壓治療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健康狀 況而未就醫,10多年前我國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曾作出了35歲以上首診病人測血壓的要求,并 號召35歲以上的人群每年測一次血壓,承擔這項任務的主體是各級醫院,但醫院只是一個坐 等 病人上門就診的醫療機構,10年過去了成績甚微。另外,由于高血壓沒有特異的癥狀,很多 患者在體檢時才發現血壓增高,多數患者不主動就診治療,也成了高血壓治療率低的主要原 因。

2.2 必須重視并加強社區人群防治《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指出:高血壓流行是個群體現 象,群體的疾病應該用群體的方法來防治,國內外經驗表明控制高血壓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區 防治。大量調查顯示經過社區有效的規范管理,高血壓的治療率可達60%以上,若進行全人 群的管理,高血壓的治療率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到90%,社區管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為每位居 民建立系統的健康檔案,其內容包括危險因素調查、血壓及身高體重測量,若條件許可還可 進行必要的血糖、血脂等檢查。通過將檢查結果反饋,可使不知道自己健康狀況的高血壓患 者(約占高血壓人群70%)知病就醫,同時提醒知病不就醫的高血壓患者(約占高血壓人群6%) 接受治療的重要性。

社區防治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區資源和適宜的衛生技術,利用社區醫院方便、經濟、連續 的服務特點,臨床的醫療服務與預防相結合,改變大醫院坐等病人上門就醫的診療模式,變 被動治療為主動防治,建立新型醫患關系,最大限度地及時發現高血壓患者。不僅可以迅速 提高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治療率,同時也相應提高了控制率。在我國第二屆“21世紀心血管病 防治戰略論壇”上,專家一致認為,高血壓病僅僅依靠醫院門診治療遠遠不夠,必須重視并 加強社區人群防治和對患者的管理,改革和建立起能夠提供長期穩定的社區人群終身全程服 務、改變社區人群的被動就診為主動預防的模式,以適應社區龐大的高血壓患病群體和心血 管病的防治需求。

3 提高高血壓控制率的關鍵是社區綜合防治

有資料報道我國高血壓患者治療后血壓控制率為20%~30%,而人群血壓控制率僅為4~8%, 我國高血壓的控制仍然處于極低水平。

3.1 血壓控制不住的原因:血壓控制不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血壓控制率影響因素調查 顯示血壓控制率與相關行為方式、確診時血壓水平、病程、文化程度、戶口類型、從業狀態 、年齡、性別和體重指數相關;而年治療費用、就診醫院級別、就診次數、是否存在合并癥 、所享受的醫療保障形式等因素對血壓的控制率沒有影響。

從患者角度上說,確診時屬輕度高血壓、正常體重、生活方式健康、病程較短、文化程度較 高、治療依從性好的患者血壓控制率較高,目前尚未發現合并癥對血壓控制的明顯影響。說 明不論是否出現合并癥,高血壓越早得到治療,效果越好。而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自我保健意 識是提高血壓控制率的重要因素。

從經濟政策角度來看,享受公費或勞保醫療的血壓控制率(40%以上)要明顯高于自費患者(20 %);而在不同級別醫院就診、服用降壓藥物的費用對血壓控制率的高低未發現存在必然的聯 系,說明血壓控制率的提高并不依賴于昂貴的醫療費用、高尖的醫療技術條件及專科醫生。

從藥物治療角度分析,目前國內外專家已逐步達成三點共識:①降壓治療必須達到目標血壓 , 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和死亡;②7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需要2種或2種以上 的降壓藥才能使血壓達標,如血壓超過目標血壓20/10mmHg以上,開始治療時即應考慮2種降 壓藥;③為增加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推薦使用長效降壓藥(T/P>50%)制劑,每天服用一次, 還可防止清晨血壓劇升,達到平穩降壓。

3.2 社區高血壓綜合干預提高高血壓控制率:社區綜合干預(包括:定期隨訪、危險因素 監測、健康教育、合理用藥指導、信息化動態管理等)可改變患者的自身影響因素及彌補環 境政策的不足,在提高高血壓控制率中起了關鍵的作用。由于高血壓是一種需要長期綜合治 療的疾病,這就決定了高血壓的治療主要并不是在大醫院內,而是在社區。有文獻報告通過 社區1~2年規范的管理和綜合干預,高血壓的控制率可以達到60%,即使是農村也可達56%。 也有報道若社區管理的好,社區的血壓控制率甚至可以高于三級綜合醫院門診。

