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專項資金自查報告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一)堅持專款專用、重點使用原則
在專項資金管理使用上,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使用范圍,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和任何手法擠占和挪用。一是救災救濟資金分配。以保障災民基本生活為依據,根據災害大小、損失程度、自救能力,突出重點,不搞特殊化,不搞平均主義,無挪用、坐支、截留等違紀行為。在發放過程中堅持民主評議、登記造冊、公開發放的程序,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二是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見》中的有關規定,堅持專帳管理、專款專用的原則,嚴格審核,手續完備,程序合規,無弄虛作假、優親厚友、擠占、挪用、虛報等情況,堅持客觀、公平、合理,實行動態管理。堅持按季度發放制度,實行銀行打卡發放,無擅自扣留低保金現象,確保貧困家庭保障金的足額發放,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三是農村醫療救助金按照農村醫療救助政策嚴格審批程序,做到對象明確、資料齊全、手續完備、救助科學,定期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二)堅持情況反饋、加強監督檢查
加強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跟蹤監督和經常性的檢查,確保專項資金真正落實到人民群眾身上。一是堅持層層公開制度。結合村務公開工作,將各項民政事業專項資金的分配和使用納入公開內容,從村、小組層層公開,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二是堅持逐級反饋制度。資金的分配情況,逐級反饋上報,切實加強監督。三是定期進行檢查。每年鎮財政所都要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深入到各村入戶核對檢查看是否落實到戶到人,是否使用得當,是否存在優親厚友等現象和問題,對發現的問題,采取措施,及時糾正,認真處理,強化管理,有效杜絕了專項資金在分配使用過程中的違紀現象的發生,保證了專項資金的使用安全。
二、專項資金撥付使用情況 (二)糧食補。xx年共下撥糧食補638494.80元。
(四)汽車下鄉補。xx年6月至xx年5月區財政下撥汽車下鄉補助426402.25元,我鎮共下發418440.40元,余額7961.85元。
(五)水庫移民補。xx年至xx年3月,我鎮共計對水庫移民補助5100元。
(六)教育補貼助學資金。xx年區財政撥款727200元,實際發放727200元。xx年區財政撥款666350元,實際發放666350元。兩年共計發放1393550元。
2、 自查時間為20xx年元月至20xx年8月的資金落實情況。
根據區教育局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認真規范財務管理,嚴肅財經紀律,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各項財務管理政策,切實履行會計監督職能職責、把學校資金監管工作落到實處,實現政策制度更加完善,資金使用管理更加陽光規范,促進學校教育事業的有序發展,現將學校教育專項資金自查報告如下:
1、 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成立了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全體校務成員為組員的領導小組,分工明確,把自查工作落到實處。
3、 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學校在年初做好預算,上級按時撥付資金,用于學校公用經費開支,不存在挪用及發放補貼等違規使用現象。
4、 寄宿生貧困生補助專項資金。學校寄宿生貧困生建檔成冊,材料規范齊全,及時公示補助標準,及時發放資金,接受群眾監督。
經過自查,學校沒有發現違規違紀現象,重大事項資金使用情況能夠及時公布、公開,做到了透明、陽光。我校將一如既往貫徹履行上級精神,照章辦事。
為了加強項目管理、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各旗縣區對所有建設項目要進行一次嚴格認真的自查自糾。現將自查自糾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自查自糾重點內容
