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社會是一本由中國科學院學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zhàn)略咨詢研究院主辦的經濟期刊,1981年創(chuàng)刊,季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yè)領域發(fā)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STS研究_STS前沿進展、論壇_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管理、論壇_建言中國教育、STS研究_科技的ELSI的研究、STS研究_科學治理與科技政策、會議報道、STS研究_科技的社會研究、科學文化與傳播、STS研究_科學文化與傳播、論壇_AI治理:尋求效率與安全的統(tǒng)一、論壇_“卡脖子”問題引發(fā)的思考。
科學與社會雜志創(chuàng)刊于1981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fā)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yè)內有一定的影響。
科學與社會雜志立足科學和技術的最新進展,宣傳科學對社會的影響。評價中國和世界科技的發(fā)展及其影響,立足于資源、環(huán)境的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致立于提倡中國科技界的文化品味,當今科學與文化的交融,包括對科技名人、科學史事的評介。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題目應能準確概括文章內容,一般不超過20字。如非必要,不用副題名。英文標題內容應與中文標題相應。
(二)參考文獻要求不少于5篇,一般只列入近幾年的最主要的已公開發(fā)表的文獻:按期刊通用標準格式要求提供參考文獻完整信息:參考文獻序號應按文中引用順序排列。
(三)本刊對擬采用稿件有刪改權,不同意刪改者,請在投稿時說明。
(四)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要著重反映文章的新內容和主要觀點,一般不超過300字。
(五)作者工作單位應寫正式全稱,不用簡稱,后加省名、城市名、郵政編碼。
作者:楊晶; 王大明; 劉彥鋒
被引次數(shù):指該刊被當參考文獻的引用次數(shù),以及被下載次數(shù)。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fā)表論文的次數(shù),與該刊前兩年所發(fā)表的全部源論文數(shù)之比。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海淀區(qū)中關村北一條15號(北京8712信箱),郵編:100190。