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正文每段第一行起空兩格;文中獨立段落的引文,首行另起空四格,回行空二格排齊,獨立段落的引文首尾不必加引號。獨立段落的引文字體變為仿宋體。
(二)自征稿截止后一個月內,將發出《用稿情況通知》,獲得用稿通知者,可按編輯部建議進一步修改后提交電子文稿。如在收到《用稿情況通知》前,文章已在其他公開出版物或互聯網上發表,請作者務必告知。
(三)姓名在標題下按序排列,多作者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收到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文后注明第一作者作者簡介、郵寄地址、郵編、聯系人電話等信息。
(四)摘要篇幅在100~300字,每篇文章都要有3~8個關鍵詞,多個關鍵詞之間以分號分隔。
(五)參考文獻只擇最主要的、最新的、公開發表的列入,其序號按文中出現先后為序編排。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是一本在環境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91年創刊,由河北省教育廳主管,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3-1272/X,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8-813X。
該刊設置了可持續發展與環境管理、環境污染防治、生態資源與環境資源、環境法制與實施、教學管理與改革等欄目,覆蓋環境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環境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發表范例
-
打好土壤污染防治組合拳
作者:--
-
衛星遙感監測等科技讓環保更精準
作者:--
-
論環境公共治理的民主協商與溝通功能
作者:李異平
-
垃圾焚燒項目社會穩定風險等級的定性與定量評估
作者:王浩
-
以環境權證成公民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正當性
作者:任有情
-
我國環境稅開征的新特點、制度保障及現實應對
作者:劉田原
-
京津冀區域設立國家公園空間布局研究
作者:付素靜; 萬寶春; 張曉晴; 李霄宇; 高磊
-
楊樹溝泥石流形成環境條件及防治對策
作者:郭巨; 劉亮; 呂菲
-
循環經濟的生態學理論基礎分析
作者:曾現來; 袁劍; 李金惠; 單桂娟
-
秦皇島濱海野生鹽生牧草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研究
作者:彭紅麗; 曾廣娟; 王穎; 譚海霞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