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設計的哲學思想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明式家具的形制及結構深受中國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東林學派思想的影響和熏陶,無論是在審美觀念還是在表現手法上都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這種精神表現出來的簡樸、空靈、內斂、優雅也深深地影響著當今的設計理念。
一、儒家思想中“中庸”、“禮”的體現
博廣的儒家思想的審美情趣和思想內涵在明式家具中得到充分體現。中庸之道在形式上重視“中正”、“中行”,在內涵上主張凡事都不要過度,要含蓄,以免適得其反。孔子說:“興于詩,立與禮,成于樂”,“禮”主張社會上的人要區分名分,如君和臣、父和子、夫和婦等,然后又指出了各種身份之間應該遵循的禮儀、處事規范等。
明式家具的設計中處處體現著這種內斂、中庸、禮法有度的觀念。如明式圈椅對稱式的整體構架、外擴內斂式的椅圈及扶手、鼓腿彭牙式及內翻馬蹄式的腿足等等不僅傳達出中庸、含蓄的思想內涵,也體現出儒家思想中的“禮有法度”對人性的束縛。
禮法中講究禮貌的坐姿,要保持上身挺直、雙腳放在椅子的前面或放在腳凳上,或盤足而坐。在明式家具許多椅子的設計中,靠背與坐面垂直或接近90。有些椅子的坐面和扶手都比較高寬,尤其是主要陳列在廳堂的椅子的造型渾厚冼練,穩重大方,端莊中正。體現了儒家思想中的“禮”制,除了滿足“坐”的基本功能,更作為一種禮教尺度,規范人們“行得穩,坐得正”顯示了封建社會的理性倫常和家長氣度。
二、“有用之學”東林學派思想的體現
明中期以后東林學派在思想文化領域倡導“有用之學”餉實學,提倡改革,鼓勵創新。文人的參與為家具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他們刻意追求的是“高逸”、“雅致”的生活意境,要求制作工藝要一絲不茍,裝飾要簡潔脫俗。明式家具中大量采用帶有吉祥寓意的紋樣,如纏枝紋寓意吉祥幸福、忍冬紋寓意延年益壽、蓮花紋寓意圣潔等等,題材寓意大多比較雅逸,頗有”明月清泉”、”陽春白雪”之類的文儒高士之意趣。“有用之學”的思想變遷也促進了科學的發展,造就了明式家具經久耐用的榫卯結構及重儉輕繁的藝術特征。榫卯結構不用釘和膠,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結構牢固,百年不松動;同時便于拆卸和組裝,利于修復時更換部件而不傷整體,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和頑強的生命力,是審美功能和使用功能完美結合。
三、“天人合一”、“普遍和諧”的道學思想體現
道家思想是中國最為重要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哲學思想之一,明式家具的形制和藝術特征同時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道家尚“無為”,重“天然”,追求“天人合一”和“普遍和諧”的宇宙觀,從明式家具的一些設計上也反映了這種樸素的哲學思想。
1.追求天然材質“反璞歸真”
老子說:“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認為美在本真。選擇使用天然材質,追求天然材質本身的美感,強調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體現了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明式家具的用材大都是木質堅硬致密,色澤沉穆幽雅,紋理優美生動的珍貴木材。如黃花梨木性適中,便于雕刻不易變形是制作硬木家具的首選材料且材質溫潤如玉,受到文人雅士青睞;紫檀木質地堅硬細膩,適于精雕細刻,多得達官貴人喜愛。不同材質的運用體現出不同文化內涵,這也是明式家具的特殊文化現象。在加工工藝上,大多采用通體光潔處理,突出木材紋理的自然美。在許多傳世的明式家具上,都把紋理最美的木材用在顯眼部位。此外,也有利用不同木材的質地和色澤拼合搭配,達到一定的裝飾效果。更最重要的是在制作時多打蠟少髹漆,從而充分展示了木材木身的質感和紋理,這也正是道家”返璞歸真”思想的完美體現。
2.崇尚陰柔之美的線型
《老子·七十六章》中寫道:“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家崇尚陰柔之美,認為“柔”是生命之初的外象,富有無限的潛力。這種柔美的哲學在明式家具上也得到了體現,明式家具的許多構件,本身就是線條,這些線型與家具一脈貫通,自然流暢,協調統一,優美動人。在扶手椅、圈椅、桌、案、幾等家具造型中,有不少使用圓材,使其彎轉有度,精巧流暢,以表現曲線美。如明椅靠背最上的橫木——搭腦,其線形的起伏變化豐富,或翹或垂,或仰或傾,或出或收,或曲或直,或剛或柔,都各具神韻。通過各種直、曲線的不同組合,線與面交接所產生的凹凸效果,體現了以柔克剛、予動于靜的哲學要義,極具回轉靈動的生命氣韻。
總之,明式家具的設計理念是一種中國傳統的哲學文化,家具風格獨特之處實際上也表現了社會、文化及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認知。而從意識形態方面的因素加以分析探討家具風格的成因,可以找尋出明式家具形式之外的精神思想,從而掌握其設計思想的精髓,希望這能給中國現代家具的創新設計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小汾.明代文人與明式家具.觀察與思考,2003.4
哲學作為文化的一種特有形式,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意識的概括和總結,對人類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具有啟發、引導和指示的作用。馬克思強調哲學思想應源于生產實踐,指導生產實踐,從而成為實踐的哲學。而我國城市公共空間建設就是在不斷的實踐中探索更為人性、合理、科學和系統的設計方法,使之適應時展需要,從本質上去實現生態、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設計理念。哲學思想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對立與統一是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構成本質
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體系中,對立統一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認為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對立面之間的斗爭和統一,不斷解決矛盾,推動事物向前發展。將其應用到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能有效的解決公共空間的功能性與視覺藝術性之間的矛盾,公共空間規劃與舊有布局的局限性之間的矛盾,時代文明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矛盾以及地區性與城市發展的開放性之間的矛盾等問題。
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所包涵的物質性和非物質性、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內在功能和外在形式、形式法則中的構成安排等內容,都體現了對立統一的矛盾關系。設計師需要做的就是從這些對立的差異面中尋找它們的聯系,去利用和化解矛盾,使之從對立走向統一,達到“和”的境界。
一方面,一切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個性和共性的辯證統一。功能與形式上的設計法則是普遍原理,而每個具體的設計實踐又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設計中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依據不同的環境與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構思和規劃。
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還表現為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統一。要求設計師在設計實踐中抓住重心,規劃時主次明確,層次清晰。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所包含的信息往往是多元的、復雜的,多元的信息要圍繞著主導信息有序地排列組合,否則必會導致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主題傳達的模糊。
二、普遍聯系的觀點是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重要內容
唯物辯證法強調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整體,任何事物、現象都不能孤立存在,要求用聯系、全面的觀點觀察、分析、處理問題。在中國,設計的哲學基礎是“天人合一”,這種思想在中國傳統建筑和園林設計中得到廣泛體現,其設計本質就是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和聯系。
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涉及到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眾多領域。隨著網絡科技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設計師不能僅僅局限在設計的某個局部看問題,而應將設計看作人與世界建立起來的某種關系而對其進行整體上的思想把握。設計是在使用目的與外觀表現的統一中取得自身的審美價值的。
從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構成形式上來分析,空間建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設計師應從設計作品的內部與外部、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諸種聯系中綜合地把握設計對象,以實現公共空間的和諧統一。
