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統計分析論文大全11篇

時間:2023-04-25 14:59:51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金融統計分析論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金融統計分析論文

篇(1)

基金項目: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6年度教育科研規劃課題(編號:SZJY-1608)

中圖分類號:G353.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2月14日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科研水平總體偏低。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等學校的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還是體現在教學方面,就其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功能而言,與本科院校之間的差距還很大,尤其是科學研究方面。要提升高職院校的科學研究功能,就必須了解高職院校目前的科研現狀。

陜財職院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坐落于陜西省咸陽市,創建于1960年4月,其前身為陜西省財政學校,先后更名為陜西省統計財經學校、陜西省財政會計學校、陜西省統計財金學校、陜西省財經學校等,1986年由西安遷建咸陽。2001年9月獨立升格改制為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7月正式由陜西省財政廳劃轉陜西省教育廳管理。陜財職院秉承“博學、慎思、誠樸、篤行”的校訓,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辦學理念,立足陜西省,面向全國,依托會計行業,面向三大產業,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人才需求,為社會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培養了大批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團結、嚴謹、勤奮、奉獻”的優良校風和“實訓與理論相融并進、崗位與課堂有機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陜財職院以建設成為陜西財經領域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陜西財稅干部培訓基地、陜西省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會計工作能力訓練與認證基地、財經類高職學生就業創業培訓基地,實現“省內一流,行業著名”為辦學目標,根據區域經濟及社會發展需要設置和調整專業,旨在形成具有鮮明財經特色的專業體系。

一、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來源為《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檢索網址為http:///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檢索時間為2017年2月7日;檢索方式為“高級檢索”,控制檢索條件為:作者單位“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模糊匹配方式,發表時間從“2001年”到“2016年”,來源類別“全部期刊”,共檢索到文獻1,454篇,然后利用CNKI提供的“分組瀏覽”和“文獻分類目錄”功能進行統計分析。

二、統計結果及分析

(一)年度發文量統計與分析。發文量是衡量一個單位學術成果的重要指標,不僅能體現單位的科研水平,同時也能說明單位的學術氛圍。表1為陜財職院2001~2016年發文量統計。其中升格初期,由于科研實力薄弱等原因,年發文量較少;2009年首次突破100篇。可以看出,自升格以來,陜財職院年度發文量雖有波動,但整體呈現增長趨勢,科研總量在增加。(表1)

(二)學科分布統計與分析。一般情況下對論文的學科分布進行統計,所得數據能體現學校設置的各個學科(專業群)的學術水平及科研實力。截至2016年底,陜財職院作者發文量超過50篇的學科共有11個,具體如表2所示。陜財職院作者發文量最多的兩個學科是企業經濟、會計,發文量較多的學科有貿易經濟、宏觀經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金融等,這與該校開設的主要專業吻合,也體現了該校的辦學特色。其中,在企業經濟學科203篇,占同期論文總數的13.96%,說明該校企業經濟學科科研實力最強,財經特色較為鮮明。(表2)

(三)研究層次統計與分析。研究層次是指研究論文所屬的領域。截至2016年底,陜財職院作者所屬最多的五個領域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該校作者主要致力于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說明陜財職院是一所以人文社科為主的高職院校。在以工科為主的省屬高職院校群體中,陜財職院辦學特色和專業特色較為鮮明。(表3)

(四)合作機構統計與分析。合作發文機構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機構間的科研合作情況。科研合作對合作機構之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作發展有很大幫助。截至2016年底,與陜財職院作者科研合作最為密切的機構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陜財職院地處咸陽,該校作者與民族學院(坐落于咸陽)、咸陽師范學院、陜西科技大學(以前也坐落于咸陽)合作比較密切,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點。(表4)

(五)基金資助統計與分析。基金論文是指由各類研究基金項目資助產出的論文,是衡量論文學術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基金論文比是各類基金論文數占論文總數的比例。陜財職院作者科研論文標注的主要基金項目詳見表5。截至2016年底,該校作者共有33篇產出論文標注了7種基金項目的資助,基金論文比為2.27%。這一比例在陜西省高職院校中屬于低水平,主要是由于高職院校科研實力相對薄弱,較難獲得高層次基金的支持。(表5)

(六)發文期刊統計與分析。期刊檔次整體上反映了該期刊所的普遍水平。表6列出了陜財職院作者數最多的10種期刊。可以看出,在該校作者發文最多的10種期刊中,有《教育與職業》、《財會通訊》、《商場現代化》等期刊出現(或曾經出現)在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目錄中。但同時也可以看出,該校作者的其他主要期刊影響力不足,大部分論文質量尚待提高。(表6)

(七)論文關鍵詞統計與分析。關鍵詞頻次越高,說明相關主題論文數量越多。表7列出了2001~2016年陜財職院作者發表期刊論文標注頻次最高的10個關鍵詞。可以看出,陜財職院作者使用頻次最高的關鍵詞是“高職院校”、“對策”、“問題”、“高校”、“教學改革”等,這說明陜財職院作者關心高職院校自身發展,關注教學改革,能夠針對高職院校、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展開研究,提出對策。同時,高頻關鍵詞“電子商務”體現出來該校的專業特色。(表7)

三、結語

本文統計了陜財職院升格為高職院校以來到2016年底所發表的學術論文。統計顯示,該校科研實力持續不斷增強。該校作者主要致力于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在企業經濟、會計等學科的科研實力最強,財經特色較為鮮明。該校作者的科研合作具有地域傾向,發表的基金論文較少,的主要期刊影響力不足,論文質量尚待提升。該校作者科研工作聚焦于“高職院校”等與自身關系密切的問題,關注教學改革,能夠針對高職院校、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展開研究,提出對策。

主要參考文獻:

[1]石偉平,唐林偉.我國高職院校科研總體水平偏低[N].中國教育報,2015.7.9.

篇(2)

中圖分類號:G642.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9)49-0074-03

一、引言

計量經濟類分析方法在經濟學和管理學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促進經濟類本科生對該類方法的熟練掌握和應用有助于經濟類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高校的計量經濟類課程是培養學生通過建立經濟模型對經濟現象進行分析的重要工具。高校開設的計量經濟類課程主要有計量經濟學、數理經濟學、經濟統計學、數理金融學、數據模型與決策等。由于計量分析類課程對相關數學和經濟學知識基礎要求較高,呈現出不同程度的“難教”和“厭學”,但該類課程在本科生撰寫畢業論文時被廣泛使用,起到重要的研究性作用。

以往文獻極少以本科生畢業論文中對計量經濟類方法的使用現狀作為計量經濟類課程教學效果的反映,而這正是本文分析的切入點。本文基于對經濟類本科生計量經濟類能力的現狀分析,發現該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學模式的改革方向。

二、經濟類本科生計量經濟類分析能力的現狀

經濟類專業本科生的學位論文,能夠較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計量經濟類分析能力,也是該類課程研究性教學效果的體現。本文以江蘇師范大學商學院2016—2018屆金融類專業(包括金融工程和金融學)畢業生共377份學位論文為樣本(其中,2016、2017和2018屆畢業生論文數量分別為78、108和191份),詳細統計了這三屆畢業生學位論文采用研究方法的結構分布(見表1所示)。

(一)本科生計量經濟類方法使用的特征

由表1呈現的數據結構特征,能夠客觀地反映經濟類本科生對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

1.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的比例逐年提升。定量分析方法比例由2016屆的67.07%逐漸上升至2018屆的86.54%,即絕大多數畢業生在畢業論文fZu5CHyufTN5Yy/ie48E1w==中加入了經濟數據的分析,使分析結論更加科學。相對來說,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撰寫畢業論文的學生比例大幅下降。

2.定量分析中,采用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比例大幅提高,但計量經濟分析仍以簡單回歸為主。在2016屆畢業生中,采用計量經濟學分析方法的學生僅有7.32%,到2018屆,該比例上升至51.92%,即超過一半的學生采用計量經濟建模的方式撰寫畢業論文。在采用建模分析的學生中,絕大多數仍以簡單的回歸分析(包括協整分析、滯后變量模型)為主,對VAR模型、面板分析等較復雜方法的使用較少。

