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技信息》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中外科技信息》期刊地址:北京中關村北四環西路33號616室。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期刊要求稿件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通順。嚴禁學術腐敗,嚴格學術不端檢測。一旦發現稿件存在抄襲、剽竊、造假、不當署名、一稿多投等問題,將立即作出退稿或撤稿處理。
(二)稿件自來稿之日起三個月內未接到本刊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本刊對決定采用的稿件有權進行刪改。
(三)參考文獻的標注方法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正文部分引用文獻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并在文章對應處標示出該參考文獻的序號。
(四)力求簡明扼要并能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最好不設副標題,盡量不用縮略語和標點符號。英文文題不應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文題的含義應一致。
(五)引言:是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目的是向讀者說明本研究的目的、背景,不宜過多介紹研究成果,字數要求200~250字。
(六)注釋一律采用腳注。腳注用小五宋體,包括文獻作者、文獻題名、出版社及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起止頁碼,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序號標注,每頁單獨編號。
(七)來稿請另頁附作者的真實姓名、性別、學位、工作單位、職稱、研究方向等簡介信息及詳細通信地址、E-mail和電話等聯系方式。
(八)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內容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不分段,用第三人稱撰寫。
(九)基金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作者單位上方,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本刊將優先處理與刊登。
(十)投稿論文圖版切勿圖文混排。請按圖版在文中的出現順序分別編號(圖1、圖2……),以jpg文件格式保存,并將圖版編號標于文中相應位置;文末另請標明圖版序號和圖釋說明。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個月內,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中外科技信息》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中外科技信息》期刊是一本在我國科學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科學理論研究者和科學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科學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79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007-7618,國內刊號:11-3869/G3。
中外科技信息發表范例
-
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全力保障網絡安全
作者:張會平
-
通過完善網絡空間法律規制確保網絡空間安全
作者:張效羽
-
基于知識圖譜的國際電子治理研究回顧及熱點透析
作者:李文娟; 李燕; 朱春奎
-
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作者:--
-
網絡行政問責的特征與效果:一個比較的視角——基于406個案例的實證研究
作者:姚莉
-
我國社會治理研究知識基礎與前沿熱點分析
作者:陳燕; 郭彩琴
-
我國數據資源資產化管理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作者:穆勇; 王薇; 趙瑩; 邵熠星
-
《關于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出臺
作者:--
-
數字城管模式下公眾參與的路徑考察——基于實證視角的網站參與和市民城管通
作者:劉福元
-
我國電子政務云平臺發展現狀評價指標體系初研及應用
作者:陳陽; 張妮; 張鼎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