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假期復習計劃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本文設計了一種應用微波加熱的氟化氫解析器,實現從酸解液中解析氟化氫氣體的目的。該解析器包括方形筒體、進口端蓋和出口端蓋等,如圖1所示。進口端蓋和出口端蓋由法蘭分別連接在方形筒體的兩端構成解析器,進口端蓋上設計有酸解液進口,出口端蓋上設計有酸解液出口。方形筒體為臥式水平放置,方形筒體由若干分段筒由法蘭連接組成,每個分段筒的上部設計有微波發射器的安裝口,在靠近出口端蓋的分段筒上部還設計有氣體出口、放空口。解析器內部與物料接觸的部分采用噴涂聚四氟乙烯防腐層,用來解決介質與材料的相容性的問題。使用時,酸解液從酸解液進口連續進入解析器,酸解液從進口流向出口,流動過程中酸解液在解析器內被安裝口上安裝的微波發射器發出的微波加熱,解析出來的氟化氫氣體從氣體出口去到后續氟化氫氣體處理工段,剩余的酸解液從酸解液出口流出去后到續酸解液處理裝置。
2微波加熱氟化氫解析器的優點
與傳統氟化氫解析器的列管式換熱器結構相比,使用微波加熱與襯聚四氟乙烯來解決氫氟酸強腐蝕問題是本設計的兩大關鍵點,本設計微波加熱氟化氫解析器,具有制造成本低、解析效率高、能耗低、使用壽命長的特點,實現從酸解液中解析氟化氫氣體的目的。具體優點為:
(1)采用微波加熱技術,用酸解液分子高頻往復運動產生“內摩擦熱”,使酸解液加熱速度快且均勻,避免傳統加熱方式存在的溫度梯度與加熱不均勻現象,同時使解析器結構簡單。
(2)采用聚四氟乙烯噴涂技術防腐,避免因為四氟乙烯的加工性能差,難以直接由聚四氟乙烯制造解析器實現的通病;內部整體噴涂聚四氟乙烯防腐,使得殼體可以由普通合金鋼制造,避免使用高成本的904L貴金屬合金材料。
(3)解析器采用方形筒體、分段法蘭連接、水平放置的結構形式,摒棄傳統解析器通常的列管式換熱器結構,使其結構簡單,制造、安裝、運輸等成本大幅下降。
作為特定文化的產物,電影作品通過類型化的、視覺譜系的手法建構的是能夠被普遍認同的文化價值觀。好萊塢的類型化影片表達的正是美國特有的文化價值觀。羅蘭德·艾默里克導演,梅爾·吉布森主演的《愛國者》是一部以18世紀70年代美國獨立戰爭為背景的史詩性影片。該影片以明快、有序的線條講述了主人公從反對戰爭到為復仇而戰及最后為自由而戰思想的轉化,以個人命運的轉變反映了時代的變遷,表達了自由與平等、崇尚英雄等典型的美國文化價值觀。
影片中美國文化價值觀的體現
(一)自由與平等觀念的宣泄
好萊塢電影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建構起健全而穩健的類型體系。類型化的影片雖然情節各異,敘事結構不一,但大體遵循著規范性的敘事模式、造型設計及情感訴求。自由斗士式的人物形象一直是好萊塢史詩影片著力塑造的形象。美國文化強調機會平等、政治權利的平等。“美國人追求個人之自由與平等,歷來主張人應當自立、自強。在美國人眼中,惟有不懈的自我奮斗才有可能獲得自我的實現,體現出人生存于世的意義和價值,也只有依靠自我奮斗而獲得最終成功的人,才會贏得美國人由衷的尊敬和贊嘆。”[1]
《愛國者》中的主人公本杰明·馬丁是英國殖民地的僑民。他是個充滿矛盾的人,年輕時曾經在英國軍隊中服役,作為無情的斗士,在英軍對法國和印第安人的殖民擴張戰爭中立下戰功。但戰爭的殘酷使他的良心飽受著自己過去所犯下罪行的折磨,所以戰后他轉變為和平主義者,告別戎馬生涯,回到了南卡羅萊納州的農場,希望享受安寧的家庭生活。然而,英國統治者為了進一步鞏固對殖民地的絕對統治,征收眾多不合理的高額賦稅,采用高壓手段剝奪當地人的自由權利。這一切迫使殖民地的移民開始反抗。本杰明并不想參與他們的斗爭,但他發現他的生活被獨立戰爭攪得天翻地覆,殘暴的英國軍隊劫掠了他在南卡羅萊納州的家園,殺死他的二兒子并將奪走他所摯愛的一切。現實的發展逐步使這位久離沙場的老戰士認識到,要想保護自己的家庭和安寧,惟一的選擇就是去為一個自由的年輕國家而戰斗。影片中值得一提的還有參戰的一名黑奴,他目不識丁,一開始參戰是因為參戰有報酬并能獲得自由之身,但常被白人同伴嘲笑。隨著戰爭的發展,他已獲得自由,但仍然堅持在戰場,原來鄙視他的白人同伴問他為什么他已經自由了卻還不離去。黑奴回答道:“我自愿在這的。”白人同伴說:“你和我們在一起,我感到無比榮幸。”影片透過這些人物心態及人物關系的處理宣揚了典型的自由與平等的“美國夢”,在年輕的新的國家的形成過程中宣揚人人可以通過奮斗改變自己的地位獲得自由的“美國夢”,自由、平等是實現個人價值的必要條件。
《華盛頓觀察》周刊曾對美國人的“美國夢”做過調查,提出:“美國夢是一個被眾多美國人普遍信仰的信念,機會均等是美國夢的靈魂。社會階級縱向流動,尤其是由下層階級至上層階級的社會流動是美國夢表現出來的最為顯著特征。”[2]正因如此,影片通過主人公及其追隨者最終驅趕走英國殖民者的成功告訴我們普通平凡的人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美國夢”。影片通過黑奴的心理覺悟也表達了黑人對自我精神世界及文化價值的思索。他們遭受種族歧視,在思想意識上受白人強勢文化的影響,在新的文化建構中存在心理沖突與困惑,不斷尋找出路。白人所宣揚的自由、平等、博愛等人文理想,對像影片中黑奴這樣的缺乏身份、邊緣化的群體來說極富吸引力。文化是一個動態的平衡,在美國這個新的國家的形成過程中,多民族的融合逐漸形成文化的聚合體系,而影片給我們找到了一個聚合的途徑就是自由、平等的理想追求。
(二)英雄崇拜意識的體現
好萊塢類型化影片都有規范化的敘事模式、人物造型。在史詩性的影片中除了宏大的史性敘事背景外,影片都會創造基于歷史背景的、強勢的英雄人物形象。“英雄”是從想象和象征的文化譜系中抽象出來,能為他人提供范本的典范。這一形象在不可預測的歷史發展面前總是會歷經坎坷,本身在內心歷程里經歷“救贖”,最終“拯救”世界。這樣的形象代表的是觀者對歷史及事件發展復雜性、不確定性的猶疑不決及希望有人能廓清迷霧,掌控未來的心理渴求。可以說這是美國文化中典型的英雄崇拜意識,也是“個人主義”的體現。“個人主義”是美國文化價值觀的核心之一。美國文化中的“個人主義”強調作為具有獨立精神個體的人應該在宗教和政權之外保持人格上的獨立與自尊。個體的人應該具有勇于擔當、坦誠相待、獨立穩健、富有創造性等人生守則。英雄崇拜意識是好萊塢電影生產與消費的絕對主體,基辛格說:“美國人特別欣賞那種一馬當先帶領車隊的牛仔,那種單槍匹馬進入村莊或城鎮的牛仔。”無數的類型化影片中英雄模型的累積建構了好萊塢影片中富有美國文化價值觀的英雄,英雄敘事成為好萊塢的經典敘事。
影片《愛國者》給我們展示了這種理想狀態的個人英雄,而且這樣的英雄是富有平等、獨立意味的平民意義上的英雄。如前所述,主人公本杰明·馬丁有不平凡的人生經歷,他有謀略,遇到危險鎮定自若,在安享家庭溫情時遭遇家園毀滅、兩個愛子先后被嗜殺的人生悲劇。這樣的人生悲劇也是主人公由最初的追求“田園夢想”,否定戰爭到為復仇而戰,再到為自由而戰思想轉變的重要推動力。他以擔當、決絕、獨立的個性完成了自我療傷,在內心歷程里經歷了自我的救贖。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旦確立了自我的人生準則,便成為強悍且全能的英雄主義的化身,他或孤身救子,或獨闖敵軍大本營營救隊友,或在戰場上力挽狂瀾,揮舞星條旗高呼為自由而戰。影片中他被敵人稱為“鬼魂”,行蹤不定,威力四射,在戰爭中拯救了整個軍隊。戰爭的大背景仿佛是他一個人的舞臺,獨立戰爭的歷史以極具個人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影片展示的正是美國文化中崇尚個人奮斗、富于冒險、不屈不撓的個人英雄主義,從這一點上看該影片正是典型的美國意識形態性的產物。
影片中文化價值觀的符號體現
[DOI]10.13939/ki.zgsc.2016.38.134
1 引 言
對于公共文化服務的概念,實踐界和學術界有較多的界定。一種類型是狹義上的公共文化服務,含義界定是圍繞著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的主體、提供的內容和主要目的展開的。另一種則是廣義上的公共文化服務,將政府對文化領域提供的文化管理內容也包含在內,即文化政策服務(包括文化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等)和文化市場監管服務。本研究中的公共文化服務是指狹義上的公共文化服務,簡要講就是公共部門為滿足公共文化需求而提供的各類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總稱。具體來說公共文化服務是為了滿足社會成員的文化方面的公共性需求,旨在提高公民文化生活水平和文化素養,由政府或其他準公共部門提供或委托提供的,與文化有關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2 國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的經驗
2.1 新加坡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
新加坡提倡的是政治管制與經濟自由相結合,在政府治理上受西方政治體制影響深遠,同時在文化價值上又受到東方文化的影響。新加坡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常常可以見到以商業化的手法進行建設。
新加坡信息通信藝術部制定的《2004―2008新加坡文化數據摘要》分為五個部分:A.文化和藝術場所和活動,B.文化和藝術活動參與;C.藝術教育和學校藝術課程參與;D.文化和藝術的資金支持;E.文化和藝術領域的經濟貢獻。這里的“資金支持”包括慈善捐助和政府財政撥款兩大塊;“經濟貢獻”包括文化和藝術領域的從業人員數,提供的工作崗位數,以及文化和藝術給經濟活動帶來的附加值。而藝術教育也在數據統計體系中排在了第三的地位,成為公共文化服務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以文化和藝術活動參與為例,這一指標中有一項具體展示了不同階層民眾參與文化活動的數據。將參與文化活動的民眾按年齡劃分為15~19歲、20~34歲、25~49歲、50~64歲四個年齡段;按職業劃分為:PMETs、秘書銷售與服務業、制造業交通與清潔工人、學生、家庭主婦和其他六種;按收入劃分為:8000美元以上、4001~8000美元、2001~4000美元、2000美元以下。這樣細致的劃分能從指標數據中反映更多的信息:參與文化活動的民眾的年齡情況如何、薪金水平如何以及教育程度如何等。