(一)生態移民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項目。
(二)義教工程和中小學危房改造項目。
(三)退耕還林(草)項目。
(四)人畜飲水項目。
(五)禁牧舍飼項目。
(六)沙源治理項目。
(七)其它涉農項目。
二、自查自糾有關要求
(一)主要從是否嚴格履行了項目的基本建設審批手續、投資計劃和資金撥付情況、資金到位和使用情況、招投標、工程進度、成活率,工程是否按要求及時竣工并通過驗收;是否存在擅自變更建設地點和建設內容、是否存在擅自擴大和縮小建設規模,工程質量是否符合有關標準,工程是否按規定的用途使用,原始會計憑證是否齊全,財務帳目是否清楚、項目管理費是否按規定提留及使用情況等方面進行認真自查自糾。
按照省市財政部門對重點支農項目和資金管理要求,對照省審計廳的審計重點和要求,我們財政部門與相關農口部門密切配合,對2008年至2011年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和2010年至2011年小農水重點縣專項資金進行了認真的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2008年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糧食產業項目資金為354萬元,全部是中央財政資金。其中:274萬元規模情況為深耕改土和秸桿還田60萬元,增施有機肥補貼120萬元,良種推廣10萬元,技術推廣及普及10萬元,技術培訓60萬元,實驗示范基地建設14萬元;另80萬元為整修道路、修建溝渠和清淤等,此資金已全部列支完畢。
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不符合規定的發票19張。
2群眾自籌資金以投勞折資計算,賬務未納入項目單位進行核算。
二、2009年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小麥產業項目資金為492萬元,其中:中央資金487萬元,省級5萬元。主要是秸桿還田80萬元,深耕和播后鎮壓40萬元,增施有機肥和施用配方肥280萬元,良種補貼40萬元,實施示范基地建設11萬元,農技人員技術指導補助6萬元,人員培訓30萬元,鄉鎮農技推廣能力建設5萬元,實際支出項目資金489.74萬元,結余2.26萬元。
存在的問題:
1存在開發票單位與發票領用單位不一致的現象;
2經延深檢查,發現供肥企業未按規定供肥,財政補貼資金20.91萬元滯留在供肥企業。
三、2010年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蔬菜產業項目和小農水重點縣項目。
1、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蔬菜產業項目批復總投資為3252萬元。其中:省以上資金700萬元,市級資金140萬元,縣級財政配套550萬元,實施項目單位自籌資金1862萬元。建設內容為基礎生產條件建設、蔬菜種苗集約化育苗基地建設、示范園建設和生態循環農業建設。項目實際完成投資2801.6萬元。
存在的主要問題:
1項目實施單位自籌資金實際未到位資金450.4萬元;
2項目實施單位為施工單位墊付工程發票稅額101.5萬元;
3項目實施單位將部分項目資金存入個人賬戶。
2、小農水重點縣項目總投資3590萬元,其中:中央級資金900萬元,省級資金900萬元,市級資金360萬元,縣級資金110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33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實施縣農場井灌區噴灌工程和向城興明片東半部低壓管道灌溉工程,面積為3.55萬畝,實際完成總投資3420萬元,結余資金為170萬元。
存在的主要問題:
1實行縣級提款報賬制不規范;
2項目實施過程中變更設計的地方較多。
四、2011年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蔬菜項目和小農水重點縣項目。
1、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蔬菜項目總投資2018萬元,其中:省以上資金700萬元,市級資金140萬元,縣級配套560萬元,實施項目單位自籌618萬元。主要建設內容:集約化育苗基地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項目技術推廣培訓、生態循環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目前項目正在實施過程中,按進度撥付工程款463萬元。
