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復習計劃大全11篇

時間:2023-03-14 15:08:33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九年級復習計劃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篇(1)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因此,我們的數學復習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各層次的學生對初中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還要使盡可能多的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較強的綜合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認真解讀考試標準和研究數學中考指導叢書.

首先認真解讀2010年中考考試標準,認真研究中考指導叢書,對照09年的中考指導叢書,熟知標準的異同。理清知識點,把握準各個章節的了解、理解、掌握、靈活和綜合運用四個層次。哪些要讓學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讓學生靈活運用,對復習的內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數,了然于心,這樣就能駕馭復習的全過程,全面提高復習的質量。

三、復習思路

復習目的:

(1)過記憶關。必須做到記牢記準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沒有準確無誤的記憶,就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2)過基本方法關。如,待定系數法求反比例函數解析式等。(3)過基本技能關。如,學生找到用什么辦法解決一個題,即解這個題的技能。

基本宗旨:知識系統化,練習專題化,專題規律化。在這一階段的教學,把課本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組塊,使之形成結構,可將代數部分分為六個單元: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統計與概率等;將幾何部分分為六個單元:相交線和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圓等。復習完每個單元進行一次單元測試,重視補缺工作。

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必須扎扎實實地夯實基礎。中考試題按難:中:易一般為1:2:7的比例,基礎分占總分(120分)的70%,因此使每個學生對初中數學知識都能達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應用基礎知識時能做到熟練、正確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的原題或改造,必須深鉆教材,絕不能脫離課本。

(3)不搞題海戰術,精講精練,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大練習量”是相對的,是有針對性的、典型性、層次性、切中要害的強化練習。

篇(2)

1.掌握并熟記歷史基礎知識,準確再認和再現重要歷史事實。2.通過歷史現象初步理解一些歷史基本概念和觀點。3.初步運用所學歷史知識分析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

二、復習時間及進程安排

17周1——14課2課時

18周15——23課2課時

19周綜合復習檢測題2課時

三、復習措施

教師認真鉆研教材與大綱,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仔細分析學生學情,研究學科特點,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復習效率;科學嚴格地對學生進行復習方法指導,使之保管好每份復習資料;科學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考試方法指導,使之靈活準確地使用好教材和各種資料;對全體學生做好復習動員工作,使學生充分認識復習好歷史的重要性,并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投身到復習迎考中去;復習力求精要,減少繁重知識,降低能力要求,不過于挖深拓寬,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不影響其它學科的正常開展,努力做到短時間、高效率。臨近考試,如何提高復習的效率和質量?我認為,要制定周密的復習計劃,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能讓復習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它是完成復習內容,提高歷史質量的保證。為此,我制定如下復習計劃:

第一,復習課本,夯實基礎。往年的考試題告訴我們學好課本的重要性:在復習時必須深鉆教材,復習時要做到細、廣、不留下任何知識死角。所以,我計劃用三節課帶領學生復習課本,復習完畢,及時布置一些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夯實基礎。因為即使是能力型試題也要以基礎知識為依托。教會學生一些記憶知識的方法。如用歷史表格整理知識、系統法、把歷史知識用點、線、面串成網絡使之成為一個整體,用圖示,比較等方法來復習掌握基礎知識。現在通行的是專題式教材,所以我更多的使用歸類復習,對同類知識進行必要的歸納、總結,使之條理化。

第二,復習新課堂。這一階段,重點是進行強化練習,消化課本知識點。我主要用2節課左右的時間來完成。

篇(3)

eg:ThisbookbelongstoLiMing.=ThisbookisLiMing’s.

2.makeup組成,構成

3.finalexam期終考試,期末考試

4.What’sgoingon?=What’shappening?發生什么事了?

5.because因為,后接句子becauseof因為,后接名詞或短語

6.catchabus趕公共汽車Catscatchmice.貓抓老鼠。

7.noise指不悅耳的聲音,如噪音,雜音,吵鬧聲等

voice指人發出的聲音,如說話聲,歌聲sound指人可以聽到的一切聲音

8.Therebe…doingsth:某地有…正在做某事

eg:Thereisaboyplayingtheguitarintheroom.(房間里有個男孩正在彈吉它。)

Therebesthtodo.某地有…可做

eg:Itdoesn’thaveanybeachesormountains,buttherearestillmanythingstodothere.(雖然巴黎沒有沙灘和高山,但在那里還是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

9.callthepolice報警

10.escapefrom從…逃跑

11.useup耗盡,用完,用盡

12.smellN,氣味V,聞起來

13.becarefulof小心,提防

14.Onefingercannotliftasmallstone.獨木不成林。(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就是力量。)

15.Whenanantsays“ocean”,he’stalkingaboutasmallpool.

井底之蛙。

16.Itislessofaproblemtobepoorthantobedishonest.人窮志不窮。

17.Becarefulofthepersonwhodoesnottalkandthedogthatdoesnotbark.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18.Youcan’twakeapersonwhoispretendingtobeasleep.

你不能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pretendtodosth假裝做某事

19.TellmeandI’llforget.ShowmeandImaynotremember.LetmetryandI’llunderstand.實踐出真知。

20.Don’tletyesterdayuseuptoomuchoftoday.不要讓今天在昨天的悔恨中度過。(今日事,今日畢。)

21.Hewhowoulddogreatthingsshouldnotattemptthemallalone.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

attempttodosth嘗試做某事

Unit6.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

1.prefer的用法

①prefertodosth寧愿做某事prefernottodosth寧愿不做某事

②prefersthtosth比起…更喜歡…

③preferdoingsthtodoingsth喜歡做..勝于做…

Eg:比起跳舞,我更喜歡唱歌。

Iprefer__________to___________.

=I___________singing_____________________dancing.

④prefertodosthratherthandosth=wouldratherdosththandosth寧愿做…也不愿做…

翻譯:他寧愿去購物也不愿待在家里。

He_____________________goshopping_______stayathome.

=He__________________goshopping__________________stayathome

2.remind…of…使…記起…,提醒

3.danceto跟著跳singalongwith跟著唱

4.Whatdoyouthinkof…?=Howdoyoulike…?你覺得…怎么樣?

5.That’snotreallyimportanttome.對我來說那不是很重要.

6.besuretodosth一定要做某事,務必要做某事

besurenottodosth一定不要去做

7.ondisplay=onshow陳列,展出

8.photograph(N,照片,攝影)photographer(N,攝影者,攝影師)photography(N,攝影,攝影術)

9.world-class的

10.interest(V,引起…關注,使…感興趣Themoviedidn’tinterestmeatall.)