2.2 英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
英國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具有普適性與唯一性。普適性是指該指標體系在全國范圍內適用,唯一性是指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在整個國家范圍內地方政府績效情況的評價都是唯一的。
以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之間英國的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為例,其間用于考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績效的重要工具是“國家指標體系”。該指標是根據政府綜合開支審查而做出的,數量為198個,是中央政府考核地方政府及地方合作伙伴的績效的唯一指標。其中所包括的文化服務指標有4個:A、參加體育及主動娛樂的成年人;B、使用公共圖書館;C、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D、參與藝術。
以使用公共圖書館這一指標為例,該指標評價的是地方公共圖書館的使用水平,指標的定義為當地區域的成年人中,在最近12個月內至少一次使用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人所占的比例。使用公共圖書館的內容具體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參觀固定的公共圖書館或者流動圖書館,使用其提供的圖書館服務。第二,使用電腦訪問在線圖書館資源或者服務。第三,以電話或者電子郵件等方式請求以及收到圖書館的服務。第四,得到館外的主動服務,如家庭投遞或者在圖書館建筑之外的圖書館活動等。公共圖書館之所以備選入到指標中來,在于它充實了個人的生活、提高了社區的凝聚力、提升了教育水平、增強了人們的幸福感。該指標旨在鼓勵人們對公共文化活動的參與和享受。
2.3 日本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
在日本,同樣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評價指標。以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為例,政府構建了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標準。該標準設定的指標包括四個方面:投入指標、產出指標、成效指標和影響指標。投入指標指的是一段時間內美術館機構運行方面所需的資金投入量;產出指標是指一段時間內美術館機構的以下具體統計:包括入館的人數、新到館的人數、社會弱勢群體到館的比例、外國客人到館人數、公民利用率、在館內參觀的時間、志愿者人數、網站累計點擊次數和舉辦展覽的次數等;成效指標則是從美術館文化服務對社會及大眾產生的效果和影響去評價,具體包括以下指標:參觀滿意度、志愿者滿意度、關心該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發展的居民比例等;影響指標是指以大眾公認的價值觀為參考標準,對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所實施的計劃在一定時期過后產生的效果及影響進行績效評估。
3 國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的啟示
3.1 指標適用范圍明確界定
對于單個指標來說,指標的定義及所統計的口徑是明確界定的。比如:在英國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中,對于美術館、博物館的定義及統計口徑做出了明確的定義,范圍清晰,保證了指標統計過程中的準確性。再如,同樣是在英國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中,使用公共圖書館指標中的主體是當地區域的成年人,這里的成年人則具體界定為16歲及以上,避免統計過程中出現誤差。
3.2 評價的簡單與直接
指標的設計、陳述與解釋簡單明了。比如,日本的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產出指標是指一段時間內美術館機構的具體統計:包括入館的人數、新到館的人數、社會弱勢群體到館的比例、外國客人到館人數、公民利用率、在館內參觀的時間、志愿者人數、網站累計點擊次數和舉辦展覽的次數等。這類指標的特點是較少地使用晦澀的專業性強的詞匯,使指標的含義能夠被大多數民眾直觀地理解,提高民眾的參與度。同時,指標多為直接性指標,較少復合指標,因此能夠避免了復雜的計算,能夠直接反映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3.3 標準化與個性化相結合
標準化是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的必要基礎,同時也要與個性化相結合。例如,雖然英國公共文化服務指標評價的框架是全國通用的,但是為了兼顧地方的特殊性,也可以在指標的評判標準上做出妥協與分等級。在公共圖書館中,考慮到英國地方發展仍然存在不均衡的情況,就將評分標準劃分為內倫敦、外倫敦、大都會區、單一政府和郡政府五種。體現了因地制宜,使指標的標準化與個性化相結合。
3.4 強調戰略合作伙伴之間的合作
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由多方構成,不僅包括政府還包括其他合作伙伴。如,英國的政府提供全部或者部分的資金支持,由獨立的法人團體來實現文化的供給,獨立的行業協會則出具監管規定,政府與社會是良性的互動合作關系。一定的競爭性與合作性保障了服務質量的提高與成本的節約,同時也促使政府不遺余力地促進戰略合作伙伴之間的合作。
參考文獻:
[1]胡稅根,李倩.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政策發展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3):43-52.
[2]喻鋒.績效評價指標設計的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探析――基于中英公共文化服務評價的比較[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5(1):15-18.
企業對于存儲空間的需求將不斷增長,如何確保企業數據安全和可訪問性已成為維護和促進其業務增長的關鍵。作為全球領先的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希捷擁有專為目前中小企業而設計的網絡附加存儲解決方案產品組合,該產品組合包括5款容量為2TB至30TB的NAS解決方案,性能完全可以滿足多達100名員工的家庭辦公室和小型企業的需要。希捷網絡存儲和網絡存儲Pro產品線配備了新的直觀的操作系統NAS OS 4以及專為沒有專屬IT資源的小型企業而設計的硬件,非常容易使用。
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英國、新西蘭,逐漸擴展到其他國家的行政改革運動一直持續了1/4個世紀,至今方興未艾。根據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依蓮。修拉。卡馬克的統計,世界上超過340萬人口的國家和地區的123個國家中,99個國家開展了行政改革運動,其中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都包括在內。
當代西方行政改革有兩條主線,即市場化與績效化。政府做什么以及如何做,體現的是市場化的主線,其背后的理論是公共選擇理論。政府內部管理改革體現的是績效化的主線,新公共管理理論是其指導理論。與中國行政改革側重機構調整不同,發達國家政府內部管理改革側重管理層次,其總的改革導向是績效化。
一、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內部管理改革的動因
1、財政、信任和管理危機是改革的直接動因。
20世紀70年代末,由于經濟“滯漲”導致的一些帶有共性的問題包括:政府開支過大,造成經濟停滯、財政危機嚴重、福利制度走入困境、政府部門工作效率低下、公眾對政府的不滿越來越強烈等。1979年撒切爾首相上臺時,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出現負增長,通貨膨脹率達10%,政府的花費占國內生產總值44%.20世紀70年代,美國gnp增長2. 9%,通貨膨脹率卻達7.4%.1965年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14億美元,1975年高達532億美元,1982年更飚升到2000億美元。因此,戰后美國大規模的行政改革始于1982年的里根政府。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到1992年,其累計聯邦財政赤字已達2.9萬億美元,所以才有克林頓政府持續8年的“重塑政府運動”。[1]人們以抗稅等實際行動來表示對大政府的懷疑與否定。20世紀80年代行將結束的時候,美國《時代》周刊在其封面上提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政府死亡了嗎?”對政府的信任一再降到創記錄的最低點。據蓋普洛調查顯示,認為政府不能秉公辦事的美國成年人從1958的23%上升到1980年的73%,認為官員浪費者從43%上升到78%.撒切爾夫人上臺時政府滿意率35%,不滿意率54%.
