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工程學報》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地震工程學報》期刊地址:甘肅省蘭州市東崗西路450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來稿文責自負,嚴禁抄襲剽竊。本刊對錄用文稿有修改權。凡被本刊錄用的稿件,即視為作者同意授權本刊使用其作品,包括網絡出版權、新媒體增值服務權等。
(二)中文摘要:100-300字,陳述論文的目的、方法、結論、依據。
(三)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指少數民族)、籍貫、職稱(學位)及研究方向(附Email與電話號碼)。
(四)注釋:要對文章內的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注釋。以腳注的形式,采用規范的標識與格式,在文章中的有關詞語、內容以及引文出處等的右上角等標識。
(五)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論文時所引用、參考的文獻目錄。參考文獻應按正文中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序號標注。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地震工程學報》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地震工程學報》期刊是一本在我國地質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地質理論研究者和地質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地質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79年,是由中國地震局主管,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國地震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000-0844,國內刊號:62-1208/P。
地震工程學報發表范例
-
不同頻譜特性輸入地震動對場地設計地震動反應譜的影響
作者:孫譯; 張建志; 戴驁鵬; 孫印; 胡中民
-
工程地震中vS30估算模型及其應用研究進展
作者:江志杰; 彭艷菊; 呂悅軍; 黃帥; 黃雅虹; 修立偉
-
福州市區土層剪切波速與土層深度的經驗關系研究
作者:沈方鋁; 李培; 張穎; 任叢榮; 黃宗林
-
尼泊爾8.1級地震甘肅地區流體觀測資料同震響應分析
作者:陳瑤; 張昱; 王英達; 曹玲玲; 鄭衛平; 馮建剛
-
馬陵山和相公莊臺鉆孔體應變觀測質量影響因素分析
作者:趙小賀; 公續升; 閆萬曉; 范曉易; 寧斌; 盧雙苓
-
江蘇射陽M4.4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變“雙低點”異常分析
作者:郭明瑞; 胡久常; 吳佳林; 郭昱琴; 王桂丹; 王錫嬌
-
2010年山西河津4.8級地震地磁垂直分量日變化低點時間空間分布特征
作者:賈昕曄; 戴勇; 高立新; 陸潁哲; 賈彥杰
-
河北涉縣臺伸縮儀穩定性及資料與映震分析
作者:張英杰; 江永建; 李曉鵬; 趙長江
-
愛華隧道施工對云南云縣臺水管傾斜觀測影響分析
作者:何應文; 岳沖; 李智蓉; 楊建文; 杞應平
-
2016年10月20日江蘇射陽M4.4地震的強震動記錄分析
作者:朱升初; 王恒知; 詹小艷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