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地經濟論文大全11篇

時間:2023-04-03 09:50:11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腹地經濟論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篇(1)

(二)協同理論和探究對象的界定1.序參量和序參量理論的分析在協同理論中,已明確指出相變指的是系統由無序態轉變成有序態,或是由有序態轉變為無序態的一種動態過程。而在此過程中,序參量是其最為重要的一種因素。從物理學角度分析,序參量指的是:在系統相變過程中,慢弛豫變量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即序參量。而當系統由無序狀態過渡到有序狀態時,必須借助序參量間的作用,這將共同決定系統相變的特征與規律的發展。然而,盡管序參了數量相對較少,其衰減速度也相對較遲緩;其快弛預變量過多,它的衰減速度也是非??斓?,但是這對系統功能與結構變化不會起到任何的主導作用,并且還必須服從于序參量。2.對研究對象系統的界定分析事實上,協同理論是指如果系統被外界控制參量產生影響進而發生了變化時,其子系統和內部序參量利用相互間的影響出現對應的協調效應以及協同作用。然而,當協調效應與協同作用都已經達到臨界點時,那么系統便會利用自組織作用出現新的有序變化。在大部分研究文獻當中,對系統界定為:系統是要素間相互聯系與制約的多部分相互結合而形成的一個具有特殊功能的一個整體。在對系統理論探究的基礎上,明確指出系統和各要素間存在的這種關聯性,并且將環境中相互作用與關聯的各要素功能與結構的集合作為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全面、動態地看這個整體。

(三)港口物流和腹地經濟系統發展的相關機制1.腹地經濟對港口物流發展的作用機制第一,腹地經濟已成為港口物流發展的集中貨源地。通過腹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利用港口與海外銷售市場的連接,向海外銷售一些產品及原材料;另外,通過腹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海外的一些成品及原材料通過港口運輸進來。所以,腹地經濟發展結構、對外貿易發展現狀、規模等都將會對港口吞吐量產生一定的影響。第二,腹地經濟是港口物流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隨著我國港口腹地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腹地區域物流設施逐漸變得更加完善,而這將為港口進出口、多式集裝箱聯運打下牢固基礎;此外,由于腹地區的公路、航空等設施建設變得更加完善,從而進一步擴大了港口物流腹地空間的范圍。由此看來,港口工業發展成為腹地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與基本保障。第三,腹地經濟發展能夠為港口物流發展提供可靠的服務支撐。通過腹地經濟的快速發展,能夠迅速帶動交通業、金融以及信息行業的發展,吸引大量的企業投資;反過來,港口物流屬于一個綜合體系,上述產業將為港口物流發展提供必要的全能型人才。所以,港口物流發展需要建立在腹地經濟發展的基礎上。2.港口物流發展對腹地經濟的作用第一,港口的發展可獲得更大的效益,而這無疑對腹地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而在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港口物流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內容,并且還可創造更大的經濟財富、增加就業機會等,從而進一步加快我國港口及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此外,港口物流的發展可帶動腹地集疏運系統的發展,促使腹地交通設施逐漸趨于完善,而最重要的是可吸收大量的發展資金。第二,港口物流具有促進腹地經濟發展的功能。通過梯度轉移理論分析我們可知,港口物流發展使我國社會資源逐漸朝向港口和低成本地區轉移,由于產業的過度集中,便出現了產業集群,促使腹地經濟快速增長。

二、當前青島港港口和腹地經濟發展的基本現狀分析

(一)發展概況1892年,建立了青島港,截止到目前為止,青島港已是具有上百年歷史的大型港口。其業務主要涉及到國際集裝箱運輸、成品及原材料的進出口運營以及提供一些國際客運服務等。目前,青島港已經和13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近450個港口存在業務往來。據數據統計顯示,截止到2011年底,青島港的吞吐量達到了3.72億噸,同比增長了近7%,位居世界前列。

(二)港口發展趨勢據有關部門的數據統計顯示,青島港的出口總額波動相對較大,既有也出現了低谷,不過其整體量變化并未出現較大差異。然而,從增長角度分析,進出口額波動時間段和集裝箱吞吐量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在2008年之前的增長速度處在最高位。2008年爆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但并未影響到進出口額的增度,甚至比2007年增長了近25%的額度。在2009年,青島港口的進出口額出現了負增長,其最低值達到了-21%。

(三)腹地發展趨勢總量指標指的是衡量經濟發展的標準,根據2002年-2008年的青島國內生產總值的發展趨勢分析,其總量呈級數增長,增速相對平緩,且沒有較大的波動,這是和我國整體經濟發展速度是相一致的;但是,在受到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影響后,2009年的生產總值呈下降趨勢發展。隨后,全球經濟發展呈現了復蘇發展,2010年生產總值出現了上升,幾乎恢復到了出現經濟危機之前的水平;然而,盡管在2011年,青島港的生產總值達到了6615.6億元,增速為下降趨勢,但其總量卻在持續上漲。