三、理論與實踐結合是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關鍵
實踐是人改造物質世界的客觀活動,只有我們正確的把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才能夠真正實現城市公共空間的實用性和科學性。
人們對于自用空間的擁有和使用體驗,逐漸形成成熟的空間意識,他們必定會更加關心涉及到自身體驗感受的公共空間的設計工作,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合理建議,這些都是實踐和使用經驗的總結。公共空間設計應該更加重視人們實際使用,將民眾意向和專家意見結合,充分考慮國內外的城市公共空間規劃的設計經驗,用先進的設計理念作為指導,進行經濟合理、帶有前瞻預見的創造性設計。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來進行公共空間設計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可以調動廣大市民的參與社會公共空間設計的積極性,體現出城市中以人為本的規劃設計理念,創造出能夠體現出地域特點的,更具人文氣息的公共空間。其次,可以減少設計規劃失誤,集思廣益,綜合多方面意見讓設計決策更加科學合理。同時可以使各參與方有合理的途徑交換意見,避免設計形式化、程式化。
四、發展的觀點是進行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規劃目標
《周易》和現代物理學都把變化看成自然界最本質的現象。《周易》的“易”字,其基本含義就是運動,而且是發展的運動。唯物辯證法認為: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是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運動本身就是動態聯系,聯系和相互作用又是運動的原因,創造和創新構成了社會發展的本源動力。現代設計的目的是要不斷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因而設計形態的發展也是沒有止境的。
同時,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綜合性,需要設計師擁有豐富的相關學科知識。任何單一的思維方式都不能解決設計問題,設計思維要求理性和感性、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抽象和具體、邏輯和歷史等辯證思維方法的綜合運用,總結起來就是要用聯系發展的觀點指導城市公共空間設計。
一方面,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一定要從一個長期發展的角度來分析,既要考慮城市經濟發展、面積擴張、人口增長、功能需求的復合性、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等客觀情況的發展,又要考慮傳統文化的延續、民俗的傳承和思維方式、審美觀點的變化等意識形態的發展。
另一方面,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認識和把握“度”(適當的比例、關系、結構)的范疇也是非常重要的。儒家思想的“中庸”反對“過”或“不及”,“過猶不及”即“中庸”之道的真諦。道家的陰陽轉換、物極必反規律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實際上也就是強調發展的適度與合理,應用于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可以具體理解為功能種類的適度,規模大小的適宜,形式的變化和沖突適于大眾的審美認同等,要求設計符合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綜上所述,哲學的基本特點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主動地把握事物的變化規律,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城市公共空間要求設計不僅要進行充分的實地勘察、調研和分析等實質性工作,還應遵循客觀規律。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最重要的是處理好人與城市其他元素的融合,既要充分的滿足它的功能需求,又要注重城市已有的基本格局、文化傳承和未來發展的能動性,還要體現城市的性格和形象,符合公眾的審美認同,以實現人與空間環境、物質與意識的完美和諧為最終的設計追求。
參考文獻
[1]呂國欣.哲學原理.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
[2]聶錦芳.哲學原論.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
[3]呂紅.城市公共空間的人性化設計(碩士學位論文).天津大學,2004.
[4]田銀生,劉韶軍.建筑設計與城市空間.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
[5]錢達.淺論城市公共空間的人性化設計(碩士學位論文).江蘇科技學院,2006.
[6]劉志國.城市公共空間的人性化設計(碩士學位論文).武漢理工大學,2006.
[7]李志中.談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現存的問題及對策.山西建筑,2003,29(11).
[8]王鵬.城市公共空間的系統化建設.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在中國的傳統哲學文化影響下會對視覺傳達設計有許多的影響。在新時期,從設計人員的視角出發,怎樣繼承傳統、弘揚文化并在現實中更好的發揚,成為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怎樣通過對傳統文化的肯定并促進全球文化的融合,也是當下一個重要的內容。
1 中國傳統哲學文化中的簡約設計
1.1 中國思想與西方哲學的差異
老子的思想是中國哲學思想的一個典范。其實,我們都知道哲學這個詞匯是外來引入的。中國人最早使用哲學一詞是在19世紀末,從日本文字中將“哲學”一詞引用過來的是Philosophy(熱愛智慧、追求真理)的日本漢語的翻譯形式,一種使人聰明、啟發智慧的學問,是探索“人與自然”關系的一種方式。西方藝術的基礎是崇尚科學、寫實的希臘哲學,藝術家在創作時更加重視客觀真實形體的描繪、注重寫實;而中國藝術的是一種生命的哲學或者說生命的思想,我們認為,整個宇宙生生不息,天、地、人之間的精神是相互融合設計注重例如“神韻”“氣”這些方面的東西都是主觀上的、精神層面的追求,可以更好地表達一種心境。
1.2 老子《道德經》中的思想內容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一章中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誕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煽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1]我們在設計中,很多的人只是注意到了現實的、實用的東西對于我們的作用所以會采用大量的堆疊素材的方式。這樣就忽視了空白、虛無的東西對于我們的作用。這樣的做法就是十分不對的。老子通過《道德經》中的例子說明我們在設計中應該注重弄“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老子在這里給我們舉了三個例子:車子是我們用在于載人運貨的工具;器皿是我們用在于裝水盛物的工具;房子是我們用于居住生活的工具,這是車子、器皿、房子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條件。我們可以看出許多的道理與不同。車是由輻和轂這些部件組成的,所以這些材料是“有”,但是轂中空出來的部分便是“無”,沒有“無”的這個部分,車是無法正常行駛,而且也沒有辦法完成載物、運貨的工作,這樣“有”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發揮出來。如果器皿沒有“空”的部分即“無”的話,也就不能發揮裝東西、盛物品的作用,這樣外壁的“有”也無法發揮他的作用了。同樣的道理房屋的結構也是如此,如果房屋沒有四壁門窗的中空空間可以提供出入、空氣流動的環境,人也無法住在其中,可以說,這也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發揮了它的使用價值。
1.3 老子思想與簡約設計
通過分析可知,這些思想觀點大都反映的是一種中國古代文化的價值觀念也就是簡樸、實用的自然主義思想。這種思想便是用最少的設計變化形式,來獲得最大的功能需要。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的現狀,決定了人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就會講求天時、地利、人和。中國古代的士大夫們就喜歡過一種簡單、自然和樸素的生活,同樣這樣的生活也是他的生活態度。
1.4 簡約設計的案例
在設計方面簡約主義的代表是斯堪的納維亞風格的設計作品。斯堪的納維亞風格的家具設計尤其是丹麥的設計風格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斯堪的納維亞風格的設計追求形態的簡潔,線形造型的清晰流暢,和結構的明確簡單。整體上給人以樸素大方、簡潔耐用的感覺。當我們人類更加的關注自然環境與自我價值之間統一的時候,環保理念便會逐漸的體現在設計作品的各個方面,例如豪華的酒包裝、月餅包裝在今天看來就是一種資源浪費和設計多度疊加。設計十分的提倡綠色設計的理論,基本理論基礎以實用為核心思想、以節約能源為前提的設計理念,與中國“簡樸”的思想是吻合的。
1.5 簡約設計的精神意義
由于現代人快節奏、滿負荷的生活方式,會帶來人們在精神上的極度緊張情緒,造成心理壓力是十分巨大的。生活會讓我們的內心呈現出渴望自然,追求簡單、質樸的心理狀態,正是因為如此簡約風格的設計才逐漸流行。著名的設計師密斯?凡?德羅所說的“少則多”這是簡約主義的核心思想。但是簡約并不是簡單地等同于簡單。我們現在認為的簡約是在高度概括中,設計師在對做作品進行分析和取舍后得到的精髓。正是因為再設計中刪掉了許多不必要的裝飾成分,設計作品的個性特點才能夠更好地體現出來。