3.統計學分析方法的比例逐漸下降,該方法中以描述統計分析為主。該類論文中大多通過繪制線性圖表現數據的時間序列過程,通過繪制餅圖或柱狀圖對比數據的結構,通過繪制表格對比數據的均值、標準差等統計量。描述統計方法是最簡單的定量分析,嚴格來說不屬于計量經濟類課程的內容,只是初級的統計學內容。2016屆有57.32%的學生采用統計學方法撰寫論文,在隨后的兩年,這一比例逐漸降低。值得說明的是,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是多元統計分析方法,掌握該方法的學生具有較好的學習能力。另外,個別同學通過自己設置調查問卷并進行數據調查、獲取、審核和清洗,以此為基礎做描述統計分析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二)計量經濟類分析在本科階段廣泛應用的原因

經濟類本科生對計量經濟類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快速提升,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1.系統在畢業論文審核中的廣泛應用。隨著高校對學位論文要求的提升,眾多高校在本科生畢業論文考核中采取了先再答辯的管理模式。例如江蘇師范大學要求本科生畢業論文的率不得超過25%,申請校級和省級優秀論文的重復率分別不超過15%和10%,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質量。如果僅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從理論層面闡述經濟問題,并且要保證較低的率,這對經濟學專業的本科生來說難度極大,因為經濟理論是很難創新的。而通過自己查找經濟數據,結合計量經濟學方法進行實證分析,每個人的思路、查找數據的途徑和范圍、選擇模型的指標,以及構建模型的框架都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結論也具有獨立性,因此極大降低了與以往論文的重復率。

2.教學水平提高與教學內容拓展。高校教師的學歷層次與研究水平不斷提高,計量經濟類研究方法也在陸續更新,為了讓課程與時俱進,計量經濟學類課程教師在課堂上不再拘泥于講授簡單計量模型,以往研究生階段掌握的計量模型也陸續向本科生進行講解,甚至DID等更加復雜的計量經濟模型也可以對學有余力的本科生有所啟發。當然,研究生階段必須掌握更高深和前沿的計量經濟模型,這是計量經濟類知識不斷外溢的結果,也是經濟類科研環境的發展趨勢。

3.經濟軟件教學的有力支撐。隨著計量經濟模型的不斷更新,對應的分析軟件也在快速發展,以往眾多高校在本科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Eviews軟件和SPSS軟件,而近年來,為了讓學生接觸更新的計量經濟學模型,并輔助考研的學生更好地銜接研究生階段學習,很多高校在本科生教學中加入了State軟件或R軟件的教學,有效地提升了本科生對計量經濟分析軟件的掌握程度。

(三)計量經濟類課程研究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有畏難情緒。計量經濟類課程是數學、統計學和經濟學的交叉學科,該類課程的所有模型都以數學和統計學為基礎,但教學中應更多地強調對原理的理解而非推導,重視構建適合的模型,再借助軟件對模型進行估計并解釋。部分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把計量經濟類課程學習等同于數學公式推導,弱化其應用性,內心產生抵觸,很難學好該類課程。

2.數據收集過程粗糙,數據質量不高。可靠的經濟數據是計量經濟建模的重要原料,一個有研究價值且有趣的主題需要科學且高質量的數據,收集工作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與精力,而且為保證經濟模型的質量,數據審查、清洗、篩選等整理過程也很費時。很多本科生論文中的數據收集過程本著省時省力不問質量的態度,更多地通過百度而非源于官方和權威的網站及數據庫,數據質量得不到保障,且樣本量較小,分析價值有限。

3.建模過程缺乏推敲,大多選擇簡單模型。建立計量經濟模型是一門藝術,模型不深究對錯,只關注哪個模型更好,這就注定建模需要多番比較和權衡,經過一次次對變量的篩選、剔除和添加才能確定最終變量和模型的結構。但多數學生沒有細致思考,僅通過最易獲得的變量建立最簡單的模型,完全沒有篩選和比較過程,因此估計結果的解釋力度十分有限,模型質量不高。

三、計量經濟類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進方向

1.從問題導向入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培養學生對于計量經濟學的興趣,老師可以在計量經濟學類課程的第一節課,就建議每個學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選題,選題未必緊扣專業,只要能與建模相關即可。老師可以對每個選題進行建議和討論,梳理變量選擇。例如,愛美的女生可以關注“容貌是否有助于勞動者獲得更高的工資”,甚至變通為“整容是否有助于勞動者獲得更高的工資”。學生通過課程的深入學習,自行查找對應的指標和確定模型的選擇,每一節課學生都可能考慮新模型是否有助于解決自己的選題。經過一個學期的深入學習,學生學會了將計量經濟類方法用于解決這類有意義且有趣的問題。此外,對有價值的論文選題,老師可以更多地引導,幫助他們獲得本科生科研項目資助,最終在學術期刊上進行發表,這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成就感,也起到了極好的示范效果。

2.教師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作為案例,并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課題。教師研究成果中的模型必定經過多番篩選和細節處理,學生通過了解這些模型,能夠深刻體會從論文選題,到變量選擇,再到模型確定的整個流程與細節處理,不僅能學到建模的技術,還能深刻體會設計思路,這比學習教材中缺乏前因后果與細節介紹的短小案例更有效。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自己在研的課題,讓學生體驗具體的研究過程。

3.重視通過板書講解模型原理。現階段高校講課均以PPT講解為主,教師很少在黑板上寫字。但講解計量經濟學模型原理時,通過板書更有助于引導學生的思路,因此教師應重視板書的使用。隨著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老師可以更多地利用電子板書,即使用數位板進行書寫,使板書隨時放大和多彩呈現,也能在PPT或PDF上隨時標注,并在課后將板書保存后發給學生,有助于學生在課后整理電子筆記。

篇(3)

一、研究背景

筆者在了解國有商業銀行柜員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的現狀的基礎上,整理、分析、歸納文獻綜述,對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系相關理論理解基礎之上,運用通過結構化、半結構化的調查方法,選擇L省A市具有突出特點的商業銀行進行調研,從性別、崗位性質、用工性質、工作年限的角度,運用回歸、模糊數學的運籌方法探究國有銀行柜員的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間的關系。通過實證研究檢驗本文的研究假設,建立工作壓力-工作倦怠關系的理論模型。在定性與定量研究的基礎之上,提出有效的干預措施,以緩解員工倦怠情緒,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國有商業銀行柜員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系研究 ”,主要研究兩個主題:即“工作壓力”和“職業倦怠”。這兩個主題是近年來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員工的工作壓力的緩解不僅是個人的心理問題,更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職業倦怠不僅對柜員身心以及職業前途帶來困擾,也對其家庭、社會產生諸多不良影響。因此,國有商業銀行柜員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系問題作為畢業論文課題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一)理論意義

工作壓力或工作倦怠問題,不僅是員工個體自身的認知或健康問題,而是企業管理理念、制度、方式等具有重要的關系。關注員工的身體和心里健康,體現了現代管理學發展的本質。目前國內研究,存在研究視角過窄、研究體系不完善等諸多問題。研究對象集中在教師、飯店員工等服務行業,對銀行領域內員工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的關系研究,相對薄弱,因此,筆者認為國有商業銀行柜員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系問題是一個極具有理論價值的問題,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穩定和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對它的研究可能會彌補國內關于銀行員工職業倦怠理論不足,拓寬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社會學科的研究的思路和視野具有一定意義,為銀行管理者實施有效管理奠定理論基礎。

(二)現實意義

使商業銀行企業管理者認識到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重視追求企業利潤的同時,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尊重員工的人的生理和精神需求,合理的分配柜員工作崗位,實現企業和個人和諧發展;有助于提高國有商業銀行的組織績效,增加銀行的市場競爭力,促進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改善銀行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提高柜員的工作效能與歸屬感。從個體角度來講,工作壓力過大會給個人的身心造成多種負面影響,而職業倦怠就是工作壓力的嚴重后果之一。而且這些消極作用使個體產生壓力行為反應,長此以往會給個人事業造成停滯,更不利于銀行業的發展。