三、青島港港口和腹地經濟協同性發展的實證探究

(一)協同性評價指標體系建立港口物流的評價指標指的是按照投入與產出量指標來選擇序參量,并且將其作為生產性泊位數、港口業務、投資額以及集裝箱的吞吐量等。事實上,腹地經濟系統是比較復雜的,為進一步提升評價目標的準確性、可得性,根據總量指標、貿易指標以及投資指標來選定序參量。不過,貿易指標與投資指標的確定又要結合國內外貿易與投資量的多少選定消費品的零售總額、投資額。

(二)實證結果1.總量指標從整體上來說,總量指標貢獻度呈上升趨勢發展,和青島經濟子系統相同,經濟危機對經濟總量指標的序參量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工業生產總之和地方財政收入由于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其協調適配度增長相對十分的平緩。2.貿易指標因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對外貿易出口總額對子系統貢獻度持續下降,加之,受后經濟危機財政刺激的進一步增大,其貢獻度水平持續增長。除此之外,由于國內需求量的增大,進一步增加了社會消費品額度的增長,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產業經濟的發展,從而提升青島經濟系統和子系統的協調適配度水準。

四、實證探究其實和策略建議

篇(2)

寧德市蕉城區草莓種植歷史悠久,傳統上草莓育苗大都選擇在平原地區就近育苗,這種方式育出的草莓苗抗耐病能力弱,病蟲害嚴重發生。為了培育出高品質的草莓苗,近年來該區大力推廣在中高海拔山間盆地冷涼氣候條件下的草莓匍匐莖育苗技術,采用這種技術育出的草莓苗,品質好、病蟲害發生少、幼苗花芽分化充分、花芽形成量多,容易形成早產、高產,彌補了該區對高品質草莓苗的需求,免除到北方地區長途運輸草莓苗的困難。筆者將該技術總結介紹如下。

1苗圃選擇

草莓根系淺,對土壤水肥要求比較嚴格,育苗地要選擇在海拔650m以上的半山區山間盆地,選用地勢平坦、土壤疏松、有機質豐富、光照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塊,最好避開病蟲害嚴重的地塊、與草莓病蟲害有共同寄主的作物地塊。

2苗床準備

在3月上旬將苗床土壤深翻30cm平整土地并整成寬1.0~1.2m、長8~10m、高10cm的寬畦,覆蓋地膜保溫促雜草萌發。4月上旬揭去地膜,用手工拔除大型雜草和牛筋草、狗牙根等難防除雜草,并全園噴布丁草胺進行化學除草。4月下旬草莓繁苗母株定植前5~7d,施入腐熟農家肥4.5萬kg/hm2、過磷酸鈣750kg/hm2、三元復合肥(N∶P∶K=15∶15∶15)375kg/hm2,將肥料均勻翻拌入苗床20cm土壤中,并將苗床表土耕平耘細。用14%樂斯本顆粒劑22.5kg/hm2撒施根莖基部土層,覆蓋薄土可有效防治地老虎、蠐螬、螻蛄等多種地下害蟲。

3母株定植

3.1選擇母株在草莓萌芽至結果期選擇新葉正常開展、小葉對稱、葉色正常、葉柄較粗、葉片較大、長勢健壯、豐產性好、連續現蕾、果形及品質符合品種特性的植株,加以標記,利用其抽生的根系發達的、具有4~5片發育正常葉片且無病蟲害的健壯匍匐莖苗作為草莓繁苗母株。

3.2定植時間草莓繁苗母株定植一般在4月下旬進行,避開晴熱天氣。

3.3定植密度在畦中央定植1行母株,株距0.5m,一般定植母株1.2萬~1.5萬株/hm2。

3.4定植標準適宜的定植深度是苗心與地面平齊,做到“深不埋心,淺不露根”,并使根系舒展。栽后立即灌透水,使土壤沉實。如果根系外露,要及時用細土覆蓋根系,補澆水;如果苗心被淤,要及時用水沖洗,提高栽植成活率。

4苗期管理

4.1疏除花蕾4月下旬至5月初是草莓植株花序旺盛發生期,此時開花結果必將大量消耗繁苗母株營養,影響母株的健壯生長和匍匐莖的發生。定植后的30d內要隨時檢查母株的生長狀態,母株現蕾后要及早分次摘除全部花蕾,不使其開花結果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植株營養生長,及早抽生大量匍匐莖。