2、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是改革的外部動力。從wto的23個協議,492頁的文本看,僅有兩項條款涉及企業。政府的行政行為不再僅僅受制于本國政治系統內部的諸因素,受外界的影響越來越深。各國為了吸引國際商業與國際投資,必須通過政府改革來創造更好的投資和商業環境,為企業提高競爭力提供條件。比如,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壓縮福利,減輕稅收,降低生產成本,放松保護性經濟規制,使企業有競爭壓力,促使其成長。這一點日本的改革很典型。日本政府在金融、通訊、能源、農產品等方面放松規制后,效果顯著,金融業逐步自立和成熟,通訊業得到了實質性的發展。
3、信息技術推動及經濟社會變動是改革的深層原因。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技術革新迅速,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出現了微型化市場、馬賽克社會。公眾的價值觀念多元化、需求多樣化;民眾素質提高,民主意識、參與意識增強。社會公共事務極度復雜化,且變化迅速,時限性增強。政府必須更加靈活,更加高效,具有較強的應變力、創造力和響應力,更多地使公眾參與管理。但與工業社會相適應的科層官僚制政府彈性不足,不能及時回應,比較僵化、遲鈍,而且使行政機構規模和公共預算總額產生最大化傾向,易于導致高成本、低效率,顯然難以滿足這些要求,難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
4、企業管理創新的示范作用是改革的市場引力。80年代初,歐美銀行業和航空業的緩和管制迫使各公司為贏得顧客而展開激烈的價格和服務競爭,進行了管理機制、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上持續的制度創新,提高了服務質量,改善了組織績效,贏得了公眾和顧客的一致好評。這對公共部門產生了兩方面影響。根據福林和斯特里爾的看法,“第一,它提高了公眾對高水準服務的認識和期待。既然銀行能夠減少排隊等候的時間,征稅員有什么理由讓我們在那里耐心等候?既然我們能夠通過電腦終端隨時買到機票,為什么領取退休金需要那么多的復雜手續和函件往來?第二,它向公眾表明,提供服務可以有更佳的方法,沒有必要依賴官僚們根據他們自己的意愿和便利行事。”[2]因此,私營企業的革新精神及改革成果無疑對政府等公共部門構成了現實而又巨大的改革壓力。
5、理論上的支持和推動是改革的指導力量。新公共管理理論認為,政府以稅收為來源,以壟斷的方式和等級制的程序規則來供給公共服務;她既沒有追求利潤的終極目標,又沒有競爭造成的壓力;既缺乏評價績效高低的評價指標,更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內在動力。私營部門的管理水平比公共部門要先進、優越得多,最有可能符合公共利益。借用私營部門的管理理論、管理模式、管理原則、管理方法和技術,包括錄用私營部門的管理人員來“重塑政府”,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徑。
二、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內部管理改革的主要內容
政府的組織設計不是以官僚組織為基礎,不是以特殊利益集團的需要為基礎,不是以政治家控制官僚的方便為基礎,而必須以社會的需求、公民的導向為基礎。這是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內部管理績效化改革的理念基礎。為了取得納稅人關心的績效,按以下6條思路作了相應調整。
1、決策與執行分離,設立獨立的執行機構
1988年,英國政府開始推行“改進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動方案”。方案的核心是決策與執行分離,主要形式是政府核心部門制定政策,在部門內部設立獨立的執行機構,承擔具體政策執行和服務提供職能。執行局的首席執行官只對政府首腦或部長負責,在機構編制、人員錄用標準和程序、工資級別和待遇、內部組織結構、財務管理等方面,擁有充分的自主權,并對后果負有較大責任。首席執行官實行經理負責制,級別通常為副次官,3級公務員,競爭產生,四年一任。2002年英國的執行機構為127個,占全部公務員的78%,承擔了75%的公共服務。這一改革被稱為英國政府全面轉換管理和責任機制的重大努力,標志著英國“公共服務改革的一個轉折點”。它減輕了部長的工作負荷,使之集中精力于重大的政策問題,主要是確立目標并對績效進行有效控制,只關注預算總額和最終的結果。執行機構實踐中所體現的新原則可概括如下:工作目標從規則為本到結果為本的轉變;上下級部門從隸屬關系到契約關系的轉變;控制機制從投入、過程控制到結果控制的轉變;權力運作從層級節制的傳統集權模式到分權制度化的轉變。由于英國執行局的成功運作,德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13個國家紛紛效法。
2、放松政府內部規制,推行彈性化管理
西方國家十分重視通過規范化的操作程序對權力進行約束,因而管理統一性、標準化的程序手續方面的法律規章很多。它們包括人事、酬薪、預算、采購等方面的規制。但由于程序越講越嚴,預前控制的內部規制越來越多,嚴重地束縛了人們積極性的發揮,導致政府無效率。1993年《戈爾報告》指出:一個將要溺死的人不再要求哪怕是一滴水了,然而我們卻已經向身陷規制沼澤的官僚施加了更多的繁文縟節。例如,美國《聯邦人事法》850頁,推行此法條例1300頁,聯邦人事手冊1萬頁。《聯邦采購條例》1600頁,外加必遵條例2900頁。聯邦政府1/3職員的工作是為另外2/3人員制定規則。[3]
因而,近年來,放松規制,建立彈性化的管理制度,成為公務員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很多國家都廢除了過多、過嚴的人事管理法律規章,賦予基層組織和每個公務員更多的自主權,變惡性的監督為良性的鞭策,以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最為典型的是美國,1993年9月11日,克林頓簽署了12861號總統令,要求取消聯邦政府內部規制1/2.取消了多達10000頁的“聯邦人事手冊”,取消統一申請表格,簡化分類體制和公務員管理的程序及手續。通過放松規制,節約投資成本40-60億,常規成本20億,公文匯報1180萬工時,削減83%,行政簡化每年為民眾與企業節省280億。[4]
3、公民運動
質量和顧客滿意是21世紀公共管理的主題。然而,傳統的公共制度是“機構驅使的政府”,旨在便利管理人員和服務提供者而非顧客,且服務水平低劣。1993年美國戈爾報告在其第二章“顧客至上”中,提出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傾聽顧客的聲音———讓顧客做出選擇”。1993年9月11日,美國克林頓總統簽署了《設立顧客服務標準》的第12862號行政令,要求聯邦政府部門制定顧客服務標準。1992年的梅杰政府發起“公民”運動,用的形式把公共部門服務的內容、標準、程序、違諾責任等公之于眾,接受公眾的監督,以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此外,大力推行“一站商店”服務,力爭公民在一個站點能辦完需辦的事情。到1996年,的全國性公民達42個。英國政府把公民作為“整個90年代政府政策的核心”。
公民運動體現了以公民為中心,以公民滿意為目標,依靠公民評價和公民監督提高公共服務質量的理念。據統計,1996年全世界共有美國、比利時、法國、葡萄牙等15個國家推行了與英國公民運動類似的制度。1999年美國密西根大學商學院國家質量研究中心調查表明,公民對美國聯邦政府部門提供的公共服務打68.6分,對私營部門提供的商業服務打71.9分,大大提高了公民對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滿意度。[5]
4、績效管理
組織績效是當代政府管理的核心價值。政府管理改革的績效化取向,推動了以結果為基礎的責任機制的探索。1993年美國頒布《政府績效與結果法案》,以國家立法形式推動政府績效管理。1999年的布萊爾政府出臺的《政府現代化白皮書》提出確保公共服務提供的高效率與高質量。2003年英國中央政府開始實施“全面績效評估”。2004年9月在荷蘭鹿特丹召開公共服務質量大會,預示著歐洲已經開始從過分強調公共服務的效率,轉向強調公共服務的質量。
英國、美國、新西蘭等國開始出現以績效為基礎的合同管理。績效合同明確管理目標,績效評估確定獎懲依據。因此,各國都在探索有效的評估機制來評估價組織的績效。英國的雷納評審、財務管理新方案和走向未來計劃,強調以群體(小組或集體)為單位進行評估和獎懲,這樣既可以提高整體行政質量和效率,又可增強團體協作意識。新西蘭與美國一些州與地方政府探索績效預算,對某些行政行為實行投入與產出掛鉤的政策。傳統等級工資制正在被績效工資制所取代,如英國、韓國、丹麥、芬蘭、荷蘭、葡萄牙等國都建立了業績工資制和靈活的工資結構。到90年代中期,美國有39個州實施了公共服務質量計劃,29個州開展了政府部門績效測評,28個州就公共服務向作為顧客的公眾征求反饋意見。[6]
5、淡化職業化,強調專業化