社區綜合干預成功的三個關鍵因素是:公眾教育、專業醫護人員教育和高血壓病人教育,尤 其是專業醫護人員的教育,基層醫生是社區高血壓防治的中堅力量,只有社區醫生才能完成 高血壓的檢出、治療、隨訪、監測及信息化管理等完整的系統工程。因此提高基層醫生的綜 合素質(知識更新、管理能力、診治水平),增加病人的信任度,也就成為提高高血壓控制率 關鍵的關鍵。

篇(7)

就目前而言,妊娠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尚未闡明,難以避免。經濟文化較落后的農村,孕婦自我保健較薄弱,不按時產檢,出現癥狀又不及時就診妊娠高血壓的危害性較大。因此,加強農村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為探討農村妊娠高血壓的有效防治措施,現回顧性分析**縣農村100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資料。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00例妊娠高血壓患者,納入標準:⑴均符合妊娠高血壓的診斷標準;⑵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⑶孕周21~37周;⑷無產兆、單活胎;⑸無膽瘀癥、低蛋白血癥及左心衰等合并癥;⑹收縮壓160~180mmHg,舒張壓110~130mmHg;⑺入院時產婦均神志清楚。排除標準:⑴嚴重的合并癥;⑵凝血功能障礙;⑶存在溝通障礙,精神疾病;⑷死胎或新生兒有先天性疾病;剔除標準:由于各種原因中斷觀察的病例;年齡19~38歲,平均(25.4±3.2)歲。孕周36+5~39+2周。包括經產婦20例,初產婦80例,妊娠高血壓疾病輕度25例,中度62例,重度13例。將該組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根據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標準SBP≥140 mmHg和/或DBPi>90 mmHg;血壓控制:SBP

1.3 方法

對照組不進行干預,觀察組進行綜合性防治工作。具體措施如下:⑴健康知識宣教:在產婦進行產前檢查時,給患者講解早期妊高征疾病的相關知識、預防治療及預后等有正確的認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1];宣講孕期產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孕期的保健和營養以及孕期的注意事項,并發放健康宣傳手冊。使其明白治療的重要性,能夠按醫囑正確使用鎮靜、降壓、解痙、利尿等藥物,使患者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病情及治療的過程,消除其緊張心理。⑵心理指導:建立并維持良好的護理關系,注意啟發、引導妊高征高危者,使其傾訴自己的顧慮和心理壓力,并表示極大的同情理解,十分有誠意地細心幫助解決心理問題;指導其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社會關系和家庭關系,說服家人及長輩正確對待生男生女問題,減輕思想負擔。保證充足睡眠,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態;每天定時聽一些柔和的輕音樂,適當散步,進行有規律的運動或鍛煉,避免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因素影響[2];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消除其顧慮和恐懼心理,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⑶飲食指導:要求孕婦及家屬一起制訂飲食計劃至關重要,一般可以通過飲食結構調節和控制,幫助孕婦建立健康飲食行為習慣,選擇均衡飲食計劃。以攝入足量的蛋白質、能量、鈣、鎂、鋅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3],以新鮮水果、蔬菜、低脂制品及全谷類或添加麥皮的谷物為主。重癥患者要減少鹽攝入量,以防加重水腫。補充足夠的鈣、鎂、鋅,如牛奶、孕婦配方奶,有條件的產婦指導其每日或隔日測體重,指導孕產婦進行正規的產前檢查。⑷自我監測指導:根據妊娠晚期取左側臥位有利于胎盤血液灌注的原理,指導孕婦取左側臥位計數胎動。從第32w起,每天早、中、晚在胎兒活動時計數1h并記錄。若感覺胎動異常,立即就醫。