4.2噴赤霉素在5~6月,噴布赤霉素30~50mg/L1~2次(噴2次時,第2次在第1次噴布后7~10d進行),促進匍匐莖的產生。

4.3人工引莖在匍匐莖大量產生時,應及時把匍匐莖向母株四周拉開,以防交叉或重疊在一起,造成稀密不均,影響土地利用率。引莖的同時,要在匍匐莖第2、4等偶數節位上壓土,以促進幼苗根系扎入土壤,形成健壯的匍匐莖苗。

4.4中耕除草母株定植成活后至匍匐莖布滿田塊需幾個月時間,此時正值夏秋雜草滋生季節,稍有疏忽常會造成草荒。因此,在草莓育苗期間要進行多次中耕鋤草,保持土壤疏松,松土有利于匍匐莖苗的扎根和生長。中耕時要注意保護匍匐莖,以保證出苗率。

4.5水分管理母株定植后立即灌足水,次日再復水1次,注意保持土壤濕潤。生長前期要小水勤灌,促進幼苗扎根成活。梅雨天后,進入高溫季節,這時水分管理應是關鍵,以土壤濕潤不積水為宜。草莓育苗期正值雷陣雨頻繁季節,要時常清理畦溝以保證排水通暢,力求雨停田干,防止田間積水,保持土壤良好通氣條件。水分管理的同時,也可使用遮陽網搭頂以降溫保濕。4.6肥料管理母株定植成活后,可結合澆水施用5%腐熟稀人糞尿或5%尿素水肥追1次肥,隔10~15d再追施1次。一定要掌握好濃度不能太高以免燒壞母株?;羁煤鬁囟戎饾u升高,植株生長旺盛,6月份大量抽生匍匐莖,此時應密切注意植株生長情況。匍匐莖子株苗根系扎入土中后,每隔15~20d澆施1次稀人糞尿。8月上旬以后,應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也可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作根外追肥,以促匍匐莖苗健壯生長,花芽分化充實。

4.7剝葉摘心匍匐莖發生太多必將造成草莓苗太密,光照不良,容易產生許多細弱苗;早期發生的匍匐莖苗株葉開展,造成田間郁閉,有利于病蟲害的發生。因此,在8月上旬進行追肥前,應及時剝除大苗的腳葉、病葉,疏除部分細弱苗,并摘除幼苗發出的匍匐莖,保證幼苗的生長空間。一般每個母株可保留6~8條匍匐莖,每條匍匐莖留4~6株幼苗摘心,促進幼苗健壯生長。

4.8噴多效唑為控制匍匐莖的發生,可在8月上旬噴布100~200mg/kg多效唑,能抑制后期匍匐莖的發生,使早期的匍匐莖苗生長健壯。

4.9病蟲害防治繁苗田中匍匐莖子株苗生長期正值高溫高濕時期,常見害蟲有菜青蟲、斜紋夜蛾等,于幼蟲2~3齡期用40.7%樂斯本乳油稀釋1000~2000倍進行1次噴霧。危害草莓匍匐莖子株苗生長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和葉斑病等,以炭疽病為害最重,自匍匐莖苗發生至移栽時均可發生,應于發病初期用施保功50%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或百菌清7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結合中耕及時摘除枯葉、病葉、黃葉,減少病源和防止再次侵染。

5

;壯苗標準

新莖粗在1.0cm以上,具有4~5片以上發育正常的葉片,葉大色綠,葉柄短粗,根系發達,單株鮮重30g左右,無病毒病,無病蟲危害癥狀。

參考文獻

[1]段恩中.反季草莓促成栽培育苗標準技術[J].中國果菜,2008(3):11.

篇(3)

2康復景觀

2.1康復景觀的概念

康復景觀或稱康復花園,是近40年來興起于美國的一類帶有康復功能或者治療功效的景觀類型,主要是指與治療或恢復身體健康有關聯的各種類型環境所包圍的場所,這類景觀以能夠實現身體、精神與心靈的協調健康而聞名。

2.2康復景觀相比普通景觀的特色

普通景觀類型可能具備改善環境,優化生態,促進人的公共交流活動等多種功能,而康復性景觀自始至終以具有康復作用為先,當康復景觀的一般功能與康復功能發生沖突時,優先景觀的康復功能??祻托跃坝^的主體服務人群具備特殊性,在養老地產景觀設計中植入康復景觀設計非常適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特征,除了滿足老年人的安全、審美需求以外,還能夠讓老年人在每天的生活接觸中維護身心健康,預防疾病,緩解身體不適。