(N,興趣.take/have/showaninterestin=beinterestedin)

11.whatever=nomatterwhat無論什么,不管什么

12.music音樂musical音樂的musician音樂家

13.seesbdosth看見某人做某事seesbdoingsth看見某人正在做某事

14.Shereallyhassomethingforeveryone.每個人都能從她身上學到一些東西。

15.overtheyears多年來

16.thebest-known=themostfamous最著名的

17.comeandgo來來去去

18.asthenamesuggests顧名思義

19.energy(N,活力,精力)energetic(adj,有活力的,精力充沛的)

20.agreatplacetovisit旅游勝地

21.There’sjustsomuchtoseeanddohere.這兒有好多可看的東西和可做的事情。

22.beluckytodosth有幸做某事

23.tobehonest老實說,說實在的

24.suitsbfine/well(很)適合某人

25.Itdoeshaveafewgoodfeatures,though.然而它的確也有一些好的方面。

(當我們需要對謂語動詞進行強調時,通常在謂語動詞前加助動詞do,did或does,后面的動詞用原形,即dodiddoes+動詞原形,do,did,does在句中要重讀。)

26.stayawayfrom與…保持距離,遠離…

27.beinagreement意見一致

28.causecancer致癌

29.increasetheriskofcancer提高癌癥的風險

30.actually實際上=infact

篇(4)

(3)抓好方法教學,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解題的方法,適應各種題型的變化;

(4)做好綜合題訓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復習方法與措施:

1、挖掘教材,夯實基礎,重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導 通過兩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對教材的理解是零碎的、解題規律的探究是膚淺的。因此,在組織學生進行總復習時,首先引導學生系統梳理教材、構建知識結構,讓各種概念、公理、定理、公式、常用結論及解題方法技巧,都能在學生的頭腦中再現。教學中,教學中,要立足課本,充分挖掘和發揮教材例、習題的潛在功能,引導學生歸納、整理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使之形成結構。堅決克服那種重難題、重技巧、輕課本、輕基礎的做法。

2、共同參與,注重過程

復習切忌教師大包大攬,在復習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成為復習活動的主角,給予學生充分發揮的學習時間,讓他們去說、去做,暴露他們的思維過程,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只有這樣,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得到體現,教師的指導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因此,在基礎復習時,我們給學生盡可能多的動手、動腦、討論的時間去探索,使各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知識的滿足,提高學習效果。特別是綜合題的教學過程中,點中要害,透徹理解,及時總結。一定要把思路與方法教給學生,同時教師要評析到位,從細微處入手,讓學生分析,弄清錯誤原因,清楚自己薄弱環節,熟悉一般分析思路,并與學生一起深入研討,要注重為什么要這樣解?說明思路,如何設計解題格式?如何找尋問題的突破口?

3、強化訓練,注重應用,發展能力

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應用意識,及綜合能力。教師可以自覺地、有目的地加以培養。這樣,就可以大大地加快數學能力的形成和發展,使各種思維方法合理、簡捷,限度地發揮學生創造性能力。分析近幾年來各省市的中考能力題: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可以通過閱讀理解,推理分析,總結規律,歸納其結論;聯系實際,注重應用,培養探索、發現、創新能力是中考命題必然趨勢。因此在組織學生進行復習時,利用創意新穎、貼近學生生活的應用性、實踐性、創造性、開放性問題來激活學生的思維。

4、落實各種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理解掌握各種數學思想和方法是形成數學技能技巧,提高數學的能力的前提。初中數學中已經出現和運用了不少數學思想和方法。如轉化的思想,函數的思想,方程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等。數學方法有:換元法、配方法、圖象法、解析法、待定系數法、分析法、綜合法。這些方法要按要求靈活運用。因此復習中針對要求,分層訓練。

(1)采取不同訓練形式。一方面應經常改變題型: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簡答題、證明題等交換使用,使學生認識到,雖然題變了,但解答題目的本質方法未變,增強學生訓練的興趣,另一方面改變題目的結構,如變更問題,改變條件等。

(2)適當進行題組訓練。用一定時間對一方法進行專題訓練,能使這一方法得到強化,學生印象深,掌握快、牢。

5、抓好教材中例題、習題的歸類、變式的教學。

在數學復習課教學中,挖掘教材中的例題、習題等的功能,既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又是對付考試的一種手段。因此在復習中根據教學的目的、教學重點和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對相關例題進行分析、歸類,總結解題規律,提高復習效率。對具有可變性的例習題,引導學生進行變式訓練,使學生從多方面感知數學的方法、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講解中,應該引導學生對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靈活變換,使之觸類旁通,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提高學生的技能技巧,挖掘教材中的例題、習題功能,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⑴尋找其它解法;⑵改變題目形式;⑶題目的條件和結論互換;⑷改變題目的條件;⑸把結論進一步推廣與引伸;⑹串聯不同的問題;⑺.類比編題等。

6、面向全體學生,實行分層教學,

根據學生學習數學能力差異較大,我們具體研究現階段各層次學生最欠缺什么知識與能力,最需要提高哪方面的數學技能,尋找出他們存在的差異和問題,進而有選擇、有重點地實行突破性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優等生可鼓勵他們超前學習,中等生進行引導,后進生進行幫扶,特別要關心數學學習困難的學生,通過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使他們達到最基本學習要求。

三、數學總復習的課堂結構

復習教學不是簡單地重復,而是學生認知的繼續、深化和提高,通過復習,要從更高的層次、從新的高度進一步掌握、理解已學過的知識和技能,進而提高數學能力,對數學復習課的課堂結構,重點考慮以下幾個環節:

1、回憶整理

本環節主要是解決基礎知識的梳理問題,教師要采用不同的形式,引導學生整理本單元的每課時基礎知識,使內容條理畫,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對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提高對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知識點理解準確性。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揭示所復習內容的知識結構,既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2、精選例題,揭示規律

通過典型例題的講解,進一步鞏固復習內容,熟練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精選例題要有利于抓準基礎知識

數學的基本概念、法則、定理、性質和公式等,分散在各個章節中,復習的選例就要圍繞和含蓋這些知識來選例,使每道例題都盡可能包含若干知識點,并注意在覆蓋所有知識點的基礎突出重點與難點。精選例題要包含最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不必追求偏、怪、難;不要貪多,要重視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在培養學生解題能力中的作用。

(2)分析過程要強化

例題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求得解答結果,而是通過題目的解答過程為學生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模式。教學中應重視題目分析過程的作用,引

導學生思考題目的特點。探索解題思路,尤其在溝通已知與未知的關鍵點上,要讓學生充分感知和思考,切實掌握解題的核心和本質。

(3)解題規律要總結,例題解答之后,要引導學生反思、總結解題的經驗教訓,對一些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解題策略要予以歸納概括、揭示規律,提示學生今后注意運用。