1.4 統計學處理

資料的錄入和分析使用SPSS 17.0 軟件,用( ±s)表示計量資料,用頻數表示計數資料,統計方法以t、卡方檢驗進行,P

2 結果

觀察組的剖宮產率、胎盤早剝率、產后出血率、先兆子癇及子癇率、胎兒窘迫率、新生兒窒息率、胎兒死亡率分別為56.0%、10.0%、26.0%、22.0%、2.0%、10.0%、4.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70.0%、24.0%、46.0%、8.0%、18.0%、22.0%、14.0%、12.0% (P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為孕婦臨床常見的危害患者以及嬰兒的健康的妊娠合并癥,多發生在妊娠20周左右。妊娠高血壓臨床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的基礎上出現自覺癥狀,常發生心、腦、腎等器官的并發癥,是造成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有研究顯示,農村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疾病知識知曉率顯著低于城市居民[4]。因此,加強對農村妊高征患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對于農村妊高征患者應加強婚前教育、孕期保健知識(包括妊高征的相關知識教育)、妊娠期定期體檢等措施。妊高征知識推廣明顯不足,建議將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第三版)列為城鄉健康教育、基層衛生政策的重要內容,實現群防群治目標[5]。本研究通過對農村妊高征患者進行綜合性防治,結果顯示,產婦的剖宮產率、胎盤早剝率、產后出血率、先兆子癇及子癇率、胎兒窘迫率、新生兒窒息率、胎兒死亡率顯著降低(P

參考文獻

[1]唐偉軍,周曉娟,劉思妤,等.郴州市、縣級醫院118例妊娠高血壓住院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1,39(6):659-662.

[2]岳芳.循證護理在妊娠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 1,17(11):211-212.

篇(8)

什么是高血壓?

世界衛生組織為其定義是:在未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大于/等于140mmHg,舒張壓大于/等于90mmHg;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壓藥物,血壓雖未達到上述水平,亦應診斷為高血壓病。

與高血壓發病有關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點。

1、年齡40歲以上者發病率較高。

2、體重肥胖者發病率較高。

3、食鹽的攝入有調查顯示每日食鹽的攝入量2g,幾乎不發生高血壓;每日攝入3~4g,高血壓發病率3%;每日攝入4~15g,發病率約15%;每日攝入>20g,發病率約30%。

4、環境與職業有噪音的工作環境,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均易發生高血壓病,城市發病率高于農村。

5、遺傳大約半數高血壓病患者有高血壓家族史。

而在進入冬季以來,本地多次出現高血壓患者猝死:一位50多歲患有高血壓病的村支書,平時沒有規律服藥,在鎮里開會,會議結束后站起來就突然倒下,送到醫院已經是深昏迷,行頭部CT示腦出血,經積極搶救仍然沒有挽回生命;一位60多歲有高血壓病的老人在山上干活,突然摔倒,家屬送到醫院,已是呼吸心跳停止,沒有搶救過來,他平時也沒有服藥;一位有高血壓的老教師,偶爾服用降血壓藥物,在休息時突然發病,頭痛、昏迷,生命體征消失……

這說明在農村,對高血壓病認識和防治更應該重視,特別是在冬季的到來。

首先,應該提高基層醫務人員(鄉醫)的對高血壓病的正確認識。

中國農村衛生協會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鄉醫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分級的正確率僅為64%,危險分層的正確率更是只有28%,治療策略選擇的正確率為54%,導致農村高血壓病治療不規范,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血壓監測不及時和患者不能堅持長期服藥現象普遍存在。同時,鄉醫對高血壓非藥物治療的知識、以及對常用降壓藥物的慎用癥或禁忌癥的知識比較匱乏。全面提高鄉醫的醫學知識和醫療技能,提升基層醫生整體素質,重視對鄉醫培訓,使其及時了解循證醫學臨床實驗報告,掌握新的高血壓病治療指南,更新觀念,在高血壓治療中優化治療方案,既要降壓達標,又要注意對心、腦、腎等臟器的保護,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延長壽命的最終目標。為此,醫院應定期舉辦培訓班,對基層醫院的醫療工作者進行高血壓基礎知識培訓,指導臨床用藥等,充分發揮基層醫院和鄉醫的作用。

隨著農村新農合與公共衛生的全面展開,完善圍繞解決農村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使農村居民能夠用比較低廉的費用享受基本醫療服務,同時還將帶動農村醫療衛生單位引進、培養一批農村衛生專業技術骨干,能顯著提升農村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能力,提高基層醫療、預防、保健技術水平。

其次,應該加強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

農村高血壓患病率上升速度比全國平均水平要高得多。我國高血壓病城市知曉率36.3%,治療率17.4%,控制率4.2%,農村知曉率13.7%,治療率5.4%,控制率0.9%[1](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低,以下簡稱三低[2]),均遠低于發達國家,而農村遠低于城市;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也呈現明顯上升趨勢(以下簡稱三高[2]),同時與其密切相關的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不全、周圍血管病等的發病率明顯增高,且已成為我國第一大死因。總之,農村“三高三低”問題更為突出。