二、研究方法與過程

(一)數據搜集

筆者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首先收集一手數據信息,問卷調查包含三部分內容:(1)個人屬性變量 描述調查對象的個人屬性變量。(2)工作壓力變量 對工作壓力變量的測量用量表實現。(3)職業倦怠變量 對國有商業銀行柜員職業倦怠變量的測量量表參照經典測量工作倦怠的工具表,從三個維度測量職業倦怠這一變量。在正式大規模調查之前,選取個別不同層次的國有商業銀行柜員進行訪談以進行預調查,然后根據預調查結果又對問卷進行了部分修正,實施大樣本問卷調查。

(二)數據統計分析

筆者通過運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來對問卷調查獲取的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以觀察變量間的相互關系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效度分析、信度分析、方差分析、相關分析以及回歸分析等。

筆者分別以工作績效及其兩個維度作因變量,以工作壓力及其各維度作自變量,依次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Y=Po+PIX,+P2X2+……+PkXu

其中,Y是因變量,XI,X2,……Xk是自變量,po是常數項,pi, P2,......pk

是回歸系數,分別表示各自變量變動一單位時引起的因變量Y的平均變動單位。

通過統計軟件spss17.0對收集到的調查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包括國有銀行柜員的工作壓力及職業倦怠的測量,對不同屬性特征的樣本個體的工作壓力和職業倦怠做差異性分析,并對國有銀行柜員的工作壓力和職業倦怠進行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 同時利用樣本人口學特征進行統計分析下表2-1列出的是230份有效問卷的按照個人屬性變量所做的樣本人口學特征統計情況分析。

表2-1 調查樣本人口學特征統計情況表

可反應一下幾大商業銀行柜員特征:1、柜員男女比例失調。2、年齡分布為中青年結構,較為穩定,樣本年齡組成比例也充分說明了國有商業銀行一線員工的一種年輕化趨勢,與現實情況相符。3、從家庭婚姻狀況可以看出,調查樣本中己婚人士居多,進入國有商業銀行,工資穩定,工作穩定,工作相對體面,單身的也好找對象,有家庭的也相對婚姻穩定。4、學歷組成趨向高知高學歷。5、工作年限與國商業銀行柜員的年齡層次結構交相呼應。調查涵蓋了國有商業銀行柜員的全部組成部分,符合實際情況。以上分析說明調查樣本符合國有商業銀行柜員組成現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通過工作壓力量表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各維度的描述統計可以看出,國有商業銀行柜員的激勵缺失的壓力均值最高,對個人的能力和素質所造成的壓力均值最低,說明調查對象對國有商業銀行的激勵缺失所造成的壓力相較其他工作壓力更大,而個人能力和素質所造成的壓力相對來說最小;從各個具體選項來看,個人的能力和素質維度中的“個人身體狀況經常不能滿足工作需要”選項給柜員帶來的壓力最小,得分最低,說明調查對象對日常工作所需的身體素質條。通過職業倦怠量表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國有商業銀行柜員的職業倦怠情況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個人成就感的降低是國有商業銀行柜員的職業倦怠得分最高的維度。玩世不恭維度得分最低。總體職業倦怠均值得分居中,說明國有商業銀行柜員的總體職業倦怠水平處于中等偏下程度;另外,被調查柜員對職業倦怠水平的評價得分的標準差也較小,說明各變量之間的差異不大,被調查對象的意見比較統一。

三、剖析成因

(一)不同個人屬性的國有商業銀行柜員在工作壓力和職業倦怠上存在顯著差異

筆者通過調查研究,對目前國有商業銀行柜員的現狀做出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較,所闡述的差異性突出的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1)新舊員工的交替,帶來了不同層面的員工壓力的增加。隨著就業形勢的嚴峻和銀行業對人才的渴望。每年銀行都會從應往屆畢業生中吸納優秀人才,使新鮮血液注入到銀行,同時,在新老交替的員工層面里,會帶來對老員工的不安和新入行員工的恐懼心理,產生一定的工作壓力。(2)性別比例失調,女性承載更多的工作和社會責任,而產生倦怠情緒。銀行從業者中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特點,女性在社會角色的扮演上隨著時代的不同,肩負起了更多的重擔,同時女性對家庭的關懷也不可缺失,這樣銀行從業人員中,大量的女性員工的存在,使得整個工作環境和集體中呈現出了巨大的壓力,來自工作和來自家庭的雙方面的擠壓,很容易形成女性員工的職業倦怠情緒。(3)學歷因素。越來越高素質的人群進入到國有商業銀行的陣營中,對于老員工來說,學歷上的弱勢就越發的凸顯。

(二)工作壓力和職業倦怠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

通過相關分析可看出國有商業銀行柜員工作壓力情況和他們承受的職業倦怠心理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分別把兩個變量分解為不同的維度,各維度之間再分別判斷得知各維度間存在相互關聯性。與筆者的一下假設相吻合,即: 不同屬性的國有商業銀行柜員的工作壓力存在顯著性差異;不同屬性的國有商業銀行柜員所承受的職業倦怠水平是不同的;國有商業銀行柜員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間存在著相關性;國有商業銀行柜員的工作壓力能夠預測職業倦怠。

(三)工作壓力可預測職業倦怠

經過回歸分析后,得出國有商業銀行柜員所承受的工作壓力可以預測他們所產生的職業倦怠情況。工作壓力的七個維度可以有效預測他們的職業倦怠表現程度并顯著影響柜員們的職業倦怠水平。

四、對策建議

針對上述綜合分析的國有商業銀行柜員的工作壓力和職業倦怠現狀,筆者從工作單位角度出發,提出對員工職業倦怠方面的合理化建議:

(1)要科學的定位員工的角色。

(2)給員工進行科學的職業分析,在員工承受職業帶來的壓力的同時,會產生自身角色定位模糊與倦怠相伴產生。

(3)完善員工的薪酬制度和激勵制度。

(4)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提高培訓的效率。

(5)多與員工進行溝通幫助,為員工減壓。

(6)尊重員工的個性差異,根據不同的性格合理的安排工作。使每個員工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職業,增加對工作的興趣,把職業倦怠感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 黃勛敬、胡曄.國有商業銀行員工工作倦怠現狀及對策實證研究[J].金融論壇,2007(1).

[2] 郭咸綱.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4.

[3] 王瑞華.轉型國有商業銀行員工壓力的調查與應對策略[J].金融論壇,2006(12).

[4] 張祥俊,曹新鋒.經濟學視角中的企業組織員工壓力[J].商場現代化,2007(1).

[5] 江衛東.工作倦怠的結構與測量[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7(3).

[6] 彭凌川.物業經理工作壓力源、組織支持感與工作倦怠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22.

