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理論與當代》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所有來稿請注明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聯系方式。
(二)來稿無論是否錄用,一律不退稿,請自留底稿。如來稿1個月后未被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切勿一稿多投。稿件嚴禁抄襲或剽竊行為,如有之,一切后果由作者自負。
(三)標題:一般不超過20字;如題目過大,可加副標題。
(四)參考文獻指在論文中引用的文獻。序號用方括號標注。著作的頁碼在文中標注在序號邊,如[2]123。引用經典著作請使用最新版本。可參看近期刊發稿件的參考文獻格式。
(五)摘要一般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要素,結果和結論可合并,字數一般以200字以內為宜。關鍵詞可選3~8個。如果需要,請同時附上英文摘要。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理論與當代》是一本在政法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4年創刊,由中共貴州省委講師團主管,中共貴州省委講師團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52-1072/C,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3-1956。
該刊設置了借鑒與參考_觀點搜索、理論與實踐_工作探討、典型與示范_基層報道、理論與實踐_理論研究、典型與示范_先進典型、要論摘編、決策與咨詢、文化與風物、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新時代講習所_宣講稿選登、中心組學習_參考資料、學員論壇、黨史學習教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借鑒與參考_他山之石、學習與借鑒等等欄目,覆蓋政法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政法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理論與當代發表范例
-
看真貧 知真貧 解真貧
作者:楊漢林
-
響鼓重錘戰脫貧 奮馬揚鞭奔小康
作者:田茂嬴; 呂紅云; 代磊
-
努力在“四力”教育實踐中譜寫“文軍扶貧”新篇章
作者:彭傳剛
-
抓好新時期宣傳思想工作的思考
作者:楊剛
-
貴州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研究
作者:游珊
-
且把侗鄉當故鄉——記黎平縣沈團村第一書記周江
作者:那志奎; 潘虹
-
脫貧致富“盼天明”——記當代貴州期刊傳媒集團新聞中心干部張天明
作者:郎萬華
-
江古鎮:創新基層黨建促發展
作者:唐政軍
-
龍場鎮:堅持“四個突出” 盡銳出戰抓控違
作者:羅付偉; 何忠
-
嵐關鄉:三個“強化”提升非公黨建水平
作者:劉偉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