2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的和諧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歷來是崇尚和諧的。許多人都會認同和諧是中國文化最深層、影響深遠的思想理念之一。
2.1 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
而這種思想就表現為一種“天人合一”。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就有:“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養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三者相為手足,合以成體,不可一無也。”[2]這段話就很好地說明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第一,天、地、人都是萬物存在的本源。第二,天、地、人之間也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
2.2 和諧的設計理念內容
同樣,中國古代的能工巧匠會把這種與天地共存的思想延伸到了工藝制作中。中國的《考工記》是最早的一部工藝學方面的著作。《考工記》中曾有這樣的說法:“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3]這幾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天時是季節氣候的形成條件,地氣則指地理的形成條件,“材有美”是工藝材料的性能條件,“工有巧”是指制作的工藝條件。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只有將氣候的因素、地理的因素、材料的因素和人為的因素完美的形成一種和諧的統一,才能設計出精妙的設計作品。
2.3 和諧設計理念的現實價值
我們的設計作品也十分的重視“和諧”的思想理念。例如,在日用品的設計中,我們對產品的比例、空間結構、對稱性、色彩對比等方面都追求了一種強烈的視覺上的和諧。比如我們研究色彩運用在作品中是用色彩的和諧為依據的,我們提倡綠色的設計理念也是一人與自然和諧的相處為依據的。和諧在我們的設計過程中是無處不在的。任何一個成熟的設計風格都是經歷多年的打磨才能夠形成的。我們應該在設計中注意從傳統的思想中中國設計的內涵,設計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作品。
2.4 和諧設計理念的案例
在和諧的設計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的設計都是以他為指導的。而且,和諧思想作為中國思想的精髓,已經是中華文化的象征之一。和諧的設計理念仍然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影響著當代的設計工作。
例如,香港著名平面設計師靳埭強的作品――《問道》就是很好的體現。《問道》是為的1999年而設計的一款海報。在設計過程中運用了他設計中常用的水墨元素以及粉彩的筆觸作為表現手法,重新繪制了和諧的圖案。其中將陰陽的意象合理地轉化為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水波紋。
3 結語
為了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更好地為我們的現代設計、未來設計服務,并且在我們以后的設計工作中可以得到更好地運用。只有在我們設計的過程中既要強調民族性、傳統文化的精髓,要注意到當下流行的視覺元素的運用,才能打破僵化、固有的設計思維,用一種全新的手段來展示的傳統文化的美好。我想這也是我們做設計工作的最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氦-氖激光;腦梗死;血液流變學;血脂
低能量氦-氖(He-Ne)激光血管內照射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高脂血癥、高黏血癥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本文應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內照射儀治療40例急性期腦梗死患者,并對其血脂、血液流變學的變化進行檢測,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80例腦梗死患者均為我科收治的住院患者,診斷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梗死診斷標準,并經顱CT或MRI檢查確診,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0例,平均年齡(62.2±2.21)歲,男27例,女13例;對照組40例,平均年齡(64.8±2.42歲),發病至治療時間平均為2~7天。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按我科規定的腦梗死治療方法用藥,定期脫水降顱壓,用量和時間視梗死灶大小而定,給予丹參注射液16ml加入液體中靜滴,每日1次,20天為1個療程。治療組加用He-Ne激光血管內照射儀(上海遠東醫療有限公司生產)治療,輸入功率2.5mV。每日1次,每次60min,20天為1個療程。治療前后抽取靜脈血進行血脂、血流檢測,治療期間,治療組藥物和He-Ne激光治療同時進行。
1.3 療效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生活自理,肌力接近4級或4+級,血液流變學指標明顯改善或基本恢復正常。(2)好轉:臨床癥狀、體征及血液流變學指標均有明顯的改善,肌力接近3級;(3)無效:癥狀、體征及實驗指標均無明顯改善。
2 結果
治療組40例,基本治愈34例(85%),好轉6例(15%);對照組40例,基本治愈28例(70%),好轉10例(25%),無效2例(3%)。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前后血脂、血液流變學指標的變化,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和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略)
治療前和治療20次后,從表1可見,兩組治療前各項血脂、血液流變學指標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血脂、血液流變學等各項指標均明顯降低(P<005~0.01),而對照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均差異無顯著性(P>0.05)。
3 討論
腦血管病是目前人類的第二大死因[1]。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發病與血液處于高黏稠狀態有關,影響血液黏度的指標主要有紅細胞比容、紅白細胞及血小板聚集性、紅白細胞變形能力及血漿黏度。同時還取決于血漿中蛋白質、脂肪及糖類的濃度[2]。血脂、血液流變性異常必將導致循環功能障礙,引起組織血液灌注障礙,從而引發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如缺血、缺氧、水腫、炎癥、血栓及壞死等。
He-Ne激光極易被血漿蛋白質及一些酶類大分子所吸引。可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從而減輕自由基對機體的損傷作用,有利于腦血管病的康復。同時腦梗死患者伴機體免疫功能紊亂。經He-Ne激光血管內照射治療,可提高T細胞數量,降低B細胞功能,從而抑制免疫復合物對淋巴細胞、巨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及平滑肌細胞產生的毒性作用而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He-Ne激光血管內照射治療就是通過阻斷血管壁病理變化,打破惡性循環,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而起到治療腦梗死的作用[3]。低能量He-Ne激光還能糾正脂代謝紊亂,可使細胞膜膽固醇-磷脂比例正常化,提高脂質的穩定性和膜流動性。同時抗自由基-脂質過氧化損傷,加速自由基的清除,維持體內脂代謝平衡水平。當血清內血脂、膽固醇均高時,可在腦動脈血管壁內沉積或進入內膜層,致使動脈血管硬化、管腔狹窄、血流減少、血流速減慢,血管內皮細胞因缺氧而損傷,血小板聚集易形成血栓,導致腦梗死。應用低能量He-Ne激光治療能降低血脂,從而改善缺血腦血管疾病病情。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內照射機體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光能量被流動血液組織吸收,能改善細胞代謝,降低血沉及血脂,使自由基清除加速,保護血管內膜,激發啟動細胞內第二信使Ca2+,改善循環障礙。具有保護神經元,減輕神經功能的作用[4]。He-Ne激光血管內照射還可以使紅細胞聚集下降,變形能力升高,同時可引起白細胞流變特性的改變,使血液向低凝狀態發展,激活纖溶系統從而使血液黏度下降,血液速度加快,增加紅細胞氧合作用,使組織供氧充分,改善腦組織缺血缺氧狀態,增加病變組織對氧和能量的利用,減輕部分損傷較輕的神經細胞的損害過程,減輕和縮短神經損害的程度和時間,并為其神經功能恢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從而使臨床癥狀及體征得以改善[5]。
本文研究表明,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內照射治療腦梗死,可降低血液黏度及血脂,差異有顯著性。該方法操作簡單,臨床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無明顯副作用。是目前治療腦梗死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 PROGRESS Collaborative Group.Randomised trial of a perindopril-based blood-pressu
re-lowering regimen among 6105 individuals with previous stroke or transient is chemic attack.LanCET,2001,358:1033-1041.