3、強化訓練

這是對復習的數學知識和思想方法的運用,是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繼續,訓練時應注意兩點:一是注意練習題目的變式性和系列性,避免大量重復的機械練習;二是注意對學生練習結果的評價、反饋,對其中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要及時地矯正補充。

4、課堂總結

這是對整節課的系統和概括,是全部教學活動的落腳點和歸宿,課堂總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篇(5)

制定出科學、詳細的復習計劃是做好化學復習工作的前提。有了計劃就明確了復習內容和復習要求,避免頭松尾緊的現象。一般情況下,我校的總復體上安排了三輪復習:第一輪復習,時間安排在3月到4月底,主要是同步復習,抓章節過關,提高每位同學的合格率,為第二輪復習打好基礎;第二輪復習,時間安排在5月1日到15日,主要專題復習,形成知識系統;第三輪復習,時間安排在5月20日到6月10日主要是梳理沖刺,從聯系實際、信息遷移、開放性等題目來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距離中考還有幾天的時間就留給學生自己消化和整理知識。

二、打好基礎,強化記憶

在中考中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大概占60%,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強化化學用語和實驗基本技能的教學,力求各章節過關,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對于有些知識必須要死記的一定要記牢,如:元素符號、化合價、物質的顏色等,而基本概念就不能靠死記,一定要理解透徹。尤其是我們處于邊遠山區的學校,信息比較閉塞,對于一些信息資源無法與好的學校相比,我們只能以不變應萬變,這就需要把好第一輪以基礎為主的這一關,使提高能力有了保證。

三、加強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學科教學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驗教學。中考試題中實驗題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而實驗題基本上是兩種題型,一是考查實驗的基本操作和實驗的基本知識;二是實驗探究題約占22%,這種題型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得分不高。因此,在教學及復習中要加強這一部分的力度。在強化這部分時,教師可以根據需要有目的地設計實驗習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去認識實驗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了解實驗設計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學會初步設計實驗方案,并對實驗的方案進行評價和改進。進行實驗探究是為了培養學生對實驗的設計能力、探究能力和評價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認真研究中考實驗知識考點和題型特點,可以有效提高實驗復習的質量。

四、資料的選取

合理地使用好資料,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地精選一些練習和習題,還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使學生能夠輕松的掌握知識。例如:今年我們用的《中考解碼》同一個知識就有很多道題,如果每一題都做都講評那就太浪費時間了,所以我們要有選擇地讓學生去做再點評。對于每一輪復習,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找一份適合學生的階段性測試題也很重要,它可以幫助我們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五、注重熱點專題訓練

1.聯系實際專題

化學源于生活、生產,更要服務生活、生產和社會,最近幾年來的中考專題中都加強了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能力的考查,化學與生活聯系的范圍非常廣泛,這些題目很好地考查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相關化學題目通常通過以下知識表現:①化工生產方面:常見的內容有廢棄物的利用與回收、化工生產中物質定性、定量的分析,金屬及其合金被腐蝕的原因和防護的辦法等。②日常生活方面:常考的知識點包括各物質的成分,造成火災的原因、滅火的方法以及生活中空氣、水等的污染。③能源利用方面:在中考中有關能源利用的試題也是經常出現的,如水、煤氣、天然氣等成分的利用,三大化石燃料及其他有機物的應用等。

2.信息遷移專題

這類題型能很好地訓練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信息遷移題通常給出一段陌生的文字信息,但其中包含著我們熟悉的分析方法,要求學生能通過新信息、熟悉的分析方法得出結論。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中不能機械地學習,而是找到相應的方法。

3.開放性專題

這類題目一般沒有固定的答案,實際上是一類個性化的試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見解來解答。這類題型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是目前常考的一類題。

4.綠色化學專題

這是一類與環境有關的題型,是中考的熱點,主要從這幾方面命題:①化學與水體污染:如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水污染對環境的影響。②水資源的短缺以及節約用水:如何利用化學方法解決水資源的短缺問題。③空氣污染如何防治:如化工生產中的有害氣體對空氣的污染;傳統能源對空氣的污染以及新能源的開發何利用。④“白色污染”及解決辦法:如用新材料代替傳統塑料等等。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課外科學知識,盡可能多的接觸、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覺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六、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在中考復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輔導,實際上是一名特殊的“服務員”。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安排部署復習內容,以便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復習過程中還要注重講練結合,突出重難點,在講解時要講得恰到好處。同時還要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和表揚,當學生退步時我們要找他們談心,幫助他們找出原因,解決一些問題。做為教師在學生面前還要樹立自己在學科上的信心。

七、細心做好培養尖子生工作

篇(6)

一、學生主體地位被淡化

九年級學生面臨著中考,大多數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加大上課時的復習課教學容量,課堂上以自己的講解代替學生的回答,課堂上留給學生的時間很少,通通是課前一張卷子,無論學生做與不做,一律課上處理完,學生動手的機會更少,對于現在中考中的實驗探究題缺乏解題能力,得分率很低。

二、教法單一,枯燥無味

由于教師對復習課研究重視不夠,往往是拿著一張試卷一問一答的形式來上復習課。讓學生回顧學過的知識和技能,通過題海戰術來鞏固所學過的知識,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三、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重復,課堂內容缺乏新意

教師在上復習課時,由于沒有好好的研究章節內容,不能把章節知識點進行梳理,不能把知識點串起來,形成知識體系,還有更不能打亂章節順序,進行很好的分塊復習。讓學生覺得本來就孤立的知識點更加孤立。有些教師還按照訂閱的復習資料,一章一章的進行復習,沒有增加新的內容,沒有深化知識、培養能力、滲透方法,只是簡單的以練習題的形式重復了一遍。

四、重點不突出,難點不突破

教師在進行復習課的講解時,缺乏對學生情況的了解,不清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導致復習時平均使用力量,一節課下來,學生的疑點仍然存在,難點仍沒有得到解決。有些教師還缺乏對中考要求的深入研究,不能對一些重點知識,熱點知識,探究能力進行重點的復習和專門的訓練。

五、復習課上成習題課

由于復習課很難上出新意,一些教師認為只是把知識簡單的重復一遍,還不如叫學生多做練習,熟能生巧。于是,好多教師在上課時先把知識點重復一遍,然后讓學生做練習,進行知識的再一次重復。

針對以上的問題:如何上好九年級的化學復習課呢?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1優化課堂結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要追求“真”,表現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課堂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淡化自己。課堂中能讓學生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要放得開,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討論,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些實驗探究題還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猜想,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分析和討論,得出結論。這樣,才能調動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課堂氣氛活躍,效果才會得到提高。復習時教師一定不要以自己的講解代替學生的回答,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機械的灌輸。當然,這不是說把45分鐘都給學生,而是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認真備課,做到精講精練,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使學生感覺有新意。