3康復景觀設計在老年地產中的應用

3.1借鑒中國傳統養生理論

中國傳統養生的門類豐富,各臻其妙,簡捷適用,如:針灸、推拿、按摩、食療食補等,每種養生門類都有其各自的妙處,如幫助老年人堅固牙齒、延緩老年人視力衰退、改善老年人聽力,促進老年人鎮靜安神等功效,老年人都很喜聞樂見。傳統的中醫養生學綜合了陰陽、五行等學說,強調在養生中環境的重要性,遵從天人合一,尊崇自然的原理。康復景觀的設計應借鑒中國古典園林在傳統養生文化方面的手法,汲取在建筑營造、筑山理水等方面的養生思想,根據中醫五行把景觀各要素與人的身心聯系起來,使養老地產中的康復景觀更加符合老年人的文化背景,更好的調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2利用植物的藥用價值

基于大眾認知,藥用植物是指具備強健身體、醫治疾病等醫療功效的植物。藥用植物在景觀中具有營造景色、展示文化內涵和保健康復的作用,人們融入到用藥用植物打造的環境中,可以達到恢復身心,保持健康的效果。藥用植物的保健、藥用價值系統歸納并積極探索藥用植物在康復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將藥用植物有意識地融入康復景觀的設計中,將營造一種新型的融藝術、保健、傳統文化、科學為一體的養生康復景觀。按照藥用植物在景觀中的不同用途及其自身特征可將藥用植物分為以下幾類:嗅覺型的藥用植物,外療型的木本植物,內療型的中草藥,綜合型的中草藥。藥用植物在康復景觀設計中的運用,能夠起到弘揚中草藥文化的效果。

3.3注重植物的形態影響

一般來講老年人的生理上會表現出新陳代謝放緩、抵抗力下降、生理機能下降等特征,老年人對環境的依賴感也會越來越強,研究發現:1)自然型植物景觀,舒張壓顯著降低,心臟速率顯著降低,收縮壓降低但不顯著;2)幾何型植物景觀,舒張壓和收縮壓顯著降低,而心臟速率略有升高;3)在主觀評價中自然型植物景觀舒適性較好,觀賞后呈現正性情緒狀態,植物幾何型植物景觀促進作用相對較小,不適宜緩解緊張情緒。結果綜合表明,不同形態類型的植物景觀環境對人生理和心理產生不同影響。

3.4強調參與性、體驗性

老年人懷舊、怕孤單、返老還童、喜歡參與式活動,從老年人與自然、老年人與科學知識、老年人與家庭、老年人與鄰里四個方面增強康復景觀互動性,如:種植勞作活動、家庭親子活動、科普教育活動、農作物產品交換活動和其他生活互助活動。增強老年人與環境中的晴雨變化、土地更新、植物生長等自然過程的全面體驗和互動,增強對社區環境的主人翁意識和認同感,增強老年人對親自動手改善生活環境主動性和合理的途徑,滿足老年人的各類心理需求。

3.5公共設施適老化

老年地產的康復景觀設計要創造老年人喜愛甚至熱愛的環境場所,讓老年人喜歡走到室外,體驗自然,沐浴陽光,實現輕松愉悅交流的場所。康復景觀設計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體能狀況,增設戶外休憩模塊,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看護者視線的順暢,設計尺度上符合殘障老人的活動,同時注意考慮四季節氣變換對自然條件的改善??紤]到老年人對子女、小孩的親情交流需求,將老人活動區與兒童活動區臨近設置,全程實行無障礙設計。

篇(4)

一、地方政府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的必要性

區域經濟發展包括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經濟結構的轉變、公共事業的發展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應該以市場為基礎手段,區域經濟發展也應該遵循著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但市場并不是萬能的,在區域經濟發展的一些領域,市場是無效的或是缺乏效率的。這就需要地方政府發揮自己的作用,引導區域經濟健康發展。

1.市場失靈

市場失靈是指資源配置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達不到帕累托最優的各種情況。在市場失靈下,公共產品不能實現完全、公平的供給。因此,克服市場失靈通常要求政府的干預。但是,地方政府對市場活動的介入和干預,只能是輔的、補的,而不能過度的進行強權干預,違背市場經濟規律。

2.政府利益地方化

在地區差距日漸擴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驅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開的形式,或以隱蔽的形式實行地方保護主義。產生了一系列阻礙區域經濟發展的異化行為,各地區進一步擴張面臨的共同障礙,是行政體制分割,各自為政,行政性區際關系替代了市場性區際關系,難以做到資源的優化配置。

3.公共服務缺乏

政府的公共服務是指以政府為主的公共部門生產的、供全社會共同消費、平等享受的公共產品和服務。長期以來,我國地方政府在公共產品的提供上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對經濟建設和公共事業的投人不平衡,偏重生產性和盈利性的經濟類基礎設施(交通、水電、通訊等),而對社會保障、文化教育、環境保護等公共事業的投入不足,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二是在公共事業的投人上,又沒有把經營性和非經營性的分開,導致公共產品領域不斷擴大,給財政造成沉重的負擔,使財政支出捉襟見肘,這既限制了基礎設施的發展,又限制了公共事業的發展。三是長期以來,一些地方政府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片面追求的增長而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造成了人與自然環境的不協調。