[7] 萬里鵬,賴秀林.我國商業銀行信息化的現狀與對策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08,(5)

篇(4)

隨著研究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越來越成為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熱門話題。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從2009年開始加大了研究生人才培養結構的調整力度,計劃到2015年實現全日制專業型碩士與學術型碩士各占一半的目標。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迎來發展的春天。[1]因此,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現狀研究越來越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以CNKI學術總庫(2002—2011年)關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獻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和內容分析法,從文獻數量、相關的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數量、專業學位類別、比較研究文獻、中文關鍵詞等五個維度展開統計分析,試圖闡述國內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現狀和趨勢,以期為今后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提供參考。

二、樣本選擇

1.抽樣。打開CNKI學術文獻總庫,輸入主題“專業學位”并含“研究生教育”進行高級檢索,且對每篇文獻進行諸篇查閱,以確保檢索結果的準確性,檢索出2002—2011年這十年間的1199篇文章。檢索日期為2012年3月25日。從中剔除年鑒、記者報道、日報、人物與學校介紹等非學術文章,得到有效樣本1047篇。

2.對樣本的討論。研究的樣本是中國CNKI學術總庫“學術文獻總庫”收錄的2002—2011年有關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獻。學術文獻總庫里的文獻總量萬篇。CNKI(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即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它是全球信息量最大、最具價值的中文網站之一。目前已集結了7000多種期刊,近1000種報紙以及眾多的博士、碩士論文,會議論文,圖書以及國內外1100多個專業數據庫,其信息內容是經過深度加工、編輯、整合并以數據庫形式進行有序管理的,有明確的來源、出處,內容可信可靠,可以作為學術研究、科學決策的依據。對于教育研究熱點的分析,可以通過關鍵詞數量的變化來判斷。關鍵詞出現頻次的升降變化,從一個方面透露了研究熱點的形成和轉移,因而也可以幫助人們預測某一領域今后研究的走向。[2]CNKI系統的主題標引類型恰能反映出學科的屬性以及研究熱點、發展方向,能較好地提供給用戶與學科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相吻合的文獻,[3]因此所取樣本是全面、有效的。本研究對樣本采用內容分析法,對檢索結果按被引頻次排序。《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來源期刊,最高被引文章是2006年翟亞軍等人發表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上的《我國專業學位教育主要問題辨識》。

三、統計結果與分析

1.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文獻數量統計分析

近10年來,有關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獻數量總體呈增長趨勢。從2009年開始,文獻數量明顯增加,平均增長率為55.3%,其中,2010年的增長率就到達68.2%;從圖1中可以直觀的看出,10年來,國內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情況呈上升趨勢。在2009年之后,上升趨勢增強,在2010年,增長趨勢更加明顯。2009年和2010年是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歷程中十分重要的年份。2009年,教育部加大研究生人才培養結構的調整力度,將擴招的碩士研究生全部作為專業碩士進行培養;2010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7次會議審議通過了19種新增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分別將積極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大力推動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著力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等內容列入2009年、2010年工作要點,將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作為當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4]隨著政策的出臺和相關會議的召開,我國專業學位研究教育開始加速度前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同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革密切相關。

2.對研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數量統計分析

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甚少,10年中僅44篇,占文獻總量的4.20%。從表3的數據變化上看,文獻數量呈波浪式增長,高峰值出現在2005年和2011年,且2011年的論文數量最多,其中碩士學位論文占主要部分。從論文數量的變化趨勢上看,2006年,碩士學位論文數量的增長速度最快,2007—2009年有緩慢下降趨勢,2010年趨于平穩,2011年急劇上升。之所以會出現上述的變化,與2009年和2010年的政策改革有直接關系。學位論文體現的是創新,是研究生經過2或3年的努力做出的學術成果,前期的準備時間是1或2年,2011年恰是呈現研究成果的一年。不過,研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博士學位論文數量極少,10年中僅有4篇,數量是碩士學位論文數量的1/10,在2009-2010年,研究趨勢緩慢上升,2011年緩慢下降。相對而言,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仍未引起在校博士生足夠的關注。碩、博學位論文是經過整個研究生學習生涯的深入研究取得的學術成果,在學術研究成果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在校研究生作為學術創新中的主要群體,所研究的領域是引領這一領域發展的主要激流。因此,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有待依賴在校研究生在相關方面的科學研究。在校研究生作為學術群體中主要的研究主體,更應該拓寬視野、前衛創新,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分層剖析,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另外,通過對碩、博學位論文所采取的研究類型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學位論文的研究類型以理論研究為主,實證研究的較少。

3.對不同專業學位的文獻數量統計分析

除了將專業學位分類統計外,剩余的文獻均歸類到其他綜合論述的文獻上(見表4)。由表4可以看出,國內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以某一個專業學位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甚少,合計379篇,僅占總研究文獻的36.1%。所研究的專業學位類別共29個,文獻數量大于10的僅有9個專業。分別是工程、臨床醫學、教育、農業推廣、體育、公共管理、軍事、法律、藝術。其中,以工程碩士為研究對象的最多(75篇),其次是臨床醫學碩士(57篇)、教育碩士(56篇)。目前,研究生考試共有39個專業開設了專業碩士。其中,對應用統計、稅務、保險、資產評估、出版、林業、應用心理、建筑學、城市規劃和審計等10個專業學位的研究處于空白。從表4的數據變化上看,對29個專業學位的研究基本都處于震蕩波動的變化形態中,并且在2009年開始呈現上升趨勢。由于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較晚,當前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在理論、經驗方面尚有不足。“我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俗稱‘應用型研究生’)教育始于1991年,但在近20年時間內發展緩慢。直到2009年,在全國招收的40多萬研究生中,專業學位研究生僅占大約10%。在社會上,專業碩士一直處于被邊緣化的地位。”[5]但是,隨著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關注程度逐漸加深,相信國內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會邁向一個新的臺階。例如,2011年3月18日,我國設立了促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導委員會涵蓋的碩士專業學位類別有:金融、應用統計、稅務、保險、資產評估、法律、社會工作、警務、教育、體育、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心理、藝術、翻譯、新聞與傳播、出版、文物與博物館、建筑學、工程、農業推廣、獸醫、風景園林、林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護理、藥學、中藥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旅游管理、圖書情報、工程管理等領域。涵蓋的博士專業學位類別有:教育、獸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杜玉波強調,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當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領域。[6]可以說,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有著極為良好的發展勢頭,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是一項亟待深入開展的課題。#p#分頁標題#e#

4.按照同國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比較

研究進行統計由表5可以看出,國內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比較研究的文獻甚少,僅有42篇,2011年的文獻數量最多(13篇)。以美國作為比較研究對象的論文數量位居第一,相關文獻有27篇。其次是日本(5篇),數量與美國相差4.4倍。由此可知,國內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主要以美國作為比較對象。其中,秦春生的《中美教育碩士教育比較研究》為最高被引文章。2002—2011年比較研究情況整體呈上升趨勢(見圖4),并在2010年急劇上升。美國是專業學位教育的發源地,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從發展完善(1970年)至今有42年的歷史,已形成完整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體系,因此,是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參考對象。“日本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剛剛起步,其藍本取自美國,雖然目前還僅僅處于初步的模仿階段,起步比我國還晚,但鑒于我國目前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并不完善,與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因此關注日本高等教育領域發生的這一重大變化仍有必要。”[7]古羅馬著名學者塔西陀曾說:“要想認識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別人進行比較。”在科研工作中,同國外的相關領域進行比較研究是重要的研究途徑,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認識事物的本質和本國的教育狀況,把握教育的普遍規律,取得權威的研究成果。

5.對專業學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熱點統計

“通過關鍵詞標引頻次統計分析某一時段的學術熱點和升降趨勢,是一種新的研究范式和路徑。盡管此類基于數量的評析往往較少涉及熱點問題本身的具體內容和意義,但是只要分析的時間段有一定的長度,收集的數據充分且具有足夠的覆蓋面,則此種研究方法就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8]表6顯示,關鍵詞總個數排名前七位的分別是:“(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744個)、(研究生)培養(模式)(163個)、工程碩士(65個)、(教育、培養)質量(保障)(58個)、臨床醫學(53個)、問題(現狀、對策)(53個)、教育碩士(49個)。由此可以得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模式”、“工程碩士”、“質量”、“臨床醫學碩士”、“問題(現狀、對策)”、“教育碩士”等是近10年國內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熱點。這個結論也印證了的統計結果。從中也可以看出涉及比較研究的關鍵詞相對較少,僅有“美國(比較研究)”(32個)。另外,“應用型人才”(6個)、“結構”(5個)、“學位制度”(5個)等關鍵詞尚少,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更應該注重這方面的研究。值得說明的是,表6中沒有教學、導師等與之相關的詞語。盡管培養模式的簡化公式:培養模式=目標+過程與方式(教學內容和課程+管理和評估制度+教學方式和方法)中包含著教學部分,但將其作為關鍵詞,專門進行思考和研究的還未受關注。國內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教學方面和導師隊伍建設方面的研究處于弱勢。“教學如何教”、“教師哪里來”都應該成為今后研究選題的重要方向。