2構建知識網絡,形成知識體系

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學科的基本結構,學生掌握了本學科的基本結構,既有助于運用所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同時,還能解決在課堂外即生活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學習就是一個構建知識的過程。當然學生構建知識的基礎就是基于對以往知識的積累和經驗的總結。因此,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形成知識體系。課前教師要認真進行備課,對知識進行精心梳理,把一個一個知識點連接起來,使學生對初中化學知識有個整體把握。

篇(7)

第一至四單元知識點歸納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一、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1.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無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2.物質的性質:物質不需發通過 化學變化表現出來 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主要有 顏色 、狀態 、 氣味 、 硬度 、 密度 、 熔點 、 沸點 等;物質必須通過 化學變化 才表現出來性質,叫做化學性質。如 可燃性 氧化性 、 還原性 、 毒性 等。二、基本實驗操作: 1.藥品的取用:(1)取藥量:沒有說明用量,固體只需 蓋滿試管底部 ,液體取 1—2mL 。(2)注意事項:“三不”: 不聞 、 不嘗 、 不摸 (3)取用少量液體藥品用 膠頭滴管 ,取用一定量的液體藥品用 量筒 量取,讀數時,量筒必須 放平 ,視線與 液體凹液面 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取用較大量液體時用傾倒方法,瓶塞 倒 放,標簽向 手心 ,瓶口要 緊靠 容器口。2.物質的加熱: (1)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部分,其中 外焰 溫度。 (2)使用酒精燈時,酒精不能超過燈容積的2/3,絕對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要用 燈帽蓋熄 。 (3)給試管液體加熱,試管所盛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試管要傾斜放置,試管口不能 對著自己或他人 。3.儀器的洗滌: 玻璃儀器洗滌干凈的標準:在容器內壁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一、空氣的成分和組成 1.空氣的成分:空氣成分 N2 O2 稀有氣體 CO2 其它氣體和雜質體積分數 78% 21% 0.94% 0.03% 0.03%2.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如右圖)觀察到的現象: 有大量白煙產生,廣口瓶內液面上升約1/5體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P + 5O2 點燃 4P2O5;結論: 空氣是混合物; O2約占空氣體積的1/5,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4/5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 裝置漏氣,紅磷量不足,未冷卻完全 ;(2)能否用鐵、碳代替紅磷? 不能 ,原因是 碳產物是氣體,不能產生壓強差、鐵不能在空氣中燃燒3.空氣的污染及防治(1)對空氣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氣體和煙塵等,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為 CO、SO2、NO2 、O3和可吸入顆粒物等。二、氧氣的化學性質1.物理性質: 無 色、 無 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 大 , 不易 溶于水2.氧氣的化學性質: 比較 活潑,在反應中作 氧化 劑。3.氧氣的制取(1)工業制氧氣――― 分離液態空氣法 法,利用空氣中氧氣和氮氣的 沸點 不同,此變化屬于 物理 變化。(2)實驗室制取氧氣原理:固固加熱:(化學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固液不加熱: 2H2O2 MnO2 2H2O + O2(3)發生裝置 收集裝置: 排水集氣 法,因為氧氣 不易溶于水 ; 向上排空氣 法,因為氧氣 密度比空氣大 。(4)操作步驟和注意點: ①試管口略向 下 傾斜:防止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②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 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③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 均勻連續 時再收集;④實驗結束時,先 移開導管 再 熄滅酒精燈 ,防止 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5)氧氣的檢驗: 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氧氣的驗滿: 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證明已滿。4.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能 改變 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 質量 和 化學性質 在反應前后都沒有改變的物質三、反應類型 1.基本反應類型:①化合反應:由 兩 種或 兩 種以上物質生成 一 種物質的反應 ②分解反應:由 一 種物質生成 兩 種或 兩 種以上物質的反應 2.氧化反應:物質與 氧 發生的反應 (1)劇烈氧化:如燃燒 (2)緩慢氧化:如鐵生銹、人的呼吸、食物腐爛、酒的釀造 等 他們的共同點:①都是 氧化 反應;②都 發熱 。四、物質的分類: 1、混合物:含有 兩 種或 兩 種以上的物質。如 空氣 、 海水 、 生鐵 等; 2.純凈物:只含有 一 種物質 ①單質:只含有 一 種元素的 純凈 物。如 N2 、 Fe 等; ②化合物:含有 兩 種或 兩 種以上元素的 純凈 物,如 H2O 、 KMnO4 等 氧化物:含有 兩 種元素,其中一種元素是 氧 的 化合 物。如 H2O 等。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一、水的組成實驗如右圖:兩極產生 氣泡 ,正極產生的氣體能 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是 氧氣 ;負極產生的氣體能 燃燒 ,是 氫氣 ;正負兩極氣體的體積比為 1:2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H2O=== 2H2+ O2。說法明水是由 氫元素和氧元素 組成。二、構成物質的粒子―――分子、原子、離子1.分子、原子的性質: ①體積和質量都很 小 ;②分子、原子之間有 間隔 ;③分子、的子在不斷 運動 ;④同種分子化學性質 相同 (“相同”或“不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 不相同 2.分子是保持物質 化學性質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化學變化 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是在化學變化中, 分子 可分,而 原子 不可分。三、凈化水的方法: 1.常見凈水的方法:靜置、吸附、過濾、蒸餾。 2.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 吸附 、 過濾 、 消毒 ; 明礬的作用是 吸附懸浮水中的細小顆粒 ;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顏色和氣味 。凈化效果的是 蒸餾 。四、硬水和軟水 1.硬水是含有較多 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 的水,而軟水是不含或少含 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 的水。2.區分硬水和軟水的方法:分另加入 肥皂水 ,產生較多泡沫的是 軟水 ,泡沫少,有白色浮渣的是 硬水 。 3.能將硬水轉化為軟水的方法有: 煮沸 、 蒸餾 。五、愛護水資源 措施:(1)節約用水: 一水多用 、 使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改變習慣減少用水 (2)防治水體污染: ①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 工業 污染、 農業 污染、 生活 污染。②預防和消除水體污染的方法: 工業三廢要經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提倡使用農家肥;加強水質監測。第四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一、原子的構成1.原子的結構:2.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 碳 原子質量的 1/12 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值,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3.原子結構示意圖各部分的意義: ①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質子數(核電荷數) ;②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主要是 最外層電子數 ;