而村民對藥物知識普遍的缺乏,加上降壓藥品種繁多以及各種藥品廣告的誘導,易對藥物的名稱、劑量、使用方法、服用時間等混淆不清,致使好多患者存在誤服、漏服、多服以及頻繁更換藥物的情況。農村患者缺乏基本的健康教育知識,對高血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部分患者因為無癥狀或癥狀好轉而擅自停藥,部分患者是因為經濟條件限制無法承受長期治療的較高費用,還有部分患者是因為服藥劑量不對,未起到療效,認為該藥無效中途換藥或停藥,甚至有些患者因為麻煩而不愿堅持服藥。調查還顯示服藥依從性差的患者中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的老年患者,再加上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若親屬不能及時督促其服藥,也會導致漏服和停藥。根據以上幾點情況,我們對入選的患者定期隨訪,堅持給予健康教育和監督服藥,對于依從性差的老年患者動員其家屬幫助按時服藥。

基層醫務人員應該向農村居民加強以下的健康教育宣傳

1、集體健康教育衛生院可以成立健康教育學習室,提供相關專業知識書籍,供患者定時觀看,同時定時由醫務人員為患者講解相關知識與行為療法。

2、圖文宣傳利用科室走廊的宣傳欄,健康教育宣傳冊等形式將教育內容展示給患者,以供閱讀。

3、示范訓練教會患者如何測量血壓、讀取血壓值、數脈搏。

通過宣傳,讓患者認識到高血壓病是一種慢性病,必須長期、規律的治療,才能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等并發癥的發生。簡化療程、減少用藥種類及服用次數,最好選擇長效制劑如緩釋劑、控釋劑,既可避免多次用藥的麻煩,又可以減少不良反應,還能增加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對于不能承受較高長效制劑費用的患者,可以選擇尼群地平片,也可以選擇復方降壓片、氫氯噻嗪、卡托普利片、倍他樂克等價格低廉的短效制劑,少量費用便能良好控制血壓,故具有好的成本/效果比值。可以根據藥物的起效時間與血壓的規律或患者動態血壓測定結果指導服藥時間,既可以使藥物發揮最大的作用,又可以減少副作用。為所有患者制定服藥時間表,置于患者顯眼的地方,服藥后做記號,避免漏服和多服。

在藥物治療同時也應重視高血壓并發癥的預防。

預防心血管病是新世紀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無論從治療還是經濟學角度,心血管病防治都是非常重要,應該讓患者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1.戒煙限酒一定要戒煙,可少量飲酒。

2.心理平衡情緒不穩是導致高血壓病的誘因之一,要經常保持一個寬容、良好的心態,不要事事都和人爭高低,不過分激動。

3.自我管理按時睡覺,早睡早起。定期測量血壓,并做好記錄。定時服用降壓藥,不能隨便停藥。應堅持三心:即信心、決心、恒心。

4.按時就醫高血壓病是一種長期慢性疾病,治療過程比較漫長,需要按時去醫院找醫生配藥,即便血壓正常也要堅持服藥,根據醫生的醫囑增減藥量,切不可自作主張。其實,疾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通過以上比較通俗的健康教育方式,相信每一位高血壓病患者都能夠認識到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多么的重要。

在結合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等項目,和基層醫務人員積極努力與患者的積極配合下,構筑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的全面防線

(1)防危險因素;(2)防發病;(3)防事件;(4)防后果;(5)防復發。定期進行農民的健康檢查,做到無病早預防,有病早發現,降低高血壓患病率和防治成本。讓高血壓患者平平安安的度過“溫暖”的冬天。

篇(9)

1 高血壓發病的相關因素

1.1 年齡:發病率有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

1.2 食鹽:攝入食鹽多者,高血壓發病率高,有認為食鹽20g/日發病率30%。

1.3 體重:肥胖者發病率高。

1.4 遺傳:大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

1.5 環境與職業:有噪音的工作環境,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均易發生高血壓,城市中的高壓發病率高于農村。

2 高血壓的防治

2.1 增加高血壓預防工作的投入:政府部門首先應考慮增加衛生事業投入,并實現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把醫學工作的重點由治療轉向預防,制定以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來預防高血壓。政府和衛生部門應聯合制定并實施一個適合我國的高血壓健康教育計劃,同時加大廣大農村地區高血壓預防的投入。