2、小農水重點縣項目總投資3686萬元,其中:中央級資金200萬元,省級1550萬元,市級350萬元,縣級1100萬元,2010年度給余資金170萬元,投折資金316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二廟井灌區低壓管道灌溉工程和水源工程,面積為3.85萬畝。目前項目工程正在實施過程中,按招投標規定和項目進度已撥付工程資金1000萬元。
五、對自查中的有關問題整改如下:
1、對不符合規定的發票已要求開票單位重新開具合規的發票;
2、對群眾自籌資金以投勞折資的,已記項目單位賬上;
3、對滯留在供肥企業的財政補貼資金已收回財政;
4、對項目實施單位自籌資金未到位的,已責令項目單位列出到位計劃,使自籌資金盡快到位,以便項目盡快建成,發揮效益;
5項目資金存入個人賬戶的,已責令其取消個人賬戶,將資金全部納入項目單位統一賬戶;
6、今后嚴格按要求實行縣級報賬制;
7、今后嚴格按批復后的實施方案施工,盡量減少變更設計;
林業局關于進一步強化林業專項資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及時組織辦公室、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對2016--2017年各級財政安排的前一輪完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集體林所有森林生態效益補助基金,生態護林員集體和個人天然起源商品林停伐管護補助資金,森林撫育,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國有林管護費,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等資金,進行了認真清查,現將清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2016-2017年資金到位及使用情況
(一)、退耕還林資金
1.2016年度前一輪完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2.9萬畝每畝補助資金260元,共計754萬元,2016年實際到位449.5萬元,當年兌現444.82萬元,由于未辦理“一卡通”,由將資金兌現支付到各鄉鎮賬戶后由鄉鎮以現金方式再兌現到農戶。本年未兌現金額為4.68萬元(未兌現原因是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庭卡鄉一村違反“違穩”相關規定,政策補助資金不予兌現)。
2.2017年度前一輪完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2.9萬畝每畝補助資金260元,共計754萬元,2017年到位1058.5萬元(其中補撥2016年304.5萬元)。現已兌現875.87萬元,未兌現金額為182.63萬元(未兌現原因一是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庭卡鄉一村違反“違穩”相關規定,政策補助資金不予兌現金額為11萬元;二是因卡號錯誤退回財政專戶中44.94萬元需核實后待發;三是目前有4個鄉鎮正在對退耕農戶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和卡號進行采集,4個鄉鎮金額為126.69萬元),待信息完善后將及時兌現資金。
(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
1、2016年到位資金為3891.40萬元(其中,集體及個人3735.33萬元、國有林149.57萬元、公共管護支出6.5萬元),實際到位3891.40萬元。實際支付集體林補助資金3683.28萬元。未兌現金額52.05萬元,未兌現原因為扎科鄉麥玉龍村管護不合格及庭卡鄉一村違反“違穩”相關規定,按縣委、政府相關要求不予兌現。
2、2017年到位資金為3930.35萬元(其中,集體及個人3735.33萬元、國有林188.17萬元,公共管護支出7萬元),實際支付集體林補助資金3699.23萬元。未兌現金額36.1萬元,未兌現原因為扎科鄉昂達村和青多村管護不合格及庭卡鄉一村違反“違穩”相關規定,按縣委、政府相關要求不予兌現。
(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補助
1、2016年根據甘財農﹝2016﹞112號文件關于下達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241萬元,實際到位資金241萬元。根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實施方案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482名,兌現管護資金241.00萬元。