二、元素1.元素是具有相同 核電荷 數(即 質子 數)的一類 原子 的總稱。2.表示的意義: (1)(宏觀)表示某種 元素 ;(2)(微觀)表示該元素的一個 原子 。 注意:有些元素符號還可以表示一種單質。如 Fe 、 S 、 He 。3.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本質區別: 核電荷數 不同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 O、Si、Al、Fe ,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Al 。5.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判斷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和稀有氣體的方法:(1)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在反應中容易 失去 電子,形成 陽 離子;(2)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 大于或等于 4,在反應中容易 得到 電子,形成 陰 離子;(3)稀有氣體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 8 (He為 2 ),在反應中 不易得失 電子,性質 穩定 。三.元素周期表規律: 1.橫行(周期): 電子層 數即周期數,在同一周期中, 電子層 數相同, 最外層電子數 逐漸增加; 2.縱行(族):同一族中 最外層電子數 相等,元素的 化學性質 相似。 注:原子序數= 核電荷 數 (質子數)四.離子: 1.帶電的 原子 或 原子團 。 2.表示方法及意義:如Fe3+表示 鐵離子 ;2SO42-表示 2 個硫酸根離子 3.原子和離子: (1) (2)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 ① 核電荷 數相等;②電子數及最外層電子數 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 4.原子和離子的區別和聯系:粒子的種類 原子 離子 陽離子 陰離子區 別 粒子結構 質子數 = 電子數 質子數 大于 電子數 質子數 小于 電子數 粒子電性 不帶 電性 顯 正 電 顯 負 電 符號 氧原子 O 鈣離子 Ca2+ 氧離子 O2- 五、化合價 1.單質化合價為 零 ,化合物中化合價代數和為 零 。 2.化合價的實質: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n<4,元素一般顯 +n 價;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n>4,元素一般顯 —(8-n) 價。如鋁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3,因此,鋁元素顯 +3 價,表示為 Al ;氧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6,因此,氧元素的化合價為 -2 價,表示為 O 。六、化學式 1.意義:(以H2O為例)(1)宏觀:①表示一種 物質 (表示 水 ) ②表示物質是由什么 元素 組成(表示水是由 氫元素和氧元素 組成)(2)微觀:①表示一種 分子 (表示 水分子 ) ②表示分子的結構(表示一個水分子由 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 構成)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氯氣 N2 ;氦氣 He ;白磷 P ;水銀 Hg ;生鐵、鋼的主要成分 Fe ;干冰 CO2 ;冰 H2O ;過氧化氫(雙氧水) H2O2 ;氧化銅 CuO ;鐵銹的主要成分 Fe2O3 ;氯化氫 HCl ;氯化亞鐵 FeCl2 ;氯化鋁 AlCl3 ;氫氧化鈉 NaCl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Ca(OH)2 ;硫酸鐵 Fe2(SO4)3 ;硫酸鎂 MgSO4 ;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 CaCO3 ;硝酸鉀 KNO3 ;硝酸銀 AgNO3 ;硝酸銅 Cu(NO3)2 ;天然氣主要成分—甲烷 CH4 ;乙醇(酒精) C2H5OH ;氯酸鉀 KClO3 ;氯化鉀 KCl ;高錳酸鉀 KMnO4 ;錳酸鉀 K2MnO4 ;鹽酸 HCl ;硫酸 H2SO4

篇(8)

這篇關于2013新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期中復習試卷的文章,是

1. 乒乓球被踩癟后,放到熱水中又會重新鼓起來。其原因是( ) A.球內氣體中微粒體積增大 B.球內氣體中微粒間空隙增大 C.球內氣體中微粒質量增大 D.球內氣體中微粒分解成更多微粒2. 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變質——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 B.汽油揮發——分子大小發生了變化C.熱脹冷縮——分子間間隔改變 D.花香四溢——分子作擴散運動3.北京市嚴重缺水,我們要保護好水資源。下列做法中,可能會造成水污染的是( )A.生活污水經處理后排放B.禁止含磷洗滌劑的使用C.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 D.在水庫周邊興建造紙廠4.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海嘯,災民飲用水被嚴重污染,急需進行凈化處理。下列凈化水的單一操作中,凈化程度的是( )A.蒸餾B.吸附沉淀C.過濾D.靜置沉淀5、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為:天然水沉降—過濾—吸附自來水,其中常用的絮凝劑是( ) A.氯氣 B.活性炭 C.明礬 D.漂白粉6.2006年我國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為“轉變用水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使用已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下列用水行為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①將工業冷卻水進行循環利用 ②用未經處理的工業污水灌溉農田 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澆花、沖廁所 ④用噴淋節水龍頭代替用水較多的舊式龍頭 ⑤用大量的水沖洗汽車代替人工擦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7. 用右圖所示的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電解產生氣體的速度變大 ②甲、乙兩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 ③甲試管內產生的氣體能燃燒 ④乙試管內產生的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以上描述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 D.①②③8. 凈化水的方法有:①過濾②加明礬吸附沉降③蒸餾④消毒殺菌。要將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凈化成生活用的自來水,應選用的方法和順序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9.構成冰的分子與構成水蒸氣的分子具有( ) A. 相同的物理性質 B.不同的性質 C. 相同的化學性質 D.不同的化學性質10.下列物質中,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一組物質是( ) A. 氫氣、氧氣、氯氣 B.硫、鐵、氖氣 C.水、氬氣、鐵 D.空氣、氮氣、木炭11.下列各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一組元素是( ) 12.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 )A.核外電子數  B.核電荷數 C.最外層電子數 D.中子數13.用右圖所示的簡易凈水器處理渾濁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確的是 ( )A.凈水器能殺菌消毒 B.凈化后的水屬于純凈物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D.凈水器能將硬水變為軟水14. NH4ClO4(高氯酸銨)可用作火箭推進劑,當它發生分解反應時,不能生成的物質是 ( )A. CO2 B. Cl2 C. O2 D. N215.某化學反應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種類、原子的數目在化學反應前后不變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 D.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2A+B=A2B16. 分類是學習化學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組物質是按單質、氧化物、混合物的順序排列的是( ) A.氧氣、水、空氣 B.氮氣、氯酸鉀、鋼 C.可燃冰、干冰、冰水混合物 D.石墨、熟石灰、石油17. “三效催化轉換器”可將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處理為無毒氣體.下圖是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球體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 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C.生成物中有單質 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3:218. 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水與糧食安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水的天然循環能實現水的從新分配,不需興建水利工程B.農業生產中改變灌溉方式,變漫灌為噴灌或滴灌,以節約用水C.為了避免水體污染,農業上應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 D.將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類處理,可減少污染,保護水資源19. 天然水受到污染后,凈化時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1)天然水污染的來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凈水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漂白粉可用水的殺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鈣[化學式為Ca(ClO)2]。次氯酸鈣可發生如下反應:Ca(ClO)2+X+H2O=CaCO3+2HClO,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次氯酸鈣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閱讀文字,在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頭上主要含有氯酸鉀、二氧化錳、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桿上涂有少量的石蠟,火柴盒兩邊的摩擦層是由紅磷和玻璃粉調和而成的。火柴著火的主要過程是:(l)火柴頭在火柴盒上劃動時,產生的熱量使紅磷燃燒; (2)紅磷燃燒放出的熱量使氯酸鉀分解; (3)氯酸鉀分解放出的氧氣與硫在點燃條件下反應; (4)硫與氧氣反應放出的熱量引燃石蠟,最終使火柴桿著火。21. 已知:①常溫常壓下,A為無色液體,A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為水和B,B是空氣的組成成分之一。②C單質在足量的B中燃燒生成氣體D,D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③水在催化劑和光照的條件下產生氣體B和E,E可做航天的高能燃料。請按要求填空:(1)A的化學式 。 (2)簡述如何檢驗B 。(3)B與C生成D基本類型是 反應。(4)完成BE、A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2. 生活離不開水。凈化水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1)茶杯內的紗網,可將茶葉與茶水分離,便于飲用,該設計利用的化學原理是________。(2)自制凈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異味和色素。(3)自來水廠用二氧化氯消毒殺菌,二氧化氯的化學式為________。(4)井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23. 我市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用潔凈的塑料瓶從釜溪河中取回一定量的水樣,然后進行如下研究分析:(1)將渾濁的河水樣品倒入燒杯中,加入明礬粉末(吸附雜質,使雜質沉降)攪拌,溶解后靜置一會兒;(2)將靜置后的河水采用右圖裝置進行過濾,請問:圖中還缺少的一種儀器是 ,其作用是 。(3)過濾后得到的水澄清透明,取其少量于小燒杯中,加入肥皂水并攪拌,發現燒杯中有大量浮渣,則說明河水是 (填“硬水”或“軟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會帶來許多麻煩,家庭生活中常用來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24. 以下圖(1)和圖(2)是兩個設計證明分子運動的實驗。在圖(2)的錐形瓶中的小瓶里裝著濃氨水,錐形瓶口用一張濾紙蓋住,濾紙剛剛用酚酞溶液浸過。 (1)圖(2)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2)圖(1)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3)請你就兩個實驗的操作過程、藥品用量方面作出比較性的評價: (4)兩個實驗裝置都有的不足之處是 25、被稱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稱為“綠色氧化劑”的雙氧水(H2O2),都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況下均為無色液體。在化學實驗開放日,實驗小組的同學用下面的方法鑒別水和雙氧水兩瓶無色液體,請填寫有關內容: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將等體積的兩種無色液體分別加入A、B兩個試管中。②分別向A、B兩試管中同時加入等質量(少量)的二氧化錳,觀察現象。 A試管中無明顯現象B試管中有氣泡產生 A試管中的無色液體是:________;B試管中的無色液體是:________(1)B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如何驗證B試管中產生的氣體(寫出操作步驟、實驗現象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9)

