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目前學術期刊數字出版在網站建設方面,僅有62.4%的學術期刊建有自己獨立的網站,而這些網站中能夠實現信息開放存取的占34.6%,仍有12.8%的學術期刊的信息存取需要依靠主辦單位的網站來實現。在出版方面,目前,98.2%的學術期刊加入了大型的學術期刊集成網站平臺;而與國際著名的大型出版集團存在合作關系的僅占1.6%。從這些數據反映的情況來看,目前我國學術期刊數字化發展水平尚待提升。在融合媒體背景的沖擊下,學術期刊的發展仍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目前的融合僅局限于與網站、網頁以及采編和數字出版等網絡的融合,離真正意義上的融合仍存在一定的距離。
一、媒體融合背景下學術期刊發展與編輯創新意識的關系
學術期刊想要在現代社會保持自身的行業地位,就必須根據時展,找準角色定位,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探索。無論是行業之間的競爭,還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說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而學術期刊這一特殊行業中最重要的就是學術期刊編輯。學術期刊編輯既是實現讀者與期刊溝通的紐帶,也是把控期刊內容質量的重要把關人。在融合媒體背景下,學術期刊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對學術期刊編輯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術期刊編輯只有不斷提高自己,提升自身文化素養,拓展自身思維空間,才能識別掌握更多優質資源。在融合媒體背景下,如何通過有限的篇幅來突出學術期刊的辦刊風格,彰顯自身的角色定位及學術價值觀,打造期刊特色,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是學術期刊編輯重點思考的問題。學術期刊編輯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迎合新時代讀者對期刊的閱讀需求。因此,學術期刊編輯的創新意識,不僅關系著其自身素質的提升和對期刊內容質量的把控,更與期刊的深度發展有較深的關聯。而學術期刊編輯的創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表現。其一,媒體形式。當前階段,媒體融合的方式多種多樣,學術期刊要結合自己的行業角色加以選擇,力求將本刊特色化的學術文章通過最新的平臺技術來呈現。不僅能擴大期刊優質內容的傳播范圍,還能有效增進學術期刊編輯與作者、讀者的溝通互動。其二,欄目設置。學術期刊要聘任德才兼備的編輯,還要發展和建立一支才華橫溢的作者團隊,從而為本刊發表高質量的學術文章提供必備條件。其三,版式設計。學術期刊的版式要具有較高的辨識度,也就是要體現出有別于其他期刊的獨特之處。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期刊的鮮明特色,也即無法被其他刊物取代的獨特意蘊。
二、媒體融合背景下學術期刊編輯創新意識培養的主要內容
(一)思維觀念和導向意識
對于學術期刊而言,學術期刊的稿件選擇都是由學術期刊編輯決定的,學術期刊編輯的思維觀念和導向意識直接影響了期刊內容的價值取向。為了打造學術期刊特色,期刊編輯要具有開闊的思維,保持對生活的熱情,還要熟悉當代社會的各種新思潮,這樣才能在選稿過程中保持敏銳的時代嗅覺,捕捉到具有生活亮點的文章。此外,編輯還要具有前瞻性,時刻從時代前端出發,將健康科學、有創新性的、有建設性的價值取向融入稿件內容中,將新的、正能量的思想和事物傳遞給讀者。
(二)策劃意識
學術期刊編輯的策劃是確保學術期刊內容可讀性和可探索性的關鍵,因此融合媒體背景下,學術期刊編輯應該樹立新的策劃意識,即在稿件的選擇上,不僅要結合新時代讀者的閱讀取向,還應考慮時代、社會發展觀念相關的、積極的正能量內容,并將讀者的興奮點與社會新聞和國際大事件進行有機結合,在充實學術期刊內容的同時增添其創新意味。比如財經類學術期刊,學術期刊編輯在策劃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國內外財經發展動向有審核了解,還需要深入剖析挖掘其帶來的深層影響,并在期刊內容的選擇上準確把握此類稿件讀者的閱讀取向,準確定位目標讀者群體,使讀者在閱讀稿件內容的過程中受到啟發,以達到助力讀者成長、發展的目的。創新策劃意識不僅能促進學術期刊編輯增強其策劃創新能力,打造期刊獨有特色,而且能向讀者精準傳達學術期刊的內容理念、內涵。
(三)品牌意識
品牌是立足之本。對于學術期刊而言,在當前媒體融合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想要在行業中立足就必須注重品牌的建立。雖然少數學術期刊經過長期的經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優勢,但出版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已經形成產業鏈,加上各種新事物、新思想層出不窮,學術期刊必須重新整合與定位,而在重新整合與定位的過程中,期刊必須加強對自身品牌的重塑和強化。基于此,追求品牌創新對于學術期刊而言勢在必行。刊物的創辦者要具有與時俱進的眼光和思維,要準確感知科研進度和研究成果,及時跟進報道,從而樹立期刊的品牌形象,開拓期刊發展新局面。在現代市場中,品牌自身的影響力極其重要,所以先進品牌形象的樹立決定了期刊的生存和發展,期刊的發展戰略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建設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強期刊的品牌影響力。學術期刊可以通過參加學術討論會、高校或者科研機構舉辦的座談會等加強學術期刊與作者、讀者的溝通,既能達到有效的宣傳效果,還能加深期刊的品牌忠誠度,增強期刊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