2 常福生,黃詠梅.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內照射治療腦梗塞、腦血栓形成60例臨床觀察.應用激光,1995,4:190.
【摘要】 目的 觀察疏血通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血脂、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方法 138例患者分為觀察組74例和對照組64例。分別給予疏血通注射液10ml,血塞通注射液10ml每日靜點,共治療3周。結果 兩組均能改善微循環,降低血脂、血液流變學指標,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總有效率觀察組為70%,對照組為50%,差異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降低血液流變學作用較對照組明顯,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結論 疏血通注射液能夠明顯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液微循環,療效明顯,對腦水腫有一定的改善。疏血通注射液的降血脂作用與血塞通注射液相似。
【關鍵詞】 疏血通;血塞通;腦梗死;血液流變學
疏血通注射液是新近研制出的中藥靜脈制劑,其主要成分為水蛭、地龍。水蛭為破血化瘀藥,其作用機制是抗凝血和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地龍,有通絡療痹作用,對高黏血癥[1]、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均有良好療效,其提取物的靜脈制劑即:疏血通為活血化瘀藥,已在臨床廣泛應用。因在血液流變學及血脂的觀察文章較少,為此我們應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療腦梗死患者,觀察其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血脂、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并與對照組進行了比較研究。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選擇 入組患者均為我科住院患者。符合1996年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疾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2]。發病時間均在一周內,并全部經頭顱CT證實,將138例患者分為觀察組74例和對照組64例,觀察組中男48例,女26例,年齡60~78歲,平均(69±7)歲;對照組中男37例,女27例,年齡60~79歲,平均(68±7)歲。兩組間年齡、性別、病情程度等方面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給予疏血通注射液10ml,對照組給予血塞通注射液10ml,均加入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每日一次,共治療3周。兩組在上述治療的同時,均給予一般性對癥治療,但不使用影響血脂、血液流變學的其他中西藥物。
1.3 觀察指標 (1)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參照1996年第4屆全國腦血管疾病會議制定的標準評定。(2)治療前后血脂的檢測:采用美國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儀。(3)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檢測:采用北京普利生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技術資料比較用卡方檢驗。
1.4 臨床療效 觀察組有效77%,對照組50%,經統計學分析,兩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略)
1.5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的變化 兩組治療前各指標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兩組TC、TG,HDL-C,LDL-C,LP(a)含量,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P<0.01),見表2。
1.6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的變化 兩組治療前各指標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兩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變形指數,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P<0.01),與對照組比較,疏血通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變形指數,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P<0.01)。見表3。
表2-表3 (略)
1.7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期間內均未出現出血及其他不良反應。
2 討論
腦梗死系因腦血管閉塞致使腦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出現局灶性神經損害,其死亡率、致殘率均較高,目前主要治療藥物包括溶栓藥物[3,4]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環藥物等;溶栓藥物有一定效果,但是有一定的出血副作用,風險較大,禁忌證較多,限制臨床的應用,安全度不夠滿意。
疏血通注射液,主要由水蛭、地龍組成,水蛭性寒味苦,具有破瘀通經的作用,地龍性寒味咸,具有清熱解毒、鎮痙祛風、活絡止痛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凝血時間延長、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抑制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的作用,并具有降脂、抗動脈硬化的作用。疏血通的主要成分為水蛭素,這是一種特異性凝血酶抑制劑,對腦水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應用于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能夠改善缺血造成的水腫,有利于神經功能的恢復。
本組研究結果表明:疏血通與血塞注射液均為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有效靜脈制劑,但兩者的總有效率差異有顯著性。本研究結果表明,急性腦梗死患者TG、TC、LP(a)均升高,而HDL-C降低,而紅細胞變形指數下降,與文獻報道[5]相近,兩者均能改善血脂、血液流變學指標,但疏血通注射液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強于血塞通注射液,提示該藥通過改善血液微循環降低腦水腫有關,而起到治療作用。臨床應用,安全有效,副作用較小,可以推廣應用。比較適于基層醫院應用。
【參考文獻】
1 山東中醫學院中藥方劑制劑室.中藥方劑學,1976,574.
2 中華神經科學會.腦卒中病人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381-383.
[中圖分類號] R743.33[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10)06(b)-060-02
Clinical efficacy observation and effects of Butylphthalide Injection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SHI Hongme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Jilin Neuropsychiatric Hospital, Siping 13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influence of Butylphthalide Injection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8 to December 2009 in our hospital, 94 patient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Xiangdan Injection and Aspir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Butylphthalide Inj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was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platelet of experimental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Butylphthalide injec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Platelet aggregation; Clinical efficacy
腦血管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其發病率、患病率、病死率和致殘率都很高,均居神經科各類疾病之首,且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腦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腦血管病和出血性腦血管病,其中急性腦梗死占全部卒中患者的70%~80%[1]。丁苯酞是國家級一類新藥,綠色植物性藥品,具有出色的安全性單一體結構,同時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其活性成分為dl-3-正丁基苯酞,是人工合成的消旋體,其左旋體存在于芹菜籽中[2]。因此,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對收治的腦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進行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94例,其中,男48例,女46例;年齡45~73歲,平均(55.59±16.89)歲。入選標準:①首次發病;②符合1995年全國第4次腦血管會議通過的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3];③行頭顱CT或MRI確診梗死面積小于3 cm×3 cm,排除顱內出血;④近1周內未服用過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消炎藥及其他影響血凝的藥物。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及臨床表現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香丹注射液,10 ml/支(由四川雅安三九藥業有限公司提供),20 ml靜滴,1次/d;阿司匹林100 mg,1次/d,療程2周。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丁苯酞注射液(石藥集團中奇制藥技術有限公司生產),0.1 g/次,3次/d,兩次間隔時間為6~8 h,療程2周。兩組采用相同的基礎用藥(合理控制血壓、降糖、降脂)。
1.3 評價指標
血小板的聚集性根據血小板的聚集率進行評價。臨床療效根據1995年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會議制訂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評分,①痊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0%~100%;②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89%;③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生活不能自理;④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加17%以內;⑤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以上。基本痊愈和顯著進步兩項相加計算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所下降,但與治療后對照組相比,治療后實驗組血小板下降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表1 兩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比較(x±s,%)
與對照組相比,*P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基本痊愈的比率和總有效率均明顯提高,無變化的比率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病,多見于中老年人,大多數的生存者亦遺留嚴重殘疾,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發病原因為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局部血栓形成等導致的大腦局部血供障礙[4-6]。目前認為急性腦梗死組織中心區發生壞死,壞死區周邊的腦組織為半暗區(半暗帶),中心壞死區由于嚴重的完全性缺血致腦細胞死亡;而缺血半暗帶區內因仍有側支循環存在,可獲得部分血液供應,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經元[7]。
丁苯酞的活性成分為dl-3-正丁基苯酞(dl-3-butylphthalide),是人工合成的消旋體。已有研究表明,丁苯酞可以增加缺血區腦血流量和改善缺血腦區微循環,改善全腦缺血、后腦的能量代謝,減輕神經功能損傷的程度等,對缺血性腦卒中具有較強的治療作用[8-9]。
本研究結果表明,丁苯酞注射液可以明顯降低腦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明顯提高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因此,丁苯酞注射液是治療腦梗死的有效藥物,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維治,羅祖明.神經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4.