九年級是初中義務教育的最后一年,面臨初中畢業和升學考試,在當前教育中普遍存在著學生在總復習中被動接受大量重復練習的方式,而當前課改的新課標倡導學生主動參與、體驗探究性學習,怎樣克服復習中的盲目性,跳出“題海”,提高復習效率?如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復習做到優化效果呢?

以下是本人多年在教學第一線摸索的一些經驗:

1 更新教學理念,確立復習學習主體

新課標的理念就是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做法,所以在總復習中我們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練習為載體,以課本為基礎,以中考要求為依據。”引導學生主動、高效地學習,提高教學效率。在中考復習中以章節和知識體系為線索,引導學生及時進行學習小結,整理學過的知識,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自己歸納,自己探究;在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品質和能力;課本是使之成為讓學生隨時查找的工具書和解題根據及復習知識點的源頭;而《中考考試說明》則是學生復習中學習的深度、廣度的標尺,還能對學生進行專題、綜合、模擬等訓練。

2 鉆研新課程標準,優化復習教學課堂

復習中我們不僅要鉆研《新課程標準》,切實領會《中考說明》的要求,教學時明確目標,準確把握目標層次,優化復習課的課堂,使課堂教學效益實現最大化。具體做法是:“低起點,抓基礎;快爬坡,重提高;精講,精練,重思考”的原則。全方法多角度的思考,探索研究如何挖掘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實際、科學技術緊密聯系的素材,努力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充分發揮化學學科的優勢,積極創造條件在復習課中開展實驗教學,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知識、感悟學法,形成能力,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由于總復習階段時間緊任務重,因此,學生一看就明白的問題,教師不宜在課堂上講來講去;教師無論是在講復習課,還是在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都要做到有目標地精講,要給學生講方法、講原理、講技巧、講關鍵、講思路、講規律,起到舉一反三、畫龍點晴功效。試卷點評應重點做好以下一些問題的處理與訓練:抽查學生的雙基知識是否搞扎實;考點、知識點涉及的一些規律性的問題是否搞清楚;學生對試題是否具備有變型、互換、轉化、重組、自編、改編、延伸的能力;學生對試題是否具有巧解、妙解、靈活多樣的思想方法。

3 狠抓“雙基”教學,提升復習知識平臺

“雙基”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不可缺少的基礎,這將是中考命題不變的主線。但純粹考記憶性的內容已成歷史,即使是化學用語,也大多將它放在一定的材料背景中,聯系實際來考查。因此,“雙基”的教學不僅不可削弱,還要加強,但一定要與社會、生活、科技等信息聯系起來,不能孤立、機械單純記性教學,否則考題一加背景材料,學生一看就懵。在復習時對“雙基”的教學要在充分理解內涵和外延、把握關鍵詞的基礎上,強化應用訓練。對于一些規律性知識,要讓學生在所提供的資料中自己去總結、歸納。這樣不僅讓學生學會了學習方法,也理解了規律,還學會了解此類題的思路。

4 強化實驗教學,培養知識遷移能力

新課標下的中考命題,加強了對化學實驗技能的考查力度,這是中考改革的重大舉措,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我們在實驗部分復習目標是:課本上的實驗達到“舉一反三”;家庭實驗指導學生自己分析;重視組合型實驗題;注重實驗的反思,提高學生分析和評價實驗能力。具體做法是:①課本上的實驗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對一些重要實驗要做到:a.通過實驗總結規律;b.發散思維改進實驗;c.信息遷移,解決新問題;d,嚴謹思維分析實驗異常現象。這樣可以放大每一個實驗的復習內涵。②重視家庭小實驗。這是學生聯系實際,提高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要加強指導,不能視之可有可無。例如課本上的學生探究性實驗:鐵釘銹蝕條件的探究,就要讓學生做好,并總結出探究的方法、結論、規律。③復習后段,要緊跟課型不同的綜合型實驗題組進行強化訓練,使學生在解題中感悟方法、嘗試錯誤、總結規律、訓練思維、提高能力。