政府機構的常設性和公務員的常任制是政府僵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政府內部管理改革主張在組織上建立臨時性機構,在人事上搞短期的或臨時的雇(聘)傭制,任務完成后即解雇(聘)。淡化職業化,強調專業化,尋求專業化與靈活性的統一。英國除核心司的部分高級官員還沿用委任外,其他公務員都實行契約聘用。美國常任制公務員由20世紀30年代的87.9%下降為目前的55.5%.1985年,美國新增臨時雇員7000人,增加22.4%,總數達到42118人。1993年臨時雇員達到15.7萬人,占聯邦全部雇員6%.丹麥聘任制雇員占雇員總數為80%,德國為70%,比利時為10%,韓國3%.就連一貫強調終身制的日本,也提出要在部分人員中實行聘任制設想。[7]目前,實行聘任制已成為西方文官制度改革的重要趨勢。
6、行政管理向信息化發展
20世紀80-90年代日趨成熟的信息技術環境,既向西方政府提出了改革其政府管理模式的要求,又為其改革政府管理模式提供了物質條件。政府信息化增強了政府采購作業的透明度;通過電子支付、電子文件交流,咨詢、信息服務等方式,便于民眾獲得政府服務;通過政府網站,政府的目標、計劃、意圖可以讓公眾明了和理解,還可獲得公眾的反饋信息,以改進政府的工作,這就等于是讓民眾參與了政府的決策過程。美國政府近年來著力推行“電子政府”的政策,關閉了近2000處辦公室,減少了24萬工作人員,聯邦政府的開支則減少了1180億美元。
三、對我國政府內部管理改革的啟示
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發展階段不同,行政法治化程度不同,但都處于信息技術的時代(盡管成熟程度不同),行政管理的發展有其一般的規律,權力的運作遵循著普遍適用的規則,官僚組織的弊病有著類似的根源。所以,既不能生搬硬套,又不能對發達國家邁向行政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其對策選擇視而不見。
1、正確認識當代西方政府內部管理績效化改革的利弊得失
多數國家行政改革后,“花費更少,工作更好”,這一良好的社會愿望比較好地得以實現。但是,正如世界銀行《1997年世界發展報告———變革世界中的政府》指出,對改革得以成功的環境的理解和對改革障礙的領會是同樣重要的。以下兩個問題是亟待人們思考和解決的:
(1)注入了重新評價和認識政府的新觀念。民主的政府不僅要體現人民的意志,更主要的是要更好地、更經濟地為公眾提供服務,既強調質量又強調效率。公民不僅要求制約政治家,也要制約行政官僚。在它看來,公民不僅是作為納稅人而存在,公民也是消費者。公民既可以憑借其納稅人的義務而享有公民的權利,又可以作為消費者通過其選擇權來使自己和公眾的利益得以實現。這樣,就在公共服務領域賦予公眾以消費者主權,即給予公眾以“用腳投票”的權利。當然,也存在公民的作用和地位問題。把公民當作市場上的普通顧客來看待,強調的重點是公民的經濟角色、經濟權利,不再是政治意義上的要素,因而公民個人的權利和法律地位大大降低。
(2)正確處理管理主義與政治責任感的關系。當代西方政府組織內部體制改革推崇管理主義理論,并給行政管理者較大的靈活性和決策權,官僚的決策作用明顯被強化了,而政治家的決策作用被大大降低,這對于過去把決策視為政治領導特權的傳統觀念是一次極大的沖擊。但在具體的運作過程中,政府官員又不愿放棄政治控制,仍希望公務員增強政治責任感,保持對政策的高度響應性和堅決執行。如果政治統治者抱著既想“吃蛋糕”又不想承受打破“雞蛋”的痛苦,必定會很快在改革的道路上陷入兩難選擇的境地。
放松規制,建立彈性化的管理制度,成為改革的重要內容。但是,人們也不無擔憂地認為如果沒有公務員的覺悟和高尚的道德信念作基礎,一些公共組織和個人在沒有規制或放松規制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像一匹匹脫韁的野馬恣意而為,并給組織效能帶來嚴重危害。在中國,規制領域仍是容易滋生腐敗的領域,所以在削減規制和簡化程序的同時,更要加強規制程序的嚴密性以及對服務提供者權力的監督。擴大聘任制公務員的范圍也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臨時雇員可能會因為“臨時”而缺乏獻身精神,甚至會喪失道德準則和職業感,產生行政管理的短期行為。
2、積極推進我國政府組織效能建設
(1)探索建立法定機構。國外成立法定機構的做法對我們的政府組織體制改革選擇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根據國務院的批準,我國已有一些城市試點“綜合執法”,逐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相適應的統一、規范、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在我國探索成立法定機構是轉變政府職能的需要;是克服部門職能利益化的需要;是綜合執法與理順執法體制的需要;是管理性事業單位改革的一條現實選擇;是實現“小政府、大社會”的一種現實選擇。決策與執行適當分開,有助于政府突出功能優勢,集中精力制定政策以及研究起草相關法律法規,從而實現政令的統一與決策的公平,有利于解決法出多門的難題提高執行效率,有助于實現政府的精簡、統一和效能,也有助于決策部門相對超脫地監督行政執行。
(2)既依法行政又適度規制緩和。我國目前遠未達到西方國家法律、法規多如牛毛“合法不合情”的地步,還不是完備的法治社會,公民的規制意識也不強。因此,必須加快法治建設步伐,嚴格執法,依法行政。但是,機械照搬法律規定和紅頭文件,僵化教條、不思進取的消極行為和官僚主義作風都是共同存在的。作為行政管制基本形式的審批、許可在我國不僅范圍過寬,而且審批、許可程序繁瑣、隨意性很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放松政府對企業特別是非國有制企業和市場以及個人生活方式不適當、不必要的事前管制,乃是我國行政改革的任務之一。
3、試行政府雇員制
西方這種淡化職業化,強調專業化的公務員改革方向值得我們注意。現階段我國也需要增加對公務員的彈性管理、增強公務員隊伍活力、吸引專門人才。因此,保持行政職位和行政崗位的公共性、開放性和流動性,留出一定比例的高級職位實行聘用合同制,定期聘任專家學者或者企業經理任職,是有現實意義的。政府雇員不具有行政職務,不行使行政權力,不占用政府行政編制,僅服務于政府某項工作或某一政府工作部門。吉林省政府已于2002年6月頒布了《吉林省人民政府雇員管理試行辦法》,率先在全國建立并實行政府雇員制度。長沙市今年將探索試行政府雇員制。2004年6月23日深圳市政府首次面向海外招聘政府雇員!通過改革,創造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有利于提高人民對干部隊伍的滿意程度,從而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性和效能性。
4、加快推進電子政務建設
推行電子政務是適應信息化時代政府管理活動的需要。電子政務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其對政府管理的影響首先表現為具有生產力性質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創新,政府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環境可以提高辦公室工作效率和生產力,精簡機構和人員,降低管理成本。其次,將不斷改變政府管理結構和方式,重塑政府業務流程。
5、強化政府績效管理
績效評估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它不僅涉及工作量,而且涉及產出結果的質及其實際影響。目前為了避免質的爭議績效評估多應用于公務員的管理職能領域,而非強調質的政策職能領域。對于我國,當務之急是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和做法,通過完善政策和立法使我國政府績效評估走上制度化、規范化和經常化的道路。要建立多重評估體制,形成人民監督和上級監督相結合的績效推動機制,從而建立讓老百姓高興和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政府績效不單純是一個政績層面的概念,還包括政府成本、政府效率、政治穩定、社會進步、發展預期的含義在內。十五計劃23項數字指標中20項為社會發展指標。要建立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不能片面地將經濟業績等同于政績,將經濟指標等同于政府績效的評估指標,gdp成了“一俊遮百丑”的硬指標。另外,效能建設一定要抓長效的監管機制,用制度來管理和規范辦事程序。要普遍實施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時辦結制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最終形成一個依法行政、廉潔勤政、高效行政、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的效能政府。
[參考文獻]
[1][4]宋世明。美國行政改革研究[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9.
[2][美]蓋。彼得斯。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的新思維[a].國家行政學院國際合作交流部。西方國家行政改革述評[c].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8.