[2]李淑敏,范鐵平,王翠.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8):24-25.
[3]劉曉利.通心絡膠囊協同阿司匹林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響[J].世界中西結合雜志,2009,4(6):423-424,427.
[4]梁志會,張書田,崔進國.青年腦梗死介入治療痊愈一例[J].華北國防醫藥,2001,13(3):202.
[5]賴權.使用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5):192-193.
[6]付霞云,趙曦虹.冠心寧治療冠心病、腦梗死57例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0):194.
[7]王云.進展性腦梗塞溶栓治療實效分析[J].中國醫藥衛生,2007,8(2):16-17.
[8]王寶亮,錢百成.丁苯酞軟膠囊治療急性腦梗死30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24):65-66.
[中圖分類號] R57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3(b)-0040-02
急性重癥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是一種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1]。SAP的發病機制不完全清楚,可能與胰腺自身防御功能減退的基礎上攻擊因素作用的結果有關。本院2008年6月~2011年4月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烏司他汀注射液治療SAP患者20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40例重癥胰腺炎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的相關診斷標準[2],按AP分型標準均為重型急性胰腺炎,影像學檢查有或無胰腺形態的改變,且排除其他急腹癥者,排除胰腺或壺腹部腫瘤、胰腺出血壞死等情況。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18~56歲,平均(42.8±7.5)歲,臨床表現均有上中腹疼痛,上中腹有壓痛或反跳痛,伴有明顯黃疸、胸腔積液、呼吸急促、休克等癥狀,不同程度的腹水,腹腔穿刺液呈暗紅色,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上限3倍以上。CT和超聲檢查提示胰腺腫大、胰周滲液和胰腺壞死。病因:膽源性28例,高脂血癥4例,酒精性6例,其他2例。將該組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表現、病因方面具有可比性,P > 0.05。
1.2 治療方法
(1)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均禁食,有腹脹者行胃腸減壓;采用PPI抑制劑奧美啦唑注射液200 000 U,1次/12 h抑制胃酸分泌;采用生長抑素奧曲肽注射液100 mL,1次/12 h抑制胰酶和胃腸道多種腸肽的分泌;采用肥皂水灌腸或開塞露塞肛;酌情給予哌替啶、鹽酸消旋山莨菪堿5 g,1次/16 h止痛,靜脈營養支持。(2)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烏司他汀注射液 (山東貴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50 mL加0.9%氯化鈉溶液100 mL靜脈滴注治療,于30~40 min內靜脈滴注完畢,2次/d。兩組均以7 d為1個療程。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IL-10)的改善。(1)療效判定標準為[2],①痊愈:7 d以內腹痛、發熱、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腹部壓痛或反跳痛、腹肌緊張等體征基本消失,肝功能、血WBC、血淀粉酶恢復,C反應蛋白(CRP)正常;②有效:7 d以內腹痛、發熱、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明顯好轉,腹部壓痛或反跳痛、腹肌緊張等體征好轉,肝功能、血WBC、血淀粉酶接近正常,CRP接近正常;③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2)TNF-α、IL-10檢測:入院后24 h內及療程結束后清晨空腹取肘靜脈血2~3 mL。2 mL肝素抗凝進行檢測,使用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血清IL-10,試劑盒購自深圳炬英生物科技公司。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TNF-α,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3)比較兩組治療前后APACHEⅡ評分,APACHE分值按每5分分段,隨著APACHEⅡ分值的增加,患者病死率逐漸升高,APACHE評分包括3部分,即急性生理評分、年齡評分及慢性健康評分,APS包括12項生理指標,應當選擇入ICU最初24 h內的最差值,對于大多數生理指標而言,入ICU最初24 h內的最差值指最高值或最低值,同時記錄各個指標在最初24 h內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并根據附表分別進行評分,應當選擇較高的分值。最終APACHE評分=急性生理評分+年齡評分+慢性健康評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以x±s表示計量資料,百分描述計數資料,單樣本t檢驗做組間比較,卡方檢驗做計數資料比較,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痊愈13例,有效4例,總有效率為8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P <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NF-α、IL-10的變化
兩組治療后TNF-α、APACHEⅡ評分顯著下降,IL-10顯著上升,P < 0.05。但治療組治療后的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 < 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重癥胰腺炎是一種病因較為復雜的急腹癥,治療的原則是在急性期范圍內先進行非手術治療[3]。急性胰腺炎的發病機制是由于胰酶對胰腺和周圍組織的自我消化,從而引發的一系列的器官功能的衰竭。在發病過程中,血液中TNF-α和IL-10的含量急速升高,烏司他汀可廣泛抑制胰蛋白酶、彈性蛋白酶和各種蛋白水解酶、脂類水解酶,減輕自身消化,降低內毒素的吸收,并通過抑制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IL-10的釋放[4],調節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同時烏司他汀能穩定溶酶體膜,抑制溶酶體酶的釋放,并抑制心肌抑制因子的產生,對阻斷重癥胰腺炎的發生和發展有重要作用,烏司他汀從多方面參與重癥胰腺炎的治療,促進胰腺功能的恢復。
SAP起病急,發展快,并發癥多,死亡率較高,按病理類型可分為水腫性和出血壞死性。急性水腫性胰腺炎病情輕,預后好;而出血壞死性胰腺炎則病情險惡,可出現多種并發癥,預后不良,死亡率高[5]。有研究表明,其發病與白細胞過度激活產生的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有關,臨床上SAP患者的外周細胞T淋巴細胞減少,在病情好轉后逐漸恢復正常。烏司他汀注射液是一種從人的尿液中提取出來的蛋白多肽,現代藥理學證明,烏司他汀注射液可廣泛抑制胰蛋白酶、彈性蛋白酶、透明質酸酶、淀粉酶[6-7]。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烏司他汀注射液治療SAP,患者的療效及TNF-α、IL-10、APACHEⅡ評分的改善顯著優于常規治療,P < 0.05。這提示烏司他汀注射液可抑制天然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重要介質TNF-α,上調IL-10,阻止炎性細胞因子的分泌,治療SAP療效滿意。
[參考文獻]
[1]郝云鞍,楊鐵成. 烏斯他丁治療重癥胰腺炎的療效分析[J]. 局解手術學雜志,2009,18(3):176.
[2]李旭,石力,趙碧. 烏斯他丁對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4,12(11):2747-2748.