二、地方政府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有市場因素、自然地理條件、基礎設施條件因素、產業結構布局因素和政策等。要克服這些因素,就需要地方政府發揮作用。

1.制定科學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引導區域經濟發展

地方政府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引導本區域經濟發展。首先要根據中央制定的經濟發展戰略,明確本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并確定發展規劃的分步實施落實。其次要根據本區域經濟發展實際,確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政策。再次要確定發展本地經濟,引進人才,技術,資金方面的重點方向和目標。最后制定良好的地方教育政策,人力資源開發政策,優化人才環境,實現人力資源與經濟發展相一致、相互補充。

2.完善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主要包括政府承擔的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實施公共政策,擴大社會就業,提供社會保障,建設公共基礎設施,健全公共服務體系等方面的職能。地方政府對區域經濟發展起重要的推動作用。

3.轉變政府職能,進行政府管理創新

首先,將公共管理作為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職能,凸顯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

其次,強化地方政府妥善協調利益關系的能力,保障社會公平正義。

第三,將解決民生問題作為地方政府管理的著力點。

第四,尊重市場規律,發揮政府特有作用,淡化行政區劃,強化經濟區劃,破除行政壁壘,優化區域經濟布局。

4.培養人們的市場意識,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

市場意識不是從書本上學來的,而是在實踐中產生的。有了市場人們自然會有市場意識,但是市場又是依靠有市場意識的人建立起來的。解決這個問題,政府首先要轉變自己的價值取向,從自我主導型向市場主導型轉變,下放權力,市場的事情依靠市場機制本身去調節。地方政府政府要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和法律環境,確保區域政策的嚴肅性、有效性、連續性以及穩定性,保障地方政府之間,政府和企業之間能夠依法處理相互之間的利益關系,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創造一個穩定預期收益的投資環境,給各類投資者以信心和激勵,從長遠的角度促使資源在區域間合理流動。

5.調整區域產業結構,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主導產業

區域產業結構是區域內產業空間組合的狀態,合理地利用區域資源,大力發展主導產業,求得更大的區域效益,是地方政府的最終目標。從產業布局來看,由于長期受條塊分割的影響,目前區域經濟發展中產業結構同化現象較為突出。根據區域產業集聚理論,由于區域的主導產業,在生產上或者在產品分配上有著密切聯系,或者在布局上有相同的指向性,這些產業按一定比例布局在區域的某個優越的地區內,就可以形成一個高效率的生產系統,改善企業生產的外部環境,從而使區域整個生產系統的總體功能大于各個企業功能之和。從企業發展方面來看,為私人部門創造就業機會,提供資金支持和財政承諾;以區域內主導產業為主建立競爭優勢;設立可量化的目標以監測其進展;促進區域市場而非地方市場的發育等。

6.培育和發展民間組織,完善經濟發展的服務體系

鼓勵建立各類民間組織。各級地方政府應積極推進體制改革,打破阻礙民間組織發展的制度障礙,為民間組織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組建跨地區的民間組織,以民間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推進地方政府合作,進而加快區域經濟發展。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智囊機構,主要由各地的經濟專家學者組成,為區域間地方政府決策提高咨詢。二是培育“中間體組織”的成長。

這里的“中間體組織”主要是指由市場原則與組織原則的相互滲透、盈利性組織原則與非盈利性組織原則的相互滲透、政府組織原則與民間組織原則的相互滲透所衍生出來的具有新特征的組織體。

民間組織可以對市場經濟制度產生深刻的影響,它一方面會彌補市場組織功能作用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抑制企業組織的非市場化行為和不良的市場行為;另一方面可以分解部分政府的經濟職能,抑制政府權力無限擴張的趨勢。保證市場機制作用的正常發揮。地方政府應鼓勵這些民間組織發揮效用。通過這些自發的或官方促成的民間組織逐步提升企業戰略、拓展市場深度和擴張市場容量,并對政府形成軟約束。

參考文獻:

[1]張雷寶.地方政府公共投資效率研究[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5.