2、2017年根據甘財農﹝2017﹞122號,財政局、林業局關于下達2017年鞏固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329萬元;甘財農﹝2017﹞114號,財政局、林業局關于下達2017年中央林業改革發展資金(第二批)的通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補助313萬元。合計資金為642萬元,已兌現150.78萬元。
(四)森林撫育資金
1.2016年甘財農〔2016〕08號關于下達2016年中央財政森林撫育補助資金,計劃面積1.5萬畝,補助資金60萬元,完成計劃0.5萬畝,使用資金60萬元,經自查超標準支付作業設計2.1萬元,森林撫育勞務補助費及工作經費無超標準超范圍使用。
(五)、國有林管護費
2016年國有林管護費342.8萬元,2017年到位397.8萬元。通過自查在森林管護費用中沒有超標準、超范圍使用;2016年在森林生態效益補助金(國有林)資金中有超范圍支付職工社會保障費22.56,住房公積金6.47,支付電費等3.68萬元。
(六)、集體和個人天然林管護補助資金
根據甘財農﹝2017﹞114號,財政局、林業局關于下達2017年中央林業改革發展資金(第二批)的通知資金到位75.62萬元未兌現,實施方案正在編制中,待方案完善和考核后及時兌現。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整改情況
1、擴大資金使用范圍
在2016年賬務中,在森林生態效益補償中(國有林)列支職工社會保障費,住房公積金及電費等。對于超范圍列支部分將從國有管護費中進行歸還。
2、超標準支付森林撫育作業設計費用。
經自查2016年超標準支付撫育作業設計2.1萬元,經查超標準原因為作業設計評審費,建議由設計公司寫出情況說明。
3、惠農資金兌現環節不規范
惠農資金資金部分未按“一卡通”方式兌現,現結合全縣惠農資金“一卡通”專項清理活動,正在完善退耕還林“一卡通”信息,在今后的資金兌付中嚴格實行“一卡通”支付,并與各鄉鎮及時銜接,保障惠農資金的安全有效。
4、會計核算不規范
鎮位于東北部,幅員面積89.8平方公里,下轄19個行政村、134個村民小組、農戶6590戶,農業人口25783人,耕地面積23309畝。
2013—2014年財政預算安排我鎮涉農資金共計239.74萬元,包括:農民補貼、補償類資金29.88萬元,農村社會事業及公共服務資金209.86萬元。
1、農民補貼、補償類資金29.88萬元,具體包括:
①失地農民超齡生活補助12.01萬元,其中:2013年6.19萬元,2014年5.82萬元;
②失地農民社保補貼1.75萬元,其中:2013年1.75萬元;
③村常職干部養老保險7.24萬元,其中:2013年4.42萬元,2014年2.82萬元;
④摩托車下鄉補貼8.88萬元,其中:2013年8.88萬元;
以上所有補貼資金均已通過“一折通”發放到位。
2、農村社會事業及公共服務資金209.86萬元,具體包括:
①基礎設施建設經費5.19萬元,其中:2013年5.19萬元,已按照規定用途安排使用于鄉鎮基礎設施建設;
②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經費140.57萬元,其中:2013年49.05萬元,2014年91.52萬元,專項用于村級一事一議公益事業建設,項目已實施完畢,資金全部已按照縣財政安排進度撥付到位;
③農村文化建設資金4萬元,其中:2013年2萬元,2014年2萬元,主要用于支持地方發展農村特色文化、保護農村傳統民間文化、培養基層文化隊伍、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等,已按照規定用途安排使用;
④村道維修改造資金15萬元,用于村道維修整治,工程已實施完畢,資金已撥付給施工方;
⑤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經費19萬元,主要用于農村溝渠、村級公路管護,垃圾清運,衛生保潔,防災減災等項目,項目已實施完畢;
⑥環境連片整治前期經費8萬元,主要用于項目前期實施方案編制、施工圖設計及投資預算等,目前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
⑦干線公路公廁建設經費18.1萬元,用于修建干線公路公廁,工程已完工驗收,資金已撥付給施工方。
二、涉農資金管理使用主要做法
1、明確工作職責,加強組織領導。我鎮把嚴肅財經紀律、加強涉農資金監管列入黨委政府重要工作議程,加大對涉農資金的監管力度,規范支付程序,保證涉農資金專款專用。