[3]阿斯楞. 烏司他丁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8和γ-干擾素的影響[J]. 北方藥學,2011,8(4):9-10.
[4]李依,陳友岱,董蕓,等. 靜脈注射6%羥乙基淀粉130/0.4和呋噻米對急性胰腺炎的擴容效果觀察[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0,7(1):91-93.
[5]毛恩強,湯耀卿,李磊,等. 重癥胰腺炎急性反應期控制性液體復蘇策略[J]. 中華外科雜志,2007,45(19):1331.
血漿腦尿鈉肽(BNP)是一種心臟神經激素。在應激狀態下自心室壁合成分泌, 其水平與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呈明顯的正相關性, 可以準確的反應心功能的變化[1]。另有研究表明心肌梗死發生后全身炎癥反應也參與了心源性休克的發生和發展, 腫瘤壞死因子-α作為主要的炎癥因子在外周血液和心臟局部組織中呈高表達[2]。最近有臨床研究表明生脈注射液在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發病率和死亡率方面效果顯著。作者回顧性分析了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從患者BNP和TNF-α水平變化及心功能改善方面進一步印證生脈注射液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急診科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35例及對照組35例。其中, 觀察組:男23例, 女12例;年齡32~76歲, 平均年齡(60.2±4.3)歲。對照組:男21例, 女14例;年齡34~74歲, 平均年齡(61.1±3.9)歲。所有患者入院前癥狀、心電圖及心肌酶譜檢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排除嚴重的肺部疾患、嚴重的心律失常、其他的基礎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癥及嚴重感染等合并癥。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立即頓服氯吡格雷片300 mg 及腸溶阿司匹林300 mg, 繼之使用腸溶阿司匹林100 mg 1 次/d、氯吡格雷75 mg 1 次/d、立普妥20 mg, 每晚1 次、低分子肝素鈣5 000 U 皮下注射、2 次/d等治療, 根據病情使用ACEI 和( 或) β-受體阻滯劑及硝酸甘油等。觀察組患者在以上基本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生脈注射液以靜脈滴注:每次60 ml, 用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釋后使用, 1次/d。
1. 3 血漿BNP及TNF-α水平的監測方法 分別于入院、治療后1周、4周抽取外周空腹靜脈血, 離心后提取上層血清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漿BNP及TNF-α水平, 采用美國Biosit公司生產的試劑盒。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所獲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 計量資料均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P
2 結果
兩組患者入院后治療前血漿BNP及TNF-a水平均明顯升高, 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4周后兩組患者血漿BNP及TNF-α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癥, 既往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后梗死區有大量炎癥細胞浸潤, 炎癥反應被認為是心室重塑和心肌修復的必然過程[3]。TNF-α是由組織細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質, 是引起梗死后心肌損傷的主要炎癥介質之一。BNP是一種心臟神經激素.在應激狀態下自心室合成分泌, 具有拮抗交感神經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發生時自主神經尤其是迷走神經損害對心臟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 心臟的分泌系統紊亂, BNP的水平出現波動[4]。近年來BNP在心血管疾病的診治方面應用廣泛。已有動物實驗證實, 生脈注射液在降低心肌梗死大鼠血漿中BNP和TNF-α的濃度的同時改善了大鼠的心肌功能[5]。
生脈注射液是從人參、麥冬、五味子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的注射劑。具有益氣養陰、止渴固脫、斂汗生脈、擴張血管, 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主治氣虛津虧、氣陰兩傷之心絞痛、頭暈、心悸、脈虛無力、汗多口渴、舌紅津少、脈虛弱等癥。臨床上常用于心肌梗死、各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及循環障礙等, 以及原發性、擴張性心肌病、冠心病等的治療。
生脈注射液主要能擴張冠狀動脈, 增加冠脈血流量, 改善心肌缺血, 降低心肌耗氧量, 降低外周阻力, 提高射血分數。現代研究表明, 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病理過程與氧自由基有關, 生脈注射液能清除氧自由基, 能有效地降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漿丙二醛含量。因此, 生脈注射液能有效地增強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收縮力, 改善心功能, 提高運動耐力。
本次研究再次證明生脈注射液顯著的降低了患者血漿中BNP和TNF-α的濃度。從上面關于BNP與TNF-α的介紹, 可以認為生脈注射液可以通過影響血漿BNP和TNF-α的濃度來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及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 2010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0, 38(8):677.
[2] 孫家安, 張潔芳, 曹彥敏, 等.重組人腦利鈉肽對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變異性的作用.臨床誤診誤治, 2011, 24(2):8-10.
[3] 趙曉山, 賈鈺華, 姜勇, 等. TNF-α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及定心方對其的影響.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 2009, 4(17):2267-2269.
【關鍵詞】 糖腦絡通;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內照射;糖尿病;腦梗死;血液流變學;內皮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n the patient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erms of level of blood rheology and endothelin after using both intravenous low intensity laser irradiation (ILILI)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angnaoluotong in the treatment. Method Ninety patient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having the symptom of deficiency in both vital energy and yin with blood stasis, were pided into three treatment groups at random:ILILI group (A), TCM treatment group (B), and a group with compound treatment of ILILI and TCM (C). The level of blood rheology and endothelin were observed after 1 month’s treatment. Result Compared with group A and group B, group C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evel of fibrinogen and endothelin, improve the deformed ability of RBC. Conclusion ILILI with Tangnaoluotong can significantly alter the blood rheology and endothelin on the patient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which result in a better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Tangnaoluotong;intravascular low intensity laser irradiation;diabetes mellitus;cerebral infarction;blood rheology;endothelin
