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福建質量技術監督》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關鍵詞(3~8個,盡量使用《體育漢語主題詞表》中詞,每個關鍵詞之間用“;”隔開)。中英文。
(二)文題要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投稿者應恪守學術道德,反對抄襲,嚴禁一稿多投;文章中的圖、表及引文等,如涉及知識產權問題,由投稿人解決;署名文章為作者研究成果,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刊編輯部觀點。
(四)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居中。譯文的署名,應著者在前,譯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號標明國籍。
(五)參考文獻:作者年份制,正文中以(作者,年份)形式置于對應處;詳細內容采用文后注形式,中文在前、英文在后,以音序排序,具體著錄格式見附件。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福建質量技術監督》是一本在工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2年創刊,由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主管,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協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5-1270/T,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5-3263。
該刊設置了特別報道、質量強省、探索實踐、民生關注、品牌福建、市場監管風采、他山之石、資訊平臺等欄目,覆蓋工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工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福建質量技術監督發表范例
-
兩岸融合標準先行互通互鑒共話發展
作者:王東; 王志軍; 劉姍姍; 吳珊
-
同頻共振出合力重拳監管保安全
作者:盧春健
-
校園食安“零容忍”監管嚴控“全鏈條”
作者:張莉
-
持續優化市場環境不斷迸發企業活力
作者:徐曉紅
-
抓在一線守住底線筑牢防線
作者:鄧婧婷
-
打造休閑觀光農業助力仙游鄉村振興
作者:鄭云林
-
勇做市場秩序“守護者”爭當經濟發展“助推器”
作者:元慧祥
-
建立“三聯機制”強力推進行刑銜接
作者:龍山
-
完善維權新形式提升消費滿意率
作者:謝易玲; 王祿林; 邱鳳華
-
提升企業年報率加速信用監管進程
作者:傅東繼; 謝秀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