[3][美]戴維。奧斯本、特德。蓋布勒。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m].上海市政協編譯組、東方編譯所編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
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系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基于債權流轉的新一代電子支付服務體系研發及應用示范項目”,是化解政府及企業債務,減少訴訟的有效途徑。該項目由科技部立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指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及安徽海匯金融投資集團產學研聯合創新。實踐中,主要由地方政府組建市或縣區級的國有獨資應收賬款債權管理公司,協同銀行、保險等專業機構,將企業靜態的應收、應付賬款,通過科技和增信方式,轉換為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記載的集融資、融貨、流轉、交易和抵付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動態可流轉應收賬款。
與保理相比,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重在做實初始債權債務關系;與質押貸款相比,更加注重流轉功能;與清理“三角債”相比,完全市場化運作,沒有行政性質的強制清理,不需要初始資金注入,不放大風險;與政府融資相比,直接盤活企業應收賬款,將更多資金注入實體經濟,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政府債務集中兌付壓力,最終實現逐步化解。目前,津皖浙晉已分別組建了天津渤龍、浙江余姚等8家國資應收賬款債權管理公司,42家中外資銀行參與,業務規模300多億元,未發生一例風險,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形成了完整的業務網絡和風險控制體系,受到商務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部委重視和支持。中國人民銀行指出,這種模式對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化解三角債、降低流通成本、化解地方政府債務、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將起到積極作用,支持擴大范圍。
一、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的內涵
1、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
從管理學角度來講,效率是指在特定時間內,組織的各種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比率關系。效率與投入成反比,與產出成正比。那么,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就是對特定時期內創新人才孵化體系的創新性和進步性進行研究,從資源提供、過程管理及投資增殖的角度評價創新人才孵化效率。
2、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的創新研究往往具有相當長的周期,不易在短期內取得成效,因此對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也是在特定周期內進行的。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研究的是在一定周期內,裝備制造企業對創新人才孵化的投入與創新人才孵化相關項目產出之間的比例關系。
從本質上講,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即研究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資源配置如何有效地使用,反映了創新人才孵化中各要素投入產出的轉化效率,以及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資源對創新人才孵化的貢獻程度。創新人才孵化效率反映了創新人才孵化投入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的產出水平下,提高創新人才孵化效率相當于節約了創新人才孵化要素投入;在一定的創新人才孵化投入水平下,提高技術創新人才孵化效率相當于增加了創新人才孵化的產出。
二、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指標的設計原則
建立合適恰當的指標體系是評價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設計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的評價指標,既要遵循一般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也要考慮到其行業和評價對象的特殊性。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原則如下。
1、實用性原則
在建立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時,應充分考慮到該評價指標是針對裝備制造企業的創新人才孵化進行的普遍研究研究,具有行業和人才類型的特殊性。同時,此指標亦是對所有裝備制造企業的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具有普遍適用性。指標的設置還必須結合裝備制造企業對創新人才管理的實踐,這樣才能形成具有實用價值的管理工具。
2、科學性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僅在理論上要科學完善,而且在實踐運用時要簡便易行,便于操作。指標的科學性可從合理性、準確性和全面性三個方面去理解,指標的層次應合理,下級指標能準確和全面地解釋說明上級指標的含義。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的影響因素眾多,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要以實際可觀察、可監測和可獲取為前提,減少主觀臆斷,較好的可操作性也是順利實現系統的實用價值不可或缺的特性。
3、定性、定量相結合的原則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需要考慮到眾多的復雜因素。這些因素中,有的可以定量測評,而有的因素就很難用定量的方法獲得直觀的數據,只能定性地表明趨勢。把定量指標定性化處理會增加人們的主管臆斷因素,影響評價準確性,過分強調把包括定性指標在內的指標量化,影響評價的客觀和準確性,在實際操作中也不易實現。因此,在構建該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時還要定性、定量相結合。
4、完備性原則
完備性意味著評價指標體系的信息量既必要又充分,由若干指標構成一個指標的完備群。從理論上講,多一個指標就會造成信息重疊和浪費,少一個指標就會造成信息不充分。一個指標最好能夠反映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的某一個層面,n個指標相互獨立,構成一個n維空間,空間中的每個點都對應著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一個狀態。
三、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指標的建立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的評價,是一個多維且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全面地考慮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投入、過程控制及結果,才能對其人才孵化效率做出準確的評價。結合前文的分析,本文從全過程和全要素的角度出發,認為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的評價指標,可從創新人才孵化的投入、創新人才孵化的管理和創新人才孵化的產出等三個方面來建立。
1、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投入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投入包括企業在創新人才孵化方面對人、財、物的投入。創新人才孵化對人的投入指標包括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數量、創新人才占企業總人數的比重,創新人才的知識結構等。裝備制造業屬于資本密集型的行業,創新人才孵化對財的投入指標包括企業在創新人才孵化方面的資金投入,例如開發人才孵化相關項目用款,及資金投入占企業總支出的比重。一般來說,裝備制造業企業固定資產投入的比例都比較高,產品開發及儀器設備購置等費用比例也很大,對大型的成套設備的生產來說更是明顯,因此創新人才孵化對物的投入主要包括固定資產、設備等的投入。這些人、財、物方面的指標均是表現裝備制造企業在創新人才孵化方面的客觀投入。
2、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管理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管理是對企業利用培訓、開發、激勵等手段對創新人才孵化的過程進行控制,以獲得滿意的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管理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創新人才的待遇滿意度、創新人才的利用、創新人才的培訓、創新人才的激勵、創新人才的考核等。
3、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產出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產出衡量的是企業創新人才孵化在人才、技術和收益三個方面的產出,主要表現指標有創新人才數量增量、完成的創新項目、發明專利授權、企業品牌美譽度、創新項目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全員勞動生產率等。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指標體系的具體結構如表1所示。
四、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指標的內涵
如上所述,本文構建的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的指標體系,共包括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投入、管理和產出共三個方面,共有16個三級指標,其中定性指標5個,定量指標11個。
1、定性指標的內涵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管理指標中的創新人才待遇、創新人才培訓、創新人才激勵、創新人才考核四個三級指標為定性指標。這四個指標均是對創新人才孵化過程的控制方式,以多元化的手段和方法提高人才孵化的效率。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產出指標中的企業品牌美譽度為定性指標。創新人才孵化是一個過程性和階段性的工程,創新人才孵化若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創新人才發揮作用,那么企業在科研、技術、生產、運營等各方面會加速發展,以此提升企業形象。