5 精練精講習題,提高應用解題能力

無論是分章復習、單元復習,還是綜合練習,模擬測試,教師都要精心選編適量的不同類型練習題進行精練,保證試題的質量。第一輪所選習題必須是不離開課本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所涉及的內容,第二輪所選習題要有典型性,系統性,第三輪所選習題要有針對性,對學生薄弱點進行針對性訓練,進行中考前的沖刺。可以選擇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不輕易做重復訓練。針對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問題和不同的復習內容,采取不同的練習方式,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真正理解,熟練掌握,標準規范。

習題的訓練必須做到: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另外在市質檢前選2-3份前一年其它省市的中考試卷進行仿真測試,認真講評,讓學生體會不認真審題的后悔及思考不全的懊惱和獲得成功的喜悅,樹立信心,找出不足,查漏補缺。關于“講”,有句話說得好:“濫講百題,不如精講一題”,因此復習中講題時不僅要精選題目,講題也要從多個不同層次進行討論、探究。第一個層次是:此題怎么做?講入口、講下手、講題眼、講關鍵詞;第二層次是:為什么這樣做?講原因、講原理、講依據、講知識貯備;第三個層次是:還有什么方法能解此題?講一題多解,講―題巧解,講解題技巧;第四個層次是:改變條件,轉換角度,此題還能變成什么新題目?或這個題目是什么題目的變異或轉換?復習時,長此以往,讓題目與題目聯系起來,讓思維靈活起來,遇到新問題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在新課程背景下,九年級化學的中考復習,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做到立足“雙基”提高運用能力,讓學生從習題中學會總結,加強實驗探究復習,培養知識遷移能力,有目的進行題型訓練,讓學生掌握解題方法,適當進行綜合訓練,提高中考沖刺能力。

篇(10)

九年級的化學復習課對于即將參加中考的學生來說十分重要。通過復習課,學生能夠鞏固學過的知識,將知識系統化,從而得到升華。因此,如何上好復習課成為畢業班化學教師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傳統復習課都是教師單方面把知識點講一遍,而后讓學生做相應的練習。在復習課上,學生往往感覺枯燥乏味,除了重復已學的知識點外就是做練習、聽講評,長此以往,對學習失去興趣,而很多教師在多遍重復知識點后也討厭上復習課。如何讓復習課也能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兩節獲得好評的復習課的公開課設計作為案例,來探討什么樣的復習課是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

一、教學案例

案例一:這節公開課內容是科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五章第一課時“碳和碳的氧化物”。本節課以魔法故事為主線貫穿課堂,設計思路如下:

將碳單質比喻作“碳父”,“碳父”有兩個法寶,一個是能夠切割大多數物質,另一個是能夠做電極或是鉛筆芯,這兩個法寶是何物質?(金剛石和石墨)。接著描述“碳父”還有燃燒的本領,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碳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繼承的魔力是能滅火,小女兒繼承的魔力是能施毒,大小女兒分別是誰?(CO2和CO)。大女兒嫉妒小女兒的魔法比自己強大,心理不平衡,就給人類帶來了災難――“溫室效應”。于是“碳父”把大女兒的氧原子奪走一個,使其與小女兒擁有一樣的魔力,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根據上述的描述,請學生將C、CO、CO2之間的關系用知識網絡表示出來(即“碳三角”)。接下來由學生選擇“魔法世界”編號,判斷是誰施的魔法,并評價其“功”與“過”。魔法世界是由CO和CO2在生活中常見的事例組成,如主人下地窖取菜時暈厥死亡事件、碳酸飲料會噴出氣體、氫氧化鈣可以刷墻護壁、“干冰”可以人工降雨、“煤氣”可以燃燒等事例,將這些事例編號,由學生抽出相應事例后進行解釋,并對事例進行評價、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都描述完后,請學生將碳酸、碳酸鈣兩種物質補充到先前總結的碳三角網絡中去。

最后讓全班學生參加“畢業典禮”測試:如何鑒別CO和CO2,測試結束后宣布學生由魔法學院畢業,將這節課的氣氛推向最。

案例二:這節公開課內容是科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章“生活中常見的酸、堿、鹽”復習課。大體設計思路如下:

先指出化學實驗室排放的廢液是水污染源之一,接下來由學生完成練習題:A、B兩班都用酚酞鑒別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實驗后廢液分別集中到各班廢液缸中。(1)A班廢液呈紅色,廢液中一定含什么物質?(2)B班廢液pH

二、教學分析

這兩節市級公開課上完后都獲得了較好的評價。對比后可以發現,這兩節復習課的設計存在很多共同點:

1.設計生動有趣的情境

案例一整節課是以魔法故事為主線,考慮到化學與魔法有一定的共性,并與當下熱播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相結合,情境生動有趣,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征,牢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案例二將生活中的事件引入課堂,讓學生談論并解決難題,如實驗室廢液的處理、濃硫酸泄露的處理方法、廚房中調料的鑒別等,使學生感覺化學就在身邊,并能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提升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先提出問題,再讓學生總結歸納

在知識點復習模式上,兩節課都是先提出問題,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再讓學生自己對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個過程就是“把書讀薄”的過程,這在畢業班復習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種學習能力;最后再設計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情境對知識點學以致用,這又是“把書由薄再讀厚”的過程,從而使知識點得到升華。如案例一中先是根據提出的問題,寫出C、CO、CO2的相關化學方程式,再讓學生根據化學方程式找出三者間的轉換關系,到后來再在原先網絡圖上再添上碳酸和碳酸鈣。最終使五種物質的轉換關系與涉及到的8個化學方程式,歸納為上圖所示:

之后再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如氫氧化鈣為何可以刷墻護壁、煤氣為何可以燃燒等生活中例子對知識點加以應用。案例二中也是類似的,先讓學生討論如何鑒別酸和堿,從而復習了酸堿相關的化學性質;而后讓學生根據提出的方法來總結歸納酸堿的化學通性;最后再根據貼近生活的具體事例來應用這些知識點,如蚊蟲叮咬了要抹何種溶液、濃硫酸泄露該如何處理等。教師設計題目要注意盡量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這樣使學生學習感覺更有成就感,對學習更感興趣,更牢固地掌握知識點。

3.課堂上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中

復習課很多學生懶于動手和動腦,對學過的知識缺乏興趣,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對復習課至關重要。案例一和案例二都是注重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調動學生積極性,問題設計有層次性,盡量讓所有問題由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解答,再由學生來糾正學生錯誤或是補充說明,最后讓學生進行總結歸納,教師只是在一旁引導。這充分體現了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復習課學生都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要充分利用這一點,使復習課能夠很好地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體現出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4.課件制作簡明、生動

