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國農墾》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在文題下的署名區列出姓名、一級單位、二級單位、單位所在城市、郵編。
(二)來稿請附中、英文摘要、中圖分類號和關鍵詞。其中,中文摘要應在200字以上,內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要具體詳細,不能空泛而談;英文摘要應有與中文摘要對等的信息量(不少于100個實詞)。
(三)正文文本,5號宋體,單倍行距,頁邊距上下限、左右邊距均采用Office 軟件的默認設置。
(四)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
(五)文責自負,編輯部有權對稿件做技術性、文字性修改,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以進行實質內容的修改。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國農墾》是一本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56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主管,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中國農墾經濟研究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1157/S,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0529-6382。
該刊設置了部局專遞、領導視野、本期關注、企業報道、致富征程、農業科技、工會園地、農墾史話等欄目,覆蓋農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農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國農墾發表范例
-
高擎紅色旗幟再創新的輝煌以高質量發展擔當“國家隊”使命——專訪陜西省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劍
作者:本刊編輯部
-
話沙苑今昔看農場蝶變
作者:穆軍平
-
風雨兼程改革路砥勵奮進職教心——陜西省機電技工學校改革發展之路
作者:楊芳
-
揚帆奮楫正當時——呼倫貝爾農墾土地確權登記發證任務工作綜述
作者:李光明
-
答好新時代給出的新考卷——來自黑龍江墾區北安管理局的報道
作者:王靜; 雨淞
-
卻顧所來徑蒼茫橫翠微——海南農墾“兩個3年”改革成效顯著
作者:陳勇
-
改革結碩果發展譜輝煌
作者:韓承耀
-
果兒為什么這樣“紅”——廣東省湛江農墾水果產業回眸
作者:傅學軍
-
鐵皮石斛種出“綠色黃金”
作者:歐英才; 林倩; 鄭鵬
-
“華陽河”小龍蝦俏銷“長三角”
作者:李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