2.2 醫學教育要強調高血壓預防的重要性:順應醫學目的的調整,醫學教育應加大衛生保健、疾病預防等教學內容的比重,增加心理、照料服務的內容,為高血壓的預防打下基礎。同時高血壓工作者應樹立終身教育的觀念,時刻關注高血壓預防工作的進展及高血壓預防觀念的轉變,定期對社區醫生進行培養教育,把這些知識和觀念傳授給他們,提高他們的高血壓預防意識,加強他們對高血壓高危人群的關注,鼓勵他們對高血壓患者進行一對一的指導。依靠社區醫療服務系統,預防高血壓:在發揮大醫院、大醫療中心作用的基礎上,主要依靠社區醫療服務系統來預防高血壓,在農村和城市建立適合國情的初級衛生保健組織,在農村建立三級醫療網,利用這些組織開展高血壓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壓預防知識,推廣高血壓自我測量,幫助高危人群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

2.3 健康教育是高血壓一級預防的重點,針對整體人群的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公眾對高血壓的知情率,利用電視、報刊等大眾傳媒,通過以學校為基礎的青少年教育,全面展開高血壓預防的教育,在血壓升高之前的非常早期預防高血壓。對高危人群的教育則重提高他們對正常高限血壓危害的認識,逐步改變其生活方式:飲食習中,應注意限鈉,減少咖啡因的消耗,以植物蛋白代替動物蛋白,適當增加鉀、鈣、鎂的攝入;建立不受煙草、酒精侵害的生活方式;參加體育鍛煉,控制并減輕體重;控制緊張情緒,形成對社會環境的良好適應,減少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預防隨年齡增長血壓升高,降低發病率。

2.4 預防并發癥,高血壓二級預防的重點在于對已患病個人或群體進行系統、有計劃、全面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逐步降壓,把血壓降至理想水平,兼顧其他危險因子的治療,提倡用藥的個體化原則,提高病人服藥的依從性。高血壓初、中期的癥狀往往不明顯,但已升高的血壓無時無刻不在損害著病人的心、腦、腎等靶器官。我國高血壓患者的服藥率非常低,因此提高無癥狀或癥狀輕微期病人服藥的依從性,把血壓控制在正常以內,是高血壓預防的重中之重,也是難中之難;同時應忠告病人,因間斷服藥引起血壓波動比不服藥的危害更大,幫助病人樹立終生服藥的信念,養成每天服藥的習慣,藥物與非藥物治療結合,保護靶器官免受損害。

2.5 推廣高血壓的合理用藥:一是為病人選擇合理的治療藥物,二是治療方案要易于支付,有較高的效益一費用比。利尿劑效果可靠,價格低廉,副作用小,可作為大部分病人的首選,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具有血管保護作用,且格外適合于糖尿病患者,只是費用較高C27。目前我國衛生資源緊張,因此提倡合理用藥,以便能在更廣大的范圍展開高血壓的防治。

參考文獻

篇(10)

通過各種途徑的健康教育和宣傳,提高醫務人員和人們對高血壓的認識,是預防高血壓病發生的經濟而有效的方法。經常為高血壓患者和家人講解什么是高血壓病及其危害。讓他們知道,發現高血壓應定期復查、經常監測,克服不良嗜好,平衡膳食,加強運動,正確認識各種治療的重要意義,自覺地堅持治療和定期復查。

二、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可以有效地控制體重,防止和糾正脂類、蛋白、血糖代謝紊亂,預防或延緩動脈硬化,減少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我們根據患者不同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血壓、血糖、血脂、勞動強度、有無并發癥等,來計算患者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三大營養素的比例。

飲食治療的主要措施是改善膳食結構:1.多吃青菜水果(每日不低于500克)和薯類。2.常吃奶類(每日喝500克牛奶為宜)和豆類制品。3.每日食用高蛋白食品3份,每份相當于瘦肉50克、魚蝦100克、雞蛋1~2個、雞鴨肉100克、豆腐100克。4.攝入主食(每日250克左右)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的體重。5.多食各色食品,如少量紅葡萄酒、燕麥片、黑木耳,吃清淡少鹽(每日3~5克)的食物。6.戒煙、限酒,每日酒精度<20克,相當于白酒40毫升、紅葡萄酒100~150毫升、啤酒300毫升。做到食品多樣化,粗細搭配,不甜不咸,每日三四頓飯,七八分飽。