復習課的課件切忌出現大量的文字,這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感。應盡量做到簡明,文字少、重點突出,同時盡量生動、活潑。上述兩個案例的課件都比較簡明、生動。如案例一中課件結合“三彩”課件制作方法,在進入“魔法世界”環節中,采用魔方上九個數字對應九個不同的事例,讓學生抽選1~9之間的數字,點擊數字后隨機鏈接到不同的“魔法事件”,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兩節課的課件頁數都非常少,且每一頁的內容都很簡潔。

從上述復習課模式的共同點可以看出,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復習課不再是教師單方面的灌輸,不再是單純的知識點的重復。要想上好復習課,備課很重要,無論在情境創設上,還是在結構設計、相應練習題的選擇上,教師都要花費更多的心思。同時,課堂上要注意調動學生積極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這樣的復習課才能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學習化學,同時提高對化學的興趣,進而懂得用化學知識來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樣的化學課,才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好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篇(11)

引言:平時教學像“栽活一棵樹”,總復習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樹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復習課是教學過程一種非常重要的課型,對夯實學生的基礎、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制定復習計劃,定好復習目標

復習課就是把平時相對獨立地進行教學的知識,其別重要的是把帶有規律性的知識,以回憶、整理、歸納等辦法串起來,進而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溝通,并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復習不是簡單的機械重復,而是一個系統提高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研究《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和《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認真備好復習課,精心設計教案,確定復習方法。復習課強調發展,準確、全面地把握教學目標,層次要求,要根據學生實際,因材施教,靈活選用復習方法,對復習過程進行充分的科學的預設,并在課堂中進行有效調控,激發學生復習的積極主動性,這樣才能發揮復習課獨特的功能,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要制定好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不僅要備好課本上的知識點及其層次要求,確定復習重點,同時要備好學生。教師要正確分析學生的實際狀況,在制定計劃時,就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側重,兼顧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需要,要對基礎好的和基礎差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目標要求,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得。

1.復習課的任務與結構

(1)復習課的主要任務:①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網絡,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②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熟練各學科課程標準規定的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與技巧;③幫助學生揭示解題規律,總結解題方法,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復習課的一般結構:①教師簡要交待本節復習課的主要內容與要求;②師生系統回顧基礎知識、彌補知識缺漏,使之形成網絡與結構;③教師選擇典型例題講解或組織學生討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④學生獨立練習,教師有目的地、緊張地巡視輔導;⑤師生共同小結與講評,并歸納、總結解題方法與規律,提高能力;⑥布置課后作業。

復習課通常還有一種結構是:①教師簡要交待本節課復習內容與要求;②學生獨立練習(課前由教師準備好“題組”),教師巡視輔導,搜集信息;③師生共同梳理知識,彌補缺漏,分析解題錯誤原因,提示解題規律與方法,提高能力;④布置課后作業。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在第③步后可再次安排學生練習。

2.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整理,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邏輯關系,形成知識網絡

復習課的基本任務是抓住雙基串成線,溝通聯系連成片,復習課的特點之一是“理”,對所學的化學知識進行系統整理,使之“豎成線”、“橫成片”,達到提綱挈領的目的。特點之二是“通”,使化學知識融會貫通,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使之形成知識網絡、提高基本技能,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點,增強解決化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對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點,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并配備適當的方式予以強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并注意方法指導,教會學生歸納、總結的方法。在復習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化學復習全過程,特別是要讓學生參與歸納、整理的過程,要體現:知識讓學生疏理;規律讓學生尋找;錯誤讓學生判斷,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做適當的完善和補充。

二、復習課應遵循的原則

(1)系統性原則:復習不是炒舊飯,不是把平時學習過的內容重復一遍,而是要把平時所學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識縱橫聯系,使之系統化、結構化。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各部分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揭示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所以復習時,可采用“以線串珠”的方法,把知識概括成表格式、綱要式、圖示式、口訣式,便于記憶與理解。

(2)基礎性原則:無論哪一種復習都要抓住基礎知識復習與基本技能訓練。基礎知識的復習要弄清這些基礎知識是怎樣提出來的?具體內容是什么?應怎樣敘述與證明?有何主要應用?應用時應注意什么?它和其他基礎知識有什么聯系?等等;基本技能訓練在復習中應引起高度重視,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多練習一些能直接運用基礎知識來解的題目。另外,該記住的一些概念、數據、圖形、定義、定律、公式以及一些技巧、方法都應要求學生力爭記住,知識缺漏要補上。

(3)重點性原則:復習課內容一般都較多,時間又有限。因此,不能面面俱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有重點地復習,做到:①突出重點教材的復習;②突出重點概念、重點例習題、重點解題思想與方法的復習;③突出重點薄弱環節的復習;④突出重點難點的復習。

(4)針對性原則:復習課中方法的選擇、題目的設計、重難點的確定等都要有針對性,要針對課程標準的要求,針對教材的重難點,針對考試說明的要求,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針對學科與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復習,不能帶有任何的盲目性與隨意性。

(5)精選性原則:復習課中例題的選擇,習題的配備必須精心考慮,題目必須有一定的基礎性、綜合性、啟發性、代表性與典型性,要選擇一些能“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題目進行講解或讓學生練習,幫助學生從中找出解題規律與方法。還可選一些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題目開闊學生思路,使學生通過復習有新的收獲、新的體會。

(6)主體性原則:復習課應同樣把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要千方百計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復習過程,凡是學生看得懂、講得來、做得出的內容與題目,都要讓學生去獨立完成,教師不要都包辦代替,不要滿堂灌。

(7)指導性原則:復習期間學生要復習的內容很多,特別是中考復習,學生手頭的書和復習資料很多,有的學生如墜煙海,無從下手。所以教師應指導學生復習的方法,要幫助學生制訂復習計劃,明確復習目的,確定復習重點,落實復習措施,選好復習方法。還要指導學生處理好課本與復習資料、課內與課外、做題與分析題目等的關系。特別對學習困難生要加強指導。

(8)及時性原則:就是復習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教師要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復習情況,及時幫助學生排憂解難,及時地反饋評價和矯正學生復習的情況,使每一位學生通過復習都有所提高,有所進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校园春色| √天堂资源在线| 黑人巨鞭大战洋妞| 国产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下载一个黄色录像| 欧美夫妇交换俱乐部在线观看| 你懂得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欧美一区二区免费影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免费|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专区| 羞羞的漫画sss|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 成年女人在线视频|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社区国产|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国产超爽人人爽人人做| JAPANESEHD熟女熟妇伦| 奶交性视频欧美|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亚洲中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真实男女动态无遮挡图|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99久久超碰中文字幕伊人|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朋友把我玩成喷泉状|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 中文字幕无线码免费人妻| 欧美一级高清片免费一级|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国产日产在线观看|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