2、定量指標的內涵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投入指標中有創新人才數量、創新人才占企業員工人數比重、創新人才知識結構、創新人才孵化項目資金占資金支出比重、創新人才孵化設備購置資金占資金支出比重共五個三級定量指標。“創新人才數量”是衡量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投入的一個重要指標,相對來說,企業創新人才越多,表明企業進行創新人才孵化的成功系數越大。但創新人才數量不能絕對衡量創新人才孵化效率,“創新人才數量占企業員工人數比重”能反映出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果。一般來說,創新人才數量占企業員工人數比重越高,則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越高。“創新人才知識結構”的評價標準并不十分明確,現在一般用企業員工中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數占企業員工人數的比例來衡量創新人才知識結構,其計算公式為:創新人才知識結構=創新人才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數/企業員工人數。“創新人才孵化項目資金占資金支出比重”反映了企業在創新人才孵化項目方面資金的投入,其投入比例越大,則表明企業對人才孵化越重視。“創新人才孵化設備購置資金占資金支出比重”是企業在創新人才孵化方面的投入指標。裝備制造企業的設備投入需要較大的支出,比重越大,則投入越多。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裝備制造業也在不斷地吸收新的科技知識,信息化的普及也使裝備制造業的產品技術含量及產品的附加值也越來越大。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管理指標中有創新人才利用這個三級定量指標。“創新人才利用”屬于創新人才孵化管理中的定量指標,反映出企業對創新人才的利用情況,用創新人才的利用比率來表示,即進行創新人才孵化前后,創新人才在企業各個生產運營活動中的參與程度的比較。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產出指標中有創新人才增加數、完成的創新項目、發明專利授權數、創新項目收入占總收入比重、企業生產率共五個三級定量指標。“創新人才增加數”能直接反映出創新人才孵化的效果。增加的人數越多,則孵化效果越好。“完成的創新項目”是創新人才孵化產出中的另一個定量指標。創新人才必須要參與到具體的項目運作中去,才能產生生產力。完成的創新項目越多,人才孵化產出效果越好。“發明專利授權數”計算了是創新人才孵化啟動后,由創新人才完成的發明和專利的申請授權數量,反映了創新人才在進行孵化過程中或之后的研發能力水平。“創新項目收入占總收入比重”則考核了創新人才孵化的項目帶來的經濟收益。“企業生產率”反映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五、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指標的驗證
如上文所述,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評價的指標體系從“投入”、“管理”和“產出”三個方面構建,這三個二級指標又相互影響。對于指標間的相互關系,及其是否能較完整和全面地對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可用結構方程模型進行驗證。若用Xi(i=1,2,3)表示指標體系中的二級指標,用Xij(i=1,2,3;j=1,2…,6)表示隸屬于各二級指標的三級指標,圖1即為利用AMOS軟件及二級指標的設定關系,驗證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指標。后期若有實證數據,可用相應數據進行指標和權重修正。
六、結論
本文從理論層面對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的指標體系進行了設計。其中,解釋了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的內涵,建立了評價指標體系,解釋了指標體系中5個定性指標和10個定量指標的內涵。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僅僅是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工作的第一步,接著可繼續對創新人才孵化效率評價的模型和方法進行研究,結合裝備制造企業的特點和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評價方法。
【參考文獻】
中晚期消化道腫瘤主要包括進展性胃癌和轉移性大腸癌,患者經手術治療后也難以根除,因此只能采用姑息性切除的方式緩解癥狀,臨床上主要采用全身化療的方式治療[1]。目前治療消化道惡性腫瘤的化療藥物主要有四類:氟尿嘧啶、拓補異構酶抑制劑、紫杉類和鉑類。本次研究將通過對國內外有關替吉奧(S-1)和氟尿嘧啶治療中晚期消化道腫瘤的臨床資料進行系統評價,探討兩者臨床價值。1資料與方法
1.1文獻標準研究采用隨機對照試驗,研究需滿足S-1與氟尿嘧啶或兩者同時治療中晚期消化道惡性腫瘤治療療效比較。
1.2評價結果主要結果:總生存期和無病生存期。次要結果:血液系統并發癥,消化道癥狀,血液中鉀、鈉、鎂含量等[2]。2結果
2.1納入文獻數量文獻共48篇,其中16篇S-1治療消化道腫瘤,共涉及人數2066例。
2.2療效評價
2.2.1總有效率S-1組總有效人數為145/476,總有效率則為30.46%;氟尿嘧啶組總有效人數為137/458,總有效率為29.91%,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
2.2.2總生存率兩組患者24個月內總生存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3無病生存率兩組患者在各個時間段內的無病生存率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2.3并發癥發生率兩組患者在貧血、中性粒細胞減少發生率、白細胞減少發生率、血紅蛋白降低發生率、空腔粘膜炎發生率、厭食發生率、疲勞發生率、肝功能等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然而在血小板減少發生率等方面則具有統計學差異(P
胃癌在世界各國的發生率都較高,而消化道腫瘤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因此其診斷和治療都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患者發現消化道惡性腫瘤時都是中晚期,其主要原因就是惡性腫瘤在早期的臨床癥狀并不明顯,加上大部分國家都沒有對消化道腫瘤進行早期排查,在這種背景下,對于消化道腫瘤的治療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日本首先開發并使用S-1治療消化道腫瘤,其廣泛得到各專家的關注,針對這一項目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這不斷推動者消化道腫瘤的治療工作。
本次研究通過對S-1治療中晚期消化道腫瘤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發現目前對于其臨床療效的系統評價并不多,因此選用S-1與氟尿嘧啶治療的療效及并發癥進行分析。本次研究發現,與氟尿嘧啶相比,S-1并沒有提高中晚期消化道腫瘤患者的總生存期,也并未延長其無病生存期。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S-1在中性粒細胞、血小板、惡心、血液中鉀、鈉、鎂含量等方面均優于氟尿嘧啶,但其對于膽紅素的影響則較為嚴重[4]。
綜上所述,S-1并未提高中晚期消化道腫瘤患者生存期,但可以降低部分并發癥發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參考文獻
[1]邢漢飛,韓超.替吉奧聯合手術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08).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青島地區eb病毒(ebv)相關胃癌及鼻咽癌組織中ebv主要潛伏期編碼基因啟動子甲基化狀態。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異性pcr(msp)及亞硫酸氫鹽基因組測序法(bgs),分析32例ebv相關胃癌及20例ebv陽性鼻咽癌標本中編碼ebv核抗原ebnas基因的啟動子cp、wp、qp以及lmp1和lmp2a編碼基因啟動子的甲基化狀態。結果 ebv相關胃癌及鼻咽癌腫瘤標本中ebv編碼基因啟動子的甲基化狀態與腫瘤細胞的潛伏感染類型一致:cp和wp呈高甲基化狀態,而qp未發生甲基化;2種ebv陽性腫瘤標本中lmp1和lmp2a編碼基因啟動子甲基化狀態有所不同,兩者在ebv相關胃癌組織甲基化程度明顯高于其在ebv陽性的鼻咽癌(χ2=19.15、11.01,p<0.01)。結論 甲基化是調控ebv主要潛伏期基因啟動子活動的重要機制之一。
【關鍵詞】 皰疹病毒4型,人;胃腫瘤;鼻咽腫瘤;dna甲基化;啟動區(遺傳學)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the major ebv latency promoters in ebvagc and npc zhang xia, liu xia, jing yongzheng, et al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266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major epsteinbarr virus (ebv) latency promoters in ebv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 (ebvagc) an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in qingdao area. methods methylation status of specific cpg sites of cp, wp, qp, lmp1 promoter (lmp1p) and lmp2a promoter (lmp2ap) was systematically detected in 32 ebvagcs and 20 npcs by bisulfite genomic sequencing (bgs) and 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 results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these promoters in ebvagc was consistent with npc. wp and cp were hypermethylated, whereas qp was unmethylated;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lmp1p and lmp2ap in ebvagc was different from npc: the methylation rates of lmp1p and lmp2ap in ebvag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pc (χ2=19.15,11.01;p<0.01). conclusion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the ebv major latency promoters is one of important mechanisms in regulat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se promoters.
[key words] herpesvirus 4, human; stomach neoplasms; nasopharyngeal neoplasms; dna methylation; promoter region (genetics)