三、運動治療

在合理飲食的同時,經常參加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可以促進熱量的消耗,減少多余的脂肪,改善脂類糖類代謝,控制體重,增強體質,提高心腦血管的應激能力。

鼓勵并督促身體超重或肥胖者進行運動治療。通常用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來衡量人的肥胖程度。體重指數=20~24為體重正常;體重指數大于或等于25為超重;大于30則是肥胖。

目前有氧運動被視為最佳運動處方,并作為增進健康的基本手段。如游泳、慢跑、快走、打乒乓球、打門球、爬樓梯、打太極拳等。這些項目簡單、方便,利于長期堅持。運動時每次要超過30分鐘,每周至少運動5次。運動要達一定強度,簡易計算法是運動時年齡加心率等于170。

四、藥物治療

確診高血壓后經過飲食治療、運動療法不能使血壓控制在理想范圍時,就要進行積極的藥物治療。

目前降壓藥很多,常用的有:利尿降壓藥、鈣拮抗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及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藥、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等,醫務人員依據患者血壓水平、年齡、性別、有無并發癥等個體特點,選擇不同的降壓藥。

單獨用藥:可選用長效鈣拮抗藥、利尿降壓藥、ACEI、β阻滯劑其中一種。老年性高血壓或有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一般不選用利尿降壓藥,以免影響血糖和脂類代謝。

聯合用藥:具體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搭配,不可隨意更換。

五、監測并發癥

篇(11)

青年高血壓的病因及發病特點,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常常伴有明顯的高血壓遺傳因素及家族史(如父母患有高血壓病史)。據新近統計,高血壓病人中有家族史者可達59%。各種實驗也表明,本病有遺傳因素的存在。

2.往往起病緩慢,青年自覺癥狀較輕,體型常常比較肥胖。

3.繼發性高血壓病,發生于其它疾病之后,通常可找到比較明顯的病因。如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腎動脈狹窄,青年婦女懷孕后期引起的妊娠高血壓,還有一些腎臟的腫瘤和內分泌疾病如多囊腎、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腎上腺皮質醇增多癥等。這一類病人除了血壓增高以外,同時還存在原發疾病的癥狀。這類高血壓也叫做“癥狀性高血壓”。

4.植物神經功能不穩定引起的高血壓病,這種類型在青年人高血壓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它常常與情緒緊張有關。一些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緊張而體力活動又少的職業,如司機、會計、電報員等,易患此類高血壓病。此外,長期受到城市和工廠的噪音干擾,對視覺、聽覺形成慢性刺激的環境,也有可能導致血壓增高。因為精神過度緊張,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血管收縮中樞長期處于興奮狀態,因而引起全身小動脈血管痙攣,血液通過這種痙攣變細的小血管,所受到的阻力增加,血壓自然要升高。此刪除了血壓升高以外,還常伴有心悸、汗多等癥狀。一旦情緒穩定,緊張因素去除,血壓可降至正常。

5.有些處在青春發育期的小伙子和姑娘,也會發生暫時性的血壓增高,俗稱“青春期高血壓”。人進入青春期以后,體態、功能、性的特征都有明顯變化,腦垂體、性腺和甲狀腺等內分泌活動比較旺盛,促使全身肌肉、骨骼、心肺等組織器官迅速地發育成長,但是,心臟的成長,比其它組織器官要緩慢些,這樣,無形中心臟的負擔就要相對加重,而青年人的血管又比較狹細,血液通過狹細的血管,就要靠心臟加大力量,再加上青春期的青年往往情緒不穩定,幾種因素加在一起,血壓便容易升高了。

青年人發現自己的血壓偏高怎么辦?

1.不要過分緊張,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心情舒暢,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2.飲食宜清淡,少吃鹽。較胖的病人應少吃動物性脂肪,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有煙酒嗜好者要自覺戒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蝌蚪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岛国搬运工| 青青国产线免观| 我要看a级毛片| 免费无码va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综合人成| 国产片**aa毛片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视频第一区|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能在线观看的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 色www永久免费| 在线视频网站WWW色|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边吃奶边摸下面| 嫩模bbw搡bbbb搡bbbb| 二级毛片在线观看| 激情六月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亚欧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男人操女人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福利| 久久中文娱乐网| 欧美精品手机在线| 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老师免费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 最近日本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噜噜噜在线视频| 87福利电影网| 日本护士xxxx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