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聲音研究》創刊于2021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是一份專注于探討音樂和聲音藝術的學術期刊,旨在為音樂學者、作曲家、表演藝術家、音響工程師以及所有對音樂和聲音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深入交流的專業平臺。雜志涵蓋了從古典音樂到現代電子音樂,從傳統聲學到最新音頻技術的廣泛領域,致力于促進跨學科的研究與對話。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音樂與聲音研究緊跟時代步伐,特別關注新媒體環境下音樂傳播的新趨勢。為了促進國際間的學術交流,積極引入國際化視野,定期翻譯并發表國外優秀文章,并邀請海外學者撰寫專稿或接受訪談。這種做法不僅拓寬了國內讀者的國際視野,也為中外學者之間的思想碰撞搭建了橋梁。它高度重視教育功能和社會責任。雜志通過舉辦研討會、工作坊等形式,加強與高校師生及業界人士的合作,旨在培養新一代的音樂與聲音專業人才,同時提升公眾對音樂與聲音藝術重要性的認識。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基金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篇首頁下方以“基金項目”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二)一種文獻在同一文中被反復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示,需表明引文具體出處,可在序號后加圓括號注明頁碼。參考文獻格式請參照《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
(三)來稿請在正文前寫150字左右的摘要和3至6個關鍵詞,摘要不宜以第三人稱寫成文章結構介紹,并且不得含自我評價。
(四)主要來稿要求材料翔實、數據可靠、文字精煉、論點明確、論證合理,圖表簡明;結合作者自己在相應領域對學科的貢獻,對學科發展有指導意義。
(五)標題層次:使用國際通用的阿拉伯數字分級連續編號的國際層次序號表示法,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相隔,末位數字不加點號,一般不宜超過4層。
(六)圖、表或照片應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置于文中相應位置。圖中內容清晰,圖中文字建議使用小五號字。圖和照片的分辨率必須在600-900dpi之間,標題在插圖下居中。
(七)中文摘要為150-300字。摘要的內容應包括目的、方法、實驗結果和結論;綜述性、評論性文章可寫指示性摘要。摘要中不應出現“本文、我們、作者”之類的詞語。
(八)注釋采用腳注,每頁重新編號,著作的注釋內容依次為:作者、書名、卷冊、出版者、出版年份、頁碼,期刊的注釋內容依次為: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份、期數。
(九)引言章節編號為0,一級標題按123等順序編號,二級標題使用1.1、1.2、1.3等,三級標題使用1.1.1、1.1.2、1.1.3等,一律左頂格。
(十)正文各層次內容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同級標題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不加標點。如:正文一級標題序號用1,二級用1.1,三級用1.1.1,均左頂格書寫,后空一格寫標題。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東街1號,郵編: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