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物理課堂教學模式探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實驗教學是物理課堂教學的靈魂,然而,不管是教師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動手探究實驗,都存在一些問題。如有些演示實驗可見度偏低,學生無法看清楚操作過程和實驗現象;有些探究實驗耗時較長,環境條件要求較高,實驗器材達不到要求。這些問題的存在,對創設良好的物理學習環境,激發學生求知欲和積極性產生很大阻礙。因此,如何打造高效物理課堂,優化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師要深入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改進實驗器材
很多實驗器材設計不合理,實驗現象不明顯,甚至沒有相配套的設備,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改進儀器的構造和設計來增強物理實驗的有效性。例如,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為了讓學生看到發聲的揚聲器在振動,教師可在揚聲器上撒上泡沫顆粒,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而實驗室的器材是在揚聲器上方安裝一個透明的圓柱形塑料筒,在筒內放上泡沫塑料顆粒。這雖然能有效地阻止泡沫塑料顆粒的飛濺,但泡沫塑料顆粒太多,即使把揚聲器的聲音調至最高,泡沫塑料顆粒也只是微弱地顫動,不能明顯地跳起,這樣的演示實驗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可對相關的儀器進行改進,加入少量的泡沫塑料顆粒,減少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二、巧妙改變實驗方法
教材中有部分演示實驗采用的實驗方法會受到地域限制以及先入為主思想的影響,所以并不一定是最佳的,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為達到最佳效果要從客觀實際出發,進行靈活變通,巧妙改變實驗方法。例如,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傳統實驗方法是拉動木塊,而拉動木塊時不易保持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而改為拉動木塊下方的木板進行實驗,木塊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不需要保持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實驗成功率高。同時,彈簧測力計相對于操作者是靜止的,便于學生準確讀出數量。
三、化抽象實驗為形象直觀的演示
有些物理實驗比較抽象,受條件的制約,很難進行實際操作。為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實驗過程,化抽象實驗為形象直觀的動畫。例如,在教學發電機、電動機、汽油機、柴油機等機械連續工作的原理時,教師如果指著課本上靜止的插圖進行講解,就比較抽象,不利于學生的理解。而利用實物模型進行演示,不僅難以操作,還不能使所有的學生都能看清楚。這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演示實驗過程,化抽象實驗為形象直觀的動畫,提高可視度,讓學生可以深入透徹地了解機械的工作過程。又如,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規律時,教師可制作一些帶箭頭的彩色小竹簽,讓學生在模板上動手插出反射光線、折射光線的位置,這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增加教學的直觀性,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四、調節實驗時長
有些物理實驗需要著重觀察實驗過程,有些物理實驗需要注重實驗結果,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靈活把握實驗時長。例如,觀察水沸騰的實驗一般都會用很長時間來給水加熱,為節省時間,教師可在課前燒水。這樣,上課時學生恰好可以聽到水沸騰前后的聲音,觀察到氣泡在水沸騰前后的變化。在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初溫較高的熱水,以避免發生臨近下課時還有的小組水沒有加熱至沸騰的現象。又如,在觀察冰的熔化過程時,若采用酒精燈對試管里的冰直接進行加熱,冰就會熔化得太快,學生來不及觀察現象并記錄數據;若試管置于空氣中讓冰從周圍環境中吸熱熔化,就會耗時太長。而用水浴法進行加熱,并合理控制水溫,學生既能在課堂中觀察到熔化時的現象,又能及時記錄數據,讓教學更為高效。
五、改善實驗環境
很多物理實驗一般都會在教室進行,而教室講臺較低,這就導致中間和偏后的學生很難清楚地觀察到教師演示的實驗現象。為解決這個難題,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多用的實驗箱,既可以用來裝器材,又可以在實驗時用來墊高實驗設備。例如,在進行光學實驗時,如果恰逢陰天,光的色散現象的實驗就很難進行,這時,教師可以借助投影機提供的光來演示光的色散。在演示光在氣體中的直線傳播實驗時,教師可以找一個大的干燥燒杯或透明的玻璃罩,用蚊香等向里面加注煙霧后加蓋,然后用激光筆進行照射,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光的傳播路徑。在演示光在液體中的直線傳播時,教師可在清水中滴入幾滴牛奶并攪拌均勻,用激光筆照射,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光的傳播路徑。把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還可以用來演示光的折射現象??傊锢韺W科以實驗操作為基礎,通過實驗引發猜想,引發思考,探究自然規律。優化物理實驗是一個系統而全面的工作,不僅要改進實驗器材,還要巧妙改變實驗方法、優化實驗過程、調節實驗時長以及改善實驗環境,只有從多方面全面推進,才能有效增強實驗效果,創設高效物理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