篇(5)

工作對象的最基本素材便是數據。黃國華經常和同事們說,我們的報告需要有靈魂,那就不僅僅是把數據簡單地擺出來,必須要像藝術一樣有創作性,要讓數據出思想。

工作之初,黃國華組織完成的統計分析報告,經海關總署報國務院,逐漸成為影響外貿政策的重要依據。“成就感由此而生,組織撰寫分析報告的干勁就更足了了。”

好的統計報告要不刻板、有思想而又清晰精煉,出這樣的報告是黃國華的長項,這源于他“文理兼修”的學生時代的鍛煉與積累。1988年,黃國華考入北京科技大學,學的是機械工程,完全的工科專業。但同時他又是學校文學社的風云人物,典型的文學青年,詩歌、小說、散文經常在文學雜志上發表。1992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跨專業地學了統計學。統計是經濟學中與理工科較近的專業,黃國華的選擇是不想徹底棄理從文,他還是要文理兼具。期間,邊讀書邊做兼職記者。通過對企業、企業家的采訪,他一方面用當下的社會現象來印證所學理論,另一方面也用所學理論來剖析社會現狀。這是他理論學習盡快升華的過程。

黃國華來自湖北農村,成長的年代正是農村經歷重大改革的時期,因此對農村的經濟變化比較了解,但對城市相對陌生,無論是經濟現狀還是生活本身。通過采訪,增加接觸社會的機會,讓他對都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

和所有經歷過這個時期的人一樣,大學和研究生這七年,是他知識、學識與對社會認知全面成長的時期。文理并進,黃國華主動鍛煉了自己既嚴謹又靈活的思維習慣,不散漫又不拘泥。“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視野開闊的世界觀的基礎。”除卻年少激情和內心揮灑的需求,對文學、文字的熱愛讓黃國華在統計學的學習與工作中,更勇于創新、開拓,甚至漫卷不羈。

1995年,黃國華畢業的時候,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渴求明顯。市場中人才缺乏,名牌大學的碩士,有很多可以選擇的職業道路,比如出國,跨國公司、大國企,部委公務員等。對改革開放有所認識的黃國華認為,開放必將是我國長久堅持的大方向,海關系統可以接觸對外開放的最前沿信息,因此,他選擇了海關。

剛到海關總署統計司的時候,盡管計算機已經有所應用,但傳統工作方式依然占主流,不少人單手單指在鍵盤上動作,做的也就是打字寫報告的工作。而數據的電子化、網絡化都遠沒有普及,查詢、分析功能更是困難。不過,黃國華還是積極寫報告,出研究統計分析的產品。真正能夠將快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與數據挖掘工作結合起來,實現人機互動,并取得顯著成果,還要到本世紀之初。

1998年,黃國華有機會去日本學習。那是一個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東京舉辦的,面向全球招生的專業學習課程,在中國只錄取了六人。當時,黃國華以滿分的考試成績,成為其中一員。國際專家授課,黃國華全面系統地接觸了西方的經濟學和政策科學理論,這與他在研究生期間學習的帶有計劃經濟轉型時期的經濟學內容有很大不同。新知識只是收獲之一,更重要的是開闊了視野。世紀初的日本正延續著經濟輝煌,日本的社會以及國際化的課堂,都讓黃國華斬獲頗豐。

2000年,日本的學業結束。在職業道路上,黃國華再次面臨艱難選擇。與研究生畢業時的選擇有所不同的是,這次更突出物質的誘惑。這個時期,正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快速發展的階段,企業對高端人才的需求迫切。像黃國華這樣有外貿工作經驗、有經濟學專業背景,有對國內進出口企業和市場數年的了解,確實是企業需求的最佳人選。不過,最終黃國華還是放棄了留在國外和跨國公司的機會,繼續回到海關統計司工作。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他更加堅信,進出口統計分析、監測預警等對中國經濟發展意義愈加重大。海關統計能做什么?必須做什么?這是當時黃國華不斷思考的問題。

監測預警,是他思考的一個火花。2002年,中國海關開始獨立開發進出口監測預警系統,黃國華是這一項目的組織者和主要完成人。“在項目建設之初,希望能夠得到美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技術和經驗支持,但被婉拒了。”黃國華說。因此,這套系統完全由海關自行開發設計,三年后建成并運行。采集基礎數據,通過統計描述、分析集成、模型運算,發出市場預警信號,準確及時有效。運行之后,迅速成為對外貿易行業最重要的數據源和權威的分析信息。對國家宏觀調控和外貿行業企業來說,這套監測預警系統意義重大。目前,第二期也正在著手開發。

期間,黃國華取得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的學歷和學位,其博士論文便是《國家進出口預警理論及實踐》。

在此基礎上,中國海關又建立了監測預警應急機制,在全國各地建立起立體的監鋇4分析網絡,對外貿進出口進行實時監測,快速反應,科學預測和動態預警。

海關統計對外貿形勢的分析報告獨家、專業、權威,得到其他部委的廣泛認可和媒體的關注,影響力越來越大。2008年金融危機后,海關統計分析報告預測2009年出口將下降16%左右,一時轟動。媒體大都認為海關統計有些聳人聽聞,因為人們對金融危機的影響估計不足,或者認為外貿增長一般會保持與GDP同步。但事實上,最終2009年的出口確實下降了16.0%。

“今年,我們將會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就如同外貿領域的天氣預報,是企業、行業、政府制定戰略規劃、措施政策的重要參考和依據。”黃國華信賴這些數據以及由此而來的分析預測。

在進出口監測預警系統建設期間的2003年10月,黃國華開始任統計處副處長,2006年4月升任處長。在這樣的崗位上,他更強調團隊的力量。這些年,全國海關培養了一支強大的“統計分析隊伍”,專兼職人員達1080人,專業小組人員75,應急機制小組46人。

篇(6)

開課以來,經濟系統計學專業的教學改革就不斷開展,在很多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相對于專業教學來講,由于統計學課程的特殊性和教學條件的限制,導致統計學的教學仍主要處于理論部分教學階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也過于側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在學習方法上也仍然延用中學時期的思維方法,偏重記憶和解題,而沒有實際分析問題的鍛煉,忽略了統計學的實用性。此外,由于課程中概念較多且彼此之間關系復雜,公式多且計算復雜、難度大,導致許多學生對課程學習思想負擔較重,缺乏學習主動性,無法對所學內容展開深入的思考。面對這種形勢,我們該如何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呢?

一、開展實驗教學,課堂學習與上機學習統計軟件相結合

學有所用,這是學生學習的目標和動力。但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卻由于教學條件所限,導致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非常少,另外,現在計算機網絡已經非常普及,統計學中的計算過程已經不應該再被視作教學的重點,而統計思想和案例應用才應該是教學的重點。統計方法的實際應用已經離不開統計軟件的處理技術,而且在統計學中使用統計軟件,不僅使統計數據的計算變得更為簡單、直接和精確,而且使統計教學由枯燥乏味變得簡單輕松,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經濟系學生自學統計專業軟件,如sas、本文由收集整理spss、eviews,難度較大,而excel軟件作為一款常用辦公軟件,它提供的統計分析工具雖然比不上專業的統計軟件,可由于它簡單易學,更便于學生掌握。此外,很多高校都會在大學一年級為學生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生具備excel的基本知識,并且熟悉excel的操作,因此,對于本門課程,我們可以采用excel提供的統計分析功能,結合統計案例,進行統計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另一方面,如果把excel軟件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在教學過程中加以演示,不僅可以簡化分析過程中繁瑣的計算,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高他們的統計分析能力,也可增強學生使用常用辦公軟件的能力。這種加以計算機輔助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達到教學目標,還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學生對統計實用性的認識。