eb病毒(ebv)屬皰疹病毒科γ皰疹病毒亞科成員,95%以上健康成人攜帶ebv,與人類多種腫瘤如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hodgkin病、胃癌等密切相關[12]。不同ebv相關腫瘤組織和ebv陽性細胞系中病毒基因的轉錄表達形式有所不同,在ebv潛伏感染細胞中,可表達的病毒基因有10多種,如ebv核抗原(ebna)1、2、3a、3b、3c和lp,潛伏膜蛋白(lmp)1、2a和2b,ebv編碼的小rna(eber)1和2以及barf0的轉錄產物。根據ebv潛伏期基因表達形式不同分為潛伏ⅰ、ⅱ、ⅲ型3種潛伏類型。ebv相關胃癌和burkitt淋巴瘤組織均可以檢測到潛伏期基因ebna1、ebers、lmp2a、barf0的轉錄表達,為潛伏ⅰ型。除了上述基因以外,在鼻咽癌組織、hodgkin病中還可檢測到lmp1的表達者為ⅱ型潛伏。體外ebv永生化的b淋巴母細胞系(lcl)可檢測到包括6種ebnas和3種lmps等在內的大部分ebv潛伏期基因的表達,稱為ⅲ型潛伏。研究表明,ebv相關胃癌及鼻咽癌組織中病毒基因表現為限制性表達,推測ebv可能通過表觀遺傳機制調控病毒基因啟動子,尤其是通過其甲基化狀態來調控病毒基因的表達[3]。研究顯示,ebv編碼基因啟動子序列中cpg位點甲基化可抑制相應基因的表達,但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淋巴細胞來源的ebv陽性腫瘤和細胞系。本實驗選擇上皮來源的ebv相關胃癌和ebv陽性鼻咽癌作為研究對象,檢測其ebv主要潛伏期基因啟動子甲基化狀態,為深入探討ebv相關腫瘤的發生機制及防治提供實驗基礎。
1 材料和方法
1.1 細胞系
ebv陽性akata、raji和b958細胞系由日本鳥取大學醫學部生體情報學教室西連寺剛教授惠贈,分別為潛伏ⅰ型、潛伏ⅲ型burkitt淋巴瘤細胞系,ebv永生化的潛伏ⅲ型lcl細胞系用作該實驗的對照細胞。上述細胞用含有體積分數0.10的胎牛血清、105 u /l青霉素和100 mg /l鏈霉素的rpmi 1640營養液,于37 ℃、體積分數0.05的co2培養箱中培養。
1.2 腫瘤標本
新鮮胃癌組織和石蠟包埋鼻咽癌組織取自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蓬萊市人民醫院和煙臺毓璜頂醫院。采用原位雜交檢測石蠟組織切片中ebv編碼的小分子非多聚腺苷酸eber1的轉錄[4],篩選出32例ebv陽性胃癌和20例ebv陽性鼻咽癌標本。
1.3 dna提取
采用酚氯仿異戊醇抽提法常規提取新鮮胃癌組織dna,采用qiaamp dna ffpe試劑盒提取石蠟包埋鼻咽癌組織dna,具體操作步驟按試劑盒(qiaamp tissue kit, qiagen, hilden, germany)說明進行。
1.4 dna處理
取30 μl上述提取的組織dna (2~5 μg),加33 μl新鮮配制3 mol/l的naoh溶液混勻變性,置37 ℃水浴15 min;將新鮮配制的亞硫酸鹽溶液(2.4 mol/l 亞硫酸鈉,ph 5.0~5.2;0.5 mmol/l 氫醌與3 mol/l naoh的混合液)333 μl加入變性dna中進行修飾,55 ℃避光孵育4 h。修飾后的dna脫鹽純化處理按照dna純化試劑盒(qiagen, hilden, germany)說明操作步驟進行;脫鹽純化的dna溶于50 μl te緩沖液中,室溫下靜置5 min。再加入3 mol/l的naoh 5.56 μl,37 ℃水浴15 min,使其脫磺化基團。將純化后dna溶解于100 μl te緩沖液中,-20 ℃保存備用[5]。
1.5 甲基化特異性pcr(msp)
以亞硫酸氫鹽修飾的組織dna作為模板進行msp,甲基化特異性引物、未甲基化特異性引物以及msp產物大小見表1,其中wp和cp特異性引物參考文獻[56]設計,qp、lmp1 和 lmp2a啟動子特異性引物采用methprimer軟件進行在線設計。 pcr反應體積為25 μl,包括dna模板2 μl,1.25 u熱啟動酶takara,1.5 mmol/l mgcl2,0.2 nmol/l dntp 和0.6 mmol/l引物。反應條件:95 ℃預變性5~10 min;然后95 ℃變性30 s,最適溫度退火30 s,72 ℃延伸1 min,共38個循環;最后72 ℃延伸10 min。擴增產物置20 g/l的瓊脂糖凝膠上電泳,紫外線凝膠成像系統記錄分析結果。ebv陽性akata、raji和b958細胞系dna 作陽性對照,ebv陰性ramos細胞dna作陰性對照。
1.6 亞硫酸鹽基因測序
為進一步檢測lmp1和lmp2a啟動子區域cpg位點具體甲基化狀態,并驗證msp結果,參考文獻設計引物行亞硫酸鹽基因組測序(bgs)[78],該引物序列位于msp引物序列外側,見表2。pcr反應體積為25 μl,包括亞硫酸氫鈉修飾的dna模板2 μl,1 u熱啟動dna聚合酶takara,1.5 mmol/l mgcl2,0.2 nmol/l dntp和0.6 mmol/l 引物。反應條件:95 ℃預變性5 min;然后95 ℃變性30 s,最適溫度退火30 s,72 ℃延伸1 min,共38個循環;最后72 ℃延伸10 min。擴增產物置20 g/l的瓊脂糖凝膠上電泳,紫外線凝膠成像系統觀察結果后送測序。表1 甲基化特異性pcr引物啟引物類型核酸序列表2 bgs測序引物引物類型核酸序列b958對應序列退火溫度
1.6 統計學分析
采用ppms 1.5[9]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校正χ2檢驗及χ2檢驗。
2 結 果
2.1 cp、wp及qp甲基化檢測
msp檢測結果顯示,b958細胞中未檢測到cp的甲基化,raji細胞中cp高甲基化,但在akata細胞系中同時檢測到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cp。raji和akata細胞系中wp呈高甲基化,但在b958細胞系中則呈部分未甲基化現象;3種細胞系中均未檢測到qp的甲基化。本實驗檢測的52例ebv陽性腫瘤組織均表現為cp和wp高甲基化狀態,而qp呈低甲基化狀態。msp檢測3種細胞系和部分ebv陽性標本wp、cp及qp甲基化狀態的電泳結果見圖1~3。
2.2 lmp1基因啟動子甲基化檢測
msp檢測結果顯示,32例ebv相關胃癌組織中lmp1啟動子均呈高甲基化狀態;20例鼻咽癌標本檢測到3種msp結果類型,其中包括m型9例(45%)、u型6例(30%),m+u型5例(25%),結果見表3。圖4為msp檢測2種ebv陽性細胞系和部分ebv陽性標本lmp1啟動子甲基化狀態的電泳結果。bgs檢測結果顯示:b958和akata細胞系lmp1編碼基因啟動子區的25個cpg位點均沒有發生甲基化;ebv陽性腫瘤組織的檢測結果與msp結果基本一致,除n43外,其余標本該區域25個cpg位點呈甲基化狀態。見表4。
2.3 lmp2a基因啟動子甲基化檢測
msp檢測結果表明,在84.38% (27/32)ebv相關胃癌和40%(8/20)的鼻咽癌標本中,lmp2a編碼基因啟動子表現為高甲基化,結果見表3和圖5。bgs檢測的結果顯示,b958和akata細胞系lmp2a編碼基因中啟動子區的20個cpg位點均沒有發生甲基化;ebv陽性腫瘤組織的檢測結果與
q7、q31、y13a 為ebv陽性胃癌標本,n31、n43為ebv陽性鼻咽癌標本,akata、raji、b958為ebv陽性細胞系。m代表采用甲基化特異性引物m1/m2的pcr結果,u為采用甲基化特異性u1/u2引物的pcr結果。表3 msp檢測ebv編碼基因啟動子甲基化狀態啟動子類型甲基化類型ebvagc(例)ebv陽性npc(例)
msp檢測結果基本一致。見表4。bgs測序結果證實,5例msp結果呈u+m的ebv陽性腫瘤標本(q215、da53、da78、da93和n36)中,lmp2a啟動子區域cpg位點呈部分甲基化。在3例ebv陽性胃癌標本(da53、da78和da93)中,lmp2a編碼基因部分cpg位點存在2種不同的甲基化形式,即甲基化(c)與未甲基化(t)同時存在(圖6)。
2.4 lmp1和lmp2a基因啟動子在ebv陽性胃癌和鼻咽癌中的甲基化率
ebv陽性胃癌組織中lmp1和lmp2a基因啟動子甲基化陽性率明顯高于鼻咽癌組織,差異有顯著性(χ2=19.15、11.01,p<0.01)。見表5。表4 bgs檢測lmp1和lmp2a編碼基因啟動子cpg位點甲基化狀態msp結q31、da53和da78為ebv陽性胃癌標本,n33、n39、n36均為ebv陽性鼻咽癌標本。
圖5 msp檢測lmp2a編碼基因啟動子甲基化電泳結果
圖中序列276對應表4中的cpg位點是14,287對應的cpg位點是15,310、313、315對應的cpg位點分別是16、17、18。如圖所見位點14、15存在兩種波峰,提示c與t同時存在;位點16、17、18僅一種波峰,即c。表5 ebv陽性胃癌和鼻咽癌中lmp1p和lmp2ap甲基化率的比較組 別nlmp1p陽性(例)陰性(例)甲基化率
3 討 論
基因表達調控區域的dna序列發生化學修飾可影響基因表達,dna甲基化是最重要的修飾形式之一。本實驗證實,ebv相關胃癌和ebv陽性鼻咽癌組織中,病毒基因表達調控區dna的甲基化與ebv潛伏期基因的表達密切相關。
編碼ebv核抗原ebnas的啟動子包括wp、cp和qp,其中wp和cp為ebnas的共同轉錄啟動子,可轉錄合成全部6種ebnas mrna,而qp為ebna1的專有啟動子,選擇性轉錄合成ebna1 mrna。ebnas在ebv相關胃癌及鼻咽癌組織中表達類型相同,僅ebna1表達,其表達受cp、wp和qp等3種啟動子調控[10]。實驗證實,wp和cp引物序列所含cpg位點的甲基化狀態可很好地反映啟動子的甲基化狀態[56]。本研究msp檢測結果顯示,在ebv相關胃癌及鼻咽癌組織中wp和cp表現為高甲基化,而qp則未發生甲基化,表明潛伏ⅰ和ⅱ型ebv陽性腫瘤組織中ebna1的表達由未甲基化的qp啟動[1112]。由此可見,啟動子區域cpg位點甲基化狀態與ebv基因表達密切相關,并呈反向關系,即dna甲基化一般抑制基因表達;而非甲基化一般與基因的活化相關。
通常認為在潛伏ⅲ型細胞系中,ebnas的表達受wp/cp調控,而qp處于沉默狀態。本實驗結果顯示,在b958細胞系中wp、cp和qp均呈低甲基化狀態,表明ebna1的表達由三者共同調控,其他ebnas的表達則由wp/cp調控。研究證實,raji細胞所有ⅲ型潛伏基因均表達,理論上6種ebnas mrna的轉錄表達是由wp/cp啟動,但本研究顯示raji細胞系中wp和cp呈高甲基化狀態,提示ebna1的表達受qp調控,其他ebnas的表達不受wp/cp調控,推測raji細胞系中ebnas的表達存在其他調控機制。研究顯示,ebv陽性bl細胞系在體外培養時易發生表型改變,如ebv核抗原表達的改變,早期傳代病毒基因表達呈高度限制性,僅ebna1表達;隨著傳代次數的增多晚期至少表達9種不同的病毒蛋白(ebna1、2、3a、3b、3c,lp,lmp1、2a、2b)[1314]。我們的結果也顯示,akata細胞系cp區域有少量cpg位點未發生甲基化,而且akata細胞系lmp1和lmp2a編碼基因啟動子的甲基化狀態也反映出其在體外培養過程中發生了表型改變。推測體外細胞培養條件與人體內環境明顯不同,缺乏免疫監視,對細胞系的研究可反映但不能代表原始腫瘤組織中ebv主要潛伏期編碼基因啟動子的甲基化狀態,因此有必要對原始腫瘤組織標本進行研究。
bgs檢測lmp1和lmp2a啟動子區域cpg位點甲基化結果表明,2種上皮來源的ebv陽性腫瘤組織中存在病毒基因啟動子不完全甲基化現象。1996年,robertson等[14]在對ebv陽性burkitt淋巴瘤和hodgkin病腫瘤組織中cp甲基化狀態進行研究時就發現存在不完全甲基化現象。我們的前期研究結果也證實,lmp1和lmp2a在ebv陽性胃癌組織中表達不同,其中lmp1不表達,而lmp2a僅在部分標本中表達[15]。fahraeus等[16]采用免疫印跡法檢測到lmps在約71%鼻咽癌組織(標本來源中國)中表達。本研究結果顯示,2種ebv陽性腫瘤組織中lmp1和lmp2a編碼基因啟動子的甲基化狀態有所不同,在ebv相關胃癌標本所有的lmp1基因啟動子和絕大部分(27/32)lmp2a編碼基因啟動子呈高甲基化狀態;而在鼻咽癌組織中,lmp1和lmp2a編碼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明顯下降,高甲基化率分別為45%和40%,表明ebv相關基因調控區域dna甲基化狀態是基因表達的重要調節機制之一。bgs檢測結果所示的部分ebv陽性胃癌組織標本中部分cpg位點u與m同時存在,我們推測其原因有兩種:一是等位基因甲基化情況不一致;二是病毒基因組dna甲基化狀態不同(病毒部分dna甲基化而另一部分dna未甲基化)。
總之,ebv陽性胃癌及鼻咽癌組織中,ebv主要潛伏期編碼基因啟動子區域cpg位點甲基化狀態與其表達呈負相關,ebv基因的高甲基化狀態有助于其逃避免疫活性個體的免疫系統的監視,并長期存在宿主細胞內,其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的具體作用機制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masucci m g, ernberg i. epsteinbarr virus: adaptation to a life within the immune system[j]. trends microbiol, 1994,2(4):125130.