[2]魏后凱.中國地區發展[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

[3]胡兆量.中國區域發展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陳棟生.區域經濟學[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篇(5)

1政府危機管理的概念界定

隨著社會問題的日益增多,政府作為公共權力的行使主體,時刻都要面對不同程度的危機,而政府處理的危機是屬于公共范疇的,被稱為公共危機。所謂的公共危機是指“由于內部和外部的高度不確定的變化因素,對社會公共利益和安全生產嚴重威脅的一種危險情況和緊急狀態,那么能夠引起這種危機情況的緊急狀態的事件就是公共危機事件”。學界通常對“政府危機管理”和“公共危機管理”作為等同的概念,不做嚴格的區分。但是以張小明為代表的一些學者認為政府危機管理具有雙重意義。政府作為一般的社會組織和其他的組織一樣也會面臨自身體系內外的一些危機狀況,比如財政危機、生存危機或人力資源危機等,關于應對這些危機的管理活動是政府危機管理的第一層含義。政府作為社會的管理者這個身份行使社會管理職能時,政府應對的危機是屬于公共范圍的,是對公共危機的管理,這屬于政府危機管理的第二層含義。文中使用的“政府公共危機管理”與“政府危機管理”不做區分,且是從政府危機管理的第二個層面出發研究政府的公共危機管理。由于公共危機普遍是由地方開始引發和蔓延的,地方政府在預防、遏制公共危機中處于主導地位,本文強調從地方政府的角度分析協作式公共管理在政府危機管理中的存在狀況。

2地方政府協作式管理普遍存在的原因分析

協作性公共管理“描述了在多組織安排中的促進和運行過程,以解決單個組織不能解決或不易解決的問題”。協作性公共管理從方向上可以分為縱向協作和橫向協作??v向協作強調政府組織內部層級間的協作活動,政府部門直接,政府與政府之間的合作;橫向合作強調政府和非政府直接的聯絡和合作,通過伙伴關系、網絡、契約關系、結盟、委員會、聯盟、公會和理事會,公共機構和私人機構的管理者代表其組織共同制定戰略,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本文側重于研究地方政府的橫向協作管理。

奧圖爾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為何跨越組織(例如組織間網絡的管理),普遍存在且有可能增加的五個重要原因。協作性公共管理普遍存在于地方政府的管理之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眾的需求多樣化和政府失靈的矛盾以及協作主體的成長造成的。

處理艱巨或者復雜問題的政策可能需要這樣的結構來執行。政府面臨的公共危機和問題越來越復雜。問題的環境更加惡劣,單個部門已經不可能獨立解決這些復雜的問題,更不用說嚴重的公共危機,協作成為了政府管理的必然選擇。

基于政府直接干預范圍上的局限性鼓勵而不是抑制了基于網絡的解決方法。隨著社會和市場的發展,公眾偏好政府提供更多的服務和產品而同時要求政府減少干預。此外。政府失靈一個重要的體現就在于不能為公眾提供個性話的公共產品,為了滿足公眾的這些需求,政府只有與非政府組織和公民協作才能做到。

政治驅動力誘導出需超越因政策目標而可能必要的聯網;行政管理者經常必須平衡清晰集中的項目權威的技術需要與要求包容和更寬廣影響的政治要求。

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公民參與社會事務管理意識的增強和途徑的增多,為政府橫向協作管理提供了可能性;組織網絡的建立和信息技術的現代化為政府間縱向協作提供了平臺。

3政府公共危機管理協作主體分析

3.1非政府組織

非政府組織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的非政府組織是指除了政府和企業之外的所有社會組織;狹義的非政府組織是指地方、國家或國際級別上組織起來的非營利性的、自愿公民組織。文中采用的是狹義的非政府組織的概念。非政府組織從產生開始就與政府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由于非政府組織非營利性的特征,在我國政府成為非營利組織獲得經費的來源之一。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協作形式主要是采取合作和賦權的方式,關鍵是利用非政府組織在專業技術方面的優勢,取得在危機管理中的更好效果。非政府組織在公共危機發生時起到了很好的社會整合作用,由于非政府組織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和準公共物品,以公共利益為所有活動的最后依歸,能夠得到公眾的信任,以最快的速度和號召力整合社會閑置資源為地方政府解決危機提供協助。此外,非政府組織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社區中的活動頻繁,為地方政府解決公共危機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國家誠信機制的缺陷和公民志愿精神的缺失成為非政府組織走不出的困境。公共危機的管理中,政府仍然處于主導和支配地位,對公共危機管理的參與主體起監督和指導作用。然而政府在危機管理中甚至不能避免組織內部的尋租行為,更不用說能很好地監督和避免非政府組織在危機管理中謀取私利。

3.2營利性組織

營利組織主要是指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組織,在地方治理理論中,企業作為政府協作的對象,主要以外包和委托的形式納入地方政府管理的領域。營利性組織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利潤最大化,提供的是多樣化的私人物品。營利組織的高效性和對環境變化的高度適應性是區別于政府低效、反應遲鈍的特點?,F代政府面臨的是更多復雜多變的社會問題,不僅要對公共危機事件作出快速的反應還要解決手段陳舊的問題。營利組織在這方面的優勢彌補了政府的不足。公共危機管理是有一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在危機發生前和發生中更多的是依靠政府和社會的力量,但在危機發生后的重建階段,政府需要營利組織通過契約和合同的形式將政府的部分工作外包給企業去完成。政府將危機管理的部分職能轉移給企業,并不意味著放棄所有的監督管理權。與政府的協作關系并不能改變營利組織追求私利的特性,為避免營利組織的外部不經濟行為,政府應該建立起完善的協作模式,以達到社會利益最大化的目標。我國政府在管理中往往重結果不重投入,就會出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對等的結果。