二、推進考試考查方式的改革,嘗試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

以前,很多高校對于這門課程的考查方式是采用傳統的閉卷考試形式,主要考查學生對于基本概念、理論和分析方法的掌握,卻沒有實際應用方面的考核,這很難評價學生學習的真實水平,無法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為了通過考試,學生主要靠死記硬背,對于統計學原理無法深入理解,導致教師很難真正了解學生對統計分析方法應用的掌握水平,達不到考查的目的。

因此,為真正提高學生的統計實際應用能力,我們建議在統計學教學的新模式下,對現有的考試形式和內容進行改革,嘗試將開卷考試與閉卷考試相結合,對于統計學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采取傳統閉卷考試方式,而對于數據處理等應用性部分的考核,可以采取開卷考試的形式,要求學生對于已給數據,利用計算機的輔助功能,針對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選用恰當的統計分析方法,用統計軟件處理和分析數據,并從數據中得出相應的結論。這種開卷考核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還有助于考查學生對統計軟件的應用能力。

三、學習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教學中引入實踐活動

篇(7)

一、引言

金融排斥是指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缺少足夠的途徑或方式接近金融機構,以及在利用金融產品或服務方面存在諸多困難和障礙(Chan,2004)。2015年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并強調“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特別是要讓農民、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及時獲取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從中可見,金融排斥研究的重要性突顯出來。

對金融排斥的研究起于Leyshon and Thrift(1995)基于地理排斥視角的理論研究。其后在國外逐步引起學界的關注和探討。而中國的相關研究相對較晚,多集中在2005年之后。一部分緣由聯合國在2005年明確出“普惠金融”的概念。作為普惠金融研究極度相關的研究――“金融排斥”開始引起國內學者的重視。當然,另一個原因是,隨著我國20世紀90年代開始金融體制改革,金融運行機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衍生出了許多金融問題,迫切需要解決(徐少君、金雪軍,2008);其中有很多問題與國外的金融問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金融排斥等(金雪軍等,2004;武巍等,2005)。在此之后,中國學者對國內存在的諸多金融排斥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來自中國的理論及經驗證據。但是目前國內對金融排除研究的綜合論述還較少,因此,本文將從國內金融排斥研究的論文量入手,對國內金融排斥研究的進展進行相對全面的綜述,試圖總結已經取得的成績,探討存在的不足,以期為后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

二、文獻回顧及變量說明

(一)文獻回顧

在已有文獻中,從個體與家庭層面,基于社會人口學特征,Elwin(2004)、Rosen and Wu(2004)、Guiso et al.(2008)、Christiansen,et al.(2009)分別研究了年齡、健康狀況、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對金融排斥狀況的影響,認為這些影響可能通過認知能力、收入和財富能力等途徑起間接影響作用。而其他人口W特征如性別(Christiansen,et al.,2009)、政治面貌(Liu,2003)可能通過風險態度、家庭收入等來間接影響金融排斥。對于民族的影響,Devlin(2005)通過對英國家庭數據的分析,認為少數民族易受到金融排斥。

(二)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ISSS)在2010實施的“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項目數據。“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旨在通過跟蹤收集個體、家庭、社區三個層次的數據,調查覆蓋了25個省/市/自治區,共采訪約14960戶家庭、42590個人。通過數據處理之后共獲得了6399個家庭/戶主觀測值。考慮到家庭戶主對家庭金融決策的重大作用,其中人口社會學特征使用戶主的相關數據。

(三)變量模型說明

本文主要關注在農村家庭(居民)各項特征對遭受金融排斥狀況的影響。

模型方法上,考慮到因變量為0-1變量,借鑒李濤(2010),用Probit回歸模型,即

P■=1 if P■■=α'X■+δ'W■+ε■>0P■=0 其他

其中借鑒李濤等(2010),被解釋變量用家庭是否在某金融服務方面受到金融排斥的狀況,如儲蓄、貸款、基金等,表征家庭是否受到金融排斥。該變量為0-1虛擬變量,若存在金融排斥,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主要解釋變量用居民的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家庭人口、是否加入社會組織、收入水平等表征,并用Xi表示。控制變量考慮到戶主所處行業、及身份對家庭決策影響較大,借鑒王修,馬柯,王翔(2009),用戶主(居民)是否從事金融業、戶主是否為管理者以及樊綱市場化進程指數等作為控制變量,并用Wi在公式中表示。

三、實證分析

本節匯報并討論主要變量的統計分析結果和相應的實證研究發現。

表1 城鄉描述性統計分析對比表

表1報告了城鎮和農村兩個樣本組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對比發現,樣本居民面臨著非常嚴重的金融排斥狀況,其中農村受到更為嚴重的儲蓄排斥和保險排斥。表2中,在戶主性別方面農村有更多的男性戶主。城鎮中的戶主有更高比例加入組織。家庭資產上,城鎮是從農村的三倍之多。戶主的受教育程度農村要比城鎮第一個等級。在家庭年均收入上,城鎮是農村的2倍之多。在城鄉二元結構下,能夠明顯地從收入和財產上發現農村經濟的滯后。

表2 農村家庭金融排斥狀況影響因素的probit模型回歸結果

注:①括號內數值為穩健的Z統計量(Robust z-statistics);②***、**和*分別表示1%、5%和10%顯著性水平(雙尾檢驗)。

表2報告了農村家庭人口社會學特征、財富收入等因素對儲蓄排斥、貸款排斥、保險排斥等金融排斥狀況的影響的三組回歸結果。

回歸結果表明,在對家庭受到儲蓄排斥的影響上,戶主性別并沒有顯著影響;戶主的年齡都有顯著的U型影響;教育程度、健康、管理者呈顯著負向影響;人均收入呈U型影響;市場化進程指數呈負向影響。在對家庭受到貸款排斥的影響上家庭戶主的年齡都有顯著的U型影響;家庭戶主加入組織顯著的負向影響;家庭人口在城鄉家庭中都有顯著性的負向影響;戶主的健康程度在農村家庭都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家庭的年平均收入有顯著性的倒U型影響;農村家庭中戶主的事業心有較顯著的負向影響;在對家庭受到保險排斥的影響上,戶主性別并沒有顯著性影響;戶主加入組織、戶主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規模在城鄉家庭中都有顯著且穩健的負向影響;健康程度有顯著性的負向影響;家庭的年平均收入有顯著性的U型影響;

四、結論

以“中國家庭追蹤調查”中的中國家庭為例,本文實證研究了家庭人口社會學特征、財富收入特征對農村家庭受到金融排斥的影響。研究發現戶主受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家庭年均收入對金融排斥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城鄉二元結構下,農村家庭要獲取金融服務更多的以教育、健康、收入水平為輔助條件。

本文的政策意義在于,中國農村家庭受到金融排斥的狀況依舊嚴峻,在當下供給側改革的形勢下,要根植農村基礎狀況,加大教育和健康醫療的投入,提高農民收入,同樣有助于農村家庭金融困局的解決。

參考文獻

[1]Leyshorn A.and N.Thrift.Geographies of Financial Exclusion: Financial Abandonment in British and the United States[J].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95,20(3):312~341.

[2]李濤,王志芳,王海港,譚松濤.中國城市居民的金融受排斥狀況研究[J].經濟研究,2010(7):15~30.

