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熱處理學報》作為一本工業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材料熱處理學報》期刊創刊于1980年,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的工業類月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11-4545/TG及國際刊號:ISSN 1009-6264。旨在成為工業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工業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工業規律,助力工業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工業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工業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材料熱處理學報》 期刊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劍橋科學文摘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科雙效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綜述、有色金屬合金材料、黑色金屬合金材料、材料表面改性、材料模擬計算、其他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工業工作者、工業研究者、工業政策制定者以及對工業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文稿不涉及國家機密問題。若發生侵權或泄密問題,一切責任由論文作者承擔,文責自負。
(二)論文標題應言簡意賅,準確反映論文的內容,一般不應超過22個字(含正副標題),盡量避免出現標點符號及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詞、代號等。
(三)正文:要求用詞準確,語言精練、流暢,文章層次分明。
(四)作者姓名及單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應以逗號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
(五)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必須是正文中直接引用的,且在正文中用上角標標注參考文獻序號,與文末的參考文獻序號(方括號[1]、[2]、……)相對應。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材料熱處理學報》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材料熱處理學報》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材料熱處理學報發表范例
-
退火溫度與時間對Co46Fe20B23.5Si4.5Nb6非晶合金軟磁性能的影響
作者:劉菲菲; 張效凱; 張德闖; 林建國
-
基于超快冷技術開發低合金高強度耐磨鋼(英文)
作者:梁亮; 鄧想濤; 王昭東; 李光輝; 王國棟
-
海洋柔性立管用高強鋼的高溫海水腐蝕行為
作者:宮照亮; 張倫鳳; 程路遙; 韋錢; 王雨竹; 高秀華
-
冷處理對16Cr14Co12Mo5Ni2軸承鋼中M6C型碳化物的影響
作者:何瀟; 呂新楊; 吳志偉; 趙昆渝; 楊卯生
-
海洋工程用00Cr10MoV耐蝕鋼筋的組織及拉伸性能
作者:陳煥德; 麻晗; 張宇; 朱海濤; 徐霞
-
高鐵剎車盤用CrMoV鋼的熱變形行為
作者:王程明; 安治國; 海巖
-
新型無磁軸承合金的固溶時效析出強化機理
作者:楊晨星; 楊卯生; 趙昆渝; 羅志強; 王松
-
熱處理對等離子噴涂WC-12Co涂層性能的影響
作者:逯平平; 李新梅; 梁存光; 侯素娟; 李凱杰
-
AZ80鎂合金表面冷噴涂316L涂層的微觀組織及性能
作者:崔烺; 劉光; 賈利; 王春婷; 鄭子云; 馬冰
-
鍍鋅時間對橋梁纜索用鋼絲組織及扭轉性能的影響
作者:姚贊; 陳常勇; 黃宗澤; 金峰; 姜周華; 李陽; 王亞峰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