2、堅持公開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對涉農補貼資金,必須對享受補貼的農戶登記造冊,在村務公開欄進行張榜公示,公開發放,確保農戶得到實惠;對涉農項目資金,則通過公示欄向社會和群眾公開涉農專項資金的項目名稱、規模和項目安排等信息,便于群眾監督。
3、規范支付程序,完善管理制度。一是采用報賬制日常管理方式,建立專戶,專賬管理,封閉運行。二是加強對涉農資金管理使用的監督檢查。凡涉及專項資金的部門和單位,均屬監督檢查對象,定期不定期對涉農資金管理使用進行抽查巡查,堅決杜絕擠占挪用財政涉農資金的違法違紀行為。
三、自查自糾的主要做法及自查自糾情況
我鎮黨委政府對涉農資金專項整治行動高度重視,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涉農資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負責對整治工作督促檢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財政所,具體負責日常工作。經自查,我鎮嚴格按照財經制度管理、使用財政支農資金,資金都專款專用,沒有發現擅自改變資金用途和投向、貪污挪用、虛報套取資金等問題,財務管理較為規范,能夠按照有關政策、法規和制度辦事。目前鎮政府對涉農資金管理的薄弱環節在于對涉農資金使用的監管。針對這一薄弱環節鎮政府將認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針對性防范措施,及時糾正,堅決堵塞漏洞,防微杜漸,加強制度建設和工作力度,重點把好涉農資金使用的最后一道關口。
四、存在問題
1、宣傳不到位,群眾對各專項資金政策了解不夠透徹。鄉鎮一級因缺少工作經費,致使政策宣傳廣度、深度不夠,群眾對個別支農政策知曉率較低。即使農民有一定的了解,但對一些具體的發放程序和有關要求了解得不夠透徹,有關政策規定掌握的不透,造成了誤解和工作上有些被動。
2、投入資金總量不足。農村發展涉及諸多方面,農民收入水平不高,農村基礎設施落后,特別是作為山區鄉鎮,要辦的事很多,資金缺口大。盡管各級一直在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但資金總量仍然嚴重不足。
一、加強領導,確保工作獲得實效
這次專項資金專項檢查工作展開以來,我辦領導高度重視,嚴格依照稷農廉辦發【xx年】4號文件中要求的具體內容、檢查情勢和省市級支農項目資金下達文件中的要求迅速展開自查自糾,并深進到項目區對工程建設情況實地查驗落實情況,確保檢查工作按時保質有序完成。
二、扎實工作,弄清弄透二0一二xx項目建設及項目資金完成情況
1、項目建設完成情況
xx年xx土地治理項目工程建設情況
xx年年,稷山縣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有兩個:
一是建設1.05萬畝高標準農田。
項目觸及清河鎮的清河村、北陽城、南辛莊三個行政村,總投資1328萬元,其中中心財政資金830萬元,省級財政配套資金332萬元,市級財政配套資金25萬元,縣級財政配套資金58萬元,群眾自籌資金83萬元。二是土地治理與產業化經營兩類結合項目觸及稷峰鎮的吳城村、永寧村和化峪鎮的東段村,項目區建設面積0.32萬畝,總投資312萬元,其中:
中心財政資金195萬元,省級財政配套78萬元,市級財政配套6萬元,縣級財政配套13.5萬元,群眾自籌資金19.5萬元。這兩個項目于xx年年5月全面完工,5月31日接受市農發辦驗收,并被評定為良好工程
產業化項目工程實施情況
xx年xx我縣的產業化項目有1個,由稷山縣友臻板棗專業合作社實施,項目已于xx年年11月底全面完成。
合作社實施的
年產500噸優良稷山板棗加工擴建項目
(一)社保專項資金收入情況
2018年1-9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萬元(其中: 個人繳費****萬元,中央財政補貼***萬元,盟市級財政補貼**萬元,旗縣級財政補貼****萬元{包括2017年欠撥的*****萬元},利息收入**萬元)。
(二)社保專項資金支出情況
2018年1-9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支出****萬元(其中:基礎養老金支出*****萬元(中央補貼支出***萬元、自治區補貼支出****萬元、盟市級補貼支出****萬元、旗縣級補貼支出****萬元)、個人賬戶支出***萬元、轉出支出***萬元)。
二、專項資金結余情況
2018年1-9月份社保專項資金累計滾存結余*****萬元。
三、認真抓好整改工作,確保重點環節的落實貫徹
整改的主要內容:
(一)關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到齡人員未及時辦理退休手續問題。