糖尿病腦梗死患者多處于血流變高凝血狀態,血管收縮狀態有所改變[1-2]。此類患者腦梗死區內凝血酶的濃度增高,刺激內皮素的合成與釋放,而內皮素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強的收縮血管物質[3]。筆者通過觀察中藥糖腦絡通聯合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內照射治療對糖尿病腦梗死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和內皮素水平的影響,進一步探討其作用機制。
1 資料與方法
1.1 診斷標準
1.1.1 糖尿病腦梗死診斷標準
糖尿病診斷依據1999年亞太地區糖尿病診斷標準及分類方法確診為2型糖尿病:以靜脈血漿葡萄糖,空腹≥7.0 mmol/l(126 mg/dL),或葡萄糖負荷2 h/或隨機≥11.1 mmol/l(200 mg/dL)。腦梗死診斷依據《腦血管病分類(1995年)》中“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
1.1.2 糖尿病中風氣虛血瘀型診斷標準
糖尿病診斷參考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定并的“中藥新藥治療消渴病(糖尿病)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具有口渴多飲、消谷善饑、尿多而甜、形體漸見消瘦等證候者。中風病診斷依據“中藥新藥治療中風病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作組制定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證候診斷標準結合“中藥新藥治療中風病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消渴、中風及證候標準確定。
1.2 納入標準
凡符合糖尿病腦梗死診斷標準辨證屬氣陰兩虛兼夾血瘀者,中風分類屬中經絡、分期屬恢復期,均為本研究的入選對象。
1.3 排除標準
①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栓塞、高血壓腦病以及動脈炎、血液病引起的腦血栓形成和其他器質性腦病患者。②中醫辨證不屬于氣陰兩虛兼夾血瘀證型者。③合并重度心律不齊、心肺功能不全,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個月內有嚴重出血性疾病者。④近1個月內有糖尿病酮癥、酮癥酸中毒、嚴重感染者。⑤18歲以下,70歲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⑥中風發病達6個月以上的后遺癥患者。
1.4 一般資料
選擇2001年11月-2003年1月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內分泌科住院患者90例,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3組:激光組、中藥組和激光+中藥組,各30例。3組年齡、病程、性別、血糖、肝腎功能分別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可比性(P>0.05)。
1.5 治療方法
各組患者均實施糖尿病飲食、運動、心理治療和糖尿病教育,原用降糖西藥或用胰島素治療者,保持原治療藥物不變,不再使用其他血管擴張劑和其他中藥。
激光組:以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內照射,波長為632.8 nm,輸出功率為2~3 mW(ZJC480電腦多功能氦氖激光血管內照射治療儀,長春中吉光電公司生產)。取平臥位,經肘靜脈留置針穿刺,將激光針導入肘正中靜脈進行照射,每日1次,每次40 min, 10次為1個療程。療程結束后休息10 d,再開始第2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中藥組:以協定處方糖腦絡通方(由黃芪、生地黃、水蛭等組成)水煎服。頭煎以水500 mL煎取150 mL,二煎以水250 mL煎取150 mL,二煎混勻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劑。共服1個月。
激光+中藥組:服用協定處方糖腦絡通方,用法同上。同時配合激光療法1個月。
1.6 觀察指標及方法
血液流變學指標:全血還原粘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紅細胞變形指數、紅細胞聚集指數,采用LG-R-80血液凝度儀及LGB-190紅細胞變形/聚集測試儀,用光學測定法分析,儀器及試劑均購自北京世帝科學儀器公司。
內皮素-1,用GC-911-γ-放射免疫計數器(由北京福瑞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放射免疫法測定,試劑盒購自華英生物技術研究所。
1.7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檢驗,計數資料采用PEMS軟件進行Ridit檢驗。
2 結果
2.1 各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見表1)表1 各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略)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激光組治療后比較,■P<0.05;與中藥組治療后比較,P<0.05(下同)
可見,各治療組均能降低全血還原粘度、纖維蛋白原,提高紅細胞變形能力。激光+中藥組降低纖維蛋白原、提高紅細胞變形能力的作用強于激光組和中藥組。
2.2 各組治療前后內皮素水平的比較
(見表2)表2 各組治療前后內皮素水平的比較(略)
可見,各組均能降低血中內皮素的水平,激光+中藥組療效優于激光組和中藥組。
3 討論
糖尿病腦梗死中醫命名為“消渴病中風”。消渴患者合并中風在古代中醫學文獻中可見記載,如《素問·通評虛實論》說:“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甘肥貴人,膏粱之疾也。”認為消渴與偏枯有共同的病理基礎。《證治要訣·消癉》:“三消日久,精血既虧損,或目無所見,或手足偏廢,如風疾。”首次明確指出消渴日久可以導致中風偏癱。筆者認為,氣陰兩虛、瘀血阻絡為糖尿病腦梗死的基本病機,其治療宜益氣養陰、活血通絡。“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補氣以助血行,滋陰則虛熱自除,血液不受灼煉,血行自可流暢;活血以除血瘀,通絡以解絡阻。糖腦絡通方由黃芪、生地黃、水蛭等藥組成。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不僅能通過調節花生四烯酸(AA)代謝,使血栓素B2下降、6-酮-前列腺素F1α升高,還能拮抗內皮素釋放,降低內皮素水平[4-6]。生地黃促進胰島β細胞修復,拮抗胰島素抵抗,提高胰島素的生物活性,激活纖溶系統,改善血液流變性[7]。水蛭能降低腦梗死患者的紅細胞壓積、全血比粘度,改善腦血流[8]。水蛭咸能走血,苦能降泄,功專破血逐瘀、通絡,不僅能改善血瘀患者血液的濃、粘、凝、聚狀態,還能激活纖溶系統促使已形成的纖維蛋白溶解,促進腦血腫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縮小梗死面積,保護腦組織免遭壞死,促進神經細胞功能恢復。諸藥合用,益氣養陰、活血通絡,通過對機體多環節、多層次調整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內照射可降低血沉,提高紅細胞變形性和膜流動性、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的水平,提高纖溶系統和內源性肝素水平,從而降低血液粘度, 使血液處于低凝態。還能降低血液中血管痙攣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等,升高血管擴張和抗聚集作用的物質前列環素,從而起到改善血液流變學性質,改善微循環的作用。
本臨床研究證明,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內照射聯合糖腦絡通不但能夠更好的降低纖維蛋白原,提高紅細胞變形能力,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而且能夠降低糖尿病腦梗死患者血液中內皮素的水平,從而為本病的治療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曹丙振,樊 紅,曲 伸,等.糖尿病人rCBF、血液流變學及血小板功能的研究[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1994,7(2):80-82.
[2] Rampling MW. Haemorheological disturbances in hypertension:the influence of diabetes and smoking[J]. Clin Hemorheol Microcirc, 1999,21(3/4):183-187.
[3] Vane JR, Anggard EE, Botting RM, et al. Regulatory functions of the vascular endothelium[J]. N Engl J Med,1990,323:27.
[4] 雷正一,王碩仁.黃芪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1993,13(7):443-446.
[5] 余 靜,郭雪婭,趙 鋒,等.黃芪注射液對高血壓患者P選擇素、血栓素B2及6-酮前列環素F1α的影響[J].臨床薈萃,2005,20(13):721-723.