篇(8)

中圖分類號:C85

文獻標識碼:A

篇(9)

 

1 中國從業人員的總體變動情況分析

1.1 中國從業人員的總體變動趨勢

根據1990年至2006年中國從業人員的統計數據,繪制反映其總體變化趨勢的直方圖如下。從圖1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出,自1990年以來中國的從業人數始終保持穩步遞增的趨勢,數據點基本上分布在一條直線附近,因此本文對從業人數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得到模型如下:

從業人員總數=-1427007+749.55*year(模型1)

模型的決定系數為R2=0.998766,F統計值為12142.26,顯著性水平為0.01,所以回歸模型有實際意義,單位為萬人。由模型可知,我國每年都比上年多增加大約七百五十萬人的從業人員,這一方面體現出我國就業的總體形勢較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國經濟穩定運行的一面。

圖1 1990—2006年中國從業人員總體變化趨勢圖

1.2 中國從業人員的產業分布情況分析

通過分析1990年至2006年中國從業人員按產業分布的數據(見圖2),我們可以發現自1990年以來我國第一產業的從業人數在逐漸減少從業人員產業分布,而相比之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從業人數在逐漸增多,并且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增加的速度要快于第二產業,到1994年就超過了第二產業的從業人數,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第三產業發展比較迅速,并充分顯示出吸納就業人員、解決我國就業問題方面所具備的能力和優勢。另一方面,也使我們清楚地看到我國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和升級,由原來的以第一、二產業為主,逐漸向第二、三產業轉移。

圖2 1990—2006年中國三次產業從業人員分布

1.3 中國從業人員的城鄉分布情況分析

從1990年至2006年中國從業人員按城鄉分布的數據分析中(見圖3),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鄉村從業人員數要明顯高于城鎮從業人員數,表明農村人口依然在我國占有很大的比率,在1990年我國鄉村從業人員所占比率為73.68%,到了2006年則降為62.95%。盡管鄉村從業人員所占比率有所下降,但是其從業人員數目卻沒有十分明顯的變化,基本上保持穩定,所以自1990年以來我國從業人員總數的逐年遞增,主要是由城鎮從業人員數目的變化所引起。

圖3 1990—2006年中國從業人員城鄉分布情況

通過對我國1998年以來城鎮從業人員按經濟類型的分布情況進行統計我們可以看到(見圖4),自1998年以來我國城鎮國有單位、集體單位的從業人員數都在逐年遞減論文的格式。1998年我國城鎮國有經濟單位從業人員所占比率為41.9%,集體經濟單位從業人員所占比率為9.08%,到了2006年城鎮國有經濟單位從業人員所占比率已經下降為22.71%,城鎮集體經濟單位從業人員所占比率下降為2.7%。與此相應,私營企業、個體、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港澳臺投資單位的從業人數都有所增加。因此可以看出,我國城鎮從業人員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國營和集體單位以外的其它多種所有制形式單位的出現所引起的,是我國進一步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結果。

圖4 1998—2006年中國城鎮從業人員按經濟類型分布情況

2 城鎮從業人員的行業分布情況

2.1 城鎮從業人員行業分布的總體情況

據統計分析,2003年至2006年我國城鎮從業人員的行業分布情況見表1所示。

表1 2003—2006年中國城鎮從業人員的行業分布比率

 

指 標

2003

2004

2005

2006

合 計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農林牧漁業

4.42%

4.20%

3.91%

3.72%

采礦業

4.45%

4.51%

4.47%

4.52%

制造業

27.17%

27.49%

28.16%

28.61%

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2.71%

2.71%

2.63%

2.58%

建筑業

7.60%

7.58%

8.13%

8.44%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5.80%

5.69%

5.38%

5.23%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1.06%

1.11%

1.14%

1.18%

批發和零售業

5.73%

5.29%

4.77%

4.40%

住宿和餐飲業

1.57%

1.60%

1.59%

1.57%

金融業

3.22%

3.21%

3.15%

3.14%

房地產業

1.10%

1.20%

1.28%

1.31%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1.67%

1.75%

1.92%

2.02%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2.02%

2.00%

2.00%

2.01%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1.57%

1.59%

1.58%

1.60%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0.48%

0.49%

0.47%

0.48%

教育

13.15%

13.22%

13.01%

12.84%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4.43%

4.46%

4.46%

4.49%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1.17%

1.11%

1.07%

1.04%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10.67%

篇(10)

 

一、引 言

隨著金融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和金融市場的波動性加劇,企業破產和重組事件的發生頻率也越來越高,各國金融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風險的挑戰。而上市公司是中國證券市場的基礎,公司質量的高低、行為的規范與否及其財務狀況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和投資者的利益,影響市場的興衰。

二、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上市公司中的績差股與績優股為研究樣本,績差股選取截止2005年12月31日滬深兩市被ST的上市公司中的30家為樣本和績優股選取大盤藍籌股中的30家上市公司作為配對樣本,共60家上市公司,這60家上市公司全部為A股(研究的股票交易數據和年報財務數據以及相關的其他信息來自大智慧和中國金融wind數據庫)。

三、模型的構建及結論分析

針對Logistic回歸模型和KMV模型存在的問題,在本文中也做了部分的改進,進而對中國上市公司進行信用風險度量,以期待能找到適合中國實際情況的信用風險度量模型。

3.1、Logistic回歸模型

對Logistic回歸模型的構建,首先要慎重選擇參數。誤選參數會導致模型的誤判。

3.1.1 、Logistic回歸模型的參數選擇

本文選擇了能反映上市公司的贏利性,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現金流量等方面特性的21個財務指標。我們利用SPSS13.0統計軟件作為因子分析的工具金融論文,其具體步驟如下:

(1)提取60家樣本公司2005會計年度報告的指標數據,利用SPSS13.0現將21個指標進行無量綱標準化;

(2)利用因子分析計算相關系數矩陣的KMO值及Barlett檢驗值,分析顯示KMO值及Barlett檢驗值符合檢驗要求;

(3)計算特征值、貢獻率、共同度,提取特征值大于0.8的9個因子為主要因子,累計貢獻率達到81.687%[2]。其中第一個主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26.992%,第二個主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14.646%,第三個主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8.298%,后邊的幾個主因子的貢獻率依次降低。

(4)建立因子載荷矩陣、因子得分系數矩陣,求得9個主因子的因子得分。

在運用SPSS13.0對財務指標進行因子分析時,我們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方法,求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選擇最大方差旋轉法。結果分析如下:

(a)KMO和球形Bartlett檢驗

經KMO和Bartlett檢驗表明:Bartlett球度檢驗的值為838.034,概率,即假設被拒絕,也就是說,可以認為相關系數矩陣與單位矩陣有顯著差異。同時KMO值為0.636,根據KMO度量標準[3]可知,原變量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b)因子分析的總方差解釋

因子分析總方差列表中顯示前9個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0.8,但他們的累積貢獻率達到了81.687%,在特征根大于1的情況下,有7個主要因子,他們的累積貢獻率達到了73.64%,模型的解釋力度相對較低。并由各個成分特征值的碎石圖可知,保留前7個主要因子就可以概括絕大部分的信息,但這7個累積貢獻率低于80%。

(c)因子分析的共同度

從因子分析的共同度表中的第二列顯示初始共同度,全部為1;第三列是提取特征根的共同度,本文中是在指定特征根大于0.8的條件下的共同度,可以看到,總資產同比增長率和銷售凈利率的共同度較低(低于80%)金融論文,這幾個變量的信息丟失較為嚴重。 但大部分的共同度都在0.7以上,且大部分大于0.8,說明這9個公因子能夠較好地反映原各指標變量的大部分信息。

3.1.2、Logistic回歸模型的構建

我們把這9個主因子都引入到Logistic回歸模型中,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利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的BinaryLogistic回歸程序包進行回歸,得到的結果如表4-7,4-8所示論文格式范文。

從回歸的第一步Cox & Snell 為0.639,Nagelkerke為0.851,大于0.8,說明該模型的擬合效果較好[4]。從表4-7可以得到,模型的整體準確判別率為93.3%,模型對上市公司的違約判別率還是較好的。從表4-8可以看出,9個主因子的顯著性水平都較高,第9個主因子的顯著性最大,為0.755,相對來說第2、4及5個主因子顯著性水平較低。

表4-7 輸出結果

表4-8 模型的回歸系數

Variablesin the Equation

 

 

 

 

 

 

 

 

 

 

 

  B

S.E.

Wald

df

Sig.