存在問題原因:一是各蘇木鎮、嘎查村未及時上報到齡人員退休審批表等相關材料,導致未能及時辦理。二是部分到齡人員繳費年限未達到15年,存在斷繳情況。
整改措施:一是定期與各蘇木鎮對接,對到達退休年齡的及時填報材料。二是對各蘇木鎮上報的相關材料進行復核,對到齡人員繳費年限未達到15年且存在斷繳的,電話告知本人補齊斷繳保費。
(二)信息系統操作一人多權限問題。
存在問題原因:為群眾方便查詢、錄入信息導致一人多個權限。
整改措施:一是按照自治區社會保險信息系統建設的標準,規范業務系統和數據庫,按照信息系統操作流程執行各項操作。規范業務操作人員、系統維護人員的職責和權限。二是建立數據錄入、修改、訪問、使用、保密、維護的權限管理制度,加強對信息系統數據的監控,建立數據備份機制,確保數據安全。
(三)參保繳費核定至劃賬等工作一人操作問題。
存在問題原因:因工作人員短缺,導致一人兼多項業務經辦。
整改措施:一是著力規范權力運行機制,抓好各項工作制度的貫徹落實,優化權力運行機制。二是明確具體權力事項的業務操作程序,簡化辦事程序,減少不必要的環節。三是建立起職權清楚、責任明確,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制衡機制。確保權力事項應控盡控。
根據徐匯區紀律檢查委員會、徐匯區監察局、徐匯區財政局、徐匯區審計局徐紀〔2009〕9號文件,學校高度重視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于2009年6月17日下午召開專題行政會議,進行思想發動,政策宣傳,共同學習文件,深入認識文件精神、檢查范圍、專項治理的內容、重點要求等,明確自查工作和時間節點。
經行政負責同志深入年級組、教研組、各處室等認真自查,我校沒有小金庫行為。沒有違規收費、罰款及攤派而設立小金庫沒有資產處置、出租收入設立小金庫沒有以會議費、勞務費、培訓費和咨詢費等名義套取資金設立小金庫沒有經營收入未納入規定賬簿核算設立小金庫沒有虛列支出轉出資金設立小金庫沒有以假發票等非法票據騙取資金設立小金庫沒有轉移資金設立小金庫更沒有利用小金庫資金發放津補貼的行為。學校按照本市《關于印發〈上海市預算單位銀行賬戶暫行辦法〉的通知》的規定開設銀行賬戶,按照國家及本市有關財政票據的規定管理和使用財政票據。
對以上自查結果,學校召開兩委會進行了通報,并在此基礎上組織相關部門同志填寫《徐匯區教育系統治理小金庫自查情況表》、《單位小金庫自查自糾情況報告表》、《銀行賬戶清理自查表》和《上海市財政票據使用情況表》,學校校長、書記、支委紀檢委員、會計、報帳員等同志在《治理小金庫自查情況表》上承諾簽字,確保上報材料的真實性。
全區涉農資金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
的通知》和區財政廳《關于涉農資金專項整治行政自查自糾階段有關工作要求的通知》等文件規定,結合我區實際,對水庫移民涉農資金的分配、使用、管理情況進行了自查自糾。本次自查自糾涉及資金8196.27萬元,其中上級主管部門安排的資金8114.45萬元,本級財政安排的資金81.82萬元,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本局能夠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有關水庫移民的政策。
2、對xx年、xx年xx上級和本級財政預算安排用于庫區涉農項目資金,我局堅持做到:
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和資金管理工作機制來執行,按章辦事,依法理財。我局通過認真自查,沒有發現套取、擠占、挪用、虛報冒領、私分庫區涉農項目資金的問題
3、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補助資金,我局嚴格按照xx年年重新確認的人數和名單,在每個季度的補助資金下達后,按照程序向政府申請劃撥該項目資金,同時做好發放清冊連同政府批文一起送到財政局,由財政局撥款到信用社
水庫移民款
專戶,再由信用社按清冊名單和金額發到移民戶的專用賬戶上。
4、xx年、xx年年的項目資金下達后,先報財政評審,再公開招投標;項目實施完工,經我局和村、鄉鎮政府、財政等部門驗收合格,再由我局向財政申請撥付進度款;由區政府組織區紀委、區發改局、區財政局、區審計局等部門進行初驗,合格后再向市一級申請竣工驗收。xx年年實施的項目在初驗后,由區投資審計中心進行審計結算后再向市移民局申請竣工驗收;xx年年實施的項目已進行了初驗并進行了審計結算,準備申請竣工驗收。
5、xx年年至xx年年的大中型后期扶持補助資金尚有12
8.01萬元留在區財政局的賬上,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