3.3公民

政府與公民的協作關系主要體現在公民和政府協調合作共同創造社會安全文化和在應對危機意識和能力上的提高。群眾的危機意識、危機預防能力和應對危機的能力是影響地方政府危機管理的重要因素。公民是公共危機的直接受害者,社會安全文化是需要在政府的管理下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在公民的廣泛和積極參與下形成的,反映了一種社會的倫理和文化。在預防公共危機的管理中建設安全文化有三層次的要求:一是觀念意識,主要是社會管理者和民眾一起培養起來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理念,只有在觀念上形成了預防公共危機的意識才能最大限度地預防公共危機的發生,很多危機都是在不經意間發生的;二是行為文化方面,行為文化是觀念的反映,同時又作用于觀念,“公民社會”的發展使公民增強參與政府管理的積極性和增加了參與社會管理的渠道,公民行為文化的發展為公共危機管理中快速動員社會提供了基礎保障;三是制度文化方面,政府在長期的安全文化的培養和管理中形成有效地管理制度,為創造良好的社會安全環境提供制度的保證,為社會的安全創造良好的環境,出現社會、政府與公民的良性互動協作關系。

4地方政府協作管理的困境

4.1公共危機協作管理的責任問題

責任是一個控制問題,明確責任是協作管理的難題。在官僚制體制內,組織的層級結構極其嚴密,嚴格規定了不同層級和職位的職責。而在協作性管理中納入的主體本身是處于體制外的組織。這些政府組織外的組織要承擔政府在處理公共危機中的部分職能的時候必然存在責任的分配問題。政府不管與那個協作主體合作都要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其他主體是否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要的話責任的大小如何分配,這是協作管理中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

篇(6)

作者:王得翔 季秀麗 馬德東 張玉可 何寶龍 王文巧 肖偉 單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內科 濟南市中醫醫院呼吸內科

2009年濟南市總人口數為603萬,其中城市人口430萬,農村人口173萬;城鎮日工資為68.2元/d,農村日均勞動收入為23.4元/d[4]。疾病經濟負擔指標包括:最近12個月,用于治療哮喘的醫療費用,非醫療費用,哮喘患者因哮喘累計誤工天數,家人因照顧哮喘患者累計誤工天數。與經濟負擔可能有關的因素包括:最近12個月用藥、是否接受全球哮喘防治創議(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INA)方案的正規治療,哮喘的治療費用,每年疾病發作次數,每年急診次數,每年是否住院治療及住院次數;相關因素包括是否合并鼻炎等其他過敏性疾病,吸煙狀況及是否合并其他非過敏性疾病。統計學處理問卷結果由兩名調查員獨立錄入計算機數據庫。采用SPSS16.0軟件分析數據。由于經過正態分布檢驗發現哮喘的醫療費用、非醫療費用、患者及其家人誤工天數均為偏態分布,其中部分數據(如家人因照顧哮喘患者累計誤工天數)采用中位數表示時為0,而且標準差又較大,因此參考有關文獻用均數表示[5]。率的比較用χ2檢驗,相關危險因素研究用逐步Logistic回歸。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調查對象本次共調查13419人,哮喘患者152例,患病率為1.1%。疾病經濟負擔152名患者的年總直接醫療費用為471504元,人均3102元;總直接非醫療費用為109440元,人均720元,年人均直接經濟負擔為3822元。城市和農村哮喘患者及其家人年均誤工日分別為10d/年和15d/年,總間接經濟負擔為84573元,人均556元。年總經濟負擔為665517元,人均4378元。由此推算,濟南市哮喘的年直接經濟負擔2.53億元,年間接經濟負擔0.37億元,總經濟負擔2.90億元。哮喘患者用藥情況、疾病診治情況及相關因素現患哮喘患者用藥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抗生素的比例均最高,見表2。哮喘患者中,病程超過10年、未接受GINA方案規范化治療比例很高,每年住院、每年都因病去急診就診者比例也較高。醫療費用水平分成高(>2000元)、中(301~2000元)、低(0~300元)3組,分析各因素對其影響。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居住地、是否合并鼻炎等其他過敏性疾病、是否合并其他心肺疾病、年去急診次數、是否需住院治療、是否吸煙、是否接受GINA方案的規范化治療等因素對治療費用水平的影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性別、年齡、職業、婚姻狀況、文化程度、收入和醫療費用來源等因素對治療費用水平的影響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可能影響哮喘治療費用的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將上述7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由回歸方程結果可知,合并鼻炎等其他過敏性疾病、合并其他非過敏性疾病、住院、吸煙、未接受GINA方案的規范化治療是哮喘治療費用的影響因素,增加了哮喘患者的經濟負擔,(表略)