Exp(B)

Step 1(a)

FAC1_1

.934

1.133

.679

1

.410

2.544

FAC2_1 3.143

1.270

6.130

1

.013

23.180

FAC3_1 2.648

1.498

3.124

1

.077

14.126

FAC4_1 5.401

2.207

5.990

1

.014

221.581

FAC5_1 6.244

2.681

5.422

1

.020

514.663

FAC6_1 -.491

.615

.636

1

.425

.612

FAC7_1 1.775

1.065

2.777

1

.096

5.900

FAC8_1 .686

1.574

.190

1

.663

1.987

FAC9_1 .872

2.795

.097

1

.755

2.393

Constant .480

1.185

.164

篇(11)

商務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簡稱bi)的概念最早是gartner group 的howard dresner于1996 年提出來的,我國學者將之翻譯為“商業智能”或“商務智能”,本文選用“商務智能”作為business intelligence的中文翻譯。近年來,商務智能技術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決策者意識到需要商務智能來保持和提升企業競爭力。在美國,500強企業里面已經有90%以上的企業利用企業管理和商務智能軟件幫助管理者做出決策。國外己經有很多成功實施商務智能的案例。我國的商務智能處于導入期,商務智能應用的程度和實際效果都與國外企業有很大差距。近年來,國內外商務智能供應商和高等院校都開展了廣泛的商務智能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本文主要基于國家圖書館的多庫目錄檢索系統、清華同方全文數據庫檢索系統等,對國內商務智能的研究現狀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一、 文獻統計分析

1. 論著統計分析。為了對近年來國內商務智能論著情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筆者分別以“商務智能”和“商業智能”(他們指的都是business intelligence,bi)為檢索題,通過對國家圖書館的多庫目錄檢索系統進行題名檢索,得到近年來相關論著及博碩論文分布情況:國內商務智能專著只有2004年的兩本,譯著在2003年~2005年間有三本。相對于最早1988年出版、截止2005年已經出版23本的西文專著(含一本日文專著)要少得多。國外2001年~2004年間出版的商務智能專著數量極多,說明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國外商務智能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都比較成熟。而我國從2002年起僅有少量的博士論文,關于商務智能的專著也屈指可數,我國商務智能僅處于導入期,對商務智能的系統研究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2. 論文統計分析。

(1)數量分布統計分析。筆者利用清華同方

2. 微觀研究方面。

(1)商務智能的功能。商務智能系統的儀表盤可以剪裁環境以滿足用戶的特殊需要;用戶可以定制主頁來展示最關鍵的圖表和報告,并且當商業需求變化時可以改變顯示的圖表;能基于底層(underlying)數據源的更新自動更新圖表;可以根據特定參數或特定條件的變化進行預警;有例外管理能力;儀表盤的資源組件使資源材料與特定的使能過程一致;提供團隊協同工作環境等。

(2)商務智能的支撐技術數據倉庫、數據挖掘、olap。①數據倉庫技術。數據倉庫是一個面向主題的、集成的、穩定的及包含歷史數據的數據集合,它用于支持經營管理中的決策制定過程。商務智能系統的核心是解決商業問題,它把數據處理技術與商務規則相結合,以提高商業利潤減少市場運營風險,是數據倉庫技術、決策支持技術和商業運營規則的結合。②數據挖掘技術。數據挖掘(data mining)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及隨機的實際應用數據中,挖掘出隱含的、先前未知的、對決策有潛在價值的知識和規則的過程。③聯機分析處理技術(olap)。olap是一種多維分析工具,目標是滿足決策支持或多維環境下特定的查詢和報表需求,使分析人員、管理人員或執行人員能夠從多個角度對從原始數據中轉化出來的、能夠真正為用戶所理解的并真實反應企業維特性的信息進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從而獲得對數據的更深入了解。

三、 國內商務智能應用研究

1. 商務智能的應用行業。商務智能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典型的有電信、銀行、保險、醫療、零售、政府等,以及所有建立了數據倉庫的用戶。從商務智能應用的論文內容來看,我國的商務智能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僅在信息化程度偏高的電信、銀行、保險、醫療等有少量應用。這一方面因為商務智能是建立在數據倉庫基礎上的,我國大部分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偏低,缺乏數據的積累,而數據的積累需要一個較長期的過程。另一方面因為對商務智能的認知度不高,缺乏商務智能方面的人才以及對這些人才的有效管理。

商務智能的應用與行業內信息化的基礎狀況密切相關,實施商務智能的企業中,以電信、金融行業的使用率較高。劉艷麗認為商務智能能帶來較大價值的企業中,以制造型企業最多,超過50%;其次是零售業,為41.2%;而政府機構對商務智能產品或技術的使用價值低于其他軟件產品。以目前制造型企業和零售業的低使用率和高預期值來比較,這兩個領域將是商務智能不可忽視的新市場。

2. 商務智能在客戶關系管理(crm)、信息化與erp、競爭與決策中的應用。統計分析顯示商(下轉第112頁)務智能在客戶關系管理、信息化、競爭與決策等方面的研究論文相對較多。著名的商務智能公司business object公司的專家paul clark 在分析商務智能與crm的關系時認為:客戶知識是crm重要的核心組成部分,而商務智能是crm的智慧所在,客戶知識的獲取與保存依賴于商務智能,商務智能是整個crm的基礎。

商務智能是架構在erp之上的,而決策支持是在商務智能基礎上的再擴展。從基礎架構的角度上看,商務智能數據庫和erp有許多共通之處。但商務智能和erp絕對不是同一事物或是同一事物體的兩個方面,它們是互補的系統。它們最大的共性就是,它們使企業運行得更有效率、響應更及時并易于整合。

商務智能建設的主要目標是企業決策支持。商務智能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在不同層面為戰略決策提供新的支持:提升決策者洞察力;支持信息獲取與分析。

商務智能系統可以從以下方面幫助企業獲取更大的競爭優勢:顯著提升企業決策水平;識別優質客戶,改善企業與客戶關系;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創新業務模式。

3. 商務智能系統、軟件工具。目前市場上的商務智能廠商一般分為三大類:一類專門做商務智能軟件的廠商如business object、brio、cognos;第二類是繼承性的數據庫廠商和統計軟件廠商,這類公司包括ncr、microsoft、ca、oracle、sybase、ibm、sas等;第三類是一些管理軟件廠商,如sap、博科、用友、金蝶等公司。

不同的人對商務智能的理解仍然不同。數據庫服務商(如oracle、ibm、sybase)往往認為數據倉庫是商務智能的核心,數據展示服務商(如hyperion、bo、cognos)則認為商務智能就是聯機分析(olap),而數據分析服務商(如sas、spss)一般認為數據挖掘才是商務智能的核心。

四、 商務智能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

1. 商務智能的研究熱點。從商務智能的研究成果分析來看,當前商務智能的研究熱點主要有:(1)集成的商務智能體系研究;(2)商務智能的預測功能;(3)商務智能網絡的研究;(4)決策支持工具的研究;(5)企業建模方法研究;(6)信息的收集與獲取研究。

2.商務智能的主要發展趨勢。通過對已檢索文章分析,商務智能將呈以下發展趨勢:(1)應用領域的探索和擴張;(2)應用行業將更廣泛,制造業、零售業將是商務智能應用的熱點;(3)與領域、行業知識的結合;(4)實時商務智能系統的研究和應用;(5)不同領域的理論、技術的融合;(6)商務智能系統可視化、交互性;(7)從單獨的商業智能向嵌入式商業智能發展。

參考文獻:

1.員巧云,程剛.近年來我國數據挖掘研究綜述.情報學報,2005,(4):250-256.

2.王衛平,徐宏發等.基于web services的商務智能網絡研究.計算機系統應用,2005,(7):16-19.

3.劉慶.bi觀點.http://happysboy.bokee.com/

inc/ttnn_bi_opinion_200511.pdf,2005-12-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国产伦理不卡伦理剧|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8天堂资源地址中文在线| 美女开嫩苞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ww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www |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阿娇与冠希13分钟视频未删减| 天天做天天添婷婷我也去|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极品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北条麻妃在线视频观看| 色哟哟www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124du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 中文字幕电影在线| 无翼乌邪恶帝日本全彩网站|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下载|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野花直播免费观看日本更新最新|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91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与子乱勾搭对白在线观看| 成视频年人黄网站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新梅金瓶2之爱奴国语| 乱人伦老妇女东北| 最近韩国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