[2]adms a. replication of latent epsteinbarr virus genomes in raji cells[j]. j virol, 1987,61(5):17431746.
[3]vogt p, jones p a. current topic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dna methylation and cancer[m].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0:2134.
[4]fukayama m, hayashi y, iwasaki y, et al. 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 and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of the stomach[j]. lab invest, 1994,71(1):7381.
[5]tao q, swinnen l j, yang j, et al. methylation status of the epsteinbarr virus major latent promoter c in iatrogenic b 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application of pcrbased analysis[j]. am j pathol, 1999,155(2):619625.
[6]hutchings i a, tierney r j, kelly g l, et al. methylation status of the epsteinbarr virus (ebv) bamhi w latent cycle promoter and promoter activity: analysis with novel ebvpositive burkitt and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j]. j virol, 2006,80(21):1070010711.
[7]takacs m, salamon d, myohanen s, et al. epigenetics of latent epsteinbarr virus genomes: high resolution methylation analysis of the bidirectional promoter region of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 and 2b genes[j]. biol chem, 2001,382(4):699705.
[8]salamon d, takacs m, schwarzmann f, et al. highresolution methylation analysis and in vivo proteindna binding at the promoter of the viral oncogene lmp2a in b cell lines carrying latent epsteinbarr virus genomes[j]. virus genes, 2003,27(1):5766.
[9]周曉彬,紀新強,徐莉. 醫用統計學軟件ppms 1. 5的組成和應用特點[j]. 齊魯醫學雜志, 2009,24(1):91.
[10]yoshioka m, kikuta h, ishiguro n, et al. unique epsteinbarr virus (ebv) latent gene expression, ebna promoter usage and ebna promoter methylation status in chronic active ebv infection[j]. j gen virol, 2003,84(5):11331140.
[11]brooks l, yao q y, rickinson a b, et al. epsteinbarr virus latent gene transcript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coexpression of ebna1, lmp1, and lmp2 transcripts[j]. j virol, 1992,66(5):26892697.
[12]deacon e m, pallesen g, niedobitek g, et al. epsteinbarr virus and hodgkin’s disease: transcriptional analysis of virus latency in the malignant cells[j]. j exp med, 1993,177(2):339349.
[13]rowe m, gregory c. epsteinbarr virus and burkitt’s lymphoma[m]// klein g. advances in viral oncology, v018. tumorigenic dna viruses. new york: ny, raven, 1989: 237.
【關鍵詞】復方異丙托溴胺霧化溶液; COPD急性加重;霧化吸入;不良反應
由于霧化吸入療法具有用藥量少、起效快、局部藥物濃度高而全身不良反應較少等優點,是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常用方法,在許多呼吸系統疾病中,均可以使用霧化吸入治療,特別是氣流受限性疾病,是霧化吸入治療的首選適應癥,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老年人多見,常因上呼吸道感染等誘因而導致病情加重,但老年COPD患者因生理原因各臟器功能減退,機體耐受性下降,且常合并基礎疾病,特別是合并心血管疾病、前列腺增生等,用藥時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嚴重時危及生命,本研究的目得是觀察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復方異丙托溴胺霧化溶液治療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時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進一步指導臨床應用,現總結如下:
1.對象與方法
【關鍵詞】氧氣霧化吸入;慢阻肺;臨床價值;護理體會
慢阻肺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其發病與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引起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吸煙、大氣污染是導致本病的主要因素,反復呼吸道感染更是急性發作的重要誘因。一旦發作患者可極度呼吸困難、氣短、胸悶,致嚴重缺氧。如不積極搶救,可導致呼吸衰竭、肺心病及循環障礙。因此,積極搶救刻不容緩。霧化吸入具有藥物作用直接、起效快、用藥量小、全身副作用小的優點。氧氣驅動同時改善缺氧、增加氣血交換的良性循環,局部刺激、濕化還可促進排痰。解除氣道平滑肌痙攣、促痰排出是治療的重要措施[1]。科學的護理管理更不容忽視,現將我科38例慢阻肺急性發作期患者運用氧氣霧化吸入輔助治療的情況匯報如下,旨在和同道一起交流學習,不斷為該病例患者的護理總結成功經驗。
1 臨床資料
本組38例均有我科2011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診患者,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齡為55-79歲,平均年齡為64.22歲。所有患者根據臨床病史和相關理化檢測符合慢阻肺的臨床診斷。患者入院后立即啟動慢阻肺急性發作期緊急搶救預案,全面監測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合理使用抗生素、支持、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積極治療并發癥,在此基礎上給予有效氧氣霧化吸入輔助治療。使用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氧氣霧化吸入器,霧化吸入藥物:鹽酸氨溴索15mg+生理鹽水5ml。氧氣流量6L/min~8L/min,每日3-4次,每次15min,連用7~10天。
2 護理方法
2.1 治療前:①心理護理,許多慢阻肺急性期首發患者非常緊張、恐慌,甚至抑郁,預感自己生命終點即將到來,使得心情異常煩躁,呼吸的深淺、頻率更加無序,從而,加重機體的有氧消耗、免疫能力下降。對這類患者我們首先要做好健康宣教和病因病理解釋工作,本次急性發作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或其它過敏源引發的,經過積極治療一定會緩解和痊愈,一般不會有生命危險,所以,請患者放下包袱,配合我們各項治療措施。②安置患者于寬敞、安靜的病房中,保持病房內具有一定溫度、濕度和新鮮的空氣對流。③詳細介紹霧化吸入原理、意義,交待注意事項、演示霧化吸入的使用方法,即吸藥前先緩慢呼氣,然后經口緩慢吸氣,這時吸入的霧粒在氣道沉降,最后用鼻緩慢呼氣,這樣緩慢的呼與吸可以使藥物達到
遠端的支氣管而達到治療作用[2]。④做好霧化吸入器的各裝置管道連接檢查工作及檢查設備清潔消毒符合院內感染要求。
2.2 治療中:①使患者去舒適,霧化前和霧化過程中,患者痰液明顯者可先給予吸痰,保持氣道通暢。②霧化過程中如有嗆咳應協助拍背,刺激咳嗽,利于痰液隨時排出,必要時床邊備好吸痰器,防止窒息發生。③密切做好監測工作,如血氧飽和度、呼吸、脈搏、血壓、膚色、表情等變化,并根據監測的情況適時調整吸入的流量及氧濃度。對不適應難以堅持吸入患者,可采用間歇吸入法,即吸入數分鐘后停止片刻再吸,反復進行,直至藥物吸完。在護理中,一定要注意落實規范化、科學化、個性化護理原則,不得因循守舊,不顧患者的即時狀況而盲從執行書本操作。
2.3 治療后:霧化結束后,多數患者感到呼吸輕松,此時應及時給予患者拍背,鼓勵咳嗽,盡量使痰液排除體外,并及時漱口,做好口腔衛生,更換汗衣,以免溫度下降著涼,讓患者處舒適并適當休息。等待下次霧化吸入。
3 結果
38例慢阻肺急性發作期患者經過積極落實急救預案和規范化、科學化、個性化護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在12-24h內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血氧飽和度(SPO2)明顯提高。
4 體會
相關文獻報道,氧氣霧化吸入是以氧氣作為驅動力,利用高速氧流造成的負壓直接將液滴撞擊成微小顆粒,并使藥液霧化并維持霧化顆粒進入氣道深部[2,4]。氧氣驅動推動霧化顆粒直徑<0.5μm,霧化顆粒小,一方面使水蒸氣吸入氧濃度影響減少,另一方面也減少了濕化氣體對呼吸道阻力,減輕了患者的呼吸做功,避免呼吸肌疲勞[3]。氧氣驅動霧化量大,可以滿足藥物有效沉積在呼吸道,不需用力吸氣即可達到療效[5]。能有效的減少呼吸肌頻繁活動帶來的額外耗氧量[6]。從本組實踐的患者情況也不難看出其臨床療效,因此,我們認為氧氣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在慢阻肺急性發作期患者中具有一定臨床價值,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我們深有感觸的是護理人員在執行操作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在熟練掌握氧氣霧化吸入的各種操作的基礎上,一定要做到操作規范化,不能存在一絲的疏忽細節。②治療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各種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膚色和面部表情。及時調整霧化吸入的流量及氧濃度,避免產生氧氣流量過高有致呼吸暫停和霧化液過多引起肺水腫。③結合患者的機體實際情況,每次霧化吸入一般不能超過20min。可以對呼吸困難嚴重的、機體體質較差的進行間斷霧化吸入。④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護理管理制度,預防呼吸道再次感染,加重患者病情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菊娣.霧化吸入療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護理體會[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24):3049.
[2] 黃麗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患者霧化吸入方法的探討[J].當代醫學,2010,16(19):119-120.
[3] 許現艷.氧氣霧化吸入治療慢阻肺的療效觀察和護理[J].當代醫學,2009,15(31):118.
[4] 朱以芳. 霧化吸入治療的護理進展[J]. 實用護理雜志, 2002, 18 ( 5)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