從20世紀80年代起,近20年來全球哮喘患病率增加了30%,80%的醫療費用是由20%的患者引起的,1989年調查結果顯示山東省總人群哮喘病患病率為0.59%[7],本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濟南地區普通人群支氣管哮喘患病率則為1.1%[8]。隨著哮喘患病率的快速增長,勢必會造成支氣管哮喘的總經濟負擔急劇增長。本調查數據分析顯示,吸煙是導致支氣管哮喘患者經濟負擔增加的重要因素。在煙草的煙霧中可發現超過4500種的化合物和污染物,其中包括可吸入顆粒物、多環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尼古丁和丙烯醛等。多項研究表明,煙草煙霧可增加哮喘的嚴重性,加速哮喘患者肺功能的損害程度[9],使其發作次數增多、嚴重程度加劇、住院頻繁,從而導致支氣管哮喘患者經濟負擔加重。我國于2011年2月14日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并于2011年5月在全國各級醫療衛生系統開展了深入扎實有效的控煙運動。本項研究的結果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控煙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而控煙運動的持續開展,對減輕支氣管哮喘的經濟負擔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必須引起患者、醫生和社會的高度重視。由本研究資料可見,沒有接受規范化治療,是支氣管哮喘患者經濟負擔加重的因素,除了GINA宣傳、普及不夠之外,一個突出的問題是抗菌藥物的過度使用。調查數據顯示,在哮喘患者治療藥物中,抗菌藥物的使用率為48.5%,這種現象在農村尤為嚴重,其應用比例高達62.2%。抗菌藥物在哮喘中高比率使用的原因是復雜的。如基層醫生(尤其是鄉村醫生)不能夠正確診斷哮喘,而認為是其他感染性疾病;又如,醫生對哮喘疾病本質的認識不足,GI-NA方案在很多醫院沒有得到普及和貫徹,很多基層醫院的醫生對其知之甚少,甚至把氣道變態反應性炎癥誤認為細菌感染性炎癥,認為抗菌藥物的“消炎”可以治療哮喘;再如,患者對抗菌藥物的迷信依賴而主動甚至強烈要求使用;另外,有關部門對抗菌藥物使用的監管不夠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上述原因的最終后果是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后者影響了哮喘的病情控制,增加住院率,使哮喘的醫藥花費明顯增高,而抗菌藥物的過度使用本身又直接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增加患者和社會的經濟負擔。對于規范抗生素的使用,近年來衛生部先后出臺了48號及38號文件,規范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本次調查資料使我們領會到貫徹執行衛生部對抗菌藥物的管理規范對于哮喘這一非感染性疾病所具有的戰略意義。合并鼻炎是支氣管哮喘患者經濟負擔加重的另一重要原因。有研究發現哮喘的發病率與過敏性鼻炎(allergyrhinitis,AR)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10]。Valovirta等[11]調查發現73%的患者在診斷為哮喘前有AR的癥狀,當AR癥狀加重時,79%的患者伴隨有哮喘的加重。故支氣管哮喘往往伴有AR,即“同一個氣道,同一種疾病”,治療支氣管哮喘的同時治療AR,能較快控制病情,縮短病程,降低治療費用。有研究發現,伴有AR的哮喘患者已經成為醫療費用最高的疾病之一,分別治療可明顯增加醫療費用和降低生命質量[12],積極治療鼻炎可以減少哮喘患者急診和住院的次數。綜上所述,濟南地區支氣管哮喘患者經濟負擔沉重,吸煙和抗生素的過度使用是主要的、但又是可以控制的經濟負擔增加的因素,積極控制吸煙,大力宣傳貫徹實行哮喘的規范化治療,杜絕濫用抗菌藥物,可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有效降低哮喘的經濟負擔。

推薦精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在线网址|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高清|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催奶虐乳戴乳环| 老司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www色|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男女一对一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99在线播放视频|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 交性大片欧美网|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网| 两个人一上一下剧烈运动| 无遮挡色视频真人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污污的小说片段|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被夫上司强迫的女人在线| 国产女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真实乱系列2孕妇| bbbbbbbw日本|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91av手机在线| 国产美女极度色诱视频www | 1000部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 中文无码字幕中文有码字幕| 日本在线观看免费看片| 久久影院秋霞理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 成人在线免费看|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