人參川芎嗪注射液有較強的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內凝血和促進纖溶活性及顯著增加外周和腦血流量等功能〔1,2〕。研究表明,在腦梗死患者中,血清炎癥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TNFα)、 白介素(IL)等含量明顯增高,下調炎癥因子水平可減輕腦損傷程度。在局灶性腦缺血和再灌注后,腦實質血管內皮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sICAM)1 表達增高,sICAM1高表達進一步引起缺血性腦損傷,而IL6可減輕sICAM1高表達加重的缺血性腦損傷〔3〕。本文探討人參川芎嗪注射液對腦梗死患者血清IL6、sICAM1和TNFα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人參川芎嗪注射液,40 mg/支,華北制藥廠生產。IL6、sICAM1、TNFα ELISA檢測試劑盒購于中國總醫院東亞免疫技術研究所。
1.2 臨床資料
2006至2008年本院住院、發病 3 d內的 9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隨機分為兩組。 治療組53例, 男28例, 女25例; 年齡44~87歲, 平均年齡62.8歲;均經頭顱CT或 MRI 證實,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排除有嚴重的肝腎、心臟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惡性腫瘤,合并嚴重感染者。對照組45例, 男24 例, 女21例;年齡43~85歲, 平均年齡61.7歲。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經統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及對照組均予口服阿司匹林、尼莫地平及對癥治療。對照組用曲克蘆丁400 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鈉250 ml靜滴,1次/d,連續14 d;治療組用人參川芎嗪注射液80 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鈉250 ml 靜滴,1次/d,連續14 d 。療效標準參照衛生部《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
1.4 IL6、TNFα和sICAM1的檢測
治療組及對照組分別在治療前及治療14 d后,清晨空腹采集肘靜脈血10 ml,高速離心后,吸取血清,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血清IL6、sICAM1和TNFα的含量。所有操作步驟均按照說明書進行。
1.5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數值以x±s表示, 組間比較用成組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 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略)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L6、TNFα和sICAM1的含量變化
見表2。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L6、TNFα和sICAM1的含量變化(略)
3 討 論
炎癥反應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及并發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主要原因。損傷后局部炎癥因子、趨化因子等表達增加是啟動缺血損傷向炎癥性損傷轉變的關鍵,白細胞向缺血區的聚集和浸潤導致了繼發性神經元損傷和梗死面積的擴大〔4〕。
急性腦梗死患者IL和 TNF過度表達已被證實具有負性作用。研究表明,IL6是腦梗死的獨立預測因子,中樞神經系統缺血后極早期即有腦內、血漿和腦脊液IL6水平的升高, 且其水平與神經功能和梗死范圍有緊密關系。TNF表達過多可加速神經元死亡。TNF可上調血管內皮細胞和白細胞上的黏附分子表達,加速活化的淋巴細胞進入腦內,加劇炎癥反應〔5〕。
在正常情況下,血管內皮細胞上僅有少量ICAM1表達。腦缺血后,缺血區產生的具有強大致炎作用的細胞因子可誘導腦微血管內皮細胞表達sICAM1和脫落,sICAM1明顯增加,繼而促進血液循環中的白細胞進入缺血局部組織,從而加劇腦缺血損傷。因此,抗黏附分子治療有望為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開辟新的領域。
研究提示,抑制性細胞因子IL6可減輕sICAM1高表達引起的缺血性腦損傷,并且在缺血3 d內腦梗死患者血清IL6和sICAM1呈正相關,二者表達的增加可能參與了腦梗死的發生、發展過程,并且與腦梗死體積大小有關,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楚〔6,7〕。因此, 若能有效阻止前炎性細胞因子IL6和TNFα的過度表達及生物學作用的發揮, 減少白細胞向缺血腦組織的浸潤,則可減少sICAM1的表達,從而改善腦缺血性炎性損傷。
本實驗中,IL6、TNFα和可溶性黏附分子sICAM1水平在治療前高表達,治療后逐漸恢復,這和既往研究一致。提示人參川芎嗪注射液能夠通過阻止炎性細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表達, 減少腦缺血炎性損傷,對腦缺血損傷起到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1 韓 輝,吳麗敏,涂晉文,等.人參川芎嗪注射液對局灶性大鼠腦梗死ET1、TNFα、IL1b含量的影響〔J〕.安徽醫藥,2005;9(1):178.
2 李 彤,于月明,姜 濤.川芎嗪和復方天麻蜜環糖肽片治療慢性腦供血不足臨床研究〔J〕.吉林中醫藥,2009;29(8):6678.
3 肖鐵新.奧扎格雷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 IL6和sICAM1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8):202.
4 陳 駿,熊春霖,郭文超.依達拉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IL17、IL6和TNFα的影響〔J〕.贛南醫學院學報.2009;29(3):399401.
急性腦梗死是我國常見病、多發病的一種,其致殘率和死亡率較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當前臨床中治療該病的方法較多,但是臨床療效都不是很滿意,急性期的積極治療對降低腦梗死的死亡率和致殘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盡快回歸社會[1]。目前臨床中無有效的治療方法,進行常規的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治療后,療效不明顯。據相關研究顯示痰熱清注射液具有清熱、降壓、利尿的功效,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理想。本文作者結合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118例急性腦梗死臨床患者資料,分析痰熱清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中IL-1β及ICAM-1水平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118例急性腦梗死臨床患者資料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的住院時間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59例患者。對照組5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8例;年齡48~73歲,平均年齡(59.67±5.12)歲,病程2~6個月,平均病程(3.5±1.5)個月;按神經功能缺損評定標準劃分,其中輕型38例,中型19例,重型2例。觀察組5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54~81歲,平均年齡(63.17±7.45)歲,病程2~8個月,平均病程(4.5±1.5)個月;按神經功能缺損評定標準劃分,其中輕型40例,中型18例,重型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基礎資料方面無差異統計學意義(P>0. 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予清開靈注射液,1次/d,1200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其他基礎治療(抗感染、吸氧、降顱壓、調節血壓等)與觀察組相同,連續治療2個療程(1個療程7d)[2]。
1.2.2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給予炎熱清注射液治療,1次/d,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靜脈滴注,連續治療2個療程(1個療程7d)。
1.3觀察指標 采用日本生產HSTECNM KN型血清自動分析儀及四川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HK2098型細胞計數器[3],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早晨空腹靜脈血(3ml)測定血中IL-1β及ICAM-1水平。
1.4療效評定
1.4.1運動功能 采用Fugl-Meyer 評定法方法進行評定, 輕度(90~99分)、中度(80~89分)、一般(50-79分)、重度(
1.4.2顯效:血栓消失,血液流變學指標恢復正常。有效:經顱CT檢查病血栓基本消失,其周圍血管擴張,血流速度恢復,血液供應恢復。無效:經顱CT檢查病變區域及周圍有缺血半暗帶,血管增厚,血管腔狹窄,有血栓形成[5]。
1.5統計學分析 所有記錄數據全部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處理,采用t進行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結果
2.1臨床治療效果 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6.61%,與對照組臨床早期治療總有效率76.27%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治療前后血中IL-1β及ICAM-1水平變化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中IL-1β及ICAM-1水平均降低,治療組降低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大量的白細胞聚集,阻塞微血管,從而大量的白細胞穿越內皮進入組織,使局部病灶區組織受損。白細胞的聚集于炎癥細胞IL-1β和ICAM-1粘附分子表達增強有密切的關系。ICAM-1的表達會促進白細胞釋放更多的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從而ICAM-1的表達與炎癥細胞IL-1β細胞呈現正反饋作用,進一步加重了腦缺血在灌注后的炎癥反應,出現惡性循環。所以,臨床中認為阻斷IL-1β、ICAM-1的表達,會減輕腦缺血炎癥反應,改善神經功能,提高腦缺血損傷預后效果。
本文選取的痰熱清注射液主要有黃芩、熊膽粉、山羊角、金銀花、連翹組成。黃芩具有清熱燥濕、宣泄肺熱功效;熊膽粉和山羊角聯用具有清熱解毒、化痰解痙功效。從而應用痰熱清注射液可以充分發揮清熱解毒功效,降低IL-1β及ICAM-1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炎癥細胞的浸潤,進一步恢復微循環,對腦組織起到保護作用。
總之,本文針對急性腦梗死的發病機制,提出采用痰熱清注射液治療,可以降低急性腦梗死患者血中IL-1β及ICAM-1水平,進一步促進微循環,減少IL-1β及ICAM-1的表達,促進腦缺血炎癥的吸收,提高患者神經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總體臨床預后效果良好,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熊旭東,周吉燕.痰熱清注射液治療急性肺炎8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12(2):197-198.
[2]路永剛,路蘭蘭,吳文麗.痰熱清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3(32):1188~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