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環境科學與管理》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需注明作者的真實姓名、單位、地址、郵編、職務、專業等信息,寫明電子郵箱及電話以便聯系。凡學生來稿請務必注明學校、專業和年級。
(二)本刊刊登具有創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義的研究學術論文以及反映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近期發展狀況的文獻綜述。來稿應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層次分明,文理通順。
(三)具體、確切概括文章要旨。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論文標題需同時翻譯成相應的英文題名。
(四)遵照GB/T7714—201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中文參考文獻須有對應的英文列于其上。
(五)來搞請附摘要(300字左右)、關鍵詞(3-5個)。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環境科學與管理》是一本在環境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5年創刊,由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廳主管,黑龍江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23-1532/X,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4-6139。
該刊設置了環境管理、節能減排、環境研究、防治技術、監測分析、生態環境、環境規劃等等欄目,覆蓋環境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環境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環境科學與管理發表范例
-
區域PM2.5時空建模與分析研究--以福建省為例
作者:覃杰; 蔡周旸; 楊勇
-
聊城市城區水體汞砷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健康風險評價研究
作者:劉亞平; 葛文超; 畢文杰; 張寧寧; 張菊
-
堆肥的溫室氣體排放和氮素轉化進展研究
作者:盧月; 徐建玲
-
杭州市大氣污染物排放、環境空氣質量雙拐點--基于EKC曲線的實證研究
作者:唐偉; 閆蘭玲; 何平; 徐海嵐; 鄭思偉; 谷雨
-
環境中丙烯醛存在現狀與危害作用的進展研究
作者:龔嘉華; 湯育煒; 牛小瑩; 潘碧瑩; 張原頔; 姚星; 朱潤良; 朱芹
-
某人工濕地運行的環境效益與環境效應研究
作者:呂京京; 王軍輝; 白彬彬
-
金屬鈾燃燒機理和氣載釋放份額研究現狀及展望
作者:王彥; 廉冰; 趙楊軍; 楊潔; 王猛
-
投稿須知
作者:--
-
中國北方地區人員密集場所顆粒物與微生物污染特性分析研究
作者:孔德龍; 狄育慧; 陳希
-
園林植物配置對大氣中PM2.5污染的消減效果建模分析研究
作者:賈琳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